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

俞大猷率領的朱雀水師捷報還在海上疾行,另一封捷報送先到朱翊鈞的手上。

七月初,一支船隊駛入蘇祿港外海,在這一帶巡哨的南海中營水師一支分艦隊嚇了一跳,對面也嚇了一跳,連忙放了三顆信號彈升空,這才解除誤會。

自己人啊!

不過中營水師有些疑惑,東邊海路來的都是西班牙船,自己代替朱雀水師在這裡接防,前兩月也圍殲過一支,只是肉有點少,才五艘西班牙船,還有三艘是不到三百噸的卡瑞克帆船。

骨瘦如柴啊!一點嚼頭都沒有。

原本以爲終於撈到塊肥肉,卻是自己人。

上前一接洽,原來是青龍水師派回來報捷的快船,在太平洋上航行了兩個月。

左營領着青龍水師報捷船,在蘇祿城暫停兩日,在引着他們調頭向北,來到呂宋北島。

現在這裡成了呂宋海外領,直屬於少府監,由少府監、海軍部聯合“開發”。北邊的大島叫呂宋北島,南邊的大島(棉蘭老島)叫呂宋南島,中間叫蘇祿羣島。

左營引導船領着青龍水師報捷船,來到呂宋北島南部西側的一處大海灣裡,這裡有一座新港口,叫巴陽城,港城一體,是呂宋北島的治理中心。

因爲新城築在當地巴石河以北,所以叫巴陽。

在巴陽休息了一天,左營引導船領着報捷船繼續北上,直趨香江港。

在香江港向南海水師提督衙門報備過後,又由兩艘快船引導,繼續順風北上,二十天後來到大沽港,上岸再轉河運蜈蚣船,直奔通州,被右軍都督府接住,急件直送西苑。

朱翊鈞正準備與張居正出京師,東巡灤州,接到急報,立即傳旨暫緩東巡兩日,並把四位資政請到紫光閣。

等君臣見完禮,朱翊鈞高興地說道:“四位老先生,青龍水師的李超,派人送回來捷報,這是天大的喜事,朕找你們一起高興高興。”

四人對視一眼,“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賀喜朕,哈哈,是一件大喜事。找到新大陸,我大明子民多了一處富庶之地,困擾我們千百年的死循環,可以緩解個四五百年了。”

“死循環?臣請問陛下,是什麼死循環?”張居正好奇地問道。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爲什麼?因爲太平盛世,土地兼併是不可避免的,明君和能臣的種種舉措,只能讓兼併稍微延緩一些。

可是人的貪婪是無窮無盡的,有了一萬畝還想十萬畝,有了十萬畝還想五十萬畝,就比如徐相國。

現在報紙上稱他爲萬頃相國,閣老二十年,秉政二十年,徐府名下足足有四十萬畝良田,歷朝歷代都少見。”

徐階爲首的江南世家豪右被複興社謀逆案這一天大的筐,裝進去一大半,七千多官紳、名士、儒生被斬、絞棄市,二萬四千人被流放安南、三寶和甘肅寧夏。

徐府家宅被抄沒,徐階現在寄居在徐家祠堂裡,由幾位族侄族孫照顧着。

他的三位兒子,徐璠、徐琨、徐瑛,弟弟徐陟,孫子徐元春、徐元夏、徐元秋,因爲各種案子都被抓了進去。

徐璠、徐琨斬首棄市。

徐瑛流配五千裡,去了三寶府;徐陟流配三千里,去了寧夏;徐元春、徐元夏、徐元秋流配三千里,分別去了甘肅、遼東和安南。

徐家只剩下一個孫子徐元冬,在京師崇義公學讀書。

現在他們的種種罪行,被太常寺重點宣傳,作爲反面教材,重複重複再重複的宣傳。

朱翊鈞繼續說道:“天下承平越久,徐階和徐家之流就會出現得越多,兼併的土地也越多。

江西贛南地區,湖廣勳陽地區,爲何民亂不休,從弘治年到隆慶年,期間不乏陽明公這樣的治世能臣出撫,也只能讓它暫息幾年,沒多久又死灰復燃。

爲何?”

