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

海道的貿易,則盛於交廣一帶。西洋史上,說在漢代日南、交趾之地,是東西洋貿易中樞。案《史記·貨殖列傳》說:“番禺爲珠璣、玳瑁、果、布之湊。”番禺,便是現在廣東的首府。這些,都是後來通商的商品。然在廣州的貿易,也很發達了。《漢書·地理志》說:“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又船行,可二十餘日,有諶離國。步行,可十餘日,有夫甘都盧國。自夫甘都盧國船行,可二月餘,有黃支國。自武帝以來,皆獻見,有譯長,屬黃門。與應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離、奇石、異物……黃支之南,有已程不國。漢之譯使,自此還矣。”徐聞、合浦,都是現在廣東的縣。其餘國名,不可悉考。而黃支,或雲即西印度的建志補羅。若然,則中、印的交通,在陸路雖然阻塞,而在海道,又久有使譯往還了。又《山海經》一書,昔人視爲荒唐之言。據近來的研究,則其中確實含有古代的外國地理。此書所載山川之名,皆及其所祀之神,大約是方士之書。其兼載海外諸國,則因當時方士,都喜入海求神仙,所以有此紀錄。雖所記不太真確,然實非子虛烏有之談。據近來的研究,《山海經》所載的扶桑,便是現在的庫頁島。三神山指日本,君子國指朝鮮,白民系在朝鮮境內的蝦夷,黑齒則黑龍江以南的魚皮韃子。又有背明國,則在今堪察加半島至白令海峽之間。果然則古代對東北,航線所至,也不可謂之近了。

交通既啓,彼此的文明,自然有互相灌輸的。《漢書·西域傳》說:當時的西域人,本來不大打製鐵,鐵器的製造,都是中國人教他們的。這件事,於西域的開發,大有關係。在中國一方面,則葡萄、苜蓿、安石榴等,都自外國輸入。又木棉來自南洋,後世稱爲吉貝或古貝,在古時則稱爲橦。《蜀都賦》“布有橦華”,就是此物。《史記·貨殖列傳》所謂“珠璣、玳瑁、果、布”之布,也想必就是棉織品了。此等物,於中國的工業,也頗有關係。至於佛教的輸入,則其關係之大,更無待於言了。

第六、佛教和道教

在中國社會上,向來儒、釋、道並稱爲三教。儒本是一種學術,因在上者中竭力提倡,信從者衆多,才略帶宗教的權威。道則是方士的變相,後來雖摹彷彿教,實非其本來面目。二者都可說是中國所固有,只有佛教是外來的。

佛教的輸入,據《魏書·釋老志》,可分爲三期:一、匈奴渾邪王之降,中國得其金人,爲佛教流通之漸。二、哀帝元壽元年,即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秦景憲,受大月氏使伊存口授浮屠經。三、後漢明帝,夢見金人,以問羣臣。傅毅以佛對。於是遣郎中蔡愔和秦景憲使西域,帶着兩個和尚和佛教的經典東來。建寺於洛陽,名之爲白馬。案金人乃西域人所奉祀的天神,不必定是佛像。博士弟子,從一外國使者口受經典,也沒有什麼關係。帝王遣使迎奉,歸而建寺,其關係卻重大了。所以向來都說漢明帝時,佛法始入中國,然而楚王英乃明帝之兄。《後漢書》已說其爲浮屠齋戒祭祀。明帝永平八年,即公元65年,詔天下死罪,皆人縑贖,英亦遣使奉縑詣國相。詔報曰:“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慈,潔齋三日,與神爲誓,何嫌何疑,當有悔吝。其還贖,以助伊蒲塞,桑門之盛饌。”當明帝時,楚王業已如此信奉,其輸入,必遠在明帝以前。

