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還有陣

第390章 還有陣

“李定安,等等我……”

於徽音急匆匆的追了上來,“你怎麼走了?”

“有呂院,還有肖主任和程處長,以及故宮那麼多的專家,我留下來也沒用!”

怎麼可能沒用?

連王處長都說,這裡是你發現的,當然由你負責,包括呂院和故宮的專家……

於徽音愣了一下,“伱不開心?”

“沒有!”

什麼沒有,都寫在臉上了……

舒靜好抿抿嘴,於徽音頓時瞭然。

“是爲了遺址吧?沒關係,過完年再來找。”

哪還有什麼過完年?

你爸敢答應,郭局長都不答應……

李定安聊以自慰:“先看看吧!”

三個人跟着他,進了午門。

左右兩座城臺,往外延伸,臺上再建樓,與午門呈“凹”字型,像個口袋。

如果敵軍來攻,這隻口袋就是絞肉機。

門後是甕城,不大,不到八百平方,但再小,也是甕城:第二臺絞肉機。

再進內門,就是王城。

青石大道筆直往北,兩側殘殿林立,四周磚石散落,沙土成堆,夯土的殿牆東倒西歪。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能保存到這個程度,已算是不錯了。

技術員先堪查,工人隨後清理沙土,工程隊同步加築。

關係到工人和技術人員的安全,這個堅決不能馬虎。

再往前,就是正殿。

石磚砌成,通高十米,東西二十七米,南北十五米,長寬比例九比五,喻九五之尊。

很小,只有紫禁城太和殿的七分之一,大明宮含元殿的八分之一,但在這裡卻極大:王城主殿。

之前殿裡灌滿黃沙,剛挖開子午道的時候,跟水一般往外淌,現在已清理了近半。

裡外都搭着鋼屋架,工程隊正在加固。

翹檐已不知去向,殿下的臺基條石也是七橫八歪,但大殿主體基本完好。

唯有一點,殿頂正中破了個大洞,插着一根石柱。

李定安久久無言。

他很想叫左朋也來看看:左局長,看,是不是和青龍山那六根石包芯的驅龍樁一模一樣?

除了高點,粗點……

於徽音瞅了瞅:“李定安,這根柱子……怎麼是從大殿裡穿出來的?”

“確實有點怪!”

不怪就怪了……

他嘆了口氣:“走吧!”

繞過前殿,地勢豁然開朗,一座稍小一點的大殿坐落在石道盡頭。

中間還有一座,更小,格外玲瓏。

如果打個比方:前殿是爹,後殿是媽,中間這座就是還沒長大的兒子。

如果從風水的角度解說:幹爲天,爲陽,坤爲地,爲陰,中間這裡,就是乾坤交泰,陰陽相合之地。

如果對比故宮正殿:太和-中和-保和,太和最大最高,保和次之,中和最小。

包括紫禁城後宮:幹清-交泰-坤寧,幹清宮最大,坤寧宮次之,交泰殿最小。

雖然小,但無一例外,中殿必然是宮羣建築的中心,包括這裡也一樣:中殿最中心,就是整座王城的軸心。

美中不足,突兀的插了一根柱子,不是一般的刺眼。

同樣,前後兩座殿頂上也有石柱,但數中殿的這根最高,最粗。

沒發掘王城之前,所有人都看到過:斜斜的扎出地面,直戳戳的指着天。

也包括李定安,當時他還以爲是華表,估計中間斷了,斜斜的靠着牆。

挖開才知道,這玩意只是斷了上半截,下半截在中殿裡頭,結結實實的栽在地面上,位置正好處於王城軸心。

正常人誰會這麼幹?

除了風水術士。

所以不用猜,這三根柱子,就是他之前推斷的“可改變龍脈走向的關鍵性佈置”。

大概率,可能不會再有其他的法器了。

李定安想了想,又捏了一下對講:“程處長程處長,清理三大殿的時候,出土的文物多不多?”

