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

bookmark

進到紫光閣勤政堂,朱翊鈞隨意指了指,“坐,我們今天得閒,坐下來好好聊聊。”

“謝殿下。”楊金水在椅子上坐下半個屁股。

“朝中這麼多人,金水,你對孤的經濟之道,悟得最深。所以銀圓之事,孤讓你去辦才放心。”

楊金水欠了欠身體,答道:“奴婢琢磨過殿下所講的貨幣之說。貨幣首要作用,就是財富流通之時的標杆。比如殿下叫欽天監精心鑄造的一米、一分米和一釐米白金標杆,一千克、一百克、十克白金砝碼一樣。有了貨幣這個標杆,才能精準衡量財富,從而促進財富流通。

現在大明市面上流通的貨幣爲白銀,參差不齊,無法精準衡量財富,進而造成流通時諸多問題。

殿下叫奴婢造銀圓,意思就是把貨幣這個財富的標杆,統一下來。”

朱翊鈞欣慰地點點頭:“有見地,你能認識到這一步,孤就徹底放心了。”

“都是殿下平日裡教誨得好。”

“哈哈,孤平日裡說了那麼多話,有些人還是當耳邊風。同樣的話,你聽進去了,記在心裡了。

你既然好學,孤不妨再多指點一下你。”

“謝殿下,奴婢用心聽着。”

“造貨幣還是門很來錢的門路。”

“來錢的門路?”

“不是好事,孤怎麼會交給少府監?戶部是國庫,你這裡是內庫,賺錢的門路,孤當然先緊着自己人了,哈哈!”

楊金水知道朱翊鈞在開玩笑。

他知道,太子殿下眼裡天下都是自己的,分什麼內外?只是分國庫和內庫,賬目更清楚些,免得像以前,一年到底,一堆的爛賬糊塗賬!

“奴婢斗膽請教殿下,這造貨幣怎麼來錢?”

“以前朝廷造銅錢,爲什麼每年不停地造,市面上卻是一天比一天缺錢?”

楊金水想了想答道:“朝廷以前造銅錢,太實誠了。”

“對啊!太實誠了。一枚銅錢八九成的銅,流通到地方,百姓商家把銅錢一化,打造成銅器,轉手一賣,以前一千枚銅錢打造的銅器,能賣一千五百枚銅錢。

暴利啊!誰都願意這麼做。

於是朝廷就在銅錢裡摻鉛,七銅三鉛,六銅四鉛,甚至銅鉛對半。可是如此一來,百姓們不認了,認爲是惡錢,造成物價飛漲,市面動盪。”

楊金水點頭附和:“殿下英明,一語道破了其中玄機。所以市面上百姓們最認的都是洪武、永樂年間的銅錢,二祖時鑄造的銅錢含銅最豐。

但是市面上造假的銅錢,這兩款也最多。兩百年了,市面上還有許多嶄新的洪武、永樂年間的銅錢,這就怪哉了。”

“哈哈,對的。楊金水,你又認識到貨幣一個重要特徵,那就是信用。信用破產,貨幣也就貶值。”

楊金水眨眨眼睛說道:“殿下,就跟寶鈔一樣?”

“對,跟寶鈔一樣。其實匯金銀行和富國銀行發行的匯票,跟寶鈔從本質上來說,相似。但匯票有兩大銀行的信用背書,所以堅挺,被稱爲銀票。

寶鈔嗎,朝廷不願爲它背書,只想着索取,當然就跟廢紙一樣。”

楊金水越聽越明白了,“殿下,奴婢造銀圓時,在銀子裡摻其它東西,免得百姓們拿了銀圓回去,把它化了直接花掉。

但是爲了讓銀圓不成爲惡錢,還需要信用背書。”

“對,信用背書!朝廷和銀行給它背書。朝廷最大的背書就是銀圓可以用來繳稅。銀行的背書就是以後匯票以銀圓兌付。

鑄銀圓時寶泉局也不要太黑,使勁地往裡摻雜質。

現在初定的銀圓模板是一塊銀圓總重二十八克,銀八九,銅一一,含銀二十五克。前面是團龍花紋和‘大明通寶’字樣,後面是‘壹圓’和‘隆慶三年’字樣以及花葉花紋,周邊有凹印花紋和字樣。”

朱翊鈞從懷裡掏出幾枚銀圓,遞給楊金水。

楊金水小心接過仔細一看,壓制得非常精美,銀白髮光,

除了壹圓的銀圓,其餘幾枚偏小,正面都相似,區別在後面,分別是“伍角”,下面有一行字“每兩枚當壹圓”;“兩角”,下面也有一行字“每五枚當壹圓”;“壹角”,“每十枚當壹圓”。

“後面還會發行銅幣,單位爲分,十分爲一角,依次類推。”朱翊鈞指着楊金水手裡的銀幣說道,“貨幣制造很簡單,按比例把銀和銅化在一起,再用水力衝壓機上下一壓,周圍一擠,出來了。

但是如何流通,卻是個大問題。”

楊金水心領神會地答道:“殿下的意思奴婢大致明白,這銀幣流通市面,百姓還是會接受的,畢竟有這麼銀子在裡面。

只是具體值多少錢,這裡面的學問就大了去,需要好好運作一番。”

“對!關鍵就是這個。銀幣作爲財富衡量的標杆,首先是要能體現出它的價值來。要比金花銀高。

壹圓銀幣含銀二十五克,大約摺合.”

