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明滅亡的原因衆說紛紜,有人說明亡於建奴,有人說明亡於流民,當然也有說明亡於東林,明亡於小冰河期的,但是還有一種說法也是頗有道理,那就是明實則亡於財政問題,到了大明末期,朝政敗壞,朝廷已經無法有效的收繳賦稅,導致朝廷用度日益不足,再加上流民、建奴等的打擊,大明就這樣消亡了。
但從陝西各地的流民來看,這種說法也確實有道理,如果楊鶴手中有充足的錢糧,可以支撐他順利的完成剿撫的任務,那麼日後李自成、張獻忠等人也成不了什麼氣候,因爲中原的百姓總是最順從的,只要他們有一條活路,誰願意冒着殺頭的危險去造反?
對於這些走投無路,不得不去起來造反的百姓李悠很是寬厚仁慈,可對那些野心之輩,還有在造反過程中被殺戮迷花了眼睛,再也回不去的傢伙,就沒這麼容易放過了,每招撫到一批流民,李悠總會讓人對首領的罪責進行嚴加審問,一旦發覺有濫殺無辜之類的罪責通通斬首示衆,被攜裹的流民則是給他們一筆錢糧,讓他們依舊回鄉下耕種。
此外,對於那些貪污腐化的官員,和苛待百姓的土豪劣紳,李悠也是嚴加處置,如果不是他們,又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流民?反正只需要隨便找找,就能從這些人身上翻出無數罪責,到也不怕殺之無名。
要是那些流民害怕家鄉的官吏士紳報復不敢還鄉,李悠也是另有安排,願意繼續耕種的,在其他地方調撥土地進行安置,並且給他們提供維持生計的糧食,恢復生產的種子和農具;不願意繼續當農民而又身子健壯的,則納入軍中,這也是參考了宋代解決農民起義問題的辦法,只要青壯都加入軍中,這些流民就沒了主心骨,再想作亂就沒那麼容易了。
有李悠在西安坐鎮,錦衣衛和東廠四處監視那些官員,又殺雞儆猴宰了一批不開眼的,並判處他們所在的家族三代不得參加科舉,這下方纔震懾住當地的官員,尤其是最後一條,三代無法參加科舉,這幾乎是斷了他們家的根,料想在此之後他們的家族會迅速變成當地其他豪紳眼中的肥肉,被很快瓜分乾淨,這對剩下的那些官員來說簡直是比死亡更加可怕的事情,於是只得暫且忍住慾望將那些糧食發放到災民手中。
楊鶴主導的剿撫並用策略漸漸起了效果,陝西境內和周邊各省的流民暫且安定下來,一批批流民收到消息後紛紛向各地的官員請降,那些負隅頑抗的頭領也在宋軍的進攻下被各個擊破,按律處斬,陝西的動亂漸漸平息。
而李自成和張獻忠也被錦衣衛找到,並且送到了西安,原來李自成在殺死了欺壓他的舉人艾詔和與人**的妻子韓金兒之後,就帶着侄子李過與今年年初到甘肅甘州投軍,並很快在軍中嶄露頭角,被參將王國提拔爲把總。
而張獻忠最早擔任延安府的捕快,因事革職,便至延綏鎮從軍,因犯法當斬,主將陳洪範觀其狀貌奇異,爲之求情於總兵王威,重打一百軍棍除名,如今正流落鄉間琢磨着聯絡人馬起事,但是在李悠給陝西送來大量錢糧之後,百姓有了活路自然不願意冒險,張獻忠一時沒了着落,隨即被錦衣衛輕鬆說動帶到了西安。
其餘還有劉國能、羅汝纔等日後赫赫有名的義軍首領也被錦衣衛找到,和李自成、張獻忠一起到了西安。
Wωω•тtkan•CΟ
“如今建奴已經被朕擊敗,可遼東的大片土地依舊在建奴手中,而關寧軍又不堪用,所以日後能夠收復遼東就看各位的了,到時候封妻廕子光宗耀祖不在話下。”眼下這些人還都沒有造反,尚無那麼大的野心,一聽到留肯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那還有不趕緊從命的?立刻跪倒謝恩,加入了京營之中。
經過簡單的詢問之後,李悠對他們的能力也有了大致的認識,根據能力分別授予官職,讓他們率領那些從陝西招募的新兵,並派遣岳雲手下的得力人手對他們加以訓練,若是他們真得有日後所呈現出來的天分,將來未嘗不能成爲名將。
經過數月的轉戰,陝西、山西、甘肅等地的流民已經漸漸被宋軍所平息,高迎祥、紫金樑等匪首皆被斬殺,陝西的局勢漸漸恢復平靜,這樣李悠就可以暫且放心的離開了。
“朕走之後爾等要繼續用心辦事,爭取早日將陝西徹底平定下來。”臨走之前李悠再次召集起羣臣叮囑道,如今陝西還沒有收服的流民所剩無幾了,依靠楊鶴的能力和當地的兵力完全可以搞定,“萬萬不可疏忽大意,放走任何一路人馬,負責待到來年又是一場風波。”
“臣等領命,微臣定會小心行事,不會辜負了陛下的期望。”楊鶴這段時間屢立功勳,政治抱負得以實現,於是一掃往日的頹靡,倒也顯得精神異常。
“嗯,那剩下的事情就交給楊愛卿了,若有所需只需派人帶來京中彙報,朕會爲你撐腰。”楊鶴的手段同樣也損傷了不少士紳的利益,爲了解除其後顧之憂,李悠做出保證,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他能夠按照自己的命令行事。
“還有,所招募到的青壯在恢復元氣後就速速送到京城,不可留在陝西訓練,陝西若是要兵,朕自會從他處派遣。”同樣的,這也是一個改變明末時期兵爲將有問題的好機會,李悠打算實現戚繼光未盡的心願,將大明的士兵進行統一訓練,然後再進行分配。
對此楊鶴等人自然是不敢反駁,一一答應下來,隨即李悠帶着岳雲的宋軍、從陝西等地招募到的青壯,還有從山西繳獲的錢糧,離開西安,浩浩蕩蕩的向京城的方向行去,這次離開京城已經有大半年時間了,也該回去看看,然後繼續和那些文官較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