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高爐鍊鋼

軍匠一番頗有些潑冷水嫌疑的話,卻是讓劉榮陷入一陣漫長的沉思之中。

三棱箭,其實算不上是劉榮的發明。

——早在秦時,秦少府便曾憑藉登峰造極的青銅冶煉技術,以及高超的弓弩、箭羽製造技術,製作出了裝配三棱箭頭的弓弩箭矢。

不單製作出來了,還大規模量產列裝給了軍隊!

在戰國七雄當中,秦虎狼銳士揚名天下的,主要有兩點。

其一:在二十級軍功勳爵名田宅制度的刺激下,永遠不畏生死衝鋒的虎狼秦兵;

其二:極其高超的弓弩、箭羽製作技術,以及跨時代的弓弩集羣作戰方式。

便是劉榮如今身處的漢室,每有人談論起戰國七雄的優勢,也大都不外乎以下幾點;

——魏強於步卒(魏武卒);

——韓長於輕騎;

——燕、趙多丈夫豪傑,又慷慨悲歌之士。

——齊富而不強;

——楚地廣人衆。

及秦,則弓羽遮天,弩矢蔽日,更虎狼之士悍不畏死,爭先恐後,志必斬敵之首級,以爲進階之依憑……

在那個風起雲涌的時代,能以弓弩之力揚名天下的秦,憑藉當時已經達到巔峰的青銅冶煉技術,製作出三棱箭這種跨時代產物,倒也沒什麼奇怪的。

但到了如今漢室,曾幫助始皇帝一掃六合,一統寰宇的三棱箭矢,卻在漢家國祚初立,百廢待興之時被無奈棄用。

究其原因,不外乎一個‘窮’字。

在國祚鼎立之初——在太祖高皇帝劉邦統治下的漢家,實在是太窮太窮了。

窮到劉邦堂堂天子之身,硬是湊不齊八匹同色的馬,來拉御輦黃屋左纛。

丞相蕭何、曹參更慘——直接就連馬都沒有,只能慘兮兮坐着牛車上朝。

在那樣的大環境、大背景下,用錢幣的原材料:銅來製作箭頭,本身就已經是很奢侈的事;

自更枉論重量更大、材料需求更多,製作工藝也更復雜的三棱箭頭了。

——能做個葉子狀的小片片做箭頭,讓箭矢能射入敵人體內,就已經很可以了;

畢竟草原上的匈奴人,大都還用着削尖一頭的純木箭。

而在如今,在經過整個——或者說是大半個文景之治的積累之後,漢家的綜合國力,已經基本恢復到了‘巔峰秦朝’的大半。

按理來說,和秦一樣量產、列裝青銅製三棱箭頭,對於如今的漢家而言,也並非多麼奢侈的事了。

——大幾十年前的嬴秦能做到,沒道理如今的漢家就做不到?

事實卻是:還真做不到。

不是因爲漢家窮;

而是因爲如今漢家,嚴重缺銅!

無論是武器軍械,還是錢幣鑄造,亦或是器具、工具——銅的稀缺,無時不刻體現在如今漢家的方方面面。

孝景皇帝尚在時,劉榮就曾考慮過要不要搞一次幣制改革,將如今漢家雜亂無章、五花八門的各式錢幣統一爲一種;

但當時,孝景皇帝給出的評價是:漢家缺銅。

無論用什麼錢——無論是秦半兩、太祖三銖,還是呂后八銖、太宗四銖,終究還是無法改變錢幣不足的現狀。

於是,劉榮又提出以貴重金屬,如金、銀等,同銅之間建立交換比例,以作爲‘大額貨幣’。

孝景皇帝卻只是笑着搖了搖頭,只不抱希望的給劉榮丟下一句:既然有點子,那就試試看看。

再後來,劉榮有心想要試試鑄金幣,並建立起金、銅兌換體系,卻忙於朝中政務脫不開身。

沒等這個設想成爲現實,監國太子劉榮,便成了漢天子劉榮……

“以鐵製、鋼製箭頭,取締我漢家現有的銅製箭頭,這是不需要再思考的事。”

“——鐵、鋼再珍貴,也終究無法用於鑄錢;”

“我漢家本就缺錢,若還拿出這麼多銅鑄造兵刃,只怕有朝一日,我漢家又將出現百姓民以物易物,不知‘錢’爲何物的場景。”

愛不釋手的把玩着手中,那枚散發出攝人寒光的三棱箭頭,劉榮如是道出一語,算是定下了漢家未來的軍工發展走向。

——就算造不出新式武器,也要把漢家現有的青銅武器,逐步替換成鋼鐵製品。

原因正如劉榮所說:作爲錢幣的原材料,銅作爲準貴重金屬,是具備金融屬性的。

若是如今漢家不缺銅,劉榮倒是可以不在意武器裝備的製作原材料,專心去搞新式武器。

畢竟相較於還處在起步、萌芽階段的鋼鐵冶煉工藝,如今華夏文明已經具備的青銅冶煉工藝,早在秦時便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