四人默然無語。

張居正捋着鬍鬚說道:“皇上,臣此前以爲,贛南勳陽兩地久亂難治,無非就是吏治不清,官府壓榨,使得百姓鋌而走險。

後來才明白,終究原因還是土地兼併。

廣東、湖南、福建以及江西北部的無地百姓,或者因爲苛捐雜稅壓榨,不得不棄地的百姓,變成流民,涌入贛南這山高林密,贛湘閩粵四不管地區。

勳陽也是如此,河南、湖北、陝西無地或棄地百姓,化身流民,涌入勳陽這山高路遠,鄂陝豫三不管地區。

苛政猛如虎,兼併兇如狼。”

朱翊鈞點點頭,繼續說道:“無地百姓越來越多,天災人禍,逼上絕路,赤眉綠林軍、黃巾軍、隋末十八路反王、黃巢,合久必分。然後是光武中興、三國南北朝、五代十國,分久必合。

縱觀諸多史書,無非就是這樣一個死循環。世家豪強們恨不得把天下的田地都摟在懷裡,撇清所有的賦稅責任。

百姓們但凡有一口飯,都會默默忍受。可是當他們無路可走的時候,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胡宗憲鄭重地點點頭:“皇上英明,歷史教訓,歷歷在目。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大明當引以爲戒。”

趙貞吉捋着鬍鬚說道:“皇上聖明,洞悉歷朝歷代弊端,運籌帷幄,先是大興工商,嗯,就是促進新興生產力,爲百姓謀一條活路。

現在又經略南海,遠征艮巽兩洲,這是在謀百年、千年之計。”

朱翊鈞看着四人,語重深長地說道:“四位老先生,都是亮輔良弼,能體諒朕的良苦用心,君臣同心協力,大明就更有希望了。

祁言,把報捷的軍校傳喚進來,朕和四位老先生,要聽聽李超從太平洋那邊傳來的捷報。”

“遵旨!”

很快,三位軍校被帶了進來,他們煥然一新。一位穿着繪熊補子青袍,兩位穿繪彪青袍,上前跪拜行禮。

“臣青龍水師前隊守備,都尉杜時令/青龍水師前隊千總、中尉/宣武校尉鄭百林/葉添賢,拜見皇帝陛下。”

“免禮!來見過四位老先生。”

“屬下杜時令/鄭百林/葉添賢拜見四位資政先生。”

胡宗憲代表四人出聲道:“三位免禮。”

等一一見禮後,朱翊鈞對祁言說道:“給三位各搬張凳子來。今日我們君臣的話會很多,慢慢聊。”

杜時令三人再次謝恩,一一坐下。

“好,朕迫不及待,可以說了。”

“遵旨!”

杜時令先講述了李超率青龍水師,發現了鬆門灣,修築了大明在艮洲第一座城池,太平城。然後依託爲基礎,出兵奔襲西班牙人的阿卡普爾科港,然後放還被俘軍官,讓他們回墨西哥城,給西班牙新大陸總督帶去一封檄文,正式向西班牙宣戰。

繼而南下,炮擊巴拿馬城。

杜時令介紹道,青龍水師主力堵住了巴拿馬港,西班牙人十五艘軍艦商船被堵在裡面,一番激戰後,三艘被擊沉,四艘重傷,其餘投降。

後又圍城十餘天,巴拿馬城突然就流行瘧疾,波及青龍水師。幸好水師帶有藥王秘藥(青蒿素),服藥下去,很快好了一多半。

巴拿馬城卻因爲瘧疾死了不少人,實在堅持不下去,總督無奈下令投降。

“皇上,四位老先生,我們入駐巴拿馬城,審問了當地官員,叫通譯翻譯了城裡架閣庫裡的檔案,我們才知道,巴拿馬城由西班牙人於一五一九年設立,是西班牙入侵南部巽洲(南美洲)太平洋沿海地區的基地。

