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大漢天子六璽

“李定安,這裡有一臺琴,上面還有詩?”

“嗯,蔡京的《奉旨題萬琴堂》!”

“奉旨?皇帝的琴?”

“對,這是宋徽宗趙佶的穿雲琴,後來賜給兒媳婦了……真和四年,趙構由廣平郡王進康王,聘娶邢秉懿爲妃,徽宗賜琴……”

“這個黑盒子呢?”

“馬烏玉筆箱,孝宗被立爲太子時,高宗趙構御賜……”

“你看,還有一座小桌子?”

“宋光宗的香骨案!”

“你都認識?”

李定安嘆了口氣。

不是他都認識,而是史書上記的清清楚楚,隨便來一位搞考古的或是學歷史的,都知道這幾樣東西。

無一例外,全是宋六陵的陪葬品,之後被楊璉真伽盜了個光。

所以,這些東西出現在這裡,真就一點兒都不奇怪。

兩人繼續往下看:銅器、銀器、金器、玉器、漆器、瓷器……

官窯、汝窯、定窯、鈞窯、哥窯、弟窯……

一箱挨着一箱,一垛挨着一垛,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李定安,這是什麼,玻璃硯滴?”

“對,龍形琉璃注,遼代的!”

“看,這隻碗好亮?”

“用整塊瑪瑙雕琢,金代的。”

“這是什麼,笊籬,還是果籃?”

李定安瞅了一眼:

確實有點像,也確實有點簡單,但真不是什麼果籃和笊籬,而是正兒八經的皇冠。

“完顏阿骨打的金絲冠!”

“皇冠?”

“對,還是金太祖皇冠。”

又往前走,看到一口長木箱,李定安停了下來。

箱子早散了架,木板七零八散。箱身上留有牙印,地下還有嚼碎的木渣,一看就是被什麼動物咬開的。

卷軸四處散落,東邊扔一根,西邊扔一卷。左一個口,右一個豁,有幾幅甚至被撕成了好幾截。

李定安彎下腰,隨手撿起半截,又吹了吹上面的土。

是一幅絹本的水墨山水:遠處有山,中間是湖,山上茂林重重,山下農舍掩映。

湖邊有漁夫撒網,坡腳間有士人唱飲,一葉輕舟泛來,山野間飄浮着縷縷雲煙。

畫的真好:山林深蔚,平坡緩岸,蔥鬱山巒,湖光水色,沙洲葦渚,輕嵐薄煙,映帶無盡……江南睛空淡霧、煙水微茫的景像躍然紙上,

可惜,只剩半張……

這畫確實沒見過,但這畫風,有點眼熟?

再仔細看,左上方有兩方印,眯眼一瞅,李定安猛吸涼氣:

九篆朱文,《緝熙殿寶》……這是南宋理宗的內殿藏書之印。

白文篆字,《寶晉書印》……這是宋四家米芾的書畫印之一,只題於上品書畫。

印只有這兩方,但旁邊還有跋:北苑副使臣董源畫……

哈哈,董源……怪不得畫風有點眼熟?

故宮裡珍藏有他的《蕭湘圖》,畫的也是江南山水。

要問有多貴?

北宋有七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這是字四家。

董源,李成,范寬,這是畫三家,其中以董源爲最。

他是南派山水畫的開山鼻祖,元四家,明四家,明代吳門畫派,清四王,全部師法於他。

元代黃公望(元四家,代表作《富春山居圖》):作山水者必以董爲師法,如吟詩之學李杜也……

清代王鑑:畫之有董巨,如書之有鐘王,舍此則爲外道……

這上面有內府藏鑑,有米芾鈐印,如果上拍賣會,要是下了億,李定安敢把頭割下來當球踢。

哪怕只剩半幅,哪怕是殘品中的殘品……

但另外的半張呢?

他左右一掃,又從腳邊撿起來一張。

好像對不上?