朱翊鈞想了想,“欽天監測過,我朝一市斤大約摺合五百九十五克,算下一錢摺合三十七點二克,一分等於三點七二克。壹圓銀幣含銀六分七釐。

所以壹圓銀幣要能買的東西,必須超過一錢銀子。只有超過一錢銀子,百姓們纔不會想着把銀圓化掉,直接去花。其次,朝廷纔有錢賺。”

楊金水的眼睛眨啊眨,一臉的欣喜。

“妙啊殿下,壹圓銀幣的本錢只是六分七釐銀子,加上銅以及衝壓製造費用,大約在八分左右。要是能當一錢銀子花,少府監就能賺兩分銀子的利!”

朱翊鈞笑着點點頭:“是這麼個道理,這叫鑄幣稅。當初洪武朝發行寶鈔,朝廷能夠想法子把信用穩住,讓它堅挺,賺得更多。”

楊金水覺得太子說得太對了,印寶鈔成本能要幾個錢?

剩下的純賺啊。

二祖列宗要是有太子殿下這見識,何至於越過越窮。

朱翊鈞繼續說道:“現在不行了,寶鈔都臭大街了。朝廷要是直接發行寶鈔,天下以爲孤想錢想瘋了,又要開始明搶了。”

“殿下因此才迂迴了一下,讓兩家銀行自己背書發行匯票。奴婢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外人以爲少府監最賺錢的是海商,是互市,是棉廠鐵廠,都錯了。

少府監其實最賺錢的是匯金和富國兩家銀行。”

那是當然,搞實業的永遠沒有搞金融的賺錢。

朱翊鈞指着楊金水說道:“你心裡有數就好。隆慶三年,少府監的頭等大事,就是發行貨幣,流通貨幣,穩定貨幣。

嗯,少府監可以成立一個金融處,你親自擔綱,專責此事。”

“金融?金錢融通。太子殿下取名,總是頗有深意。”

“少拍馬屁了。此事很重要,但是急不來,你多與太府卿王汝觀(王國光)商議,也多聽聽匯金、富國銀行,以及幾大商號的掌櫃們的意見。”

“是。殿下,原興瑞祥大掌櫃,現匯金銀行二掌櫃宋應卿,在這方面見識卓絕,奴婢想請他入京,具體操辦金融處事宜。”

朱翊鈞看了看楊金水,淡淡地說道:“怎麼用人是你的事,孤只要結果。”

“遵令旨。”楊金水馬上跪地答道。

“好了,起身吧。今日西苑難得這麼熱鬧,好幾臺戲在演。崑曲、弋陽腔都是你舉薦的,纔在京城流行,去看看吧,放鬆下心情。”

“謝殿下恩典,那奴婢就先去了。”楊金水也知道朱翊鈞還有其它的事,順勢告辭。

等楊金水走後,朱翊鈞轉頭對祁言道:“把李先生和萬先生請進來。”

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167.第167章 做太子的一天,問政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第708章 淚如雨下的陳榮華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第48章 一場驚人的大勝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第682章 嘿,新兵蛋子!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第57章 誰下的黑手第99章 明軍到底有什麼打算?266.第266章 戶部的算盤扒拉聲610.第606章 腦子嗡嗡的張相!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第82章 皇太孫310.第310章 根子原來是禁纏足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第742章 這纔是他們要的與士大夫共天下第712章 懵逼的朱翊鈞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還是兵權416.第415章 必須守在大同城裡641.第637章 這是最後通牒嗎?566.第563章 張居正來了也不好使!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161.第161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第751章 他們來了!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第6章 好聖孫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559.第556章 有錢千萬別買田地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308.第308章 身後是遼東數十萬軍民510.第507章 朕即天意!第392章 相府管事等於幾品官?第656章 居然有人敢抓我!422.第421章 攻守易勢229.第229章 我們的炮聲不夠響啊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第22章 橫嶼島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415.第414章 沒人能逼迫孤!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253.第253章 我老徐也怕海瑞啊!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第80章 又送走一位189.第189章 一對臥龍鳳雛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第81章 兒孫滿堂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第15章 敲打徐階137.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第356章 大家都在糞坑裡,你也就不臭了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118.第118章 用新方式跟你們講道理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301.第301章 禍起蕭牆,竟制其國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131.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第704章 居然是他!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條狗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551.第548章 大明在新大陸的第一座城135.第135章 威海衛裡藏着好東西319.第319章 午門哭闕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第92章 理藩院第679章 要騙人就要往死裡騙!第694章 載入青史的球賽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539.第536章 還是我們工人有力量290.第290章 秋高氣爽的京城236.第236章 內廷的事先抓一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