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

朱祁鈺硃批了禮部的會試名單,並且讓禮部在東華門外放榜。

會試放榜,是個大日子,殿試是成爲天子門生,確定名次,會試則代表,是否被選中。

無數的學子聽說放榜了,開始向着東華門涌去,如同開閘泄水一樣,人頭攢動。

而一名來自四川的學子,本來打算去東華門外,看看自己是否榜上有名,可是他走到了東長安街的時候,突然停下了腳步。

這名學子的穿着十分的樸素,就是儒袍都有幾個補丁。

大明的舉人可是有不少的特權,即便是窮困之家,中了舉,那就是貴人中的貴人,可是官老爺,他這副打扮,在人羣之中,可謂是格格不入。

這學子看着近在咫尺的東華門,咬了咬牙,探出了一步,又縮了回來,又探了出去,又縮了回來,如此反覆幾次,這學子終於向東,向着承天門而去。

承天門外有登聞鼓院,乃是周禮。

登聞鼓下有肺石,乃鮮紅色,長八九尺,形如垂肺,就是敲鼓用的鼓槌。

按照皇明祖訓,這登聞鼓和肺石,任何百姓要敲擊,有司不得阻攔否則一律坐罪。

可是登聞鼓院有院牆,更會落鎖,一般沒人去敲。

但是陛下登基之後,在南京皇宮外的洪武門,看到了登聞鼓院破敗不堪,甚至還落鎖,就讓有司把門打開。

這名學子看到了登聞鼓院開着門,肺石上並沒有灰塵,便一步步的走了過去,拿起了兩枚肺石,用力的砸在了登聞鼓上。

沉寂了五十多年的登聞鼓響了。

城頭的錦衣衛初聽聞眉頭緊皺,這好端端還沒到暮鼓時分,哪裡傳來的鼓聲?

但是很快錦衣衛就知道了,登聞鼓院的登聞鼓響了!

緹騎聞風而動,將此人押送到了左順門內的偏殿內。

按照處置條例,沒有人跟他說一句話。

“陛下,陛下,登聞鼓響了!”一個小黃門連滾帶爬的跑進了文華殿,張皇失措的說道。

百官剛剛離開,剛纔廷議了下關於琉球官員派遣的問題。

朱祁鈺嚴肅的問道:“何人鳴冤?”

小黃門氣喘吁吁的說道:“四川草塘縣舉人李燧,今年進京科舉,這考完,就跑到承天門外,敲響了登聞鼓!”

朱祁鈺翻動了下手中的進士名單,找到了這個名叫李遂的人,此人是四川鎮雄府的景泰元年的舉人,趕了五千里路參加會試,並且金榜題名,中了進士。

本來該等待殿試之後,最少也能撈個功名,一個七品官就到了手裡了。

可是他錘響了登聞鼓。

朱祁鈺點頭說道:“奉天殿升坐吧。”

登聞鼓茲事體大,這代表着冤屈無論是在大理寺,還是在刑部,都無法沉冤得雪,纔會不得已,去敲響登聞鼓。

朱祁鈺很想知道,是什麼讓這個新科進士,在放榜之時,去敲登聞鼓。

既然敲了,朱祁鈺自然不能不理,召集羣臣,看看這到底是何等的冤情。

朱祁鈺來到了奉天殿坐定。

淨鞭三聲響,大理寺卿、都察院總憲、刑部尚書、錦衣衛指揮使,悉數到場,這是鳴冤鼓,法司自然悉數到場。

其外還有六部明公,于謙、石亨二人。

與往日裡百餘人上朝完全不同,朱祁鈺很快就來到了奉天殿內坐定。

“是什麼事?”朱祁鈺拿起了自己的水壺喝了口水問道。

李燧顯然不是不懂規矩的人,他都要做進士了,能不知道登聞鼓茲事體大?

但凡是有能鳴冤的地方,他也就不會到承天門敲登聞鼓了。

胡濙站了出來俯首說道:“陛下按照大明祖訓,敲響登聞鼓後,任何人不得垂詢,還是讓這李燧自己上殿說吧。”

這是防止有人在最後時刻,威脅鳴冤之人。

“也對,宣苦主。”朱祁鈺點頭說道。

李燧就等在門外,他敲響登聞鼓之後,就被錦衣衛保護了起來,期間沒有人和李燧說過話。

李燧穿着一個破敗的儒袍,走進了奉天殿內,入殿三跪五叩,口呼萬歲,行了一個大禮。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說道:“今天是放榜的日子,你不去東華門外看榜嗎?”

