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請陛下三思!

第10章 請陛下三思!

將劉武引到未央宮,送到老爹面前;

目睹兄弟倆爲故去的太宗孝文皇帝垂淚哀傷片刻,劉榮歸還了老爹的天子節,便回到了鳳凰殿。

至於老兄弟倆接下來聊些什麼?

“想來,老爹也不至於今天,樑王叔纔剛到長安,就提削藩的事兒。”

“左右不過互相問候一番,就放王叔去祭奠先帝了。”

“倒是晚上,哥倆可能會一起去長樂?”

走進自己的殿室,交代宮人說自己要休息,劉榮便躺在了榻上,獨自思考起來。

如果說過去十年,是劉榮來到這個時代後的準備期、適應期,那在先帝駕崩之後,劉榮便算是正式進入到求生階段。

或許這麼說有些奇怪;

——堂堂皇長子,居然還需要考慮生存?

實際上,劉榮這麼想,沒有絲毫誇張的成分在其中。

首先,作爲皇長子,劉榮天然就是半個皇位繼承人;

尤其是在當今天子啓沒有嫡子,並且基本不可能會有嫡子的前提下,劉榮幾乎是唯一一個名正言順的皇儲。

這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劉榮這一生,不成功,便成仁……

“如果不能坐上太子之位,並一直撐到老爺子駕崩的那一天……”

“呵;”

“我那個十弟,可不是個會善待哥哥的人啊……”

苦笑着發出一聲感嘆,劉榮稍翻了翻身,換了一個舒服一些的姿勢。

劉榮,是最名正言順的皇儲;

這就意味着劉榮一旦沒能從天子啓這裡繼承皇位,劉榮那個繼承皇位的弟弟,就必定會將劉榮視作眼中釘、肉中刺。

甚至都不用那個弟弟出手,老爹劉啓恐怕就會出手,替那個劉榮的替代品將隱患剷除。

原本的歷史上,天子啓,也正是這麼做的……

“十弟啊~”

“十弟……”

“這輩子,就老老實實做個‘漢武大弟’吧……”

“哥哥也不想的。”

“實在是不這麼做,哥哥我,便全然沒了活路……”

·

·

·

·

樑王入朝,長安朝堂並沒有太大的反應。

除了一開始,偶爾有人嚷嚷着‘時間不對,樑王來得太早了’,便再沒人關注這位入朝奔喪的宗親諸侯了。

在先帝駕崩之後,長安朝堂,其實也陷入了一段漫長的忙碌之中。

即便天子啓爲儲二十多年,又太子監國多年,羽翼早已豐滿,也終歸無法避免封建王朝政權交接時,必定會發生的動盪。

大動盪雖沒有,小動盪卻免不了。

都不用說旁的,單就是當今天子啓剛一登基,就甩開膀子往朝中安插黨羽,就引發了相當一部分朝臣的不滿。

——後世人常說,漢承秦制。

如今漢家所採用的,便是自秦繼承而來,又稍作變動的三公九卿制。

三公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曰:內史,宗正,奉常,廷尉,中尉,衛尉,太僕,典客,郎中令。

如今漢家太尉不常設,只有在戰時纔會臨時任命,所以三公,實際上是二公:丞相,以及有‘亞相’之譽的御史大夫。

即位之後,天子啓倒是沒動這兩個位置的念頭。

但九卿,卻是被天子啓一陣搗鼓。 ——故太子家令:晁錯爲內史;

——故太子舍人:張歐爲廷尉;

——故太子舍人:周仁爲郎中令;

——故太子舍人:郭信爲奉常;

——故太子中盾衛:孫嘉爲中尉;

——楚元王之子:平陸侯劉禮爲宗正……

除了衛尉、太僕、典客這三個職務之外,其餘六個位置,都被天子啓火速安插自己的太子班底!