從一五一九年開始,西班牙沿着海岸線,向南部巽洲不斷前進,在他們叫秘魯的地方,滅了一個叫印加的國家,佔領那裡。

西班牙人將從巽洲各地掠來的大量金銀珠寶集中在巴拿馬城裡,再通過陸路運到東邊的貝盧港,轉運到哈瓦那,彙集新大陸西班牙人其它船隊,一起回西班牙本土。”

杜時令拿出一份清單,雙手舉過頭頂。

“皇上,這是李總兵叫臣帶回來的繳獲珍品清單,請皇上過目。”

祁言上前去接過清單,走到跟前,雙手奉上。

朱翊鈞拿了過來,掃了一眼。

全是金銀珠寶,該死的西班牙人,在新大陸當了五六十年強盜,搶得盆滿鉢滿。

現在必須收起你們那罪惡的雙手,除暴安良的大明來了!

朱翊鈞淡然地點點頭:“嗯,西班牙人還是有些家底的。

他們在新大陸搶了這麼多年,真以爲天底下沒有治他們的人嗎?真以爲沒有人會維護正義公理嗎?”

朱翊鈞順手把清單遞給胡宗憲,讓他們四人傳看。

“杜時令,繼續。”

“遵旨!

李總兵帶着我們佔領巴拿馬城後,知道南邊還有西班牙人的秘魯總督區,於是又帶着主力南下,很快達到秘魯總督區首府利馬城以南的卡亞俄港。

那裡是西班牙人起運秘魯地區財富去巴拿馬的地方,我們很快就佔領卡亞俄港,也獲得了大量關於秘魯地區的信息

皇上,那裡多山多戈壁,少雨乾旱,但是山裡多金銀銅和硝石。”

胡宗憲、張居正、趙貞吉和譚綸看完青龍水師交運回來的寶物清單,都被上面的記錄驚住了。

大手筆啊,遙遠的新大陸居然這麼富足?

這一筆回報,青龍水師的投入已經掙回來一半了。這才一趟的功夫,後面的日子還長着呢!

現在又聽到杜時令說巽洲的秘魯盛產金銀銅,這又是一腳踩進了金銀山了。

人家說細水長流,你這是洪水長流啊!

朱翊鈞說道:“金銀朕不在乎,它們也就在貨幣流通有作用。朕關心的是銅和硝石。”

是啊,現在冶煉技術還不過關,煉出的鋼鐵雜質太多,模具澆鑄時,沙眼非常多,用來鑄炮,很容易炸膛。

鐵又容易生鏽,尤其是海軍艦炮,在海水海風含鹽潮溼環境下,鏽得更快。

相比之下,銅容易模具澆鑄,不容易出沙眼。延伸性好,炮膛容易打磨得非常光滑,更利於精度。不容易起鏽,耐久性更好。

所以歷史上歐洲開始走的都是青銅炮路線,拿皇和美利堅南北戰爭的火炮,基本上都是青銅炮。

只是大明境內銅資源太少了,用來做銅錢都不夠用,還鑄炮?

全世界哪家銅儲量多?秘魯、智利和澳大利亞,排在第四是老毛子。

現在有了秘魯,智利還遠嗎?