李燧跪在地上,顫顫巍巍的說道:“草民怕當了進士後,就不敢說了。”

朱祁鈺打量着李燧,看來這個李燧他很自傲,覺得自己必中,對自己的實力也有精確的把握。

“平身,起來回話。”

李燧大聲的喊道:“謝陛下隆恩。”

“說說是什麼事吧。”朱祁鈺放下了自己的水杯,頗爲認真的問道。

李燧拿出了一本厚厚的奏疏說道:“草民爲四川草塘百姓鳴冤,也爲四川鎮雄府百姓鳴冤,爲四川百姓鳴冤。”

朱祁鈺從興安手裡拿過了奏疏,看了許久。

李燧是隸屬於草塘安撫司,歸鎮雄府管理。

李燧說的是四川地方的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叫做戥頭。

戥頭,戥子秤分量不夠的差額。

具體來說就是在地方在收稅的時候,普遍都會加一銅塊放在天平的另外一側,百姓納賦就要多交這個銅塊重量的糧食。

這部分就叫戥頭,在韃清朝,這東西叫火耗。

朱祁鈺將李燧的奏疏傳了下去,讓大家都看看。

戥頭的名目實在是太多了,但是李燧按着京師糧價折算了一番,每戶大約一錢八分銀,也就是四十五斤的米粱。

夏秋兩稅,就是九十斤糧食。

明朝末年徵三餉,最高的時候是每畝地,九釐銀。

如果按照一個下農十畝地計算,是九分銀,按照富戶八頃田算,富戶繳納七兩二錢。

這每戶一錢八分銀,對任何下農和中農而言,都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金濂看了半天,面色鉅變,憤怒的說道:“陛下,國帑可以是沒收到這部分藁稅,他們這是藉着朝廷的名義,中中飽私囊!必須要嚴查!”

敢借着戶部的名義,巧立名目,惡名歸了戶部,錢卻更戶部一毛錢關係都沒有,金濂第一反應就是憤怒。

主要徵收的實在是太多了。

陛下的市舶司的稅滿打滿算也就一成,給銀也就六分。

他們居然要一戶收一錢八分銀,比陛下收的還要多的多!

朱祁鈺沒有怪罪金濂,這部分的攤派,跟戶部關係不大。

李燧繼續說道:“草民爲這事跑了草塘縣衙,去了鎮雄府府衙,也到了四川之所找到了布政使,爲這事,草民丟了功名。”

“王尚書?”朱祁鈺有些疑惑的看向了王直。

這李燧都已經被革除功名了,是如何參加會試的?

王直俯首說道:“陛下,四川的確是遞了革除李燧功名的陳條,是以斂錢爲名。”

“但是臣查了半天,李燧進京,是破產走了五千里路,未有斂財之舉。”

胡濙趕忙說道:“科舉,爲國取士,自然不能兒戲,這還在查,既然進京參考,臣不敢私,五千里路,路途遙遠,臣就讓他入了貢院,參加了會試。”

大明革除舉人的功名也是要走流程的,這個流程也要經過查補,除了在吏部過一遍,還得到禮部過一遍,這一來二去,流程沒個半年時間,壓根走不完。

如果放在正統年間,就可以通過一些手段辦個加急,比如多給點孝敬,同榜同鄉同師遞個話。

總之就是人情世故。

顯然禮部和吏部都沒有打算革除李燧的功名。

所以李燧的參考是符合規則的。

大明的秀才如果換算成銀兩購買,需要多少錢?

金花銀一千兩,代考作弊至少也要五百兩。

舉人那就不是錢能買到的了。

“草民找到了四川監察御史陳情,可是四川監察御史總是推脫,今日說有事;明日說不聞其詳,等閒不能起參;後日又說草民藉機生事。”李燧繼續說道。

他是一層一層找上來了的,在地方解決不了,纔打算入京來尋找解決的法子。

大理寺卿夏衡趕忙俯首說道:“陛下,這件事歸都察院官,稽查百官是都察院的職責。”

俞士悅面色輕鬆了起來,今天這登聞鼓突然響了起來,那是鳴冤,他刑部能逃得了干係?

結果不是刑獄冤案,他暗呼僥倖。

登聞鼓響起來的時候,俞士悅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這誰啊,有冤情就說,幹嘛敲那個鼓?