董源的畫是熟絹,這一張卻是生絹。

尺寸也不對,這一張的寬度要稍窄一點,但要完整的多,兩邊的軸還在,也沒有撕扯的痕跡。

再仔細看,不是畫,全是字,字還挺多,少些也有一百五六十個。

李定安默默的唸了一下:青松勁挺姿,凌霄恥屈盤。種種出枝葉,牽聯上鬆端……

這詩好像沒聽過,但這字……卻極具特色和風格。

一時認不出來,不過沒關係,下面有印,還有跋。

再一瞅,眼睛頓時瞪圓:《米姓翰墨》。

旁邊有題記:元祐戊辰九月廿三日,溪堂米黻記。

這……這是米芾的《蜀素帖》?

絹是四川織造的白色生絹,宋名蜀素,帖名由此而來。

又被後人稱之爲“中華第一帖”,“天下第八行書”。

問題是,臺北故博物館有一幅,幾乎一模一樣,世間公認,真跡無疑。

那這一幅又是從哪來的?

重點不是這個,而是旁邊的那一行跋:示及數詩,皆超然奇逸,筆跡稱是,置之懷袖,不能釋手。異日爲寶,今未爾者,特以公在爾,呵呵,呵呵!

旁邊還有一方印:《眉陽蘇軾》。

李定安不知道該說點什麼:你還會呵呵?

這下好了,我也得呵呵!

米芾的《蜀素帖》,蘇軾的《呵呵》詩,出現在同一幅作品上?

真見了鬼了……

要說是假的,扯什麼淡?

唏……不對?

好像這兩句“呵呵”,本來就是蘇軾寫給米芾的,誇他詩作的好,字也寫得好。

後人有無數猜測,但一直無法考證蘇軾誇的是米芾的哪一幅作品。好了,現在破案了……

問題又來了:這一幅是真跡,臺北那一幅呢?

更或是,米芾寫了兩幅?

李定安沒見過臺北博物館的那一幅,更不知道真假,但他至少知道,那上面可沒有蘇軾的印,以及“呵呵。”

稀世之珍。

有多貴?

東山墅,被稱爲京城第一毫宅,一套別墅動輒兩三億,夠貴吧?

就這幅字,換十套輕輕鬆鬆。

但在這兒,真就像抹布一樣,隨地亂扔。

他小心翼翼的吹掉了上面的灰,又輕輕的鋪到了地上,甚至卷都不敢卷……

於徽音眼都直了。

她再是不懂,也知道董源、米黻,以及蘇軾。

特別是哪句“呵呵”,學文科的,讀漢語言的誰不知道?

這個詞,以及所代表的含義,就是蘇軾老人家發明的……

“董源的畫,米芾的字……李定安,爲什麼會在這裡?”

“至元十四年(忽必烈中期),楊璉真伽任江淮釋教都總統,後兼河南釋教都總統……十年間,他奉宰相桑哥之命,盜掘中原、江南一帶的宋陵……

兩宋帝陵被他盜了個遍,還包括宗室、大臣、富商之墓,具體挖了多少墓,他自個可能都數不過來……其中就有包拯、寇準、趙普、揚延昭、狄青等人的陵墓……所以,只要屬於兩宋時期,不論什麼樣的文物出現在這裡,都不奇怪……”

他甚至懷疑,董源、蘇軾和米芾的墓都被這賊和尚給掘了……

嘆了口氣,李定安蹲下來,一件挨着一件,把散落在地上的字畫和卷軸撿了起來。

蔡襄的《四賢一不孝》?

字寫的真好,可惜也只剩一半。

蔡京的《伏觀帖》?

相關的史料中都說是失傳了,卻出現在了這裡?

我去,歐陽修的《醉翁亭記》?

不對,這是蘇軾寫的,還是大楷?

厲害了!

這是蘇軾被貶到歐陽修的老家穎州做知州時,當地縣令請他寫的碑刻。原碑早已佚失,如今還剩半塊明代時的仿碑,不想能在這裡碰到原文?

至少又能換十來套東山墅上千平的大別墅……

歐陽修的《再和明妃曲》?

這次不是蘇軾代書,而是歐陽修的真跡。

范寬的《萬里江山圖》?

