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第267章 大明國庫受得住嗎?

bookmark

第267章 大明國庫受得住嗎?

高拱和高儀不由自主地轉頭看向徐養正。

這還有問嗎?

朝中三大勢力,徐階爲首的江浙黨,高拱爲首的新晉黨,或者叫高黨,以及太子一黨。

徐階不可能自己搞自己,高黨又對松江府鞭長莫及,那有能耐搞事情的只有太子一黨了。

徐養正看到兩人的目光,略一沉思,知道自己問錯話了,顯得政治悟性不高,心頭一轉,連忙轉圜找補。

“新鄭公,南宇公,學生的意思是,太子一黨設計此事,有何用意?”

高拱覺得徐養正政治悟性不高,但勤勉用事,願意指點一下,但他現在腦子全是想着這件事怎麼解決,沒有心思給開導,便給高儀使個眼色。

高儀緩緩開口:“太子一黨,可謂是權傾一時,但太子卻一直壓着他們,蒙泉兄,你知道爲何嗎?”

徐養正有些吃驚,“太子壓着他們?學生不覺得啊。”

高儀看了高拱一眼。

這位柳州八賢,有幹才,學問也不錯,可是政治鬥爭經驗不豐富啊。

高儀繼續說:“太子一黨,李石麓和張叔大入閣,他倆與太子有師生之情,是太子近臣,卻與胡汝貞等東南一黨,十分疏遠,實際上算不得一黨。”

這麼一點撥,徐養正明白了。

是啊,太子一黨起勢是從東南開始,胡宗憲、譚綸、劉燾、王一鶚、曹邦輔等臣,都是一時能臣幹吏,他們確實與李春芳、張居正、趙貞吉不是一路人。

可以這麼說,太子一黨其實也分兩派,一派是東南派,也叫地方派,因爲胡宗憲等人,都是從東南地方上歷練出來,現在也大多數充任地方督撫,掌握着地方實權。

另一派就是翰林派,也叫中樞派,李春芳、張居正和趙貞吉都是取庶吉士,入翰林院,在中樞清華之地歷任。

張居正只是短暫地做過巡邊御史,一年的山東巡撫,勉強有過一段地方官履歷。

趙貞吉只是因爲得罪嚴嵩,被貶斥過地方,那根本不是做官,只是變相流放編管而已。

兩派根本不是一路人,治政理念也大爲不同,只是上面有太子殿下這座大佛鎮着,兩派都一團和氣。

太子殿下也頗有手段,利用胡宗憲爲首的東南派,牢牢掌握着兵權和財權。利用李春芳爲首的翰林派,在中樞與徐階和高公等人分庭抗爭,上通下達,牢牢掌控着國朝的實權。

胡宗憲、譚綸、曹邦輔等地方派首腦們想不想入閣?

當然想了。

於是就恰到好處的,在高公清丈三鎮田地大有所獲,準備大行清丈時,出了蔡知府跪徐府門前的事情。

要是換做在嘉靖、正德、弘治、成化等前朝,這種事一出來,徐黨跟高黨早就人腦子打成狗腦子,中間再有人暗中推波助瀾,結局可能是兩敗俱傷,然後胡宗憲爲首的東南派坐收漁翁之利,穩穩當當入閣。

可是此事發生在本朝,發生西苑太子秉政的隆慶年間,除了數十位清流官員上疏彈劾徐階之外,徐黨、高黨、太子一黨的骨幹和黨羽們都老老實實的,一個都不敢下場。

輿論看着熱鬧,實際上就那麼回事,掀不起多大的風浪。

爲什麼?

因爲西苑的太子殿下態度不明啊!

他不吱聲,三黨中人各個裝聾作啞,絕不公開表態。

徐養正想到這裡,心裡駭然。

他是嘉靖二十年的老進士,好歹也在嘉靖朝裡熬了二十多年,京城、南京都待過,還因爲彈劾嚴嵩吃過廷杖,被貶雲南。

嘉靖朝先皇也是穩坐西苑,手段高明,可是朝中各黨從來沒有這麼默契過。

徐養正心裡在打鼓。

這可是涉及一位首輔、兩位閣老、數位尚書的黨爭大事,要是換做其它朝,早就炸了。偏偏在隆慶朝,風平浪靜,三方都不敢先出聲,都在暗中揣摩着西苑那位的想法。

先皇有這樣的手腕嗎?

徐養正再一細想,心裡有些驚恐。

似乎自新皇即位以來,再也沒有過廷杖。

聽說東廠錦衣衛那些掌刑的番子手,手藝都快要生疏了。

先皇狠辣敢殺人,時不時一頓廷杖,是殺了文臣的氣焰,卻助長了賣直邀名的風氣。

他的好聖孫不僅敢殺人,還會誅心。

他纔不會給你賣直邀名的機會,直接讓你去邊地做實務。

伱真有罪,三法司會審裁定,他或斬首抄家,或奪免官職功名,三代不得科試。

親孃啊,這一條讓多少世家心驚膽戰。

太子殿下比臣工們都講規矩,不會像某些先皇隨心所欲,可是這種講規矩,卻讓臣工們即難受,又害怕。

看到徐養正的神情,高拱和高儀知道他悟了,便不在這個話題上深究。

“新鄭公,老夫聽說李石麓憋了大半年的吏治整飭,中樞改制方案,近期要在太極殿朝會上公議?”

“是的。”

“新鄭公可知道些什麼消息?”

