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

對於朝臣而言,大明皇帝是個黑匣子,需要往裡面輸入一些參數,去猜度陛下到底會如何處置。

這些參數的種類因人而異,其中包括了經濟、民生、政治、忠誠、皇位等等若干個參數。

而這些參數的權重,也因人而異,每個人對每個參數的看重程度並不相同。

猜陛下的決定,就是因爲某件事,往這個黑匣子裡輸入參數,但是需要輸入幾個參數,這些參數的權重是多少,是個盲區,很難去權衡。

以己度人是個非常普遍的常態,所以一些文臣們總是輸入了錯誤的參數和權重,進而猜錯了陛下的決定。

在一些朝臣們看來,有些事簡直無法容忍,但是陛下卻一笑而過,比如南衙的學子們在洪武門外吵着要見陛下,陛下不僅見了,還寬宥了這些學子。

在這些朝臣們看來,有些事情應該可以忍受,但是往往陛下就會大發雷霆,比如一些工匠和農夫的死活,陛下看的比天還大。

這種參數輸入錯誤和權重比例錯誤,就導致了一些文臣們始終把不準陛下的脈,每次下的套,看似在他們的理念裡是無解的,但是在陛下這裡,發揮不了一丁點的作用。

簡而言之,就是一些文臣和陛下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所以針對襄王殿下無懈可擊的陰謀和圈套,變成了一個笑話就理所應當了。

而這一次,是朱祁鈺第一次打開了黑匣子,告訴了朝臣,他到底在想什麼,他的參數和權重。

這個心病已經十年之久。

朱祁鈺示意興安將靈牌拿回去放好,瓦剌人已經西進,留在和林的瓦剌人只是少數,這完全算不上是復仇,只是大明現在已經有了足夠的騎兵,所以,朱祁鈺纔將自己的心跡表明。

朱祁鈺繼續說道說回洪武五年的嶺北之戰,洪武五年,高皇帝雄心勃勃的下令,大明十萬大軍三路出塞,意圖一舉消滅苟延殘喘的北元朝廷。

可是中路慘敗,東路顆粒無收,唯有西路軍稍有收穫,但最後馮勝棄地,怎麼吃的怎麼吐了出來。

當初不知道有多少北元舊臣,心裡暗自譏諷高皇帝此舉,若非洪武二十一年,捕魚兒海大捷,打掉了北元朝廷,一雪前恥,高皇帝不知道要被罵成何等模樣。

高皇帝、文皇帝爲何矢志不渝的北伐,而且一次又一次,一共歷經了十三次之多?

一個拿着乞丐碗當了皇帝的人,在軍事行動失敗後,承擔了許多的後果,但是最終,還是高皇帝贏了,大明贏了,北元亡了。

可是嶺北之戰的慘敗,仍然是一道傷疤,到了朱祁鈺這裡,仍然有着積極的借鑑作用。

朱祁鈺悵然的說道那日胡少師胡淡跟朕聊到了胡元百年時間,就說到了一件事,在這百年時間裡,讀書人們皆往和林,如同朝聖一樣,比如一個叫虞集的漢人在朝廷的准許下,前往了和林。

在詩詞中,在他的眼裡,和林是富庶比於都會,士有不次之擢,賈有不資之獲,而僥倖之民爭趨之,如此模樣的大同世界。

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息息相關,絕對不可能單獨存在。軍事保證了政治的穩定,而政治的穩定決定了經濟的好壞,物質基礎又決定了文化興衰。

當軍事無法保證政權之後,文化上就無法自信,就會覺得和林這種窮的掉渣的地方,是個大同世界,是他們的地上神國。

高皇帝、文皇帝爲何十三次北伐,文皇帝更是親征了五次,最終還死在了親征的路上?

