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

bookmark

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

張居正坐在前往濟南府的轎子裡。

轎子是盧成駒從濟南府帶來的,八人大轎,八尺長,六尺寬,比普通轎子要長寬一些,坐着特別舒服。

還專門配了一班轎伕,據說是曲阜孔府世代相傳的轎伕。一班三十二人,八人一組,半個時辰換一輪。

走起路來快捷如飛,平穩不晃。

輪換時也非常有技巧,兩人一換,坐在裡面的人根本沒感覺,轎伕就換完了。

張居正坐了一天,覺得非常舒服,也就笑納了。

此時的他正在翻閱着北京急遞過來的邸報,上面有明發的詔書,以廣東海賊處理不力爲由,然後遍數北虜、東韃以及海賊寇邊擾境,兵部和地方處理不及,然後皇上改京營戎政督辦處爲戎政督辦處,臨機應變,直接處理兵事。

張居正看到關鍵的一句,“督辦處面君承旨,以督辦處名義發出寄信諭旨,直詣地方督撫、總兵、都司、指揮使,遵行不誤,違者以抗旨論處。”

內閣有起草詔書、敕命的權利,那必須奉批紅行事。

沒有司禮監的批紅,內閣無權給六部和地方下達命令。

現在督辦處可以奉聖諭,直接以督辦處的名義發寄信諭旨,直詣地方軍政官員。

遵行不誤,違者以抗旨論處。

總兵、都司、指揮使等武將肯定沒有勇氣違旨。但是督撫就不好說了,他們有底氣封駁“亂命”。

可是張居正數了數,大明督撫中宣大總督是胡宗憲,薊遼總督是譚綸,寧夏、甘肅總督是王崇古,陝西總督是霍冀,廣西兼廣東巡撫是殷正茂,江西巡撫是王一鶚,福建、浙江巡撫是曹邦輔,山東巡撫是自己。

一水的太孫黨。

督辦處名義上是朱希忠掌纛,但大家心知肚明,是太孫管事。那麼督辦處發出來的廷寄上諭,大家肯定會遵循的。

久而久之,督辦處發廷寄上諭,就成了定製。

所以邸報上除了這道明發詔書,其餘的都是彈劾奏章,都察院、六科給事中,排着隊上彈劾奏章,說這是亂命。

估計等段時間,該地方布政使、按察使和致仕高官們上彈劾奏章。

有用嗎?

張居正冷笑一聲,有什麼用?

你們上什麼奏章,有本事不懼廷杖,去午門叩闕哭諫。

或者學海瑞先買口棺材放在家裡,直接死諫。

你們這樣不痛不癢地上彈劾奏章,皇上都不裝了,直接發在邸報上,你們愛咋咋地!

爲什麼皇上這麼硬氣?

因爲內閣也同意了,還是首輔徐閣老帶着諸位閣老聯署上疏,陳述邊務兵事詭秘多變,兵部和內閣難以臨機應對,出了不少簍子,甚至還舉出了東南倭患、庚戌之變和癸亥之變,應變不及,釀成大禍。

懇請皇上行萬全之法。

於是皇上就行了戎政督辦處這麼個萬全之法。

皇上和內閣達成了默契,反對聲再洶涌喧囂,也於事無濟。

老師,應該跟皇上和太孫達成了某種協議,謀到了身後事的保證。

張居正放下邸報,長舒了一口氣。

督辦處,統籌局,這是皇上留給太孫殿下的尚方寶劍。

皇上想隔代傳位給太孫殿下,但是礙於禮法國制,中間還有太子。皇位必須由太子傳給太孫,只是太子平庸,太容易聽人勸。

於是皇上深謀遠慮,給太孫留下督辦處和統籌局以爲依仗。

老師也看透了這一點,大家很默契地達成了協議。

朝堂局勢已經穩定,只是自己的馬政革新,看樣子不會那麼順利。

張居正從腳下的櫃子裡拿出一個扁平盒子,打開,裡面有十張匯票。

匯金銀行濟南分行頌發的匯票,可在匯金銀行遍及十三省,以及上海、寧波、大同等海陸關口重鎮的分行,見票即兌,換成金花銀。

每張一千兩銀子的面額,總共一萬兩。

是太僕寺派駐山東的寺丞盧成駒那一晚拜訪自己時,呈上的見面禮。

這些貪官污吏,接受新事物倒是蠻快的。

匯金銀行的匯票纔出現一兩年,這些傢伙就興行起來了。

關鍵是方便,袖子裡一藏,誰也不知道多少兩銀子。

這不,那晚盧成駒拿出這個盒子,輕飄飄的見面禮,一看才知道是一萬兩銀子。

張居正拍着這一萬兩銀子的匯票,心裡有數了,太僕寺在山東青州、濟南、東昌、兗州四府的馬戶人丁十七萬,馬場田地四萬七千頃,十有八九都折成這一張張的匯票了。

可是就算都沒了,我也得知道,到底沒了多少!

