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

bookmark

俺答汗還沒動,東線的明軍開始動起來。

徐渭押解着近十萬察哈爾王帳部衆,回到了遼河河套地區。

戚繼光帶着一支騎兵師在通遼城外三十里迎接他。

“元敬兄!”

“文長兄!”

戚繼光上前拱手見禮,不想徐渭猛地上前幾步,狠狠抱住了他,還在他後背熱情地拍了幾下。

猝不及防的戚繼光先是有點懵,隨即笑着也抱住了徐渭,在他的後背拍了幾下。

兩人相抱了近一分鐘,這才分開。

兩人站在山崗上,朝陽從東邊斜斜地照過來,把天照得更藍,草原照得更綠。

在明軍騎兵押解下,近十萬察哈爾部衆,趕着牛羊,用高輪車載着帳篷等物,蜿蜒成十餘條長龍,緩緩由北向南,渡過土河。

現在春節,雪水融化,匯入河流中,潢河、土河等各條河流河水猛漲。明軍在土河上架設了多座木橋,方便他們通行。

“路上都好吧?”戚繼光問道。

徐渭知道他問什麼,笑着答道:“都好。這些部衆很聽話。草原的百姓都是這樣,跟着強者走,他們看着是察哈爾部衆,是圖們汗王帳直屬牧民,其實很多都是圖們汗從朵顏、泰寧、福全、喀爾喀等部搶來的。”

“那好。先把他們安置在遼河河套地區,西邊灤河向東延伸的城堡,北邊潢河、西遼河一線的城堡,今年能夠完工,遼河河套地區的兩條鐵鏈將鑄成。

不管是圖們汗捲土重來,還是俺答汗向東馳援,都必須先來稱一稱這兩條鐵鏈的斤兩。”

“好!有了遼河河套這塊根基,我們經略漠南,就遊刃有餘了。”徐渭轉頭看向戚繼光,“元敬,春季反攻的軍略定下了。”

“定下來了,也拿到了督理處廷寄的太子批准。各路兵馬不日出發。左路,我給李成樑再增派一萬五千騎兵,從兀魯胥河向北,過拉克諾爾戈壁,向西北方直插臚駒河(克魯倫河),切斷圖們汗退向喀爾喀部的去路。

中路以遼西總兵蕭文奎爲主將,率三萬步軍、兩萬馬軍,以廂車爲依託,從通遼城出發,過兀魯胥河,沿着黑山以西,向北進發,清剿察哈爾部殘部,搜尋圖們汗蹤跡,兵峰直指捕魚兒湖(貝爾湖)和玄冥池(呼倫湖)。”

戚繼光手指又向右邊的東北方向一指。

“右路以周國泰爲主將,我給他增派了一萬騎兵,加上他的本部一萬五千騎兵,一萬五千肅慎營,合計四萬兵馬。從開原城出發,先北至松花江,再逆江而上,沿着黑山以東的腦溫江(嫩江)北上,搜尋察哈爾兵馬殘餘,清剿海西女真部。

他們會一直北進至黑龍江,再伺機而動。

如果圖們汗率察哈爾殘部西奔喀爾喀部,周國泰所部就不去管了,交由蕭文奎和李成樑去追剿。周部調頭向東,沿着黑龍江向東,直至海濱,徹底清剿江南海西女真各部!

趁他病要他命!海西女真主力自作孽不可活,跟着圖們汗偷襲遼東,在撫順城下死傷慘重,現在再犁一遍,海西就真正是大明的疆域了。

奴兒干都司,太子說太難聽,要換個好聽的名字。哈哈!”

徐渭靜靜地聽着,忍不住問道:“元敬,你呢?你爲何不率軍北上,卻把機會讓給光義(蕭文奎)和汝契(李成樑)?”

“文長,現在我軍主力盡出,遼河河套地區兵力有些窘迫,左支右拙。可是遼河河套地區長上千裡,接壤漠北以及蒙古左右翼。它的左邊是灤河,灤河的後面是京畿。

我軍大敗圖們汗,消息有傳到俺答汗那裡,據督理處廷寄的軍情通報,學甫公(王崇古)已經做好備戰準備,以防俺答汗翻臉,率兵南下。

俺答汗有可能從灤河破邊,也有可能從宣府破邊,無論從這兩處的哪一處破邊,都需要有人坐鎮,拱衛京畿。或者防止俺答汗向東進軍,搶奪察哈爾部的牧場人口。

文長,我當仁不讓,必須留在這裡。”

徐渭看着戚繼光,知道他身爲主帥,肩負遠超一般人的重任,十分不易。

也知道他做出這樣的決定,勸是很難再勸的。

他仰起頭,雙眼噙着光,輕輕嘆了一口氣,擠出一絲笑意,轉移話題。

“現在各邊鎮通過督理處,互通軍情,及時有效,真的如殿下所言,全局一盤棋。比起以前的各邊鎮天聾地啞強多了。”

