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俑現(二)

立射俑: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個較爲特殊的兵種,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爲弓弩,與跪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

立射俑位於陣表,身着輕裝戰袍,束髮挽髻,腰繫革帶,腳蹬方口翹尖履,裝束輕便靈活。

此姿態正如《吳越春秋》上記載的“射之道,左足縱,右足橫,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兒,此正持弩之道也。”

立射俑的手勢,與文獻記載符合,說明秦始皇時代射擊的技藝已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種動作已形成一套規範的模式,併爲後世所承襲。

跪射俑:

跪射俑與立射俑一樣,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爲弓弩,與立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

立射俑位於陣表,而跪射俑位於陣心。

跪射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挽一發髻,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體微向左側轉,雙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作握弓狀,表現出一個持弓的單兵操練動作。

在跪射俑的雕塑藝術中,有一點非常可貴,那就是他們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針腳被工匠細緻地刻畫出來,反映出極其嚴格的寫實精神,讓後世的觀看者從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濃郁的生活氣息。

跪射俑是所有出土的兵馬俑中,惟一的發現時就極其完整的兵馬俑。

他身後的鎧甲上還殘留有紅色塗層,十分珍貴。

製作者:兵馬俑的製作工匠是處於秦帝國社會下層的一批陶工。

這些陶工有的來自宮廷的製陶作坊,有的來自地方的製陶作坊。

從陶俑身上發現的陶工名有八十個,都是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優秀陶工。

在陶俑、陶馬身上打印或刻劃陶工名,源於戰國中期秦國的“物勒工名”制度,是秦國**管理官府手工業、保證產品質量、控制和監督工匠生產的一種手段。

這種手段運用於秦陵兵馬俑的製作上,一方面加強了對工匠的控制與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於作品質量的提高。

兵馬俑大部分是採用陶冶燒製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畫加彩,有的先燒後接,有的先接再燒。

火候均勻、色澤單純、硬度很高。每一道工序中,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一套嚴格的工作系統。

當初的兵馬俑都有鮮豔和諧的彩繪,發掘過程中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局部還保留着鮮豔的顏色,但是出土後由於被氧氣氧化,顏色不到十秒鐘瞬間消盡,化作白灰。

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

陶俑的製作分三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先用泥塑成俑的大型,即粗胎或初胎;第二步是在俑大型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次復泥並加以修飾和細部刻劃;第三步是將單獨製作的頭、手和軀幹組裝套合在一起,完成陶俑的大型。

製成的陶俑大型一般是在陰乾後放進窯內焙燒的,焙燒的溫度約爲一千攝氏度。

俑燒成出窯後,再一件件繪彩,最終完成陶俑的製作。

就陶俑的整體而言,製造方法是塑模結合、以塑爲主。

俑是在兵馬俑坑的附近就地燒造的,所用的泥土就是當地的黃土,再加石英砂調和而成的。

依據破碎的陶俑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測,陶俑的頭和手是用模子製成粗胎後再進行細部雕刻的。

俑頭的製作多用合模法制成,就是將俑頭分爲大致相等的前後兩半,分別用單片模製作,然後將兩片單模組合粘接在一起成爲頭的大型。

合模線多數位於耳後,一般比較整齊,沒有交錯結構的痕跡。

與俑頭相連接的脖頸都是空心的。

俑頭製成初胎後,再堆泥貼接耳朵、髮髻、髮辮、冠幘,並進行面部五官的細部刻劃。

頭部雕飾的重點是五官、鬍鬚和髮絲。

五官是在模製的基礎上再經過精心的雕刻、修飾來完成的,以表現人物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徵。

陶俑鬍鬚和髮型也是表現人物特徵的重要方面,其刻劃手法也變化多樣,俑頭雖是模塑結合,但經過細部的雕飾後,模製的意味已經淡薄,很難找到兩個完全相同的面容。

加上製作俑頭的模子有許多種不同的臉型,因而使陶俑的形象更加豐富多彩。

也有學者根據對殘損陶俑做的實地考察提出,“千人千面”的俑頭並非用模具製造而成的,而是工匠直接對俑頭的捏塑,從而提出俑頭的造型並非標準化生產的觀點。

陶俑的軀幹爲純手塑製作。

是先用泥做成粗胎後,再進行服飾衣紋、鎧甲、腰帶、帶鉤等細部的刻劃。

陶俑軀幹的粗胎是由下而上逐段疊塑而成的,其工藝過程大致可分爲六個步驟:

