第634章思慮長遠(150月票加更)

習慣的慣性還是非常可怕的,齊會之沒有給福王朝廷立下任何功勞,但是依靠他出身的資歷、文壇的聲望就拿下了禮部尚書一職,而且絕大多數人聽到消息後都認爲這是理所當然,沒有產生絲毫懷疑,反倒稱讚周壽的退位讓賢之舉。

當然,軍隊和武學之中倒是有不少人對此發了不少牢騷,可是限於朝廷詔令,文官不會干涉武事,武人也不得干預朝政,禮部尚書一職和武將基本上沒有什麼關係,因此他們也不能在這個話題上發表意見,所以說了一陣兒就將其拋到腦後。

與之相反的是那些趕考的考生和大學堂裡學子卻是鬧翻了天,儒門學子紛紛彈冠相慶,他們將齊會之就任禮部尚書視爲科舉復古的預兆,不復往日那副沮喪的樣子,紛紛變得趾高氣昂起來,對那些算學、格致等其餘諸科的學子多有諷刺,連帶着這些學子也漸漸變得惶恐不安起來,整日無心溫習功課,開始想辦法到處打聽消息,有許多身兼兩科學識的考生甚至在考慮自己是不是要改變報考目標,放棄算學等科目,重新拿起時文冊子考慮參加進士科。

齊會之接到詔令之後立刻上殿謝過福王,隨即搬入朝廷分派給他的府邸,開始開門迎客,不到一日的功夫,齊會之的禮部尚書府就成了嘉州城中最爲熱鬧的所在,府外門庭若市,前來等候拜見的官員、學子的車馬直接堵出了一里外。

而周壽的府門之外卻漸漸冷清下來,前幾日涌在他門口的讀書人全都不見了蹤影,這讓周夫人忍不住嘮叨起來,“你如今纔多大年紀?比起當年的楊介夫來小的多了,依我看你起碼還能在朝堂上當十來年的官,又何必急乎乎的告老辭官?以你的資歷和姑爺在朝中的地位,若是不主動讓位,誰敢逼你辭官?”

“婦人之見!”周壽哼了一聲,語氣之間中氣十足,那有一點兒老態,他見書房之中沒有外人,用細弱蚊吶的聲音解釋道,“我這也是看着南兒誕下男孩兒方纔有此決定,這次齊會之南下不過是適逢其會罷了,實際上我辭官和他並無關係。”

“這有關南兒什麼事?她生下珏兒難道不是好事?”周夫人一時被他弄得有點糊塗了,“爲了你的外孫着想,你也該硬撐着多當幾年官纔是。”

“正是爲了我那外孫着想,我才應該辭官。”周壽的聲音越來越低,周夫人湊到他的身邊方纔聽得清楚,“依你來看,若是來日收復京城,姑爺可還甘願立於福王之下?”

“你是說姑爺......”周夫人頓時倒吸一口冷氣,顯然她領會了周壽的意思,而且從此前的種種來看,李悠的確不像僅僅甘心做一個大魏中興的忠臣。

“正是如此。”周壽不等她說完就點頭道,“如今縱觀天下諸國,越王覆滅只在旦夕之間,待錢驊水師一成就是越王覆滅之時;蜀王不過是守戶之犬,如今中原紛爭大家都暫時無心理會與他,等中原分出勝負,只需派遣一員大將率領數萬兵馬入蜀,就能將蜀王拿下;許時雍不過是北虜的傀儡不足爲懼;北虜雖然聲勢頗大,但在河南道、河東道不得人心,兼之他們麾下的強軍又被姑爺接連殲滅;照此來看將來能一統天下的定會是姑爺,等京城光復之時,縱使姑爺想做大魏的忠臣,我看姚廣孝、司馬錯、王機、羅世績那些人也不答應。”

“何況姑爺現在已經別無他法了,縱使姑爺在收復天下之後想要歸隱,到時候寶座之上的皇帝和朝中的諸大臣可能放心的下?恐怕他辭官還鄉之時,就是迎來鴆酒白綾之日。”周壽的話越說越嚇人了,可週夫人也並非鄉間愚婦,她也是渡過史書的,稍一思索就明白李悠現在已經是退無可退,除了自己登上至高的寶座,已經沒有其他可以保全自己還有妻兒故舊的辦法了,不由得大爲心慌。

“不用怕,如今姑爺已經手握四州之地,天下土地得其三分,丁口得其半數,而天下皆知這都是因爲姑爺的緣故,至於那位福王爺不過是個...罷了。”周壽出於自己的身份,並沒有說出那幾個評價福王的字,“就像剛纔所說的那般,如今姑爺已經在這番逐鹿之戰中佔據了先機,只要不出什麼大的變動,日後攻入京城、登基稱帝是遲早的事情。”

“既如此你爲何不在姑爺身邊幫襯一二?”周夫人還是有些不理解他辭官的舉動,多一個人在朝堂上豈不是多一個幫手?

