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開始的這一天,是天龍帝歷安康十七年九月初九。對於整個天龍帝國來說,都是一個極特別的日子。
十八年前,先皇龍寅天讓位於次子龍遙,第二年,新皇改年號爲安康,是爲安康元年。
龍遙登基十八年,天龍帝國內政清明,民安歲豐,與鄰邦結盟修好,共抗海外強敵,邊防穩定,四海昇平,史稱安康盛世。
龍遙膝下有一子一女,長子龍天鴻將在今日舉行成人禮的同時晉位東宮,整個帝國也因此呈現出一片沸騰之勢。
八方共賀,四境來朝,皇帝廣赦天下,大宴羣臣,更有鄰邦風雲帝國太子風世博前來拜賀。放眼整個帝國,你就會真正的明白何爲普天同慶,萬民同歡。
帝國國都天龍城的主道上跪滿了內心激動、表情肅穆的民衆,最靠近皇宮的地方,多以本地人爲主,遠處則是跪着一些從帝國各個郡縣趕來的商人富戶、修靈高手、遊俠浪子、地主鄉紳。
他們跪在這裡的原因只有一個,在皇室的禮儀完成之後,新晉太子龍天鴻的儀仗隊將會巡街而遊,以示天威,對於普通民衆來說,能夠在有生之年一睹這位傳奇太子的風采,實在是一種無上的恩耀和榮光。
至於那些沒能力趕至京城的普通人,帝國早在半月前,就下發了龍天鴻的畫像到全國各地,無錢無勢之人都在自家正牆上懸掛畫像,供上香案,將之奉若神明。
要知道,龍天鴻在民衆心中的地位,早就已經達到了一種令人難以想象的高度,普天之下,唯此一人,這是來自於信仰的力量,而這種信仰來自於一個傳說,這個傳說早已深深烙印在帝國的每個百姓心中。
傳聞,龍天鴻於十八年前出生於北海之濱,出生之日,整個北海紅光大放,祥瑞紛呈。
一直與海妖苦戰不勝的帝國北境軍突然間如有神助一般力大無窮、氣勢滔天,斬殺海妖數萬,敵人的鮮血將北海染成了紅海,北境軍乘勝追擊,一舉肅清了方圓數千裡的海域,而當時北境軍的首領正是龍天鴻的父親,二十五歲的帝國鎮海王——龍遙。
這場戰役,讓龍遙一戰封神,聲名鵲起。這一年,全國各地,普降瑞象。有鄉野藥農在山中發現了千年靈芝,有林中獵戶在大澤遇見了瑞獸麒麟,更有甚者,曾見過鳳舞九天,伴隨着一陣陣虎嘯龍吟。
之後,帝國郡府州縣,進貢成風,經久不息,都說是親歷了這些異象,發現了諸多寶物,誠惶誠恐,幸甚之至。
再然後,走街串巷的貨郎和街上玩耍的孩童們,便紛紛唱起了一句歌謠:“玉闕三天主,蒼穹萬聖尊,江邊臨神鳥,聲威鎮乾坤。”
不久之後,又傳出有一狩獵團在野獸的肚子裡發現了一方竹簡,上面分明寫着:“天龍帝國興,北海天鴻王”。
在歷史的滾滾長河中,諸如此類以封建治封建的“造神”之法屢見不鮮,卻又屢試不爽,因爲世人都相信有救世主的存在,因爲有一個信念支撐着總是好的。
而這場轟轟烈烈的造神運動所帶來的,便是天龍帝國命運的轉折。
當各種版本的傳言層出不窮,當所有人都將目光放在了這個儼然是天命之子一般的新生兒身上的時候,那個天龍帝國原本的太子,卻被人們徹底的拋棄了。
龍天鴻的傳奇出身,在帝國境內掀起了陣陣狂潮,更爲其父親龍遙帶來了好運,帶來了九五之尊的至高榮耀。
在帝國百姓一浪高過一浪的呼聲中,老皇帝龍寅天主動退位,鎮海王龍遙則順應天命而登基爲帝。
可以說,龍遙完完全全是奉子成皇,與其說是百姓們選擇了他,倒不如說是選擇了他的兒子。
但是不得不說,龍遙是個好皇帝,登基以後,他勤修政事,體恤百姓,受到了民衆的極大擁護和推崇,憑藉着鐵血手腕,結束了帝國境內藩王割據的局面,以城郡取代封國,一舉解決了老皇帝龍寅天爲之頭疼不已的諸王叛亂。
新皇龍遙和鄰邦風雲帝國結盟,共同組成“海神軍”與北境的海妖作戰,穩固邊防,爲帝國帶來了和平,他藉着自己的兒子登上了帝位,卻也用自己的雄才大略給天下人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而今天,令百姓們萬衆期待的傳奇皇子龍天鴻終於成年了,龍遙原本想效仿其父退位讓賢,可龍天鴻卻堅決推辭,不願接受,理由只有一個,龍遙的這個皇帝畢竟做的很好,而他自己,卻還太年輕,需要更多的歷練,於是纔有了今天在其成人禮上冊立太子之事。
如若不然的話,早就直接一躍成了九五之尊的父子交替了,天龍帝國就將提前迎來他們的王。
冊封儀式極爲隆重,複雜而繁瑣,太子龍天鴻在老皇帝龍寅天的帶領下,率百官至宗廟告慰祖先,然後回朝接受冊封和羣臣的恭賀,晉位太子之後乘龍輦巡街安撫百姓,皇宮內羣臣入席,奢華宴飲,歌舞昇平。
當身穿黃金甲,手持天龍戟,儀表堂堂、不怒自威的龍天鴻,出現在皇城主道上時,整個天龍城都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歡呼,百姓們叩頭、拍手,熱淚縱橫,那般場面不知道羨煞了多少英雄豪傑,心中暗想着大丈夫生當如此,彼可取而代之一類的話,又撩動了多少少女的春心,坐着攀龍附鳳、母儀天下的美夢。
龍輦上的龍天鴻也是禁不住一陣心神激盪,這就是萬民擁戴、唯我獨尊的感覺嗎?這就是身爲人主、手握天下的感覺嗎?還真是讓人容易上癮啊!
龍天鴻早在剛剛懂事起,便已經知道自己終將成爲這個龐大帝國的繼承者,但是,當他真正感受到這萬民擁戴山呼海嘯一般的尊崇時,還是不禁有些目眩神迷。
“值得的,能擁有今天眼前的一切,那麼此前所做的一切就都是值得的!”龍天鴻在心底暗暗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