第一步先製作陶俑站立的足踏板;第二步塑造俑的雙腳;第三步接塑雙腿及短褲;第四步塑造陶俑的軀幹;第五步陰乾陶俑軀幹的大型後,粘接俑的雙臂;第六步插接俑的雙手。

上述六個步驟完成俑的大型後,再進一步細緻雕飾。

陶俑衣服的紋樣是在俑軀幹的粗胎上覆一層細泥後進行雕飾的;鎧甲、腰帶、帶鉤等則是在俑的粗胎上直接雕刻的。

陶俑的軀幹及四肢經過精心而細緻的雕刻後,再把單獨製作的俑頭安裝上,就完成了陶俑的整個造型。

兵馬俑坑出土的陶俑原來都是彩色的,出土時彩色大部分已經脫落,陶俑身上僅存斑駁殘跡,殘存顏色較多的個別俑色澤如新。

通過對陶俑身上色彩的分析,可以大體瞭解秦俑各種服裝色彩的特點,爲研究秦代的服色及軍服裝備情況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例證。

通過對已出土的陶俑身上服飾彩繪顏色的初步統計和分析得知,秦俑的服色種類很多,上衣的顏色有粉綠、硃紅、棗紅、粉紅、粉紫、天藍、白色、赭石色等,領、袖、襟邊等處還鑲着彩色邊緣。

褲子的顏色一般爲粉綠色,還有紅色、天藍、粉紫、白色等。

總之,秦俑的服**彩豔麗,但沒有統一顏色。

在衆多的顏色中,粉綠、硃紅、粉紫、天藍四種顏色使用的最多,因此這四種顏色應該是秦俑服飾的主要色彩。

化驗表明這些顏色均爲礦物質。紅色由辰砂、鉛丹、赭石製成。綠色爲孔雀石,藍色爲藍銅礦,紫色爲鉛丹與藍銅礦合成,褐色爲褐鐵礦,白色爲鉛白和高嶺土,黑色爲無定形炭。

這些礦物質都是傳統繪畫的主要顏料。

秦俑運用瞭如此豐富的礦物顏料,表明二千多年前大華勞動人民已能大量生產和廣泛使用這些顏料。

這不僅在彩繪藝術史上,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意義。

從俑坑出土陶俑的服色看,官吏與一般戰士的服色無明顯區別,不同兵種之間的服色也沒有區別。

因此,可以說秦代各兵種都沒有專有的服色,而且每一兵種中的衆多成員的服色也是多種多樣而沒有統一的顏色規定。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西漢初年。

這是因爲,雖然舊的制度摧毀了,但新的封建制的服飾等級制度尚未完全確立起來,因而從戰國經秦王朝直到西漢初年,在衣服的顏色和質地等方面都表現出了多樣性的特點,各等級人們之間在服色和衣服質地上並無嚴格的等級限制,這一歷史時期的特點也反應在了兵馬俑身上。

秦俑彩繪技術也有許多獨到之處。

一般在彩繪之前對陶俑表面先進行處理。

由於陶俑是沒有釉的素陶,具有較多的毛細孔,表面不能滑潤。

而彩繪則要求毛細孔不易太多,也不能太少,表面不易太滑,也不能太澀。

爲了達到這一要求,陶俑在燒造之前表面似用極細的泥均勻塗抹,並加以壓光,減少了毛孔,又提高了光潔度,同時在陶俑燒造之後,似進行了化學物理處理。

從陶俑陶片斷面觀察,也證明了陶俑燒造之前表面曾用細泥塗抹,有的部位不只塗抹一次,陶俑表面還塗有一層薄薄的類似以膠質的物質,表面塗膠減少了陶俑兩者緊密地粘接起來,使之彩繪不易脫落。

