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回家

bookmark

“就是就是。”鬱琮粘到鬱惠身邊,道,“姐姐,我那日與表姐說,也許是旁人教穆五娘說了那些話的,她的年紀比我們還小,哪裡能說出那樣的話。”

鬱惠與金氏一聽,細細計較了一番,也贊同地點點頭,道:“我會留心一些,穆家的情況我眼下也不是很清楚,也許真是有一番內鬥的。”

鬱惠嫁入穆家不過三天,能瞭解到的畢竟還是少的,金氏怕問得越多鬱惠反而會越有壓力,乾脆轉了個話題。

回門這一日,新郎與新婦是要在日落之前回去的,金氏依依不捨,還是將鬱惠送出了門,鬱琮安慰說總算是在紹州,真要見還是見得着的。

這日一過,婚禮算是完成了。臻璇當晚便向季老爺與金氏請辭,季老爺想着季氏與李老太太怕是心焦了,也不好再多留他們,便應了第二日一早讓他們回甬州。

上馬車時免不了都要紅了眼眶,季老爺抱着臻衡親了又親,鬱琮萬分捨不得臻璇,說鬱惠剛嫁,臻璇也走了,只留她一人,金氏見不得這種場面,擺了擺手,只道是過年時一定會去甬州給老太太磕頭,也好見見季氏與他們姐弟。

鬱均跟着馬車一路將他們送出了城,才轉身回去了。

臻璇眯着眼靠着桃綾,心中念着只要趕快些,後天上午就能進甬州了。

一路沒有旁的事,略過不表。

倒也跟臻璇預料中一樣,第三日上午便瞧見了甬州城牆,只是不曉得出了什麼事,城門外擠了不少人。

陳把式去打聽了回來,說是昨日城裡有一家大戶走水了,因而今天進出的人查得特別緊,速度就慢了不少,估摸着要排到下午去了。

“若是尋常走水了,怎麼會查得這般緊?難道這火是誰放的不成?”桃綾一聽,嘀咕了幾句,趕忙又去問陳把式,“可說是哪家走水了?”

“那守門的官差不肯說。”陳把式無奈道,“我也問了幾個人,都說不曉得。”

即使如此,也沒有別的辦法了,直到中午才終於進了城,到了慶安堂外頭時,就見秦嬤嬤已經在等着了。

“可算是回來了,唸叨死嬤嬤了。”

秦嬤嬤的笑容讓臻璇整個人都輕鬆了下來,有了到家的實感:“嬤嬤,祖母與母親呢?”

“在屋裡等着小姐與爺說話呢,嬤嬤一會去備下熱水,晚上啊好好洗洗,睡得踏實。”秦嬤嬤一面說,一面引着他們去正屋。

臻璇領着臻衡,先上去給李老太太磕了頭,又向季氏行了禮後,才能好好打量她們一番。

李老太太精神不錯,瞧着比臻璇出門前還好些,讓人寬心不少,季氏今日臉上也有些血色,笑意盈盈看着姐弟倆。

李老太太把臻衡喚到了身邊,彎下身問道:“衡兒,在舅舅家開心嗎?”

臻衡點點頭,道:“舅舅舅母對我很好,表姐表哥也很疼我,就是穆家的姑娘太……”

臻璇聽到這裡,心下就着急,穆五娘說的那些話她是無論如何都不願意讓李老太太與季氏聽見的,可是她又不能出言打斷,那樣反而會引起李老太太的疑心,只能偷偷給臻衡打眼色。

臻衡瞧見臻璇衝他眨眼睛,突的想起那日與他說過不能把那些話說出來讓祖母與母親傷心,便趕緊閉了嘴,只是李老太太還等着他的下文,他只能硬着頭皮道:“穆家的姑娘不太客氣,看不起舅舅家。”

季氏聞言皺了皺眉,擡眼去看臻璇,李老太太亦是如此,問道:“璇兒,怎麼回事?”