“姑爺行事與大魏頗有不同,我就算待在朝堂上也幫不了太多的忙了。”周壽乃是正經的儒門子弟,並不理解李悠的諸多舉措,但這些看起來與儒家經典大相違背的政策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於是他越發的迷茫了。

“可是我知道,想姑爺這般英武之人,肯定不喜歡外戚過多幹涉朝政。”在李悠前途看好,且自己已經有些不適應新時代的情況下,周壽開始爲自己的外孫考慮了,“若是我久在朝中,對珏兒反而不一定是好事,不若我早早的辭官離去,珏兒日後的地位或許還會穩固些。”

周夫人這下終於明白了,要是將來李悠登基,周壽依舊在朝中掌握天下文脈,雖然乍看起來李珏有外援相助,嫡長子的地位更加穩固,但是細細一想就會明白,李珏的出身就決定了他肯定會是李悠的第一繼承人,如果周壽在外朝的勢力強大,難保不會讓人心疑;另外周壽乃是正宗的儒門中人,而李悠卻不像前朝那般重視儒學,說不定還會因爲這個原因對冊立李珏產生顧慮。

“相公思慮深遠,妾身遠遠不及,如今看來這無人登門反而是好事啊。”周夫人由衷的感慨道,經過這一番分析,周夫人才發現周壽考慮的實在是要比她長遠得多。

第205章 戚繼光第223章 召喚陶朱公第488章 摔杯爲號第158章 等待時機(1200均定加更)第562章 李悠VS金兀朮第779章 大阪陷落第135章 任務:擊敗尹子奇(900均定加更)第382章 兵部門外第275章 投軍第2章 無趣的世界第291章 陷馬坑(爲盟主Array[]加更7/10)第110章 舉座皆驚(一萬五推薦加更)第113章 此間的少年第546章 靖康(150月票加更)第420章 出路第445章 勝利在望(50月票加更)第749章 民心第318章 改變世界的力量第381章 閉門羹第118章 混戰第564章 退兵(250月票加更)第407章 刷好感第23章 國子監和婚約第431章 退兵第897章 戰艦第306章 新兵第657章 收服江南第842章 都是些廢物第886章 負荊請罪第758章 各懷心思第251章 選兵(1200月票加更)第162章 爲睢陽百姓而來第584章 出城(加更)第180章 破局(1500均定加更)第701章 北伐(700月票加更)第157章 八牛弩第138章 士氣大振(加更)第21章 帝星飄搖第350章 侯梅德的計劃(100月票加更)第492章 清理內政第404章 福王第234章 藉口(1800均定加更)第286章 無意義的勝利(爲盟主Array[]加更4/10)第36章 前路漫漫第697章 郡主的心思第92章 沙盤第664章 歸義軍第678章 陣前答話第479章 南下第900章 收兵權第840章 崇禎第439章 牽羊禮(800月票加更)第135章 任務:擊敗尹子奇(900均定加更)第118章 混戰第486章 技能“七海”第287章 激將第80章 放虎歸山第241章 敲竹槓第689章 李繼遷第607章 放權第279章 軍議第510章 武學(400月票加更)第472章 火燒大都(爲我不懂文化加更)第631章 細作(100月票加更)第571章 試探性進攻第952章 莫欺少年窮第647章 不堪一擊第78章 陳慶之的新白袍隊第74章 碾壓大月氏第239章 龍歸大海第714章 自盡第698章 後花園,定情處第230章 團練第442章 平亂第102章 入京第469章 大隋驍果VS怯薛(爲我不懂問候加更2/3)第45章 渡河(5000收加更)第736章 潛入第445章 勝利在望(50月票加更)第52章 瑪德智障第142章 暴怒的尹子奇第945章 合作第928章 金陵第199章 入宮第244章 離京(1100月票加更)第801章 河東道諸部的選擇第320章 雲州異動第495章 戚家軍三萬第724章 蓋棺定論第884章 潰敗第940章 再徵倭國第559章 戚家軍VS金兵(一)第563章 射殺金兀朮第247章 雲州之亂第616章 神策軍(750月票加更)第805章 選將第8章 任務獎勵第551章 忽悠皇帝第146章 敵潰(爲落葉情思89加更)第557章 城頭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