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

bookmark

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

河南新鄭高老莊,高府後院。

院中亭子裡,中間桌子上是一壺茶,一本書。

高拱一身素灰襴衫,頭戴網巾,揹着手擡頭看着湛藍的天空。

一行大雁,從白雲間穿過了,展翅飛翔,向北而去。

今年的南雁,回來的這麼早啊。

我什麼時候才能回京師,一展抱負呢?

高拱長嘆一口氣。

他只知道,這個日子可能在明天后天,也可能在明年後天。

“老爺。”老僕在後院門口稟告。

“什麼事?”高拱頭也不回地問道。

“有位官老爺,投了名帖進來。”

“官老爺?”高拱並不在意,連身子都沒轉過來。

這些日子,來拜訪高拱的名士大儒,地方官員絡繹不絕,甚至南下北上任職或述職的官員,寧可繞一段路,都要來高府投貼拜訪。

大家都知道,這位在裕王府做了九年侍講的高新鄭,是潛龍在淵。

“是的,說是兵部侍郎、總督廣東、江西軍務的官老爺。”

王崇古!

高拱目光一閃,身子猛地一轉,伸出右手:“名帖!”

老僕連忙把名帖遞上。

高拱翻開掃了一眼,果真是王崇古。

他來幹什麼?

哦,想起來了,前些日子有邸報,皇上傳詔叫他進京述職。

從江西北上,可順長江直下,在潤州入運河,坐官船北上,會很舒服。

還可以出武昌,襄陽,過南陽渡黃河,入北直隸,一路上車馬勞頓,十分地辛苦。

王崇古特意走陸路,想必有意來拜訪我。

高拱說道:“把王侍郎請到前院花廳,稍坐待茶,我換身衣服就來。”

“是!”

高拱換了一身深青道袍,頭戴四方巾,施施然趕到前堂花廳裡。

王崇古還是那個老樣子,只是此時他身穿一身直綴長袍,頭戴大帽,風塵僕僕。

“鑑川公!”

王崇古拱手還禮:“新鄭公!”

“請坐!”高拱一伸手虛請,“上茶。”

“鑑川公,怎麼突然離職江西了?”

“江西廣東的賊衆,清剿乾淨了,皇上和兵部就叫我進京述職。”

高拱眼睛一閃,“是不是要調你去其它地方?”

王崇古對着高拱的眼神,坦蕩不偏,“可能調我去西北。”

“什麼?”

高拱捋鬍鬚的手定在空中,雙眼死死地看着王崇古,想從他的臉上看出端倪。

王崇古端起茶杯,呼呼地喝起茶來。

高拱瞳孔微微一縮,飛快地想了一會,出聲問道:“西北,山西宣大還是陝西?如果是山西,那胡汝貞呢?”

“不知。”

簡單的一句話,讓高拱爲之一滯。

“不是故意欺瞞新鄭公,是王某確實不知。皇上要如何用臣下,用胡汝貞,聖心獨裁,外人不得而知。”

高拱戲謔地問道:“太孫殿下,沒給你透口風?”

王崇古笑了笑,“沒有。”

高拱看了他一眼,又問道:“江西自古多盜匪,陽明公在贛南剿過一次,都未能除根。你們這次,會不會春風吹又生?”

他的說話的語氣,還彷彿是閣老一般。

王崇古不以爲然,開口道:“太孫殿下給王某的書信,有說及廣東、江西盜匪,三分軍事,兩分正治,還有五分在於經濟。

要想方設法,給當地山民找到活路,有個飯吃,有件衣穿,沒人願意提着腦袋上山爲寇。

所以這兩年王某在江西廣東,用兵進剿倒是爲輔,開荒拓田,打通江西廣東水陸通道,倒成了主業。”

“打通江西廣東水陸通道?”

“對。江西鄱陽湖一帶,也是魚米之鄉。可是附近的漢江、洞庭湖都是魚米之鄉,糧食賣不出價。豐產反倒傷農。

如果能夠逆贛江南下,越庾嶺,入湞江,直下廣州。廣東多山少田,又多臺風,糧食經常不夠吃。江西的米,運到廣州,至少能賣得起價。

此外江西的茶葉、瓷器,以及絲綢,能夠通過這條道,轉至廣州,可直接出海販運,不必再繞至上海等地,省了一截路。

廣東有廣州出海口,背靠江西湖南,如果能打通南北通路,互通有無,對於三地來說,是件大好事,至少可養活數十萬百姓。”