“不多,大都是建築類的文物,木製的也有,比如樑、柱,以及之間的槜卯構件……哦,還有幾塊刻花木板,看着像龍牀的坐板,不過是松木的……”

“金石類有沒有?”

“有幾塊石刻牆石,刻有龍紋祥雲……金屬器類的都是兵器殘件,沒發現銘刻有特殊的符文!”

看吧,就說沒有法器……

李定安有點不死心:“地下有沒有探測?”

“探了,地磁、地聲、地電都做過,沒有地宮。”

他想咬牙:那還看個毛?

但就這麼放棄了?

總有那麼點兒不甘心……

“程處長,最晚什麼時候,三大殿能進人?”

“基礎加築的話,最多三四天!”

“那就三天?”

“基本沒問題!”

“好,謝謝!”

李定安鬆開對講機,長長的吐了一口氣:“下班,回賓館……”

下班……現在?

舒靜好和方誌傑對視了一眼,又看了看錶:才兩點多?

再看看天……沒錯啊?

他們很確定,今天的太陽不是從西邊出來的……

“走啊?”

於徽音眨眨眼,他們才反應過來,李定安已經走出了十多米遠。

真下班?

老天開眼……

……

夜裡起了風,但還好,不是很大。

一羣人站在考古倉的屋頂,對着古城指指點點。

呂本之建議,需要擴建考古艙,最好覆蓋整座古城。

不需要建多好,普通的鋼屋架結構就行,也就是俗稱的彩鋼板房。也不需要具備多少功能,能防風防沙就可以,不然沒辦法發掘。

當地領導又提議,需不需要把外郭也覆蓋進來?

這就是文物的魅力……

一行人悄無聲息,進了考古艙,換了防護服,又戴了安全帽。

女副市長眼比較尖,忙招了招手:“李老師?”

“各位領導,呂院……”

李定安挨個打招呼,“你們忙,我到前面看看!”

“辛苦李老師!”

“應該的……”

四個人繼續往裡走,王永謙和左朋下了房頂,跟了過去。

“李老師還沒放棄?”

王永謙“呵”的一聲:“放棄?” 這是個犟種中的犟種,南牆撞破都不回頭。

但文物就那多,李定安也看了,說是和風水法陣的關係不大。剩下的就是建築類,地下也沒有地宮,等於遺址基本就這麼大,再挖就只有地基之類的石頭。

不放棄又能怎麼辦?

王永謙快步跟上,語重心長:“怎麼說也是座皇城,從歷史角度而言,意義比風水遺址更爲深遠,你沒必要再糾結。”

李定安嘆氣:“我沒糾結,就隨便看看。”

“死心了?”

“那倒沒有……就算這裡沒有大陣,不還有一處嗎?我不信了,誰還能在陰山之北也建一座城?”

王永謙直搖頭:沒救了……

一行人繼續往裡走。

應李定安要求,三大殿內的沙土基本清空,又做了初步加築,基本可以進行進一步的發掘和研究。

殿瓦早已不存,殿頂多處坍塌,樑、椽之類四處散落,但主體完好,殿牆依舊筆直。

進了中殿,李定安圍着最中間的柱子細細端祥。

底下是須彌座,兩米見方,直徑約一米的四方柱聳然而立。

四面都有星圖,合在一起,就是洛書:

《尚書》:伏犧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

《易傳》: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這是河圖洛書最早的記載,儒家認爲,從此起,古人從矇昧狀態進入文明。

啥意思?

