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的不競如此,內之則養兵之多,至一百十六萬,財政爲之困敝,而仍不可以一戰。宋代的財政,和前代不同。前代開國之時,大抵取於民者甚輕,所以後來還有蒐括的餘地。宋朝則因養兵之故,唐中葉後所興鹽茶等稅,都沒有除掉。就是藩鎮的苛稅,雖說是削平之時,都經停罷,實亦去之未盡。所以人民的負擔,在承平之時,業已不勝其重了。
內治則從澶淵和議成後,宋真宗忽而託言有天書下降。於是封泰山,祀汾陰,齋醮宮觀之事紛起,財用始患不足。而政治亦日益因循。真宗之後,仁宗繼之。在位最久,號爲仁君,然而姑息彌甚。仁宗之後,英宗繼之,則在位不過四年而已,未能有所作爲。當仁宗時,范仲淹爲相。曾有意於改革。然未久,即不安其位而去。至1068年,神宗即位,用王安石爲宰相,力行新法,而政治的情勢始一變。
王安石的新法,範圍所涉甚廣。然舉其最重要的,亦不過下列三端:其一、青苗、免役之法,是所以救濟農民的。宋承唐、五代之後,版籍之法既壞,又武人擅土,暴政亟行,其時的農民,很爲困苦。而自兩稅法行之後,估計丁、貲之數,以定戶等,而籤差以充役。役事重難,有破產不能給的。人民因此,至於不敢多種田,父子兄弟,不敢同居,甚至有自殺以免子孫之役的,其慘苦不可勝言。王安石乃立青苗之法,將各處常平、廣惠倉的畜積,當農時借與人民,及秋,隨賦稅交納。取息二分,謂之青苗錢。又立免役之法,令本來應役之戶出免役錢,不役之戶出助役錢,以其錢僱人充役,免卻籤差。
其二、裁兵、置將及保甲,是所以整頓軍政的。宋朝既集兵權於中央,沿邊須戍守之處,都由中央派兵前往,按時更調,謂之番戍。其意原欲令士卒習勞,不至於驕惰。然而不悉地形,又和當地的百姓不習熟,不能得其助力,往往至於敗北。卻因此多添出一筆“衣糧”之費,財政更受其弊。安石先將兵額大行裁減。置將統兵,分駐各地,以革番戍之弊。安石之意,以爲根本之計,是要行民兵的。於是立保甲之法。令人民以五家爲一保,五十家爲一大保,五百家爲一都保。保有保長,大保有大保長,都保有都保正、副。戶有二丁的,以其一爲保丁。初令保丁每日輪派五人,警備盜賊。後來教保長以武藝,令其轉教保丁。募兵闕,則收其餉,以充民兵教閱之費。
其三、改革學校、貢舉之法,是所以培養人才的。自魏、晉以後,學校久已有名無實,不過是進取之一途而已。科舉則進士、明經,所學都失之無用。王安石是主張行學校養士之法的。於是於太學立三舍。初入學的居外舍,以次升入內舍、上舍。上舍生得免禮部試,授之以官。又立律學、武學及醫學。於科舉,則因自唐以來,俗重進士而輕諸科。乃罷諸科,獨存進士。改試經義、論、策。其所謂經義,則改墨義爲大義。又立新科明法,以待士之不能改業的。
王安石所行的新法,以這幾件爲最有關係。此外尚有農田水利,方田均稅等。變法之初,特設制置三司條例司,以規劃財政。安石對於理財,最爲注意。
當其時,一歲的用度,都編有定式。經其整頓之後,中央和各州的財政,都有贏餘。宋初官制,最爲特別。治事都以差遣,官不過用以定祿、秩而已。神宗才革新官制。一切以唐代爲法。遂罷三司,還其職於戶部。樞密僅主兵謀,所管兵政,亦還之兵部。新設的機關,亦都廢罷。