嘖嘖,足足七米長。

《宣和圖譜》(北宋宮廷所藏繪畫作品著錄)中有載,米芾《畫史》中也提到,說范寬奉太祖(趙匡胤)之旨,作《萬里江山圖》。

但真跡是什麼樣的,後人別說見,連揣摩都沒辦法揣摩……因爲史料中光記載了作品名稱,沒寫畫了什麼。

再仔細看,李定安只覺得腦子裡嗡嗡嗡:東山墅的別墅算個毛?

這幅畫一旦面世,就問清明上河圖往哪擺?

再撿,黃庭堅仿王羲之的《蘭亭序》……畫中題記就是這麼寫的。

但簡直了?

史學界公認,李世民駕崩,《蘭亭序》殉葬,世間再無蘭亭序。

那五百年後的黃庭堅是從哪裡仿的?

好,《蘭亭序》的真跡在哪先不論,但再是臨摹,摹的也是“天下第一行書”。

還是黃庭堅的作品,雖然字有點少,可能比不上米芾的《蜀素帖》,排天下第八,但至少也能排個天下第十吧?

又是東山墅的十套別墅。

再撿,李成的《嵐煙晚晴圖》……

可以,宋四家、北宋三大家湊齊了……

再撿……嗯,這啥玩意?

奏疏?

臣竊觀自古人主,享國日久,無至誠惻怛憂天下之心。雖無暴政虐刑加於百姓,而天下未嘗不亂。

自秦已下,享國日久者,有晉之武帝,樑之武帝、唐之明皇。此三帝者,皆聰明智略有功之主也……

哈哈,這是王安石和歐陽修共同起草,王安石執筆,二人共同上奏的《上時疏政》……

到現在,李定安完全被震麻了:這才只是字畫,前後左右還有瓷器、銅器、金器、銀器、漆器、木雕……整整幾十箱。

哪怕再出現蘇洵、蘇轍,更或是韓愈、柳宗元,把唐宋八大家給湊齊乎,他都不覺得奇怪。

所以,楊璉真伽到底掘了多少墓?

一幅一幅的撿,一張一張的看,一聲聲的嘆。

撿的越多,心裡就越難受:這其中的哪一件,不是絕世之珍?

但在這兒,就像垃圾一樣扔在地上,甚至被撕得破破爛爛?

賊和尚被千刀萬剮都不足惜……

直到地下再看不到字畫,李定安才直起腰。

隨即,他又被嚇了一跳:於徽音的眼睛直冒光,賊光。

“全是國寶?”

當然。

他長嘆一聲,又想了想:“算了,別想了,沒必要。”

於徽音應該是想帶一件出去,但以兩人的身家、身份,以及地位,着實沒必要冒這個險。

“我知道,就是可惜!”

李定安何嘗不可惜?

應該這麼說:這座地宮之內,所有的所有的文物,哪一件不是國寶?

這裡最不值錢的,應該是那幾箱靖康通寶折二錢,2016年榮寶齋拍賣,只是三枚,拍了四百二十多萬。

不誇張,現今流通於世的所有的靖康通寶加一塊,都沒這裡多。

第二不值錢的,是兩箱“元符五十兩”束腰鋌:這是元符元年,哲宗大敗西夏,下旨鑄的賀歲銀。

第三不值錢的,是一箱“淳化元寶”供養錢……金的。

剩下的更不說,不說那些南宋皇帝的陪葬品,也不提十多件汝瓷,就說十八樽遼三彩羅漢。

乍一聽,遼代十八羅漢,好像不怎麼出名?

其實這些文物裡面,世界影響最爲廣泛,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它。

迄今爲止,全世界只有十一樽。

但最早的時候是十八樽,也是十八羅漢,但有七樽在偷運出境的過程中毀壞了,剩下的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壞,所以現在只有十一樽殘品,分佈在世界各地:

美國六樽,分別在波士頓美術館、紐約大都會、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學術館在內的八家博物館。 加拿大皇家博物館一樽,英國大英博物館一樽,法國國立藝術館一樽,日本私人收藏一樽。

俄羅斯半樽,德國半樽,合起來是一樽。

但不管是哪個國家,都禁止展覽,禁止參觀,禁止拍照……所以別說見,不是專業搞考古以及文物研究的,連聽都沒聽過。

所以,你讓媒體怎麼宣傳,總不能純靠胡編亂造吧?