戚繼光也看出徐渭在爲自己惋惜,順着他的話說道:“是啊,我跟邊鎮諸多宿將聊起過,不要說大同鎮的軍情我們能及時得知,就是同一鎮的不同兵馬的軍情,都很難知道。

此前那些領軍的文官,防自己人,比防北虜還要嚴密。”

春意昂然,可吹過來的北風還有些刺寒,徐渭脖子一縮,鼻子吸了吸,雙手籠進袖子裡,看着蒼茫無邊無際的草原,不由感嘆道。

“大明邊事,就是壞在那些不識實務卻自以爲是的文官手裡。要麼貪鄙,剋扣侵吞糧餉;要麼自以爲是,寧可邊事敗壞,也不想讓邊將立功。

幸好,這一切都改變了,纔有這一場又一場的大捷啊。”

戚繼光眯着眼睛,遠遠眺望看向北方,彷彿看到了捕魚兒海和玄冥池,看到了臚駒河,看到了狼居胥山,看到了燕然山,看到了北海。

突然間,戚繼光想起一件事,“文長,聽說董狐狸有消息了?”

“是啊,一言難盡,等回城了我向你詳細述說。此事我還要向太子稟告,請殿下定奪。”

“好。對了,三天後,我們在厶砬子山英烈園舉行祭奠儀式,文長先生一起參加吧。”

“祭奠儀式?”

戚繼光點點頭:“太子通過督理處傳來廷寄,叫我們在厶砬子山英烈園舉行祭奠暨出征儀式,讓英烈們跟着將士出征,踏上遠征北虜的征途。”

徐渭狠狠地點了點頭,“好!”

三天後,厶砬子山英烈園,在厶砬子山遇伏戰陣亡,以及追剿殘部時戰死的李成武等將士們,都安葬這裡。

上萬明軍將士身披戎裝甲冑,面向英烈墓地,單膝半跪在地上。戚繼光、徐渭、蕭本奎等人跪在最前面。

戚繼光帶邊全軍將士,端着一碗酒水,高高舉起。

“同袍在天之靈,吾等今日祭拜,告慰英烈,請諸位同袍,跟隨出征將士,再踏虜土。佑我大明,煌煌如日月!”

上萬將士,齊聲高喊:“佑我大明,煌煌如日月!”

戚繼光把碗中酒倒在地上,高聲唱起,身後將士齊聲和唱。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歌聲慷慨激昂,響徹天地。

唱罷許久,歌聲還縈繞在衆人的耳邊。

身穿甲冑的蕭文奎在扈從幫助下翻身上馬,拱手對戚繼光和徐渭道:“戚帥,徐參軍,蕭某與將士們出征了!且待吾等捷報!”

蕭文奎一甩繮繩,坐騎呲溜叫了一聲,啓動小跑,身後的扈從扛着碩大的“明”字大旗,以及“蕭”字大旗,緊跟其後,很快就匯入到上萬將士、數百旗幟組成的人海旗林。

戚繼光和徐渭彎腰行長揖,一直等蕭文奎等人的身影彌散在天地之間,這才直身。

他們看着滾滾向前的數萬大明將士,耳邊有個聲音一直在迴響着:“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第764章 失態,失態了!第393章 流水淘沙不暫停299.第299章 最大的變數189.第189章 一對臥龍鳳雛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第690章 惱火的潘應龍420.第419章 大戰前的大同城576.第573章 順天府通判署第724章 誰殺的?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254.第254章 大明的慈愛,是有代價的!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第5章 糾結的張老師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521.第518章 徐家父子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第723章 犯法?被抓了才叫犯法。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585.第581章 萬物盛衰天意在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第672章 張居正的臉,被你丟光了!第775章 大明的太平盛世就是這樣的!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641.第637章 這是最後通牒嗎?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第82章 皇太孫第755章 大明太奢侈了!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205.第205章 有人要殺官劫船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671章 壞了,我中美人計了!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第680章 我們是布哈拉人請來的救兵第753章 朕的子女不能是豬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第769章 我想爲大明萬曆皇帝畫畫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第35章 完全不一樣的胡宗憲第670章 煩躁的張居正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第44章 癸亥之變451.第449章 隆慶帝的病情第62章 腦補的海瑞和衆人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119.第119章 找到鮎魚和撬杆了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156.第156章 往來兵間功成際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499.第497章 天降異象,誰是奸臣?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644.第640章 喜從何來?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第378章 要奮起的朝鮮君臣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651.第647章 我愛朝獻,朝獻愛我嗎?246.第246章 高拱遲疑,要不要服軟?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456.第454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655.第651章 翰林院,文廟管理所?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195.第195章 目標還是太子殿下633.第629章 幾成熟才能去盡獸性?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500.珊珊來遲的九月份總結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第743章 萬曆三年龍擡頭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608.第604章 工人與農民的衝突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605.第601章 大明的新起點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第100章 從我們開始,大明不再是天子守國門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第775章 大明的太平盛世就是這樣的!215.第215章 亂中再添亂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