王安石的新法,範圍既廣,流弊自然不能沒有的。特如青苗,以多散爲功,遂不免於抑配。抑配之後,有不能償還的,又不免於追呼,甚或勒令鄰保均賠。保甲則教閱徒有其名,而教閱的人,反因此而索詐。都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宋朝當日,既處於不能不改革之勢,則應大家平心靜氣,求其是而去其弊。而宋朝人的風氣,喜持苛論,又好爲名高。又因諫官權重,朋黨之風,由來已久。至此,反對新法的人,遂紛紛而起。反對無效,則相率引去。
安石爲相,前後凡七年。終神宗之世,守其法不變。1085年,神宗崩,哲宗立。年幼,太皇太后高氏臨朝。以司馬光、呂公著爲宰相。新法遂盡廢。安石之黨,多遭斥逐。當時朝臣都奉太皇太后爲主,於哲宗的意思,不甚承順。哲宗懷恨在心。太皇太后崩後,遂相章惇,復行新法,謂之“紹述”。舊黨亦多遭斥逐。1100年,哲宗崩,徽宗立。太后向氏權同聽政。頗進用舊黨,欲以消弭黨見,而卒無成效。徽宗親政後,亦傾向新黨,復行新法。然用一反覆無常的蔡京。徽宗性本奢侈,蔡京則從各方面,蒐括錢財,去供給他。於是政治大壞,北宋就迫於末運了。
第四、遼夏金的興起
文化是逐漸擴大的。中國近塞諸民族,往往其初極爲野蠻,經過若干年之後,忽嶄然露頭角。其政治兵力和社會的開化,都有可觀。這並非其部落中一二偉人所能爲,而實在是其部落逐漸進化的結果。遼、夏、金的興起,都是此例。
現在的熱河,自秦、漢至唐,本系中國的郡縣。不過地處邊陲,多有異族雜居罷了。雜居在這區域中的異族,主要的是鮮卑。當兩晉時,鮮卑部落紛紛侵入內地,獨有所謂奚、契丹的,仍居住於西遼河上游流域,沒有移動。南北朝時,契丹曾爲柔然及高句麗所破。隋時,休養生息,漸復其舊。唐武后時,其酋長李盡忠造反,又遭破壞。於是其酋長大賀氏亡,遙輦氏起而代之。然亦積弱不振。到唐末,而其部落中有一偉人出,是爲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機。契丹舊分八部,部各有一大人。嘗公推一大人司旗鼓。“及其歲久,或國有疾疫而畜牧衰”。則公議,更立其次。太祖始並八部爲一。遂於916年,代遙輦氏,爲契丹的君長。這時候,北方適無強部。於是太祖東征西討,東北滅渤海,服室韋。西北服黠戛斯。西征回鶻,至於河西。其疆域,東至海,西接流河,北至臚朐河,南與中國接壤,儼然北方一大國了。
太祖初與李克用約爲兄弟,後又背之,通好於樑,所以李克用很恨他。後唐之世,契丹和中國交兵。其時後唐兵力尚強,契丹不得逞。然而後唐的幽州守將周德威恃勇,棄渝關不守,平州遂爲契丹所陷。至於營州,則唐朝設立都督府,本所以管理奚、契丹的。此時契丹盛強,唐室的威靈,久已失墜,其爲所佔據,更不待言了。太祖死於926年,次子太宗立。越十年,而石晉來求援,安坐而得燕雲十六州。兩河之地,遂爲契丹所控制。
太宗是個粗才,所以入中國而不能有。先是太祖的長子名倍,通詩書,善繪畫,又工醫藥等雜技,是個濡染中國文化極深的人。而太祖的皇后述律氏,不喜歡他。平渤海之後,封爲東丹王,命其鎮守東垂,東丹王浮海奔後唐。廢帝敗亡時,先殺之而後死。太宗死後,述律後又要立其第三子李胡。李胡暴虐,國人不附。於是契丹人就軍中擁立東丹王的兒子,是爲世宗。李胡發兵拒敵,給世宗打敗。世宗在位僅四年。死後,太宗的兒子穆宗繼立。沉湎於酒,不恤國事。中國當此時,很有恢復燕、雲的機會,惜乎周世宗早死,以致大功不成。969年,穆宗被弒,世宗之子景宗立。在位十四年。