因爲高皇帝和文皇帝,爭的是大明的天命。

這份天命爭到了,可是子孫不孝,沒能守住它。

說這些就有些遠了,時光

荏苒,當下說起胡元、北元、北元汗廷還有現在的元裔,朝臣們莫不是以北虜或者蠻夷代稱,和林也不再是大同世界,而是窮山溝溝。

咱們自然很難理解,當年的風氣和風向了。朱祁鈺搖頭說道∶但朕從來不覺得,嶺北之戰有錯。

興安,取堪輿圖來。

興安知道陛下要什麼堪輿圖,從御書房裡推出了一張巨大的堪輿圖放在了偌大的議事廳內,這張圖,是大明已經探明的世界。

歐洲已經有一部份被探查標明,而非洲的慢八撒也在堪輿圖之上。

朱祁鈺站起身來,抽出了支架上的長杆,點在了和林的位置上,手一劃指到了地圖的邊界位置說道∶從和林到喀山,一共就六千里地,遠不如當年唐朝時候,長征健兒們走到喀什的九千九百里。

這些遊歷到和林的詩人裡,有句話說的很對,王惲說和林,是國家興王地,據上游而建瓴中夏,控右臂而扼西域。

和林這片土地,佔據了上游的地利,完全騎在了大明的腦門上,向東可以聯袂東北方向的建奴,中路可以進攻我大明的京畿要害,向西矛頭可以對準河西走廊,切斷大明和西域的一切來往。

只要和林這片地方,有雄兵十萬,就可以壓迫大明三北之地,擡不起頭來。

三北,東北、正北、西北,爲三北方向,只要和林這地方有雄兵駐紮,大明就寢食難安,側臥之榻其容他人酣睡?

而提出和林這個地方,可以牽制中國三北的人,正是慈父斯大林。

朱祁鈺繼續說道∶和林這地方能養多少兵馬?忽必烈曾經在和林陳兵五萬餘人,這五萬人是正軍,屯軍與正軍爲二與八之比,也就是說,和林這地方,至少能養二十萬人有餘。

明太祖高皇帝和其謀臣,正是深知其利害方纔北伐。

此次北伐,解的是朕心頭之恨,同樣也是懸在大明頭上的利劍。

朱祁鈺從戰略的層面上,表明了大明北伐的意義,這個意義絕對不僅僅是復仇,還有國家戰略安全。

不打和林還想要西域?但凡是和林的瓦剌人有點出息,大明就拿不到西域。

永樂年間爲何重開西域提了那麼多次,到最後都沒有踐行?還不是因爲拿了也無法長治久安?

和林以及和林周圍的土地,要麼掌控在大明的手中!要麼讓它始終虛弱的如同綿羊,奄奄一息!但凡是有強兵駐紮,大明危矣。朱祁鈺手中的長杆重重的指在了和林的位置上。

各位說說各位的看法。

朱祁鈺都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這個時候說不能打,那就是跟皇帝陛下對着幹了。

于謙斟酌了一下俯首說道陛下,咱們再籌備籌備,等來年開春解凍之後,再行前往?此時寒冬臘月,塞外苦寒,白毛風颳起來,那分不清楚上下,此時進兵,實在是有些貿然了。

朱祁鈺立刻贊同的說道∶大明軍又不是人人都是袁彬那種能在白毛風裡行百里的人間青兕,自然要是開春之後再動,春天是草原人最虛弱的時候,也是他們熬過了漫長的冬季後,最重要的日子。

草原的苦寒,朱祁鈺雖然未曾親歷,但是也曾聽聞,冬天草原上會消失很多的部族,在酷寒之下,無數的人永遠的消失在風雪之中。

春天,瓦剌人和他們牲畜一樣的骨瘦如柴,一樣的虛弱。

大明選在在春天進兵,就是奔着不死不休,奔着亡族滅種去的,既然要打,就要打到斷氣,打到掃穴犁庭爲止。

那軍備呢?陛下,臣不通兵法,這戶部那邊不會有問題吧。江淵略微有些擔心的說道,他做過戶部右侍郎,是從戶部走到了兵部

尚書的位置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眼下大明要再次北伐,自然需要軍備,而這肯定繞不開戶部,只希望沈翼不要那麼不識趣便是。

無礙,戶部不肯,朕的內帑這些年只進不出,攢了不少家底。朱祁鈺回答了江淵的問題。

至於沈翼這個沈不漏會不會阻攔?