普通人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包括李定安也沒見過實物。

但他至少知道,這是世界公認,中世紀最偉大的雕塑作品,也是世界所有宗教藝術品中的巔峰之作。

所以,別覺得汝瓷貴,汝瓷好,是瓷中之王,但全是民間炒起來的。如果和它比,一隻梅瓶可能還及不上羅漢的一根指頭。

可惜,出自中國,中國卻一件都沒有?

還好,這裡出現了十八樽,不但是全套,而且沒有殘,更沒有裂,每一樽都完好無損。

卻只能堆在這裡吃灰,以至慢慢腐爛,甚至哪天就會被什麼野獸給撞個稀巴爛……對稍稍有點情懷的中國人而言,何償不是一種恥辱。

所以,一定要弄回去,也必須要弄回去。

不管用什麼方法……

悵然許久,他輕輕點頭:“先出去再說!”

“嗯,我知道!”於徽音猛點頭,表情極爲認真,“我誰都不講!”

李定安不由失笑。

說肯定還是要說的,不然怎麼弄回去?

至少得告訴王永謙。

不過人多嘴雜,其他人知道的越少越好。

大致又看了看,但東西太多,一時半會哪能看不完?

李定安一聲長嘆:“別看了,走吧!”

於徽音乖巧的點了點頭。

兩人轉過身,剛一擡腳,於徽音“哎呦”的一聲,撞到了李定安的背上。

“小心……是不是腳崴了?”

“不是……被絆了一下!”

“什麼東西?”

“好像是石頭。”

李定安拿着手機往下一照:好像是塊石碑?

不對,是一截石墩,上面放着一口箱子。

沒靠牆,也不高,光線又暗,於徽音走的又急,所以沒看到。

“石樁怎麼栽這兒?”

李定安瞅了瞅:“不是石樁,是個石墩,上面是口箱子。”

“差點撞下來……這裡面裝的什麼?”

“不知道!”

李定安瞅了瞅,又敲一下,“沓沓”。

鐵的?

他又抱了抱,不是一般的沉,於徽音還真就撞不下來。

再晃一晃,裡面嘩啦啦的響,叮叮咚咚,當裡噹啷……哈哈,不是金銀,就是玉石。

李定安頓時來了興趣:“你打光,我看一下!”

把手機遞給於徽音,他先提起探針磕了磕鏽,又用鑽尖撬開了箱蓋的縫。

“咯嘣”,箱蓋被打開。

隨後,兩個人的眼睛差點被閃瞎。

印,好多印?

不對,全是璽……滿滿的一大箱,少說也有二三十方。

不是……這是搞批發嗎?

他甚至有一種錯覺:好像來了古玩市場?

不……就算是潘家園,就算是專們賣假玉璽的假玉販子,哪個敢把這麼多的帝璽擺攤上?

攤子都能被人給砸了……

李定安一方一方的往外拿,一方一方的看,每看一方,就倒抽一口涼氣。

《皇帝承天受命之寶》、《皇帝神寶》?

《宋史》:漢天子有璽,唐改爲寶,其制有八,五代亂離,或多亡失。周廣順中,始造二寶:其一曰“皇帝承天受命之寶“,一曰“皇帝神寶“……

所以,這兩方印,是後周、大宋的傳國玉璽。

又有兩方:《大宋受命之寶》,《承天受命之寶》……太祖(趙匡胤)受禪於周,傳二寶,又制“大宋受命之寶”……至太宗(趙光義),又別制“承天受命之寶”。

這兩方,同樣是大宋傳國之璽。

還有三方金印:別有三印,皆鑄以金,一曰“天下合同之印“,中書奏覆狀、流內銓歷任三代狀用之。

二曰“御前之印“,樞密院宣命及諸司奏狀內用之。

三曰“書詔之印“,翰林詔敕用之。

這三方,是大宋皇帝的傳位金寶。

下面又是三方玉璽:《皇帝恭膺天命之寶》、《五嶽聖帝玉寶》、《皇帝昭受幹符之寶》。真宗即位……封禪泰山,請依舊制,別造玉寶三枚……

再下面還有:《皇帝欽崇國祀之寶》,宋仁宗刻的。

《鎮國神寶》,還是宋仁宗刻的。

《皇帝之寶》、《皇帝行寶》,宋英宗刻的。

還有,《皇帝信寶在左》,《天子之寶》、《天子行寶》、《天子信寶在右》……徽宗朝刻的。

這特麼得是多少?

