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捅破天了!

bookmark

第59章 捅破天了!

吳昌聽明白了,徐渭是叫自己去勸海瑞,不是勸不要寫彈劾奏章,而是勸海瑞把事情搞大,連皇上喜歡搞的那些玄脩敬天一塊彈劾。

太黑了,太髒了!

可是效果好啊!

此前誰都知道嚴世蕃,惡貫滿盈,罪該萬死,可是無數的彈劾奏章遞上去,一直奈何不了他。

爲什麼?

因爲這廝聰明,一被抓到把柄,就地一個懶驢打滾,把事情往皇上身上扯。

我是在爲皇上辦事,彈劾我就是彈劾皇上。

皇上啊,你要給臣做主!

皇上是護短又好面子的人,你敢打他的臉,他直接打你個半身不遂。

於是嚴世蕃憑藉這一招,十幾年來躲過了無數致命的彈劾。

直到他得罪了世子

現在世子黨用的也是這招。

彈劾我統籌局是吧,我統籌局到底是幹什麼的,伱們不都心裡有數嗎?

徐渭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讓自己攛掇海瑞,索性來把大的。

直指皇上大興土木、好道誤政、勞民傷財等積弊。在這些問題面前,統籌局就是個小蝦米,順帶着提一句就是。

此疏一上,保證海瑞成爲名震天下的直臣,嘉靖朝最紅的當紅辣子雞!

可是能不能保住性命,就不好說了。

嘉靖帝手底,不缺一個戶部主事的冤魂。

吳昌嚥了咽口水,遲疑地說道:“此事我一提,剛峰脾性激憤,自然會成。只是此疏一上,兇吉難測。我身爲剛峰好友,不能眼睜睜地推他入火坑。”

徐渭瞭然。

吳昌還有點人味,雖然不多,但是足夠了。

“吳兄放心,我們對剛峰先生也是敬仰有加。此事出於無奈,但絕不會置他與死地,否則的話,良心過不去,也沒法向天下人交代。”

良心過不去?

良心,當官的有良心嗎?

呵呵!

不過徐文長這話,算是一個保證。

世子黨來兜底,至少會保住海瑞的性命。

那就可以了。

海兄要想成爲大明第一直臣,不付出點代價,怎麼成長啊!

能保住性命就好。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再說了,下詔獄,被皇上廷杖一頓,也是名揚天下的快捷之道啊!

“好,今晚我就去勸勸海剛峰。既然要上諫,就要直指積弊要害。勸諫皇上成爲明君,纔是最重要的。”

見吳昌已經充分領會到自己的意思,徐渭微微一笑,舉起酒杯。

“好,那我們就靜候吳兄佳音。”

吳昌與徐渭對飲一杯,滿懷期待。

我呢?

我的好處呢!

徐渭吃了一口菜,不慌不忙地說道:“昨日午門有小黃門毆打御史,此事吳兄聽說了嗎?”

“聽說了。真是無法無天了。”

“是啊,太無法無天了。”徐渭順着感嘆了一句,然後故意壓低聲音,說道,“不過我聽說,這事啊,是有人在故意挑事,挑撥內廷和外朝的關係,在給皇上、世子和徐閣老上眼藥。”

吳昌眼皮亂跳,“啊,還有這麼一說?”

“徐閣老的首輔之位,還沒坐熱,有人惦記上了。”徐渭點了一句,然後轉言,“不過這種事,不是我們能摻和的。”

“對,這種事我們摻和不得。”

“不過此事一出,大家往都察院一看,發現好像缺了一員右僉都御史。吳兄,想不想從國子監挪到都察院?”

吳昌的小心臟噗噗亂跳!

孫子纔不想挪!

右僉都御史,正四品官,比國子監司業從四品要高一階。再說了,都察院啊,豈是國子監這個清水衙門能比擬的?

吳昌也品出味道來。

午門小黃門毆打御史一案,世子遭了無妄之災。

回過頭一看,發現在都察院沒人,很多事聽不到風,很多事也插不上手。

藉着機會,想往都察院安插自己的人。

現在勢態很明確,自己要是能讓海瑞把彈劾奏章的矛頭轉向皇上,世子黨就接納自己,再安排到都察院,擔任右僉都御史。

世子黨能辦得到嗎?

右僉都御史,在都察院裡,排在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之後,有話語權,但不多。這個職位,內閣、都察院都不會太放在心上。

再說了,世子黨那邊敢這麼說,至少是有把握的。

“請文長兄轉稟世子,吳昌以後願爲世子赴湯蹈火,在所不惜。海剛峰一事,臣一定辦到!”

“好!不才一定把吳兄的話轉稟給世子殿下!”