還有硝石。

這玩意是黑火藥的重要成分,就算躍進到無煙火藥,它也是重要原料,硝酸銨

偏偏硝石這玩意,大明從來就沒有富裕過。

硫磺還好說,有火山就有大量的硫磺。木炭更不用說了。

就是硝石,一直讓生產火藥的太僕寺火藥局愁死了。

現在巽洲秘魯(含智利)有世界第一的銅和硝石儲量,這就幫大明補上了很重要的短板。

“金銀,對於我大明發展經濟有幫助。

銅和硝石,對我們的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幫助巨大。”朱翊鈞看着胡宗憲四人,斬釘截鐵地說道,“還有艮洲,一望無邊的肥沃土地,這些都是上蒼賜給我大明的寶地。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

艮洲和巽洲,我大明要定了,誰也不能跟我們搶!戎政府馬上會同有軍都督府,抽調戰艦商船,再會同太僕寺、太府寺,抽調物資和工匠,組織第二批遠征軍。

嗯,至少要抽調三百艘大船,三萬軍民,足夠的物資器材,搶在順風順水的日子,向東進發,搶佔上蒼賜給我們的寶地!”

胡宗憲連忙答道:“遵旨!”

聊了幾句,朱翊鈞問起新大陸的土著居民,杜時令馬上答道:“皇上,在太平城附近,我們發現了當地土著,跟我們很像,有人說他們是夏商遺民。”

夏商遺民!

提出這個說法的人是天才啊!

好好想想,甲骨文還沒有正式被髮掘,只是少量出土,被當成藥材“龍骨”。

後來甲骨文發掘,出土最多的是安陽。

叫人去悄悄刨一部分出來,然後再秘密地運到艮洲去,找地方埋好。過個二三十年,安陽出土甲骨文,艮洲也出土甲骨文。

兩塊甲骨文擺在一起,你說哪塊是安陽的,哪塊是艮洲的?

還有三星堆的銅器,那玩意一看就是印加和瑪雅文明失散多年的親兄弟姐妹啊!不管誰影響誰,就問是不是一家人?

是一家人,那就好辦了。

“傳旨給太常寺蔡茂春,叫他組織一支研究組,論證新大陸土著是殷商遺民這個論題。新大陸這麼好的寶地,西班牙人怎麼捨得放棄,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強盜想從我們手裡分肥肉。

不能便宜他們!我們先從大義上站住腳,以後也師出有名!”

“遵旨!”

第91章 一打二的李狀元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66章 松浦黨的反應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第88章 嘉靖帝又開罵了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第80章 又送走一位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396章 滅國莫氏589.第585章 葉落而知秋(今天有主編推薦,小爆一下,三更)234.第234章 紫禁城裡的母子情深302.第302章 遼西通遼城223.第223章 好不快活的隆慶帝第69章 高山衛事件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第62章 腦補的海瑞和衆人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607.第603章 張師傅,我們好好聊聊第5章 糾結的張老師第396章 滅國莫氏283.第283章 丟你個老母,西夷人!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277.第277章 會討價還價的海瑞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第73章 萬事不要傷和氣589.第585章 葉落而知秋(今天有主編推薦,小爆一下,三更)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131.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540.第537章 你們咋纔來呢!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286.第286章 前有虎 後有狼127.第127章 西苑賞月309.第309章 被嚇到的申時行和餘有丁296.第296章 還是海公知我!第32章 海瑞第一擊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第69章 高山衛事件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第66章 松浦黨的反應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418.第417章 這纔是大明湖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509.第506章 衆正盈朝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456.第454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327.第327章 撫順城下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266.第266章 戶部的算盤扒拉聲第399章 打出威名的切盡黃臺吉259.第259章 黨爭,大家的老傳統338.第338章 不合時宜的祖制331.第331章 天意難測!124.第124章 督辦處海軍局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551.第548章 大明在新大陸的第一座城478.第476章 南苑上空的熱氣球293.第293章 南征開始592.第588章 殺人誅心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第80章 又送走一位177.第177章 太子不殺人只誅心第358章 有人要殺海青天第352章 終於來了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559.第556章 有錢千萬別買田地179.第179章 培養勳貴的第一步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第57章 誰下的黑手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153.第153章 這仗打得不對啊!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195.第195章 目標還是太子殿下161.第161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167.第167章 做太子的一天,問政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308.第308章 身後是遼東數十萬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