二十方都不止了。

李定安都懶得想出處了。

但不用懷疑,假的到不了這裡,而且這裡的每一方,每一枚印,《宋史》中都記得清清楚楚。

還有《金史》:(靖康之變)獲於宋者,玉寶十五,金寶七、印一,金塗銀寶五……

《元史》也有記載:獲諸國玉寶百餘,伯顏(桑哥之後的元朝宰相)分於臣……這些宋璽,估計就是這麼來的。

再算算,十五加七再加一再加五是多少?

整整二十八方。

這還只是北宋時期,南宋時期的更多,兩宋加起來估計有六七十方帝璽。

李定安突然就想起了一句話:差生文具多……

“李……李定安……”

突然,於徽音驚叫一聲,手裡捧着一方印,兩隻手哆哆嗦嗦。

嘴脣也哆哆嗦嗦:“你看……你快看?”

他下意識的瞅了瞅:也是一方玉璽,印寬差不多十公分,八公分左右高,頂爲螭紐,龍身盤了好幾圈。

螭紐碧璽,尺寸一般,下面比這方大的印還有好幾方,感覺沒什麼出奇的?

玉質倒是挺好,又潤又豔,翠中透藍,但也不至於讓於徽音激動成這樣……

嗯,等會?

仔細一瞅,李定安眼珠子差點蹦出來。

蟲鳥篆?

這上面的篆文,難道不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我了個天……

於徽音的手不停的抖,聲音也抖:“李定安……玉璽……傳國玉璽?”

他再瞅瞅,猛嘆一口氣:“假的!”

“啊?”

“《宋史》:紹聖三年,咸陽縣民得古玉印……所獻玉璽,色綠如藍,溫潤而澤,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是蔡京僞造,用來哄宋徽宗開心的……你看,是不是四四方方?”

她定眼一瞅,跟泄了氣皮球一樣。

子嬰年幼,王莽篡國,遣其堂弟王舜來索,太后怒而詈之,擲璽於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之……

但這上面別說缺角,連個豁兒都沒有?

頓然間,於徽音就蔫了,病怏怏的,順手把印放了回去。

然後,眼睛又亮了亮:“怎麼還有一方?”

李定安愣了一下,都不知道說點什麼的好。

一模一樣大,一樣一樣的造型,一模一樣的蟲鳥篆,還是傳國玉璽,不過這一方是白玉……

他又嘆了一口氣:“也是假的……蔡京獻璽,帝(宋徽宗)乃檢也,考驗甚詳……黜其璽不用(知道是假的),於是取其文自作受命寶,其方四寸有奇,琢以白玉,篆以蟲魚……不過價值比那一方稍高一點,至少是宋徽宗自己刻的……”

於徽音連話都不想說了。

之前,她真的以爲這是傳國玉璽,甚至萌生了一種念頭:帶回去,現在就帶回去……

結果是假的?

太過分了……

李定安樂的不行,又順手翻了兩下。

隨即,眼睛又瞪了出來:哈哈……一把斧頭,還是玉的?

又白又潤、又細又膩、溫溫潤潤……

頓然間,他就想起了青龍山的那把拄斧:造型一模一樣,不過那把是水晶,這把是白玉。

太祖揮玉斧,大宋與大理劃江而治。

太宗揮玉斧,燕雲十六州任胡騎馳騁……

仁宗揮玉斧,貴妃伏首,太師乞骸……

沒跑了,絕對是真的:這就是北宋皇帝世代相傳,“宋揮玉斧”的中的那把玉斧。更是野史相傳,《燭光斧影》中的那把玉斧。

李定安當時還想過,既然有拄斧,說不定玉斧也被埋在哪個角落裡,更說不定,哪一天就自個冒出來了。

何安邦說他做夢,呂本之也說他異想天開。

現在呢?