梁啓超《佛教之初輸入》,考得明帝夢見金人之說,出於王浮的《老子化胡經》,浮乃一妖妄道士,其說殊不足信。然則佛教之輸入,恐尚較耶穌紀元時爲早。大約中國和西域有交通之後,佛教隨時有輸入的可能。但在現在,還沒有正確的史實可考。這時候,輸入的佛教,大約連小乘都夠不上。所以和當時所謂黃老者,關係很密。黃老,本亦是一種學術之稱。指黃帝、老子而言,即九流中道家之學。但此時的黃老,則並非如此。《後漢書·陳愍王寵傳》說國相師遷,追奏前相魏愔,與寵共祭天神,希冀非幸,罪至不道。而魏愔則奏與“王共祭黃老君,求長生福而已,無他冀幸”。此所謂黃老君,正是楚王英所奉的黃老。又《桓帝紀》:延熹九年,祠黃老於濯龍宮。而《襄楷傳》載楷上書桓帝,說“聞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則桓帝亦是二者並奉的。再看《皇甫嵩傳》,說張角奉祠黃老道。《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說張修之法,略與張角同。又說張修使人爲奸令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習,則此時所謂黃老,其內容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黃老爲什麼會變成一種迷信,而且和浮屠發生關係呢?原來張角、張修之徒,本是方士的流亞。所謂方士,起源甚早。當戰國時,齊威、宣,燕昭王,已經迷信他。後來秦始皇、漢武帝,迷信更甚。方士的宗旨,在求長生,而其說則託之黃帝。這個讀《史記·封禪書》、《漢書·郊祀志》可見。不死本是人之所欲,所以“世主皆甘心焉”。然而天下事真只是真,假只是假。求三神山、煉奇藥,安有效驗可睹?到後來,漢武帝也明白了,喟然而嘆曰:“世安有神仙。”至此,《史記》所謂“怪迂之士”、“阿諛苟合”之技,就無所用之了,乃一轉而蠱惑愚民,這是後來張角、張修等一派。其餘波,則蔓衍於諸侯王之間,楚王和陳王所信奉的,大約就是他了。秦皇、漢武的求神仙,勞費很大,斷不是諸侯之國,所能供給得起的;人民更不必論了。於是將尋三神山、築宮館、煉奇藥等事,一概置諸不提,而專致力於祠祭。在民間,則並此而不必,而所求者,不過五斗米。神仙家,《漢志》本和醫經經方,同列於方技。不死之藥,雖是騙人,醫學大概是有些懂得的,於是更加上一個符水治病。當社會騷擾,人心不安定之時,其誘惑之力,自然“匪夷所思”了。

佛教初輸入時,或只輸入其儀式,而未曾輸入其教義;或更與西域別種宗教夾雜,迷信的色彩很深。所以兩者的混合,很容易。

然則爲什麼要拉着一個老子呢?這大約是因黃帝而波及的。黃帝這個人,在歷史上,是個很大的偶像。不論什麼事,都依託他。然而黃帝是沒有書的,依託之既久,或者因宗教的儀式上,須有辭以資諷誦;或者在教義上,須有古人之言,以資附會。因黃老兩字,向來連稱;而黃老之學,向來算作一家言的,勸迷信黃帝的人,誦習《老子》,他一定易於領受。這是張修所以使人誦習《五千文》的理由。楚王英誦黃老之微言,所誦者,恐亦不外乎此。“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當初因黃帝而及老子,意雖但在於利用其辭,以資諷誦,但習之久,難保自己亦要受其感化。

況且至魏晉之際,玄學盛行,《老子》變爲社會上的流行品。所謂方士,雖然有一派像葛洪等,依然專心於修煉、符咒、服食,不講哲理;又有一派如孫恩等,專事煽惑愚民,不談學問。然而總有一派和士大夫接近,要想略借哲理,以自文飾的。其所依附,自然仍以《老子》爲最便。於是所謂老子,遂漸漸地取得兩種資格:一是九流中道家之學的鉅子;一是所謂儒、釋、道三教中道教的教主。然而其在南方,不過是一個古代的哲學家,教主的資格,還不十分完滿。直到公元四世紀中,魏太武帝因崔浩之言,把寇謙之迎接到洛陽,請他升壇作法,替他佈告天下,然後所謂道教,真個成爲一種宗教,而與儒、釋鼎足而三了。這怕是秦漢時的方士,始料未及的。

第七、兩漢的社會

漢承秦之後,秦代則是緊接着戰國的。戰國時代,封建的勢力,破壞未盡,而商業資本,又已擡頭。在漢時,還是繼續着這個趨勢。

《史記·平準書》上,說漢武帝時的富庶,是:

非遇水旱之災,民則家給人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餘貨財。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大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而不可食。衆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羣。乘字牝者,儐而不得聚會。守閭閻者食粱肉;爲吏者長子孫;居官者以爲姓號。故人人自愛而重犯法,先行誼而絀恥辱焉。

富庶如此,宜乎人人自樂其生了。然而又說:“網疏而民富,役財驕溢,或至兼併。”果真家給人足,誰能兼併人?又誰願受人的兼併?可見當時的富庶,只是財富總量有所增加,而其分配的不平均如故。所以漢代的人,提起當時的民生來,都是疾首蹙額。

這樣嚴重的社會問題,懸而待決,於是釀成了新莽時的變亂。莽末亂後,地權或可暫時平均。因爲有許多大地主,業已喪失其土地了。然而經濟的組織不改,總是轉瞬便要回復故態的。所以仲長統的《昌言》上又說:

井田之變,豪人貨殖,館舍佈於州郡,田畝連於方國。

豪人之室,連棟數百。膏田滿野,奴婢千羣,徒附萬計。船車賈販,周於四方。廢居積貯,滿於都城。

可見土地和資本,都爲少數人所佔有了。我們觀此,才知道後漢末年的大亂,政治而外,別有其深刻的原因。

漢去封建之世近,加以經濟上的不平等,所以奴婢之數極多,有官有私。官奴婢是犯罪沒入的,私奴婢則因貧而賣買。當時兩者之數皆甚多,卓王孫、程鄭,都是以此起家的。所以《史記·貨殖列傳》說:“童手指千”,則比千乘之家。甚而政府亦因以爲利,如晃錯勸文帝募民入丁奴婢贖罪,及輸奴婢以拜爵。武帝募民入奴,得以終身復,爲郎者增秩。又遣官治郡國算緡之獄,得民奴婢以千萬數。前後漢之間,天下大亂,人民窮困,奴婢之數,更因之而增多。光武帝一朝,用極嚴的命令去免除。然而奴婢的原因不除去,究能收效幾何,也是很可疑惑的。

因去封建之世近,所以宗法和階級的思想,很爲濃厚。大概漢代家庭中,父權很重。在倫理上,則很有以一孝字,包括一切的觀念。漢儒說孔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經》”,在諸經之傳中,對於《孝經》和《論語》,特別看重,就是這個道理。在政治上,則對於地方官吏,還沿襲封建時代對於諸侯的觀念。服官州郡的,稱其官署爲本朝。長官死,僚屬都爲之持服。曹操、張超的爭執,在我們看來,不過是軍閥的相爭;而臧洪因袁紹不肯救張超,至於舉兵相抗,終以身殉,當時的人,都同聲稱爲義士。然而漢朝人也有漢朝人的好處。因其去古近,所以有封建時代之士,一種慷慨之風。和後世的人,惟利是視,全都化成漢人所謂商賈者不同。漢代之士,讓爵讓產的極多,這便是封建時代,輕財仗義的美德。其人大抵重名而輕利,好爲奇節高行。

後漢時代的黨錮,便是因此釀成的。至於武士,尤有慷慨殉國之風。司馬相如說:當時北邊的武士,“聞烽舉燧燔”,都“攝弓而馳,荷戈而走,流汗相屬,惟恐居後”。這或許是激勵巴蜀人過當的話,然而當時的武士,奮不顧身的氣概,確是有的。我們只要看前漢的李廣,恂恂得士,終身無他嗜好,只以較射赴敵爲樂,到垂老,還慷慨,願身當單于。其孫李陵,更能“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與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司馬遷說他有“國士之風”,真不愧啊。他手下的士卒五千,能以步行絕漠,亦是從古所無之事。這都由於這些“荊楚勇士,奇材劍客”,素質佳良而然。可見當時不論南北人民,都有尚武的風氣,所以後漢時,班超能以三十六人,立功絕域。一個英雄的顯名,總借無數無名英雄的襯托。我們觀於漢代的往事,真不能不神往了。

因武士的風氣還在,所以遊俠也特盛。遊俠,大約是封建時代的“士”。封建制度破壞後,士之性質近乎文的則爲儒,近乎武的則爲俠。孔子設教,大約是就儒之社會,加以感化,墨子設教,則就俠的徒黨,加以改良。所以古人以儒墨並稱,亦以儒俠對舉。墨者的教義,是捨身救世,以自苦爲極的。這種教義,固然很好,然而決非大多數人所能行。所以距墨子稍遠,而其風即衰息。《遊俠列傳》所謂俠者,則“已諾必誠;不愛其軀,以赴士之阨困;既己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仍回覆其武士的氣概。然而生活總是最緊要的問題。此等武士,在生產上,總是落伍的,既已連羣結黨,成爲一種勢力,自不免要藉此以謀生活。於是就有司馬遷所謂“盜跖之居民間者”。仁俠之風漸衰,政治上就不免要加以懲艾;人民對他,亦不免有惡感。而後起的俠者,就不免漸漸地軟化了。

第47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3)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16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2)第4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3)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60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1)第64章 剿夷與撫夷 (3)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28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2)第12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1)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68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1)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20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3)第36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2)第86章 一戰後的中國 (6)第19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2)第39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2)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28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2)第14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3)第2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1)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32章 改制與革命 (1)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第84章 一戰後的中國 (4)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13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2)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34章 改制與革命 (3)第69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2)第2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1)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35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1)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1)第85章 一戰後的中國 (5)第32章 改制與革命 (1)第30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1)第21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4)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49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1)第19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2)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3)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6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2)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50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2)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60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1)第30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1)第44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4)第70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3)第14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3)第32章 改制與革命 (1)第35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1)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82章 一戰後的中國 (2)第54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3)第41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1)第19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2)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7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3)第64章 剿夷與撫夷 (3)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1)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64章 剿夷與撫夷 (3)第13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2)第61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2)第6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2)第83章 一戰後的中國 (3)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47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3)第8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4)第43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3)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第71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4)第26章 秦廣漢興之際 (3)第50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2)第30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1)第49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1)第39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2)第52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1)第20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3)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41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1)第20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3)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3)第56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