伱們總不能連肉帶骨,吃得一乾二淨吧。

張居正收下盧成駒這十張匯票,好言相待,然後叫他先回濟南,把太僕寺“濟南站”的賬簿準備就好了。

還特意暗示了一句,看賬簿只是要給上面一個交代,你好,我也好。

一路上緊趕慢趕,張居正一行終於趕到了濟南府。

山東巡撫自正統年間就有,但是尚屬臨時派遣,任期無固定。

皇上和朝廷覺得有必要,就派一位來。沒有必要,就不派,任由山東三司循例處置軍政事務。

所以山東巡撫沒有官署,一般會借駐布政司衙門

張居正被滿城官員和鄉紳父老迎進城,直接進了布政司後院。

官員鄉紳父老們在前院坐着,張居正在後院換身衣服,先跟山東布政使袁惠,按察使張弢,指揮使楊弘說話。

“三位兄臺,鎮守山東,勞苦功高啊。本官這次奉皇命,巡撫山東,除了馬政,還需要看看營田、河道等事宜,還有軍務海防,本撫也得去看看。

責任重大,還請三位兄臺多多配合。”

張居正的山東巡撫,全稱是“巡撫山東等處地方督理營田兼管河道提督軍務”,而給予他的辦事處置原則是“聽爾便宜行事”。

權柄之大,可謂是山東軍政一把手,能管的全部都能管。

他還身兼右副都御史,揪住你的把柄,上到布政使,下到縣官,都可以拜折彈劾,基本上是一彈一個準。

位高權重。

張居正如此客氣一番,袁惠、張弢、楊弘不動聲色地對視一眼,堆着笑答道:“撫臺客氣了。張撫臺代天子巡撫山東,我等自當竭力效命,以全皇命。”

有撫營千總匆匆走進來,朗聲稟告:“啓稟撫臺。”

“什麼事?”

“太僕寺寺丞盧成駒來報,說借寄在濟南府衙右院的太僕寺架閣庫,失火了。”

張居正目光一閃,嘴角飛過冷笑,問道:“失火,什麼時候失得火?”

“盧寺丞說是昨晚走水,救了半夜,天明時分才滅了火。”

“這火,還真通曉人意啊!”張居正微笑地轉頭對袁惠三人說道:“袁藩臺、張臬臺、楊軍門,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太僕寺,歸兵部管,事關馬政戎事,馬虎不得。它在我們山東的衙門起了火,於情於理,我們山東地方官,總得去看看吧。”

袁惠三人對視一眼,起身道:“我等悉聽撫臺差遣。”

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第660章 必須出重拳!286.第286章 前有虎 後有狼第707章 這小子肚子裡絕對有貨!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第66章 松浦黨的反應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第723章 犯法?被抓了才叫犯法。第762章 這案子真是精彩啊!第396章 滅國莫氏第757章 那是萬曆四年的秋天第12章 父子和母子129.第129章 你還是老實地住在紫禁城吧484.第482章 羊會上樹嗎?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490.第488章 大婚第674章 遊七是誰啊?126.第126章 諸位先生,能體諒我的苦心嗎?第352章 終於來了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307.第307章 前面是九萬背水一戰的韃虜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583.第579章 海瑞成了奸相爪牙!418.第417章 這纔是大明湖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第717章 一錘定音!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246.第246章 高拱遲疑,要不要服軟?472.第470章 心迷意亂的潘應龍444.第442章 王一鶚127.第127章 西苑賞月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第3章 朕的銀子!第362章 文的武的,我們都要做好準備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179.第179章 培養勳貴的第一步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第84章 你愛銀子嗎?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617.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145.第145章 辛愛黃臺吉,真漢子!230.第230章 小樣的,有的是辦法收拾你!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第731章 想不想一家團圓?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第734章 上殿如上墳的勳貴們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452.第450章 宗社黨第687章 你能活下來了!179.第179章 培養勳貴的第一步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第6章 好聖孫150.第150章 這火器是好還是壞?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307.第307章 前面是九萬背水一戰的韃虜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青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第389章 徐渭建議和親303.第303章 還有一個赤峰城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154.第154章 西北的問題也要解決第772章 有本事來打我啊!第690章 惱火的潘應龍第741章 做人要厚道!第20章 高拱是晉黨?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521.第518章 徐家父子168.第168章 高拱回京254.第254章 大明的慈愛,是有代價的!561.第558章 老夫海南海瑞海剛峰第38章 給海瑞上課第378章 要奮起的朝鮮君臣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519.第516章 西進路上有人擡槓538.第535章 與民同樂309.第309章 被嚇到的申時行和餘有丁第40章 奮發的海瑞433.第432章 克升龍城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168.第168章 高拱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