那二十多方印,加起來都抵不上這把斧頭。

瞬間,李定安甚至有一股衝動,現在就把這把斧頭帶回去……

正猶豫不決,於徽音指着照着箱子:“李定安,這裡還有三隻,但怎麼都這麼小?”

還有?

“我看看?”

手機照了過去,箱子底上躺着三枚小印。

確實小,就比如已經拿出來的這二十多方:最小的是兩方“傳國玉璽”,寬十分,高八分,剩下的一方比一方大。

最大的是宋徽宗時期的《皇帝信寶在左》,《天子信寶在右》,都是九寸,長、寬、高都超過二十公分。

但這三方賊小,寬不過三公分,加上紐,也纔將將兩公分高。擺一塊,像是孫子的孫子。

再看造型:三方全是白玉螭紐,毫無疑問,也是天子玉璽……

瞅了幾眼,他把印翻了過來,眯了眯眼睛:又是蟲鳥篆。

又瞅了一下:《皇帝行璽》?

嗯,這是《皇帝信璽》……還有一方是《皇帝之璽》。

都是白玉,都是螭紐,和陝西博物館的那一方西漢《皇后之璽》挺像。

造型也挺符合漢制,蟲鳥篆更像,至少比蔡京和宋徽宗刻的那兩方要像的多的多。

這三方不會是漢璽吧……

嗯?

李定安猝然愣住,“哄”的一下。

腦子裡像是炸了一樣,“嗡嗡嗡嗡嗡”。

這特麼是……天子六璽?

大漢天子六璽……

第238章 油畫第295章 又見林子良第21章 同樣的味道第232章 手抄本算什麼第313章 別和他兜圈子第54章 不可能第301章 九幅第179章 良品坊第460章 一刀就紮在了七寸上第155章 做夢都能笑醒第240章 把狼關進了雞窩第246章 沒想到吧?第28章 好眼力第356章 上鉤了第432章 匈奴王墓第169章 唯他是問第177章 又是東北第426章 走着瞧第153章 盜墓團伙第165章 來看李定安第415章 找不找第1章 成了精的手機第96章 差點意思第90章 後悔一輩子第409章 座寶山而不知第212章 無愧於心第508章 一塊演第242章 就是這一件第263章 還有傅抱石的一幅畫第504章 炸毛了第154章 爲什麼就你會做?第427章 漲漲世面第250章 被驢踢了第229章 這就是個怪胎第354章 麻袋呢?第158章 連名字都沒記全第264章 三個八萬八第503章 這麼突然?第355章 困龍盤第94章 撲滿第482章 連老婆都坑第173章 免費贈送幾句第324章 這可是三千萬?第335章 鑽死衚衕了第502章 挖到寶了第198章 廢了第322章 放不掉第295章 又見林子良第429章 故意擡槓第233章 上電視第262章 才賣一百萬?第10章 鐵證如山第376章 你着什麼急?第403章 上鉤第5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04章 不是運氣第439章 紫鹽褪色了第166章 是不是很優秀?第350章 你這嘴開過光?第415章 找不找第441章 緙絲第507章 有什麼必要?第256章 一顆紅心,兩手準備第152章 從來沒有見過你第363章 早出國境了第423章 誰賣誰漢奸第275章 一路貨色第230章 宋代手抄本第84章 送佛送到西第11章 背後的含義第192章 太不可思議了第109章 找到了第327章 鉛管第519章 說曹操曹操就到第216章 你愛信不信第56章 誰在叫我第438章 當我是泥捏的第207章 打土豪第263章 還有傅抱石的一幅畫第136章 李老師知道第445章 大漢天子六璽第340章 剛纔可不是這麼說的第379章 天子十三環金帶第504章 炸毛了第301章 九幅第416章 回不去就好第148章 一口棺材第468章 鞠個躬算什麼?第374章 開過光第340章 剛纔可不是這麼說的感謝“趣味遊戲plus”大佬的首盟。第341章 人間清醒江女士第210章 想啥來啥第398章 時間多的是第45章 捱了一巴掌第51章 扯淡第223章 對什麼呀對?第270章 巫觀裡的老道士第241章 心態崩了第168章 這下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