臻璇正在慶幸臻衡沒有把話說破,見李老太太問了,便將這次出行的事一一說了,從客棧中遇見王府包堂,顏慕安讓了一個院子與他們,到穆五爺與鬱惠一波三折的婚事,再到探新婦時穆三奶奶的陷阱與穆五孃的出言不遜,只是把穆五娘咒罵季氏那段給撇開不表了。

秦嬤嬤瞧見李老太太越聽越是不滿,一個勁兒的搖頭,趕緊插了句嘴:“老太太,咱們還都說季家大姐兒高攀了樁好親事,哪裡想到會是這樣的。”

“那穆家人,當真是欺人太甚。”李老太太接過秦嬤嬤倒給她的茶水,喝了一口緩了緩,“嫌貧愛富,竟要撕毀定了那麼多年的婚約,這些都不去說它,只看這教導出來的姑娘,這般品行,遠遠比不上她們嫌棄不已的季家。”

李老太太正經接觸過的季家姑娘也就是季氏一位,雖說不夠伶俐討巧,言行舉止上卻從未有過差池,讓人挑不出錯來。

季氏曉得李老太太是在誇她,笑着沒有應聲,心中卻是哀嘆季家竟是要被穆家嫌棄到這般田地,不由得也擔心起了鬱惠,只是如今她也只能乾着急,除了拜佛時每每祈禱一番之外,鬱惠的日子過得是好是壞她幫不上忙。

李老太太說完,也不在這個話題上多停留,問臻璇道:“你是說這回還遇見了永涼王世子?”

臻璇應了一聲,她沒有把穆五娘那些話說出來,自然也沒有說她要和穆五娘動手被顏慕安阻了的事,便挑了旁的來說:“客棧裡見了一回,那時不曉得身份,只猜是哪家大戶的公子,後來在舅舅家遇見,才曉得是世子。瞧着倒也是個和氣人,與表哥兄弟相稱。還有兩位顏家的姑娘,很熱情。”

說到這裡,臻璇頓了頓,又把那日聽到的季老爺與金氏的對話跟李老太太和季氏一說,又問:“若顏家姐妹當真遞了帖子來,我們是去還是不去呢?”

李老太太聽完,沉思了一會,才慢慢道:“我聽着,舅老爺與舅太太的想法確實有些道理。那兩位雖說不是王爺親生的郡主,卻也是王府裡的金貴姑娘,若真來了帖子,我們也不好駁了面子。只是朝堂上的事,自從你祖父去了之後,我也許久不曾關心過了,如今是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曉得,改明兒去與你大伯祖母合計合計,那帖子來了也不會只請你一人,總歸他們長房的小姐也脫不開干係。”

“由祖母做主。”臻璇心底下是挺喜歡那兩位顏家姑娘的,只是後來聽了季老爺與金氏的話後,多少有些發悚,總覺得那笑臉後頭另有深意,這事能聽聽李老太太與馬老太太的意見,便能夠懂得一些事故,也踏實一些。

說罷此事,臻璇又說起了今日進城,問道:“官差說是有人家走水了,只是不曉得是哪一家,讓出入城都變得這般困難。”

“走水?”季氏詫異,扭頭看李老太太,見她也是絲毫不知情,便道,“我們都不曉得呢,長房那兒出入的人多,興許聽見些風聲。”

=======================================

今天晚了幾分鐘,抱歉抱歉。

第三十三 鬧(一)

既然一時無解,也不在這個問題上多糾纏了。

秦嬤嬤帶着桃綾去給姐弟兩人準備熱水,收拾東西,臻衡趕路累着了,此時也沒什麼精神,李老太太見此,就讓盧媽媽先帶臻衡回房補一小覺。

臻璇多日不見祖母與母親,倍覺親切,細細說了些聽來的趣聞,逗得老太太笑開了顏,一時也是其樂融融。

快到晚膳時間時,桃綾正好收拾完,要去廚房看看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走到院子裡就瞧見一個丫鬟正好進了慶安堂。

她轉身迎上去,隱約記得此人是長房大奶奶屋裡了,卻是想不起來叫什麼名兒了。

桃綾心中疑惑長房的丫鬟怎麼會過來,腳步卻不好頓着,剛走到近身,便笑着問道:“姑娘怎麼來了?從慶榮堂過來可要走上不少工夫呢,瞧姑娘這一身熱汗。”

那丫鬟也笑了,拿出帕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道:“讓姐姐笑話了。七小姐在裡頭嗎?”桃綾點點頭,帶着人一道進了廳。

“奴婢點翠請六老太太安,請十四太太安,請七姑娘安。”點翠上前恭恭敬敬行了禮,待李老太太叫了起,才慢慢直起了身,巧笑着道,“我們奶奶與小姐聽說七小姐回來了,可是惦記着呢,就讓奴婢來請七小姐這幾日去慶榮堂說說話,小姐說京城裡送來不少花樣,讓七小姐去挑一挑。”

