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

bookmark

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

河南新鄭高老莊,高府後院。

院中亭子裡,中間桌子上是一壺茶,一本書。

高拱一身素灰襴衫,頭戴網巾,揹着手擡頭看着湛藍的天空。

一行大雁,從白雲間穿過了,展翅飛翔,向北而去。

今年的南雁,回來的這麼早啊。

我什麼時候才能回京師,一展抱負呢?

高拱長嘆一口氣。

他只知道,這個日子可能在明天后天,也可能在明年後天。

“老爺。”老僕在後院門口稟告。

“什麼事?”高拱頭也不回地問道。

“有位官老爺,投了名帖進來。”

“官老爺?”高拱並不在意,連身子都沒轉過來。

這些日子,來拜訪高拱的名士大儒,地方官員絡繹不絕,甚至南下北上任職或述職的官員,寧可繞一段路,都要來高府投貼拜訪。

大家都知道,這位在裕王府做了九年侍講的高新鄭,是潛龍在淵。

“是的,說是兵部侍郎、總督廣東、江西軍務的官老爺。”

王崇古!

高拱目光一閃,身子猛地一轉,伸出右手:“名帖!”

老僕連忙把名帖遞上。

高拱翻開掃了一眼,果真是王崇古。

他來幹什麼?

哦,想起來了,前些日子有邸報,皇上傳詔叫他進京述職。

從江西北上,可順長江直下,在潤州入運河,坐官船北上,會很舒服。

還可以出武昌,襄陽,過南陽渡黃河,入北直隸,一路上車馬勞頓,十分地辛苦。

王崇古特意走陸路,想必有意來拜訪我。

高拱說道:“把王侍郎請到前院花廳,稍坐待茶,我換身衣服就來。”

“是!”

高拱換了一身深青道袍,頭戴四方巾,施施然趕到前堂花廳裡。

王崇古還是那個老樣子,只是此時他身穿一身直綴長袍,頭戴大帽,風塵僕僕。

“鑑川公!”

王崇古拱手還禮:“新鄭公!”

“請坐!”高拱一伸手虛請,“上茶。”

“鑑川公,怎麼突然離職江西了?”

“江西廣東的賊衆,清剿乾淨了,皇上和兵部就叫我進京述職。”

高拱眼睛一閃,“是不是要調你去其它地方?”

王崇古對着高拱的眼神,坦蕩不偏,“可能調我去西北。”

“什麼?”

高拱捋鬍鬚的手定在空中,雙眼死死地看着王崇古,想從他的臉上看出端倪。

王崇古端起茶杯,呼呼地喝起茶來。

高拱瞳孔微微一縮,飛快地想了一會,出聲問道:“西北,山西宣大還是陝西?如果是山西,那胡汝貞呢?”

“不知。”

簡單的一句話,讓高拱爲之一滯。

“不是故意欺瞞新鄭公,是王某確實不知。皇上要如何用臣下,用胡汝貞,聖心獨裁,外人不得而知。”

高拱戲謔地問道:“太孫殿下,沒給你透口風?”

王崇古笑了笑,“沒有。”

高拱看了他一眼,又問道:“江西自古多盜匪,陽明公在贛南剿過一次,都未能除根。你們這次,會不會春風吹又生?”

他的說話的語氣,還彷彿是閣老一般。

王崇古不以爲然,開口道:“太孫殿下給王某的書信,有說及廣東、江西盜匪,三分軍事,兩分正治,還有五分在於經濟。

要想方設法,給當地山民找到活路,有個飯吃,有件衣穿,沒人願意提着腦袋上山爲寇。

所以這兩年王某在江西廣東,用兵進剿倒是爲輔,開荒拓田,打通江西廣東水陸通道,倒成了主業。”

“打通江西廣東水陸通道?”

“對。江西鄱陽湖一帶,也是魚米之鄉。可是附近的漢江、洞庭湖都是魚米之鄉,糧食賣不出價。豐產反倒傷農。

如果能夠逆贛江南下,越庾嶺,入湞江,直下廣州。廣東多山少田,又多臺風,糧食經常不夠吃。江西的米,運到廣州,至少能賣得起價。

此外江西的茶葉、瓷器,以及絲綢,能夠通過這條道,轉至廣州,可直接出海販運,不必再繞至上海等地,省了一截路。

廣東有廣州出海口,背靠江西湖南,如果能打通南北通路,互通有無,對於三地來說,是件大好事,至少可養活數十萬百姓。”

看着侃侃而談的王崇古,高拱感覺自己有些不認識他了。

高拱此前是晉黨領袖,王崇古是晉黨骨幹,兩人此前也相熟。只是數年不見,高拱發現王崇古完全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