這說了半天,跟他們刑部沒有多少關係。

朱祁鈺看向了都察院總憲陳鎰。

陳鎰壓根就不知道這個事兒!

根本沒人跟他提過,這涉及到了四川一省的大事,他居然在登聞鼓響起之前,一點都不知道。

他無奈說道:“陛下,臣不知其詳,臣有失察之罪,陛下,把臣外放爲官吧!”

這總憲的位子,不能再坐下去了,再坐下去,命就沒了。

王文憋着笑,他就坐了幾天都察院總憲的位置,就替了陳循到文淵閣做大學士了。

這活兒雖然辛苦,但是可比都察院安穩多了。

都察院什麼鬼樣子,朱祁鈺倒是清楚,他當初下旨申飭,不讓違反宵禁,就有三人抗旨不遵,和會昌伯一起喝酒到了深夜,甚至還推搡辱罵五城兵馬司的宵禁軍卒。

朱祁鈺揮了揮手示意陳鎰歸班,對着李燧說道:“你繼續說。”

李燧振聲說道:“陛下,這戥頭一戶兩收,再加上層層攤派下去,可不就是一錢八分,到了百姓頭上一年至少就是五錢銀子了。”

“五錢銀子,陛下百姓勞作一日不過銅錢二三十文,攢齊這五錢的銀子得多少時日?”

“各級官僚,借用陛下之威名、威勢,搜刮百姓,搜刮上來的東西,上司得一半,州縣揣到自己兜裡的也佔了一半。”

“剛開始幹這些事情的時候,還有所顧忌,幹了一年二年,成爲舊例,再換一任,就開始蕭規曹隨,經過十年二十年,就變的名正言順了起來。”

朱祁鈺滿是笑容的說道:“這件事,朕已經知道了,你先去東華門看榜,不看也沒事,朕告訴你,你會試中了。”

“好了,退下準備殿試之事吧。”

“陛下…”李燧還要爭辯,胡濙不停的給李燧打眼色,示意他先走。

李燧不知道陛下的秉性,胡濙能不知道?

陛下現在說話平靜,對李燧笑着說話,是怕寒了李燧這個新晉進士的心,是在保護李燧。

這件事陛下既然知道了,自然沒有不管的道理。

李燧雖然不懂,但是還是俯首告退。

奉天殿內十分的安靜,只有風吹打羅幕的聲音。

朱祁鈺看着李燧離開的背影,陷入了思考之中。

民變是怎麼產生的?

不都是像李燧這般,在地方鬧不明白,到了京師鬧騰,在京師鬧騰,結果進了京,卻也是鬧騰不明白。

四川監察御史什麼反應?一推四五六,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等時日一長,百姓們知道了,這種事控訴無門,也就默默的受這個氣,不再想辦法控訴。

各級官僚開始的時候,還是有所顧忌,後來是蕭規曹隨,最後就變成了理直氣壯,歸根到底,官僚們發現,百姓並不能拿他們怎麼樣,可不就是名正言順?

百姓就這麼受氣,就跟個高壓鍋一樣,等到受不了,可不就是民變了嗎?

堵不如疏、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些道理,就是剛讀完蒙學的士大夫都會說,可是他們怎麼做的?

層層圍堵。

在奉天殿沉默了許久之後,朱祁鈺開口說道:“朕很慶幸,至少還有人肯說,真到了沒人肯說,咱大明,差不多也就亡了。”

這話說的,朝臣們都一頭冷汗,陛下的聯想能力爲何如此豐富?

這私下攤派,可以說是潛規則之一,各地都有,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整肅吏治之事,已經在做了。

“練綱在南衙乾的不錯,讓他去四川去,明年年末,朕會派緹騎去暗中走訪。”朱祁鈺站起身來,走了兩步說道:“那個四川監察御史,革罷吧。”

“尸位素餐。”

朱祁鈺走出了奉天殿,看着天日昭昭,這些都是二十多年的沉痾舊疾,需要一點點去改變。

他同時還有一絲的慶幸,他搞創收總是生法子,對於加稅總是慎之又慎。

在吏治沒有整體清明向好之前,加稅就是給百姓頭上套枷鎖。

這些人,好狠的心。

“陛下,陛下四川急報!”一個緹騎風一樣的衝了過來,高聲疾呼。

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982章 治癒一切弊病的靈丹妙藥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發新書了!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783章 一馬力的雙動活塞蒸汽機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