“勞煩嫂子和姐姐記掛着。”聽說有人念着自己,臻璇心裡也是一熱,只是她也不曉得自己什麼時候方便過去長房一趟,便擡眼看向李老太太。

李老太太見此,便道:“本就打算這幾日過去的,也是有事與大嫂子商量,不如就是明兒個吧。回去與你們老太太說一聲,我明日去看她。”

點翠笑容更甜了,彎着眉眼很是和氣,福身應了。她也沒打算多留,一番禮數後,退出了屋子準備回去。

桃綾趕忙備了一個封兒,塞給點翠:“這麼熱的天,辛苦姑娘了。”

點翠急急往後退了幾步,擺手道:“姐姐收起來吧,這個我可不敢拿。讓我們奶奶曉得我就跑腿傳了個話,還拿了賞錢,可是會罰我的。”

桃綾細細看點翠神情,不似是因爲封小而彆扭,也沒有故意擺譜,倒是真心不敢拿,便作罷了,將點翠送出了慶安堂,又說了些客氣話。

第二日,臻璇起了個早,用過早飯之後,李老太太又歇息了一盞茶的工夫,才上了馬車往長房去。

秦嬤嬤昨日忙了一下午,今天有些腰痠,李老太太不放心,便讓她多休息休息,讓挽墨好生照顧着,而她就帶了挽琴。

車子在慶榮堂外停下,幾人剛下了車,就有丫鬟迎出來,笑着攙過李老太太的手,脆着聲兒道可算是把六老太太盼來了,咱們老太太一早就心急等着呢。

長房丫鬟多,一時問安聲不斷,有幾個在長房特別體面的大丫鬟,臻璇也不敢隨意怠慢,不時喚一聲姐姐好。

守在門外的還是錦虹,她把簾子挑得高高的:“六老太太小心腳下。”

李老太太進了屋,原本坐着的段氏與曹氏齊齊起了身,馬老太太原是半躺在榻子上的,也叫錦澄扶了她起來,空出半個榻子招呼李老太太坐下。

等段氏與曹氏行禮後,臻璇也上前一一問安。

這個點兒,馬老太太這裡只有段氏與曹氏在,幾個小姐與爺都去了族學,孫氏眼瞅着就要臨盆了,這段日子都在自己屋裡休息,陳、李兩位姨娘沒有在跟前伺候倒是讓臻璇有些意外。

“說起來你也很久沒有來瞧過我了。”馬老太太拉過李老太太的手,長嘆了一聲,“定是因爲七丫頭的事兒惱我呢,從她那一病,你都有小半年沒來過我這裡了。我也想過要去瞧瞧你,可我這身子骨,還是不勞師動衆了。”

李老太太聽完也笑了,心裡曉得確實在氣惱臻璇在長房受驚一事,只是並不能明說,何況一晃都要半年了,臻璇也沒留下什麼病根,再咬着那事不放倒顯得小氣了,便道:“瞧嫂子說的,你身子骨不好,我又能好到哪裡去。前幾個月一直下雨,夜裡睡不好,沒什麼精神,就更不喜歡走動了。”

話說到這裡,馬老太太便曉得自己這位妯娌不再計較臻璇受驚,心下舒坦不少:“那一陣子我也歇不好,說起來真是多虧了七丫頭,否則我這把老骨頭還不活活給那三個小東西給氣死。”

提起那假人的事,段氏也是一肚子苦水,她費心想保住臻德,沒想到更惹惱了馬老太太,無論嫡庶最後都由老太太親自管教,損了顏面不說,更是擔心臻德吃苦。

段氏偷偷打量着馬老太太的神色,心裡盤橫着,老太太此時看起來心情是不錯,只是不曉得現在求情會不會再次惹惱她,若是能讓李老太太幫忙說上幾句,興許婆母就賣了這個面子也說不定。

正在段氏猶豫的當口,李老太太開了口:“璇兒,去與你嫂子說會話,她一個人大着肚子怪悶的。”

臻璇知道祖母是要與馬老太太商量王府的事,雖不明白爲何自己要回避,卻也沒有當時就提出疑問,這些答案回去之後再請教也是來得及的,便應了聲,打算去尋了孫氏。

剛出了屋子就聽見院子裡一陣煩亂之聲,丫鬟三三兩兩低聲說着什麼,又不時有人往外頭張望。

臻璇心中不解,不敢驚動屋裡的,便壓着聲問錦虹道:“錦虹姐姐,出了什麼事?”

