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1)

清代學術的中堅,便是所謂漢學。這一派學術,以經學爲中心。專搜輯闡發漢人之說,和宋以來人的說法相對待,所以得漢學之稱。

漢學家的考據,亦可以說是導源於宋學中之一派的。而其興起之初,亦並不反對宋學。只是反對宋學末流空疏淺陋之弊罷了。所以其初期的經說,對於漢宋,還是擇善而從的。而且有一部分工作,可以說是繼續宋人的遺緒。但是到後來,其趨向漸漸變了。其工作,專注重於考據。考據的第一個條件是真實。而中國人向來是崇古的。要講究古,則漢人的時代,當然較諸宋人去孔子爲近。所以第二期的趨勢,遂成爲專區別漢、宋,而不復以己意評論其短長。到此,纔可稱爲純正的漢學。所以也有對於這一期,而稱前一期爲漢宋兼採派的。

第一期的人物,如閻若璩、胡渭等,讀書都極博,考證都極精。在這一點,可以說是繼承明末諸儒的遺緒的。但是經世致用的精神,卻漸漸的缺乏了。第二期爲清代學術的中堅。其中人物甚多,近人把他分爲皖、吳二派。皖派的開山,是江永,繼之以戴震。其後繼承這一派學風的,有段玉裁、王念孫、引之父子和末期的俞樾等。此派最精於小學,而於名物制度等,搜考亦極博。所以最長於訓釋。古義久經湮晦,經其疏解,而燦然復明的很多。吳派的開山,是惠周惕、惠士奇、惠棟,父子祖孫,三世相繼。其後繼承這一派學風的,有餘蕭客、王鳴盛、錢大昕、陳壽祺、喬樅父子等。這派的特長,尤在於輯佚。古說已經亡佚,經其搜輯而大略可見的不少。

漢學家的大本營在經。但因此而旁及子、史,亦都以考證的方法行之。經其校勘、訓釋、搜輯、考證,而發明之處也不少。其治學方法,專重證據。所研究的範圍頗狹,而其研究的工夫甚深。其人大都爲學問而學問。不攙以應用的,亦頗有科學的精神。

但是隨着時勢的變化,而漢學的本身,也漸漸的起了變化。這種變化,其初也可以說是起於漢學的本身,但是後來,適與時勢相迎合,於是漢學家的純正態度漸漸地改變。而這一派帶有致用色彩的新起的學派,其結果反較從前純正的漢學爲發達。這是怎樣一回事呢?原來漢學的精神,在嚴漢、宋之界。其初只是分別漢、宋而已,到後來,考覈的工夫愈深,則對於古人的學派,分別也愈細。漢、宋固然不同,而同一漢人之中,也並非不相違異。其異同最大的,便是今、古文之學。其初但從事於分別漢、宋,於漢人的自相歧異,不甚措意。

到後來,漢、宋的分別工作,大致告成,而漢人的分別問題,便橫在眼前了。於是有分別漢人今古文之說,而專替今文說張目的。其開山,當推莊存與,而繼之以劉逢祿和宋翔鳳,再繼之以龔自珍和魏源。更後,更是現代的廖平和康有爲了。漢代今文學的宗旨,本是注重經世的。所以清代的今文學家,也帶有致用的色彩。其初期的莊、劉已然,稍後的龔、魏,正值海宇沸騰,外侮侵入之際。二人都好作政論,魏源尤其留心於時務。其著述,涉及經世問題的尤多。最後到廖平,分別今古文的方法更精了。至康有爲,則利用經說,自抒新解,把春秋三世之義,推而廣之。而又創託古改制之說,替思想界起一個大革命。

清學中還有一派,是反對宋學的空談,而注意於實務的。其大師便是顏元。他主張仿效古人的六藝,留心於禮、樂、兵、刑諸實務。也很有少數人佩服他。但是中國的學者,習慣在書本上做工夫久了,而學術進步,學理上的探討和事務的執行,其勢也不得不分而爲二。所以此派學問,傳播不甚廣大。