意思這兩幅圖就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古人對地理、天象、宇宙、自然,乃至方向、時間、季節、農時的認知,甚至是文字起源,全部來源自於這裡。

類似的說法,在《尚書》、《論語》、《禮記》、《管子》等等等等論著中記載了一大堆。

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但李定安至少知道,這兩幅圖是星相學、陰陽、術數以及玄學的源頭:伏羲得河洛而化八卦,文王得八卦而治易經。

管你是搞天文星象、地理堪輿、還是營城造都,或是研究讖緯風水,甚至是算卦算命,理論依據全部來源於這裡。

也不管你祖師是郭璞、楊益,還是賴布衣,學的是《葬經》、《撼龍經》還是《青囊書》,依據的是哪套理論,是陰陽、五行、六爻、八卦,對應的是哪一垣的天象,是紫微、少微、還是太微,統統囊括在這裡面。

再借用《尚書》中的一句:大禹治水,龜負洛書……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分九州……

管你什麼龍脈,這兩幅圖就是老祖宗!

李定安盯着柱子,像石雕一樣,一動不動。

所以,哪還需要什麼法器?

整座王城都契合風水,再以河洛鎮之,每一座殿,每一道牆,都是法器……

其他人面面相覷。

過了好久,王永謙捅了捅他:“嗨嗨……李定安?”

“怎麼了?”

“別傻站着,掉下塊磚頭怎麼辦?”

哪有磚頭?

頂上的腳手架布的像蜘蛛網,又罩了三層防護網,連顆米粒都漏不下來……

李定安擡頭瞅了瞅,拍了拍手上的灰:“回吧!”

“啊……前殿和後殿的柱子不看了?”

“不看了。”

河圖爲體,洛書爲用……這裡是洛書,那另外兩幅肯定是河圖。

就只是三幅星圖,沒什麼看頭……

他轉身往外走,一行人魚貫而出。

王永謙鬆了口氣:“放棄了?”

放什麼棄?

這裡以城爲陣,不代表下一處還是以城爲陣。

估計在境外,但萬一呢?

怎麼也要研究一下,找出大概位置。

“等程處長基本清理出內城區域再來,不過估計至少得十多二十天……正好回家過年!”

聽到這一句,方誌傑和舒靜好都快哭出來了:李老師,謝謝您,難爲你意識裡還有“過年”這個概念?

他們還以爲,春節得陪李定安在這吹西北風……

當然不可能。

李定安只是犟,但不蠢:他自個無所謂,總不能大過年的,讓這麼多人全陪他在這兒吃沙子吧?

這會兒,就這地兒,粗略數數,足足百多號人……

說話間,幾人出了大殿。

各組有條不紊,收集文物、清理街巷、拍照繪圖。

外圍工程隊正在加固護風欄,看樣子是想從原地建倉。

領導們還沒走,正站在後殿外,議論紛紛。

估計就在討論那根扎出殿頂的石柱:比如是挪走,修復大殿,以“大唐遺都”爲噱頭,還是留着,和青龍山的遺址遙相呼應,擴大影響力。

可能是看到了李定安,他剛準備原路反回,對講機響了一下,傳出呂本之的聲音:“定安,大殿中的柱子有什麼說法?”

“那是星柱,你也可以當成風水法陣的法器:河圖爲體,主常,在左右,代表南北兩道龍脈的本源。洛書爲用,主變,在中間,代表雙龍合脈,方圓相藏,陰陽相抱,相互爲用……”

“這麼複雜?”

隨即,呂本之頓了一下,“你剛說什麼河圖在左右,洛書在中間?後殿這一根石柱的方位,應該就是右吧,但我看着,柱子上像是洛書?哦,還有前殿,也是洛書……”

李定安驟然愣住:三根星柱,全是洛書?

不可能。

既有洛書,必有河圖。

河圖代表生成,洛書代表演化,不管在任何典籍,任何學說中,更不管應用在哪一方面,這兩幅圖都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如果換在風水中:河圖爲天,爲陽,洛書爲地,爲陰……有洛書而無河圖,就代表只有地,沒有天……但沒天哪來的地?

孤陰不長,獨陽不生……無陽,你布的什麼陣?

“呂院你稍等會,我過去看……”

話音未落,他轉身就跑。

是真的跑,就像一溜煙。

等其他人追過去,李定安已經繞着柱了看了三圏。

沒錯,就是洛書……

不應該啊?