單從工藝成熟度的角度考慮,青銅製品,無疑比鋼鐵製品更適合如今的漢家。

但漢家缺銅、華夏缺銅——不單缺銅,還缺金、銀等具備金融屬性的一切貴重金屬!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再難,劉榮也必須推動漢家的武器裝備,從青銅時代跨入鋼鐵時代。

畢竟這麼做,除了可以騰出更多的銅用於鑄幣流通,還可以顯著提高漢制武器的戰鬥力。

唯一的難點,便是如今漢室過分低下的鋼鐵產量,以及過分生澀的鋼鐵冶煉技術了。

“陛下。”

見劉榮如此決絕,先前爲衆人介紹三棱箭頭的那軍匠,面色卻是愈發凝重了起來。

怕劉榮不知道這麼做的難度,便斟酌着用詞道:“陛下,或有不知。”

“——今我漢家,年得生鐵二百萬斤,其中近半,還是蜀地卓氏、程鄭氏,於巴蜀之地開山鍊鐵所得。”

“少府所得,則不到百萬斤。”

“便是這百萬斤,少府也需要耗費極大的力氣——又是開礦,又是熔鍊;”

“熔鍊所需的燃料,還不能用尋常木炭,而是同樣要開礦所得的石墨。”

“以石墨爲燃料,鐵礦爲原材料,才能得出最基礎的生鐵。”

“之後又要經過錘鍊、鍛打,才能得出熟鐵,以及部分無法控制成敗的鋼。”

“再有,便只能靠動輒千石、比千石的少府大匠,以炒鋼之法,方能歲得炒鋼兩萬斤……”

說完這些話,軍匠便稍皺着眉,將求助的目光撒向劉榮身後;

就好像是生怕自己的話不能讓劉榮信服,所以希望劉榮身後的高官們,能站出來勸劉榮認清現實。

而在軍匠這番話說出口之後,劉榮卻是繃着臉,再度陷入沉思之中。

——石墨,便是煤在這個時代的名稱。

既然決心要推動鋼鐵產業,劉榮當然知道,以煤——而且還得是優質焦煤作爲燃料,才能將開採出來的鐵礦熔鍊成生鐵。

而優質的焦煤,或者說是一切有關煤的礦物,都不是這個時代可以人力開採的。

頂天了去,也就是某些露天礦,用人命填,才能填出來一些可用的煤礦。

至於那些深埋於地底的礦產,無論是煤還是其他東西,都不是這個時代有資格享有的東西。

故而,鋼鐵產業的推動,難點並不只是冶煉技術。

——如果單只是冶煉技術,那劉榮完全不需要位置操心,只需要大手一揮用錢砸,硬生生把工藝精進進度砸快就好。

但除了冶煉工藝,鐵礦、煤礦的開採,也同樣是個難以忽視的問題。

“終歸,還是要高爐鍊鋼嗎……”

如是想着,劉榮不由得又是一陣糾結。

作爲穿越者推動工業發展的必備技能,土法高爐鍊鋼,自然是早就進入了劉榮的視野。

但不同於前世,看小書讀物裡的主角高爐鍊鋼時,只知道拍案叫絕口稱‘牛掰’——親身來到這個時代之後,劉榮才發現這麼做有多難。

高爐鍊鋼,顧名思義,是以土法鑄起數丈高爐,通過熔爐結構來提高溫度、降低燃料要求的鋼鐵冶煉方式。

這個方式只有一個優點:製作容易,產量極高;

除了這個優點,便全是缺點了。

——成品質量參差不齊;

——能耗高,煙塵污染嚴重。

另外,在高爐熔鍊完成,得出生胚之後,也依舊要通過鍛打的工序,才能得出不確定質量的盲盒鋼。

而對於劉榮而言,這個方法最大的難點,便在於後世最不起眼的:煙塵污染。

後世人都知道:鋼鐵,乃至絕大多數重工業,都必定會對環境造成肉眼可見,且難以磨滅的巨大影響。

而在如今漢室——在黃老學說依舊執政於廟堂之上,朝堂內外都還講究一個‘道法自然’的如今漢室,高爐鍊鋼所造成的漫天黑煙,是很難爲人所忽視的。

講道理的,說劉榮不敬天地神明、不敬社稷;

稍微不講理一點的——如東宮那位,更是極可以將那漫天黑煙,直接歸爲‘天神震怒’之類,搞得劉榮一點脾氣都沒有。

故而,即便有心通過高爐鍊鋼,來提高漢家的鋼鐵產量,劉榮也一直沒有下定決心。

但眼下,親眼看到可以大幅度提高軍隊戰鬥力的三棱箭頭,因爲鋼鐵產量的不足而無法量產,原本還想着‘日後再說’的劉榮,終於開始動搖了。

“三棱箭頭尚且如此,陌刀、武罡車之類,當也是類似的狀況了?”