整飭吏治,中樞改制,事關數萬官員們的官帽子,加上西苑那位又是位特別能折騰的主,中樞地方,無不關心。

就連一向淡泊的高儀也不能免俗。

徐養正更是瞪大眼睛,迫切地傾聽着。

高拱捋着鬍鬚想了一會,“此次整飭吏治、中樞改制,涉及到調改官吏俸祿,事關戶部,自然有叫老夫參與。只是此事,西苑看得緊,你們二位雖然是自己人,老夫也只能說些能說的。”

高儀連忙答道:“理應如此,新鄭公請說。”

“此次吏治改制,目的是要消除機構臃腫、職責不清、人浮於事、運行成本過高、運行效率低下等弊端,主要內容是三定。”

高儀和徐養正對視一眼。

三定,什麼玩意?

“就是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定職能和機構,主要是精兵簡政,釐定職責。定編制就是爲國朝財稅統一做準備。”

高儀聽出些意思,試探着問道:“新鄭公,這是要大改?”

“大改,可謂是洪武朝後的徹底大改,比前宋元豐改制變動還要大。”

高儀大吃一驚,剛想說有違祖制,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

西苑祖孫倆都不是把祖制當回事的人,尤其是太子殿下,你一跟他談祖制,他就問你,剝皮實草也是祖制,一句話堵得你死死的。

祖制這玩意,就是文臣們用來忽悠搪塞皇上的草紙,現在人家都看破了,再提就一點意思都沒有了。

想到這裡,高儀非常想念那位“法祖”的孝宗先帝,有些緬懷傳說中的“弘治中興”。

徐養正也聽出意思來,大驚失色地問道:“前宋元豐改制?新鄭公,會不會引起什麼動盪?”

高拱瞥了他一眼,“引起什麼動盪?太子殿下改吏治弊端,給天下臣工增加俸祿,追加福利,百官感激都來不及,怎麼動盪?

只是西苑這位的好處,沒有那麼好拿的。拿了高薪厚祿,臣工們再敢玩忽職守,懈懶怠政,他治起人來,定會叫你生如不死。”

是啊,太祖皇帝定下的國朝官制,可以稱之爲即不給你吃飽,又要叫你做牛做馬。這等苛刻的情況,除了少數節操清高之人,誰做得到?

寒窗苦讀二十年,千軍萬馬中科試,奮力博得一官,還要自帶乾糧、忍飢挨餓地爲國效力,爲君分憂,誰幹啊!

現在太子殿下在逐漸釐清財稅的基礎上,開始初步革新官制吏治,首先第一步,就是讓大小官吏吃飽穿暖。

這對於萬千中低級官員來說,就是天大的福音。

誰要敢舉着祖制的旗號反對,萬千官吏就要齊心協力,叫你去太祖皇帝那裡,把祖制原本拿回來。

也正如高拱所言,西苑太子的好處,沒有那麼好拿。

好處給了你,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整飭吏治,嚴懲貪腐、怠政、失職等罪責,不用剝皮實草,直接抄家流放,免職奪名。

再狠一點,三族三代不準科試,禍及族人子孫,叫你生不如死。

高拱看着徐養正遲疑惶然的樣子,有些怒其不爭地說道:“蒙泉兄,你慌什麼!”

“新鄭公,突施這樣的大改,學生還是有些擔心,會有人趁機挑撥,引起動盪!”

高拱不屑地冷笑一聲,懶得回答。

高儀悠悠地答道:“九邊、京營、南直隸,大明能用的兵都在西苑手裡掌控着;鹽政、海商、互市,大明最能掙錢的門路都在西苑手裡抓着。

誰敢引起動盪?誰能引起動盪?說不得西苑還巴不得有人跳出來,宰了這隻雞好駭猴。”

徐養正一想,也是啊,他隨即又問道:“可是官吏俸祿增加,國庫支應得起嗎?”

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318.第318章 下雪了!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第66章 松浦黨的反應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245.第245章 或許這是最後一頓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236.第236章 內廷的事先抓一抓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第71章 高拱的第一箭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第34章 壯士斷腕的徐閣老522.第519章 臣懇請皇上明斷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第71章 高拱的第一箭418.第417章 這纔是大明湖523.第520章 恩師,我們各安天命吧!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第99章 明軍到底有什麼打算?231.第231章 風平浪靜,我們怎麼辦?第395章 這就是大上海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第35章 完全不一樣的胡宗憲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444.第442章 王一鶚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第47章 香河大捷第363章 我真是太懂事了429.第428章 悲憤的海瑞第392章 相府管事等於幾品官?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614.第610章 朕的人民296.第296章 還是海公知我!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191.第191章 爲銀子發愁的高拱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第28章 一封信第719章 風雷行動!429.第428章 悲憤的海瑞309.第309章 被嚇到的申時行和餘有丁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第707章 這小子肚子裡絕對有貨!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633.第629章 幾成熟才能去盡獸性?128.第128章 紫禁城給你,西苑給他550.第547章 北疆安定了第387章 子象,認命吧。153.第153章 這仗打得不對啊!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第396章 滅國莫氏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556.第553章 無疾而終,老夫羨慕啊第38章 給海瑞上課第666章 李贄的戰鬥力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228.第22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320.第320章 遼東的奇兵445.第443章 忙碌的徐渭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498.第496章 爲了大明,這錢我掏了!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第680章 我們是布哈拉人請來的救兵第734章 上殿如上墳的勳貴們654.第650章 心虛節更高颯颯響琅玕第760章 大明是我心安所處第400章 蒙古左六翼200.第200章 清剿建州左衛舊地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230.第230章 小樣的,有的是辦法收拾你!第755章 大明太奢侈了!第100章 從我們開始,大明不再是天子守國門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第757章 那是萬曆四年的秋天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第764章 失態,失態了!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490.第488章 大婚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245.第245章 或許這是最後一頓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229.第229章 我們的炮聲不夠響啊475.第473章 終不似少年遊131.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