“呂院,有沒有前殿石柱的照片?”

“有!”

呂本之打開手機遞了過去。

沒錯,還是洛書!

那河圖呢?

李定安左右瞅瞅。

其實壓根不用看:三座大殿,乃至整座王城都是程銘親自盯着清理,不屬於原生建築、不屬於主體結構的部分,就只有這三根石柱。

問題是,全是洛書?

但河圖呢?

“小舒,古城的航拍圖!”

舒靜好忙打開電腦。

庚子屬土,水土同卦、龍水連珠,辛壬會而聚辰……沒錯,對應三垣中的紫微垣,宏大而磅礴。

但如果對應天象,整個紫微垣,只是洛書中最下面中間的那個點……

反正沒有河圖。

但不可能沒有。

問題是,能去哪?

他盯着柱子,眉頭緊皺……

好久之後,李定安的眼睛“嚓”的一亮:“程處長,麻煩安排技術員,還有鑽機、探針、金屬探測儀……”

“啊?”程處長愣了一下,“李老師,探哪裡?”

“大殿之下!”

李定安長長的呼了一口氣:“我懷疑,下面應該還有陣!”

而且必然是大陣。

換句話說:法器不要太多。

不然怎麼配得上“河圖”?

第414章 第422 河山控戴,形甲天下第455章 寶庫第307章 這纔是寶藏第150章 太淵博了些第182章 有好戲看了第293章 沒死心第205章 我能猜的到第68章 愛信不信第488章 你連個屁都不知道第193章 李安之完了第212章 無愧於心第157章 陶瓷系之恥第114章 果然第480章 腸子都悔青了第148章 一口棺材第126章 提前抱大腿第237章第416章 回不去就好第359章 奇怪就對了第346章 撞大運第74章 臨時嘉賓第456章 你爲什麼不驚訝?第475章 冤家路窄第210章 想啥來啥第424章 文明起源第447章 活下來了第51章 扯淡第374章 開過光第423章 誰賣誰漢奸第338章 留到明年開春第506章 活該第371章 出事了第474章 透視眼第112章 撈家第376章 你着什麼急?第278章 死定了第440章 死心了第286章 吃不了兜着走第179章 良品坊第143章 比臉還大的髮簪第6章 傍富婆了?第82章 苟第98章 八萬了第181章 現代仿的第350章 你這嘴開過光?第363章 早出國境了第188章 安本齋第454章 腦子進水了第254章 是人就有弱點第446章 九大鎮國之寶,陳倉石鼓!第448章第243章 送給叔叔的第130章 於佑任的畫第295章 又見林子良第185章 和變態擡什麼扛?第412章 項目提前第216章 你愛信不信第228章 我拍個毛第60章 出來吃飯第441章 緙絲第143章 比臉還大的髮簪第451章 一個頭有兩個大第414章 第422 河山控戴,形甲天下第449章 急救第368章 誰兜底?第504章 炸毛了第308章 我好像見過你?第45章 捱了一巴掌第282章 八大山人的畫,瓷器廠第236章 先來後到第286章 吃不了兜着走第81章 也成老師了?第342章 他行不行?第314章 不可能只拿這一件第517章 我會盡力第5章 網友報警了第131章 全憑歷史學的好第267章 用處大了第72章 也是假的?第214章 那可是好多錢?第64章 不知道說什麼了第73章 也不是不能操作第416章 回不去就好第130章 於佑任的畫第481章 斷代到秦始皇都沒問題第112章 撈家第507章 有什麼必要?第178章 看仔細點第207章 打土豪第507章 有什麼必要?第251章 再等等第44章 你行不行?第383章 一品官第447章 活下來了第447章 活下來了第340章 剛纔可不是這麼說的第514章 她人呢?第409章 座寶山而不知第465章 這小子抖起來了第303章 你說這是一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