此言一出,那軍匠當今便緩緩點下頭,而後悠然發出一聲長嘆。

對於工匠而言,最痛苦的事,永遠都不是做不出好的作品;

而是明明做出來了,卻因爲種種外部因素,而無法使其發揮實際作用。

就好比一羣太監上青樓——心癢難耐,偏偏又無可奈何……

“周仁,記一下;”

“回長安之後,擬詔書一封。”

“——召河東郡守申公、郡尉周陽由入朝長安。”

“再給丞相府傳朕口諭:朕欲以河東郡,爲我漢家鋼鐵冶煉之所。”

“河東郡民農戶該如何安置、以何爲業,郡中每歲口糧用度從何調用——朝堂要儘快拿個章程出來。”

“嗯……”

“先讓丞相,同朝中百官議一議,有結果了再呈奏朕前。”

高爐鍊鋼,劉榮是一定要搞的。

沒辦法,除此之外,劉榮想不出第二種能大幅提高鋼鐵產量,並迅速將其用於軍隊的方法。

既然非搞不可,那就宜早不宜遲。

——過去,劉榮縱是手握監國大權,但終歸只是太子儲君;

如今坐了江山社稷,再把如此關鍵的項目往下拖,就怎都有些說不過去了。

時間不等人。

劉榮自認爲身體還算不錯,如今二十來歲的年紀,也還能在皇位上做個三四十年。

三四十年,說短不短,說長,也完全算不上有多長。

劉榮要做的事很多;

多到這三四十年,劉榮都得儘可能抓緊時間……

“鋼鐵產量,少府上下暫時不必考慮。”

“——三棱箭頭、陌刀、武罡車,都用少府現有的鋼鐵庫存,量產出一批來。”

如是做下交代,劉榮又掰着指頭算了算。

“羽林校尉,有弓、弩司馬各一,共計一千人。”

“按每人五十矢的標準,製造出三棱箭、矢五萬支。”

“——最晚明歲開春列裝!”

“另外,虎賁校尉兩千兵馬,俱爲陌刀。”

“兩千柄陌刀——至少也要一千柄,同樣要在開春前交付。”

“至於武罡車,第一批先造二百輛出來,暫且用者。”

劉榮當場下訂單,那軍匠自然是沒權利場合,自然是第一時間看向一旁,仍在不住擦汗的少府石奮。

不出所有人預料:石奮恭敬領命。

下了訂單,又確定下漢家接下來的鋼鐵產業發展方向,劉榮也終於來到了少府軍工項目的重中之重。

——水車驅動水力鍛壓、錘鍊系統!

簡稱:水力鍛壓機。

和水車驅動石磨轉動一樣:同樣是以水流爲水車提供動能,再用動能操縱巨錘反覆舉起、砸下,以達成反覆錘鍊、鍛壓的目的。

劉榮很滿意,卻也沒多做停留。

鍛壓機再牛逼,沒有足夠的原材料,也還是無法得到精鋼。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眼下最要緊的,就是儘快提高鋼鐵產量,以供水力鍛壓機鍛壓出精鋼。

之後,有了精鋼的少府,就可以製作許多無法用青銅製作的武器、軍械,以顯著提高漢家軍隊——尤其是常備野戰軍的戰鬥力。

再然後,自便是……

“匈奴人,應該已經接到孝景皇帝駕崩的消息。”

“——呼~”

“早則明歲開春,遲則秋後;”

“軍臣老兒,恐怕就要來試試朕的成色了……”

···

“嘿;”

“也不知道屆時……”

“嘿。”

“嘿嘿……”

第50章 有樣學樣第238章 宗祠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320章 衛青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190章 族!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80章 有母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40章 賺錢賺錢第268章 削藩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46章 莢錢告假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256章 死灰復燃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相見矣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44章 長安侯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88章 賊心不死!第343章 考校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383章 大刀闊斧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19章 做大哥的調整一下狀態調的一手好作息第291章 諸王的成長第82章 屠龍勇士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53章 竇王孫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227章 開戰!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208章 太上皇?第391章 這個可以有!第94章 這不搞人心態嗎這?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381章 洗牌第363章 黑土地第15章 我好怕啊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250章 單于庭第214章 蛇鼠一窩第205章 羽林第263章 人心啊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264章 活着,纔是最大的勝利第305章 戰爭機器啓動第131章 序幕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258章 朕,錯了嗎?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13章 家宴第406章 傻了吧?第263章 人心啊第251章 毒蛇!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320章 衛青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250章 單于庭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86章 王孫,且去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411章 人才庫?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380章 魔改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376章 無題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383章 大刀闊斧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406章 傻了吧?第259章 寬宏大量韓安國第259章 寬宏大量韓安國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142章 啊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