等到王崇古說完,高拱忍不住說道:“鑑川公,伱彷彿換了個人似的。”

王崇古愣了一下,隨即笑道:“王某喜論民政兵事,轉歷地方,苦苦追尋利國益民之法,卻久久不得其法。

前年進京述職,拜見太孫殿下,長談六次,從兵事談到民政,從邊患談到內憂。那時,王某才知道天外有天,有時候需要跳出桎梏,才能看到更遠更高。”

高拱聽着王崇古的話,心裡忍不住犯嘀咕。

張叔大,有過類似的言行,趙大洲、譚子理,也有過如此這般的話。現在你也如此說,太孫殿下真得有如此不凡見識?

高拱有些後悔。

當初在京師,自己自詡是裕王侍講,實際上的授業恩師,不屑折節去跟世子殿下深談。

後來因爲胡宗憲等世子黨入主山西大同,晉黨徹底跟世子撕破臉,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高拱不再追問此事,又換了個話題,“聽聞理藩院在京師,與俺答汗之弟伯思哈兒,在會談山西開邊互市的事?”

王崇古點點頭:“王某耳聞過。”

“鑑川公,耳聞可不行,你要遷職山西,開邊互市的事,與你關係重大啊。”

王崇古看着高拱,答道:“山西開邊互市,與王某有關,又與王某無關。”

高拱一愣,聽出話裡的意思。

開邊互市,如果王崇古接任山西宣大總督,就有關;但是如果不接任山西宣大總督,就毫無關係,與他是不是晉人,沒有絲毫關係。

也就是說,開邊互市,跟此前的晉黨,已經毫無關係。

高拱心裡長嘆一聲,當然是毫無關係。

此前人才濟濟的晉黨,嘉靖四十三年的倒查庚戌之變,已經被打殘了。

剩下了幾名還在政壇活躍的骨幹,王崇古、王國光、霍冀,你都說不清楚他們到底是晉黨,還是太孫黨。

雖然晉黨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還有自己,還有張四維,還有數十位進士,只是脊樑被打斷一回,很難再續上了。

事到如今,高拱內心深處生起幾分後悔。

他是萬萬沒有想到,太孫這小子,心狠手辣不輸給皇上啊。早知如此,自己何必去碰這個黴頭?

爲什麼不像老奸巨猾的徐階那樣,躲到一邊去呢?

唉!

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第36章 又大一歲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第353章 徐階和楊金水斗啞謎516.第513章 大浪淘沙,總有人被淘汰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還是兵權486.第484章 給俺答汗安排上!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255.第255章 跪倒在徐府門口的緋袍官員第740章 肚皮舞有什麼好看的!251.第251章 松江有兩害!我就是其中一個第652章 我要鹹魚大翻身200.第200章 清剿建州左衛舊地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第379章 伯思哈兒的野望167.第167章 做太子的一天,問政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315.第315章 狗日的賊老天!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第44章 癸亥之變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314.第314章 外面的人不甘心,裡面的人不消停第83章 會做生意的楊金水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406.第405章 咬住圖們汗!530.第527章 明軍不地道,盡玩狠活611.第607章 你們是大明的功臣422.第421章 攻守易勢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第380章 安南莫氏還在?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第59章 捅破天了!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247.第247章 松江,我海瑞來了!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第392章 相府管事等於幾品官?第34章 壯士斷腕的徐閣老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522.第519章 臣懇請皇上明斷第95章 敵在柳河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418.第417章 這纔是大明湖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第677章 到底釣沒釣上?585.第581章 萬物盛衰天意在第395章 這就是大上海202.第202章 巡鹽三劍客202.第202章 巡鹽三劍客528.第525章 大明工商聯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128.第128章 紫禁城給你,西苑給他第762章 這案子真是精彩啊!441.第440章 衍聖公第85章 銀子是好東西!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276.第276章 察哈爾 朝鮮和海西女真298.第298章 暢想未來的西班牙人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9章 徐文長599.第595章 三千發火箭彈的開門紅第703章 非常牛的船長第723章 犯法?被抓了才叫犯法。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第4章 倒嚴第二刀第680章 我們是布哈拉人請來的救兵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153.第153章 這仗打得不對啊!475.第473章 終不似少年遊第66章 松浦黨的反應445.第443章 忙碌的徐渭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336.第336章 餘公,你身體受得住嗎?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292.第292章 世道又沒全變251.第251章 松江有兩害!我就是其中一個第719章 風雷行動!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第59章 捅破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