看着侃侃而談的王崇古,高拱感覺自己有些不認識他了。

高拱此前是晉黨領袖,王崇古是晉黨骨幹,兩人此前也相熟。只是數年不見,高拱發現王崇古完全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

等到王崇古說完,高拱忍不住說道:“鑑川公,伱彷彿換了個人似的。”

王崇古愣了一下,隨即笑道:“王某喜論民政兵事,轉歷地方,苦苦追尋利國益民之法,卻久久不得其法。

前年進京述職,拜見太孫殿下,長談六次,從兵事談到民政,從邊患談到內憂。那時,王某才知道天外有天,有時候需要跳出桎梏,才能看到更遠更高。”

高拱聽着王崇古的話,心裡忍不住犯嘀咕。

張叔大,有過類似的言行,趙大洲、譚子理,也有過如此這般的話。現在你也如此說,太孫殿下真得有如此不凡見識?

高拱有些後悔。

當初在京師,自己自詡是裕王侍講,實際上的授業恩師,不屑折節去跟世子殿下深談。

後來因爲胡宗憲等世子黨入主山西大同,晉黨徹底跟世子撕破臉,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高拱不再追問此事,又換了個話題,“聽聞理藩院在京師,與俺答汗之弟伯思哈兒,在會談山西開邊互市的事?”

王崇古點點頭:“王某耳聞過。”

“鑑川公,耳聞可不行,你要遷職山西,開邊互市的事,與你關係重大啊。”

王崇古看着高拱,答道:“山西開邊互市,與王某有關,又與王某無關。”

高拱一愣,聽出話裡的意思。

開邊互市,如果王崇古接任山西宣大總督,就有關;但是如果不接任山西宣大總督,就毫無關係,與他是不是晉人,沒有絲毫關係。

也就是說,開邊互市,跟此前的晉黨,已經毫無關係。

高拱心裡長嘆一聲,當然是毫無關係。

此前人才濟濟的晉黨,嘉靖四十三年的倒查庚戌之變,已經被打殘了。

剩下了幾名還在政壇活躍的骨幹,王崇古、王國光、霍冀,你都說不清楚他們到底是晉黨,還是太孫黨。

雖然晉黨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還有自己,還有張四維,還有數十位進士,只是脊樑被打斷一回,很難再續上了。

事到如今,高拱內心深處生起幾分後悔。

他是萬萬沒有想到,太孫這小子,心狠手辣不輸給皇上啊。早知如此,自己何必去碰這個黴頭?

爲什麼不像老奸巨猾的徐階那樣,躲到一邊去呢?

唉!

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第91章 一打二的李狀元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445.第443章 忙碌的徐渭200.第200章 清剿建州左衛舊地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577.十月總結577.十月總結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406.第405章 咬住圖們汗!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128.第128章 紫禁城給你,西苑給他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第43章 拙劣的楊選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436.第435章 這妖怪有沒有背景啊?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128.第128章 紫禁城給你,西苑給他612.第608章 大明需要怎樣的百姓?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151.第151章 寇可行,我亦可行!第67章 盧鏜的怒火303.第303章 還有一個赤峰城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第682章 嘿,新兵蛋子!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650.第646章 皇上在注視着你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第742章 這纔是他們要的與士大夫共天下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第652章 我要鹹魚大翻身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121.第121章 早晚你們會念我嘉靖的好!229.第229章 我們的炮聲不夠響啊479.第477章 你們也配姓朱!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612.第608章 大明需要怎樣的百姓?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509.第506章 衆正盈朝第96章 這事不簡單啊!588.第584章 黔驢技窮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456.第454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24章 心灰意冷的胡宗憲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119.第119章 找到鮎魚和撬杆了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608.第604章 工人與農民的衝突193.第193章 義憤填膺的清苦京官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第740章 肚皮舞有什麼好看的!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30.第130章 回京的張居正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第728章 腰桿子很硬的內閣和張相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568.第565章 居然真被你弄到手了?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227.第227章 謀國與謀身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473.第471章 軍政兩用人才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402章 爾日本國知罪了嗎?第729章 錢真不經花啊!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第352章 終於來了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第366章 他終於走了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654.第650章 心虛節更高颯颯響琅玕296.第296章 還是海公知我!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566.第563章 張居正來了也不好使!第720章 八月桂花香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148.第148章 李成樑,有牢騷憋着!第83章 會做生意的楊金水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610.第606章 腦子嗡嗡的張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