子聖宗繼之。聖宗年幼,太后蕭氏同聽政。聖宗時,爲遼的全盛時代。澶淵之盟,即成於此時。1031年,聖宗死,子興宗立。年少氣盛,於是有派人到中國來求割關南之舉。中國遣富弼報使,反覆爭辯,纔算把求地之議打銷。此次所增歲幣,中國和契丹,爭論納、貢兩個字。《宋史》上說系用納字,《遼史》上則說用貢字的,未知孰是。然而即使用納字,也體面得有限了。興宗時,算是契丹蒙業而安的時代。1055年,興宗死,子道宗立。任用佞臣耶律乙辛,政治始壞。1101年,道宗死,孫天祚帝立。荒於遊畋,於國事簡直置諸不管。而東北方的女真,適於此時興起,遼人就大禍臨頭了。
西夏是党項部落。唐太宗時,歸化中國。其酋長姓拓跋氏。後裔思敬,以討黃巢功,賜姓李。爲定難節度使。世有夏、銀、綏、宥、靜五州。傳八世,至繼捧,以宋太宗時來降。盡獻其地。而其族弟繼遷叛去。985年,繼遷襲據銀州。明年,降於遼。1002年,又襲據靈州。明年,爲蕃族潘羅支所殺。子德明立。三十年未曾窺邊。然以其間西征回鶻,取河西,地益大,1032年,德明子元昊立。立二年,遂反。至1043年才成和。元昊定官制;造文字;設立蕃、漢兩學;區劃郡縣;分配屯兵。其立國的規模,亦頗有可觀。
金室之先,是隋、唐時的黑水靺鞨。渤海盛時,靺鞨都役屬於他。渤海亡後,改稱女真。在混同江以南的,系遼籍,謂之熟女真。以北的不繫籍,謂之生女真。金朝王室的始祖,是高麗人。名函普。入居生女真的完顏部。勸解部人和他部的爭鬥。娶其六十未嫁之女。遂爲完顏部人。生女真程度,本來很低,函普以高麗的文化教導之,才漸次開化。函普的曾孫獻祖,徙居安出虎水,始築室,知樹藝。其子昭祖,漸以條教,統轄諸部。昭祖耀武,至於青嶺、白山,入於蘇濱、耶懶之地。至其子景祖,則統門、五國諸部,亦來聽命。女真民族,漸有統一之望了。景祖始受遼命,爲生女真部族節度使。其三子世祖、肅宗、穆宗,相繼襲職。以至於世祖之子太祖。遂有叛遼之舉。
女真人雖甚野蠻,然自渤海立國以來,業已一度的開化。更加以高麗人的啓發,遂漸起其民族自負之心。當這時候,女真人的強悍,非遼人所能敵,女真人亦自知之。特苦於部族衆多,勢分而弱,不足以與遼敵。從景祖以來,諸部漸次統一,而金朝人的,亦漸次加大。剛又遇着天祚帝的荒淫,年年遣使到海上去求海東青,騷擾無所不至,爲諸部族所同怨。金太祖遂利用之以叛遼。金太祖的叛遼,事在1114年。兵一舉而鹹州、寧江州、黃龍府,次第陷落。天祚帝本是個不懂事的,得女真叛信,立刻自將大兵去征討。兵未全到,聞後方有人叛亂,又忽遽西還。其兵遂爲金人所襲敗。東京亦陷落。天祚帝忽又把金事置諸度外,恣意遊畋。而遣使與金議和。遷延不就。至1121年,金太祖再進兵,遂陷遼,上京。旋遼將耶律餘睹來降。金人用爲嚮導,中京、西京,又次第陷落。南京擁立秦晉國王淳,亦不能自立。而宋人夾攻之兵又起。
第五、宋和遼夏的關係
宋自仁宗以前和遼、夏的關係,此前已講到。神宗時,對遼還保守和平,對夏則又開兵釁。夏元昊死於1051年,子諒祚立。十六年而死。子秉常立,年方三歲。是年,宋鄜州將種諤襲取綏州。明年,爲神宗元年,夏人請還前此所取塞門、安遠兩寨,以換取綏州。神宗許了他,而夏人並無誠意。於是改築綏州,賜名綏德,又進築了許多寨。夏人遂舉兵來犯。神宗用韓絳、種諤,以經營西邊,迄不得利。而開熙河之議起。熙河是現在甘肅南部之地。唐中葉後,爲吐蕃所陷。後來雖經收回,而蕃族留居其地的很多。大的數千家,小的數十百家爲一族。其初頗能助中國以御西夏,後來亦不免有折而入之的。神宗時,王韶上平戎之策。說欲取西夏,必先復河湟。王安石主其議,用爲洮河安撫使。王韶就把熙、河等州,先後恢復,建爲一路。時在107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