過了幾天,晚上,嘉靖帝又開始夜批奏章,朱翊鈞在旁邊學習。

嘉靖帝拿起一份奏章,看了兩行,眉頭一皺,臉色變青。

周圍的人,黃錦、李芳、陳洪、滕祥等人,都屏住了呼吸,十二分小心。

朱翊鈞還在繼續翻閱嘉靖帝轉遞過來的奏章和稟文。

“混賬!”嘉靖帝把奏章狠狠一甩,暴跳如雷地大罵。

黃錦等人全部跪倒在地,大氣不敢出。

唯獨朱翊鈞坐在座椅上,轉頭看着嘉靖帝。

“無君無父的混賬!他這是指着朕的鼻子在罵朕!他想當忠臣,要直諫邀名,就戳朕的脊樑骨罵嗎!

‘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人未有不顧其家者。’罵朕是敗家子是吧,罵朕把二祖列宗留下的基業敗掉了,是嗎!

‘天下之安與不安、治與不治由之,幡然悟悔,日視正朝.’還幡然悟悔?朕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要幡然悟悔!”

嘉靖帝的咆哮聲在偏殿裡迴盪着,就像一隻憤怒至極的老虎在嘶吼。

黃錦忍不住瞥了一眼朱翊鈞。

我的好世子,你的什麼餿主意,看把皇上氣得,你還不趕緊安撫勸一勸?

到時候不好收場了看你怎麼辦!

“海瑞,你這個無君無父的混蛋!想當諫臣,朕叫你死無葬身之地!來人,把這個海瑞抓起來,丟進詔獄,按無君無父,大不敬治罪!”

朱翊鈞站起身來,撫着嘉靖帝的後背,又從桌子上端起一杯熱茶,遞給嘉靖帝。

“皇爺爺,犯不着跟他置氣。他擺明了豁出命去博個青史留名。”

“青史留名?”

“是啊,我聽說海瑞前些日子省吃節用,買了口棺材放在院子裡,還把老母妻妾和子女託付給好友。

擺明了要死諫一回。皇爺爺你真要是殺了他,他倒是遂了願,青史留名,卻是連累皇爺爺。”

嘉靖帝慢慢地冷靜下來,細細一琢磨,感覺不對。

“黃錦,把東廠前些日子抄錄的海瑞奏章底稿給朕。”

黃錦額頭上冒汗。

皇上太精明瞭,世子,你是糊弄不過去的。

這回可把天給捅破了!

嘉靖帝接過底稿抄件,看完後氣得直笑:“好,好,是誰叫海瑞改了奏章的!”

朱翊鈞拱手道:“皇爺爺,是孫兒叫人慫恿海瑞改了奏章。”

嘉靖帝盯着朱翊鈞,氣得渾身發抖,想發脾氣,又不知道怎麼發。

發輕了,難解心頭之恨!

發重了,又怕孫兒受不了。

他氣呼呼地往座椅上一坐,語氣森然地說道:“小崽子,你給爺爺說清楚,要是說不出個道理來,這頓打你是逃不掉的!”

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第657章 姐姐姐夫,快來救我!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119.第119章 找到鮎魚和撬杆了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548.第545章 佛門喇唬會第358章 有人要殺海青天第29章 嚴嵩慢騰騰的一刀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612.第608章 大明需要怎樣的百姓?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第711章 誰都不甘心547.第544章 鑼鼓喧天迎海瑞458.第456章 西苑第一詩人197.第197章 太子手段比高閣老高明290.第290章 秋高氣爽的京城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406.第405章 咬住圖們汗!第24章 心灰意冷的胡宗憲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413.第412章 孤決定!第10章 妥協和交換第371章 這就是權勢,救人,殺人444.第442章 王一鶚第737章 慈悲不度自絕人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515.第512章 國喪一過的新局面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第695章 沒完沒了是吧!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581.第577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633.第629章 幾成熟才能去盡獸性?127.第127章 西苑賞月第73章 萬事不要傷和氣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第20章 高拱是晉黨?112.第112章 又侃暈一位新侍講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第41章 北虜破邊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第396章 滅國莫氏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310.第310章 根子原來是禁纏足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第73章 萬事不要傷和氣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第695章 沒完沒了是吧!315.第315章 狗日的賊老天!第724章 誰殺的?第56章 一團和氣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第2章 倒嚴第一刀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第13章 朝天觀第29章 嚴嵩慢騰騰的一刀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第658章 水太冷了!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第710章 京師總醫院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432.第431章 固如金湯的升龍城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第717章 一錘定音!309.第309章 被嚇到的申時行和餘有丁521.第518章 徐家父子316.第316章 李家兄弟452.第450章 宗社黨第710章 京師總醫院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第36章 又大一歲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第760章 大明是我心安所處333.第333章 終於下大雪了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第66章 松浦黨的反應第761章 海青天賣得什麼藥?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617.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第66章 松浦黨的反應第702章 朕給你們指出一條發財之路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第94章 自我開始,大明不再天子守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