朱祁鈺認爲不會,因爲沈尚書和沐陽伯金濂是同鄉,他們曾經爲搭檔,陪着大明走過了最艱難的幾年,沈翼這個人扣歸扣,可是該花錢的地方,只會心疼無比的把錢花出去。

這次的京宣馳道,戶部就沒有做什麼阻攔。

那臣沒什麼問題了。江淵見陛下用內帑兜底就不再擔心軍備了。

天底下最有錢的絕對不是松江府的豪商,而是陛下的內帑,陛下不喜奢侈尚節儉,又喜歡四處湊熱鬧,每次湊熱鬧都能收穫滿滿。

朱祁鈺倒是對自己的內帑有多少銀子知之甚詳,作爲國帑應急準備金,他的應急準備金可比國帑要多的多的多。

內帑太監林繡曾經彙報過,各種實物財寶犀角等物不算,光是黃金就有一百二十餘萬兩,白銀有七百五十餘萬兩,銀幣有六百三十餘萬枚。

大明國帑是有進有出,內帑是隻進不出,這攢了十年,攢瞭如此厚重的家底,就不奇怪了。

有的時候林繡也嘀咕,陛下這應急準備金,太符合陛下一貫料敵從寬的作風了,真的是太多了。

石亨面色嚴肅的說道臣這邊沒什麼問題,籌備已久,若不勝,提頭來見!

這仗石亨必然是要京營去打,那作爲京師總兵官自然前往,石亨直接立下了軍令狀。

打不贏就提頭給陛下。

朱祁鈺則是搖頭說道話不能這麼說,什麼提頭不提頭的,勝敗乃是兵家常事,打仗哪有一直贏的道理?

這是大明第一次遠征,打輸了,來年有餘力就接着打,沒有餘力就接着攢力氣,一次打不贏,就打兩次,兩次打不贏就打十次二十次,大明耗得起。

徐達、李文忠、馮勝作爲大明三方面的主帥出塞作戰,輸掉之後回到了京師,朱元璋也沒有把他們的腦袋砍下來,出塞作戰要給一定的容錯。

朱祁鈺不是很喜歡軍隊立必勝的許諾,因爲水無常形,兵無常勢,只要石亨不打出趙括、馬謖那樣的仗來,朱祁鈺不會輕易斬將。

遠征,也是給大明軍積累經驗,一回生二回熟。

無論如何,若是大勢不在,以保存有生力量爲主。朱祁鈺先給這場作戰定下了一個許敗的基調來,畢竟是遠征。

計劃的再周詳也有漏失的地方,天下沒有天衣無縫的計謀,宋太宗趙光義就覺得有,給大宋的將領們賜下了陣圖作戰。

結果一次大軍行進堪輿圖標註紮營的地方,因爲河流改道紮營之地已經是一條河了,結果監軍太監非要大軍在水裡紮營,差點鬧出譁變來。

定下了基調要打,那具體怎麼打,朱祁鈺選擇了閉嘴。

他自己有數,他的軍事天賦都點在後勤上了,老老實實的做後勤大隊長,把舞臺讓給大明的軍將便是。

朱祁鈺這次選擇了旁聽,因爲這不是軍前會議,只是大概從幾種方案中挑選,而後再細細商討。

最後選來選去,還是當年洪武五年北伐和林的三路共進最爲合適。

這萬一敵人掐住我們的頭,左右搖擺,我們三路共進,他們跟我們一路決戰,這又如何應對?朱祁鈺有些迷惑的問道。

于謙解釋道只需前鋒按兵不動,不與之決戰,不敗則必勝,瓦剌人在一路上耗費的時間越久,在其他兩路上丟的東西就越多。

朱祁鈺搖頭說道那要是與敵的那一路的先鋒輕敵冒進,接戰敗了呢?

于謙想了想說道即便是先鋒敗,退回中軍固守便是。

朱祁鈺又問道那要是中軍士氣低迷,先鋒敗軍帶着中軍一起潰散,這一路直接輸的體無完膚,那又如何是好?

于謙不知道陛下哪來的那麼多假設,回答道∶其他兩路應當立即撤回,固守關隘,防止敵人擴大戰果,鞏固戰線。

那要是撤不回來呢?朱祁鈺又問。

于謙沉默了片刻,以爲陛下說的是土木天變,回答道∶那就在京師準備新軍,準備固守京師。

朱祁鈺說的其實不是土木堡之變,說的是萬曆末年的薩爾滸之戰,大明在薩爾滸之戰中,敗的體無完膚。

而此時大明決定分兵作戰,朱祁鈺自然略微有些擔心。

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