錦虹亦是沉着臉,由於兩位老太太要說話,今日屋裡除了錦澄之外再無其他丫鬟伺候,若不是怕裡頭隨時會喚她,她真想立刻去瞧瞧到底是哪個這般不懂規矩,竟然鬧出這麼大動靜。

“奴婢也不曉得。”錦虹剛說完,只聽外頭傳來一陣大呼小叫,還伴着些哭泣之聲,惱得她立刻就皺起了眉頭,這般鬧下去,怕會越發厲害,不用多久就能傳到屋裡去了。

錦虹一咬牙,此時也顧不上屋裡會不會有吩咐,把這些不懂規矩的拉下去辦了纔是正經事,她懇求道:“七小姐,奴婢去外頭看一看,很快就回來,您在這兒等奴婢一會?”

臻璇聽了錦虹的話,起先有些不明白,後會過意來,便趕忙點頭。

錦虹在馬老太太面前素來很是體面,在長房的丫鬟當中,也是能壓得住人的,只看她急急走出去,一邊走一邊掃了邊上三三兩兩說話的小丫鬟幾眼,那幾個就低着頭再也不敢多嘀咕什麼了。

臻璇想着錦虹去了之後,應當是沒一會就能平息了這些吵鬧之聲,卻是不想,錦虹剛剛邁出了慶榮堂,外頭的哭聲竟是一浪高過一浪,一片哭天搶地,可是除了聲大之外,竟是沒有聽明白到底在鬧些什麼,哭些什麼。

這般響動,屋裡人哪裡還有聽不見的道理,錦澄不滿地出來找錦虹,卻只見臻璇站在門外。

臻璇將事情一說,錦澄也是傻了眼,還沒開口說句話,曹氏也出來了。

“到底是哪個在外頭鬧?”平日裡長掛着笑容的曹氏此時也是一臉氣惱之色,難得有妯娌過來說話,馬老太太正高興着呢,不想外頭又哭又鬧的,老太太當下就生氣了,她這個做媳婦的哪裡還能坐着,趕緊出來看看,“我倒要去瞧瞧,是哪個丫鬟這麼沒有規矩,還不速速賣出去。”

=============================

過度章節終於ok了,後頭幾章會熱鬧很多,開心開心~~~

285章 娶賢(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棉花第二十一章 季家姐妹第六十五章 王府(二)276章 花事(一)第九十六章 臉面(一)第一百四十章 凶事(四)第四十七章 自作聰明(一)第六十六章 王府(三)379章 妄想(一)第二十二章 季家姐妹(二)第六十二章 攪黃(六)307章 臨門(三)251章 出遊(三)第五十二章 偷聽(一)第二十六章 探新婦(四)220章 初掌(四)337章 雲氏(一)第三十章 鬱惠出嫁(一)267章 入京(二)329章 奉帳(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雲涌(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臻瑛及笄304章 異想(四)第六十八章 臻珧283章 花事(八)第一百四十八章 迎春(二)373章 壽終 四更第一百八十九章 迎春(一)第十章 拜訪孫氏393章 靜候(三)第七十五章 目的241章 祝壽(七)271章 京中(四)237章 祝壽(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過年(十)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起(一)374章 送親(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雲涌(二)254章 臘月(一)第一百零二章 臉面(七)第十章 拜訪孫氏238章 祝壽(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軍(二)237章 祝壽(三)367章 臨終(三)270章 京中(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解鈴(一)第六十七章 二房舊事300章 辛密(六)第五十二章 偷聽(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變(二)第六十九章 姐妹(一)232章 舊賬(六)328章 奉帳(二)第六十一章 攪黃(五)第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二)第一百零六章 過年(三)第五十一章 父母心第六十七章 二房舊事第一章 重生第一章 重生請個假270章 京中(三)394章 靜候(四)268章 京中(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信283章 花事(八)第一百八十四章 雲涌(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從軍(三)二百一十五章 新婚(9)第八十章 小動作(二)第三十五章 鬧(三)第七十二章 罰388章 龍爭(五)263章 年節(五)第一百零一章 臉面(六)第五十九章 攪黃(三)216章 新婚(十)322章 驚心(四)第四章 長房之行(二)第八十章 小動作(二)218章 初掌(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起伏(五)303章 異想(三)378章 送親(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從軍(四)367章 臨終(三)218章 初掌(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凶事(六)第六十九章 姐妹(一)219章 初掌(三)第二百零五章 出閣(一)362章 跳井(三)315章 心思(三)377章 送親(四)351章 玉碎(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貴妾(一)255章 臘月(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猶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