彩繪技法則是根據不同部位採取不同的方法。

一般陶俑的顏面、手、腳面部分先用一層赭石打底,再繪一層白色,再繪一層粉紅色,儘量使色調與人體膚色接近。

而袍、短褲、鞋等處的彩繪則是採取平塗一種顏色,只是在衣袖與袖口、甲片與連甲帶之間運用不同的色調作對比,更顯示出甲衣的質感。

有些鬍鬚、眼眉的處理,則是用黑色繪成一道道細細的毛髮。

總之,彩繪工序複雜,手法多樣,着色講究,充分顯示了彩繪的層次和質感,使雕塑與彩繪達到相得益彰的藝術效果。

其中有些彩繪技法爲漢代所繼承。

陶俑、陶馬彩繪嚴格模擬實物,但在色調的掌握上以暖色爲主,很少使用冷色。

紅、藍、綠等色調的使用,巧妙地表現出秦軍威武。

陶馬工藝:

一、二、三號坑出土的陶馬,有戰車用的車馬和騎兵用的鞍馬兩種,這些馬的製作工藝過程是先把馬的頭、頸、軀幹、四肢及尾、耳等分別製作後拼裝粘合成爲粗胎,再經過二次覆泥修飾、雕刻成型,陰乾後入窯焙燒,最後彩繪,完成陶馬的製作。

陶馬出土時,馬頭已從合縫處破裂,合縫面上殘存着粘泥的遺蹟,證明馬頭是用模具製成的。

馬頭有寬、窄兩種,各自作法不同。

窄狹型的馬頭,合縫線位於馬頭的正中,左右兩片大小相同。

每片的內側都有按壓、錘打的凹窩,說明它們是用模具製作的,然後將兩片粘接合在一起製成馬頭。

所有的馬均張口作嘶鳴狀,馬口的下頷是單獨捏塑,並經舌和牙齒的刻劃後,再粘接在馬頭下部的。

寬博型的馬頭,是由五塊泥片拼合粘接而成的,即左、右兩側的面頰各一片,馬頭的三片均系手塑。

將上述五片拼合粘接在一起後,在內側合縫線上一般都要覆泥進行加固。

馬頭上的附件如馬耳、飛鬃的大小、長短和厚薄都不一樣,且上面留有用刀削刮、刻劃的痕跡,說明這些附件都是單獨捏製後再與馬頭連接的。

陶馬的頸部中空,體腔中空,從破裂的合縫看,這些都是由不同形狀的泥片拼合而成的,而所有的泥片合縫處,都在內側覆有一層硬泥,經過錘打使接茬牢固。

陶馬體腔內部遺留有成片的麻布紋和細繩紋,以及直徑約五釐米的圓形錘窩,說**打時襯着麻布或麻繩的編織物。

馬腿和馬尾也是單獨用手工製成的。

陶馬的各個部件分別做好後,即進行拼裝組合。其順序是由腿到體腔,再接上頸、頭、尾,從而組成馬體的大型。

每匹陶馬重達二百四十五公斤,在拼裝組合的過程中需要藉助支架的支撐才能防止馬體變形。

組合後的陶馬還要對其外表進行一些細部修飾。

軀幹的外部塗一層細泥,經過打磨使表面光滑平整,顯得馬體肌肉豐滿:在馬胸部堆貼泥塊,雕刻出凸塊狀胸肌;雙肩處覆泥較厚,以顯示肩胛的高大寬博;馬的立鬃爲高浮雕,上面用篦狀工具劃出細細的鬃毛。

騎兵的鞍馬比車馬的雕飾略爲複雜,在馬背上要堆泥雕出高浮雕的鞍橋、淺浮雕的鞍韉,鞍上的流蘇及肚帶、鍬等細部裝飾,這些都是用減地法或貼泥條法雕成的。

鞍上一排排鞍釘及細部的紋飾用陰線顯示。

由於運用了不同的雕刻技法,使鞍韉造型十分逼真。

陶馬的四肢經過細緻地刻削打磨,圓的地方溜圓有光澤,扁的地方棱角分明,皮肉、骨節的關係都表現得十分清楚。

秦俑特點:兵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現實生活爲基礎,手法細膩、明快。每個陶俑的裝束、神態都不一樣。

人物的髮式就有許多種,手勢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異。

從他們的裝束、神情和手勢就可以判斷出是官還是兵,是步兵還是騎兵。

總體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獨有的威嚴與從容,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