如此大範圍的人事調動,尤其還是九卿級別的調動,對朝堂而言,本身就不亞於地震。

別說那六個被罷免者,及其黨羽部舊有沒有怨氣;

單就是這六個被火速提拔的新任九卿,上任之後適應自己的工作期間,長安朝堂都很難不生出亂子。

也就是天子啓即位前羽翼豐滿,又太子監國多年,雖無天子之名,卻早已有天子之實。

再加上這六個被提上九卿之列的人,也大都有真材實料,這纔沒讓朝堂出大亂子,而只是陷入一陣短暫的忙亂之中。

在這其中,有一個人很關鍵。

——開國元勳,先帝留給當今天子啓的丞相:故安侯申屠嘉。

在這位老丞相的鐵腕執政下,長安朝堂的忙亂很快便平息下去,又極爲迅速的步入正軌,有條不紊的運作了起來。

只是這邊,申屠嘉纔剛讓朝堂的秩序恢復正常,內史晁錯一紙《削藩策》,便再度出現在了朝儀之上。

第一時間,申屠嘉還沒太當回事兒;

反正又不是頭一回了~

晁錯上《削藩策》,哪回不是被先帝搪塞過去……

先帝!

意識到如今,已不再是先帝端坐於宣室正殿,申屠嘉心中警鈴大震!

“陛下!”

“早在先帝之時,朝堂於《削藩策》便已有定論!”

“——如此激進的策略,必定會讓關東生變,這是先帝也認同的結論!”

“如今先帝大行,陛下才剛即位,朝堂也纔剛安穩下來。”

“即便要削藩,陛下也應當從長計議,不可操之過急啊!!!”

言罷,申屠嘉便回過身,惡狠狠看向身後的晁錯,恨不能當場把晁錯砍翻在地!

正要口吐芬芳,卻聽聞身後的御榻之上,傳來天子啓低沉的話語聲,申屠嘉終還是緩緩閉上眼,痛心疾首的搖起頭來……

“先帝曾說:《削藩策》可以用,只是時機未到。”

“——這話,是先帝在十四年前所說。”

“如果丞相認爲,至今都還‘時機未到’,那朕實在是不明白這時機,要等到什麼時候了。”

言罷,天子啓便將目光撒向殿內羣臣。

“朕不是在問諸公:《削藩策》能不能用,而是想要讓諸公商議一下,《削藩策》從哪家諸侯開始推行。”

“——朕認爲,吳王就不錯。”

“諸公以爲如何?”

話都已經說的這麼明白了,衆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終還是將目光,落在了德高望重的老丞相:申屠嘉身上。

而在殿中央,老丞相申屠嘉呼哧呼哧喘着粗氣,饒是在極力壓制,呼吸頻率也因憤怒而愈發急促。

終,還是面色漲紅的正過身,朝着御榻上的天子啓沉沉一拜。

“丞相臣申屠嘉,昧死百拜!”

“懇請陛下,三思!!!”

睡過頭了……-_-||

正在奮筆疾書

(本章完)

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295章 女人心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374章 拍板第387章 商賈第31章 不盡然吧?第24章 真打呀?!第401章 大魄力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141章 啥事兒來着?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390章 神特麼漢使!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153章 長安急報!第240章 皇祖母,意下如何?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236章 爲什麼不列裝?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372章 江都吾弟,見字如面第79章 雛鳳初鳴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319章 得隴望蜀?歇一天第401章 大魄力第336章 下一步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婚假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234章 進退兩難吶第206章 孤兒軍第134章 請父皇稱太子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358章 攻守易型啦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337章 連鎖反應?調的一手好作息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363章 黑土地第387章 商賈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296章 不孝有三?婚假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353章 吞金獸!第400章 燙手山芋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204章 慄氏明智?好小衆的字眼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調的一手好作息第301章 就先這樣吧第299章 臣國小地狹,不足回旋第277章 民女,亦不畏之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339章 武夫當道第69章 朕,變了嗎?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31章 不盡然吧?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268章 削藩第218章 天子啓的異常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21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371章 鹽鐵第352章 一步到位第340章 驗金石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81章 天下皆反?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299章 臣國小地狹,不足回旋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308章 將戰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401章 大魄力第21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257章 樑內史,別來無恙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