秦始皇兵馬俑雕塑採用繪塑結合的方式,雖然年代久遠,但在剛剛發掘出來的時候還依稀可見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繪飾的色彩。

在手法上注重傳神,構圖巧妙,技法靈活,既有真實性也富裝飾性。

正因爲如此,秦兵馬俑在大華的雕塑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從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個陶俑、陶馬來看,幾乎無一雷同。

秦朝統一六國之後秦國實行全國徵兵制,兵源來自全國各地,這恐怕是他們在臉型、表情、年齡上有差別的主要原因。

工匠們用寫實的藝術手法把它們表現得十分逼真,在這個龐大的秦俑羣體中包容着許多顯然不同的個體,使整個羣體更顯得活躍、真實、富有生氣。

數以千計的陶俑、陶馬都經過精心彩繪。

陶俑的顏面及手、腳面顏色均爲粉紅色,表現出肌肉的質感。

特別是面部的彩繪尤爲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連眼睛的瞳孔也彩繪的活靈活現。

陶俑的髮髻、鬍鬚和眉毛均爲黑色。

整體色彩顯得絢麗而和諧。同時陶俑的彩繪還注重色調的對比,個體整體間均有差異,不同色彩的服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陶馬也同樣有鮮豔而和諧的彩繪,使靜態中的陶馬形象更爲生動。

綜述:

秦俑豐富而生動地塑造了多種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

其風格渾厚、洗練,富於感人的藝術魅力,是大華古代塑造藝術臻於成熟的標誌。

它既繼承了戰國以來大華的陶塑傳統,又爲唐代塑造藝術的繁榮奠定了基礎,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人類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寶”。

第四回 風波第十八回 兇器(二)第二十四回 戰勝第十四回 俑現(二)第二十回 兇器(四)第五回 驚人第三十回 五行養生(二)第十七回 兇器(一)第十二回 王者之劍第二回 風雨將至第四回 風波第三十七回 圍師必闕第六回 風異動第三十二回 覺悟(二)第一回 忐忑者第二十九回 五行養生第十四回 俑現(二)第三十一回 覺悟第三十六回 開局百步第二十五回 城外劫第二十回 兇器(四)第十回 戰慄第十七回 兇器(一)第二十三回 戰將第十七回 兇器(一)第二十二回 兇器(六)第六回 風異動第三回 將鬥將第二十一回 兇器(五)第七回 失遁第四回 風波第二十九回 五行養生第二十四回 戰勝第二十二回 兇器(六)第十六回 聖劍第三十六回 開局百步第十三回 俑現(一)第二十三回 戰將第六回 風異動第六回 風異動第十四回 俑現(二)第二十六回 捉弄第八回 風吹浪起第十四回 俑現(二)第三十六回 開局百步第二十三回 戰將第三十回 五行養生(二)第十回 戰慄第十六回 聖劍第十五回 爭鋒第十三回 俑現(一)第十二回 王者之劍第三回 將鬥將第二十七回 讓唯一消失第二十八回 南越王第二十一回 兇器(五)第三回 將鬥將第一回 忐忑者第十五回 爭鋒第十八回 兇器(二)第二十四回 戰勝第二回 風雨將至第三十四回 火焱的火第二十六回 捉弄第二十八回 南越王第二十二回 兇器(六)第二十二回 兇器(六)第二十四回 戰勝第二十五回 城外劫第三十九回 攻堅第二回 風雨將至第二十回 兇器(四)第二十四回 戰勝第十五回 爭鋒第二十二回 兇器(六)第三回 將鬥將第十四回 俑現(二)第十三回 俑現(一)第十九回 兇器(三)第二十一回 兇器(五)第四回 風波第十八回 兇器(二)第三十回 五行養生(二)第八回 風吹浪起第二十二回 兇器(六)第七回 失遁第三十四回 火焱的火第三十八回 戰且退第二十九回 五行養生第三十一回 覺悟第二十六回 捉弄第四回 風波第十三回 俑現(一)第十三回 俑現(一)第二十七回 讓唯一消失第三十回 五行養生(二)第二回 風雨將至第三十八回 戰且退第三十四回 火焱的火第三十八回 戰且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