還有一派,以調和漢、宋爲目的,兼想調和漢、宋二學和文士的爭執的,那便是方苞創其前,姚鼐繼其後的桐城派。當時漢、宋二學,互相菲薄。漢學家說宋學家空疏武斷,還不能明白聖人的書,何能懂得聖人的道理?宋學家又說漢學家專留意於末節,而忘卻聖人的道理,未免買櫝還珠。至於文學,則宋學家帶有嚴肅的宗教精神,固然要以事華採爲戒;便是漢學家,也多自矜以樸學,而笑文學家爲華而不實的——固然,懂得文學的人,漢、宋學家中都有,然而論漢、宋學的精神,則實在如此。其實三者各有其立場,哪裡可以偏廢呢?所以桐城派所主張義理、考據、辭章三者不可缺一之說,實在是大中至正的。但是要兼採三者之長而去其偏,這是談何容易的事?所以桐城派的宗旨,雖想調和三家,而其在漢、宋二學間的立場,實稍偏於宋學,而其所成就,尤以文學一方面爲大。

清朝還有一位學者,很值得介紹的,那便是章學誠。章學誠對於漢、宋學都有批評。其批評,都可以說是切中其得失。而其最大的功績,尤在史學上。原來中國人在章氏以前不甚知道“史”與“史材”的分別,又不甚明瞭史學的意義。於是一、其作史,往往照着前人的格式,有的就有,無的就無,倒像填表格一樣,很少能自立門類或刪除前人無用的門類的。二、則去取之間,很難得當。當歷史讀,已經是汗牛充棟,讀不勝讀了,而當作保存史材看,則還是嫌其太少。章氏才發明保存史材和作史,是要分爲兩事的。儲備史材,愈詳愈妙,作史則要斟酌一時代的情勢,以定去取的,不該死守前人的格式。這真是一個大發明。章氏雖然沒有作過史,然其借改良方誌的體例,爲豫備史材的方法,則是頗有成績的。

理學在清朝,無甚光彩。但其末造,能建立一番事功的曾國藩卻是對於理學,頗有工夫的,和國藩共事的人,如羅澤南等,於理學亦很能實踐。他們的成功,於理學可謂很有關係。這可見一派學問,只是其末流之弊,是要不得,至於真能得其精華的,其價值自在。

以上所說,都是清朝學術思想變遷的大概,足以代表一時代重要的思潮的。至於文學,在清朝比之前朝,可說無甚特色。稱爲古文正宗的桐城派,不過是謹守唐、宋人的義法,無甚創造。其餘摹仿漢、魏、唐、宋的駢文的人,也是如此。詩,稱爲一代正宗的王士禎,是無甚才力的。後來的袁、趙、蔣,雖有才力,而風格不高。中葉後競尚宋詩,亦不能出江西派杵臼。詞,清初的浙派,尚沿元、明人輕佻之習。常州派繼起,頗能力追宋人的作風,但是詞曲,到清代,也漸成爲過去之物。不但詞不能歌,就是曲也多數不能協律,至其末年,則耳目的嗜好也漸變,皮黃盛而崑曲衰了。平民文學,倒也頗爲發達。用語體以作平話、彈詞的很多。在當時,雖然視爲小道,卻是現在平民文學所以興起的一個原因。書法,歷代本有南北兩派。南派所傳的爲帖,北派所傳的爲碑。自清初以前,書家都取法於帖。但是屢經翻刻,神氣不免走失。所以到清中葉時,而潛心碑版之風大盛。主持此論最力,且於作書之法,闡發得最爲詳盡的,爲包世臣。而一代書家,卓然得風氣之先的,則要推鄧完白。清代學術思想,都傾向於復古,在書法上亦是如此的。這也可見一種思潮正盛之時,人人受其鼓盪而不自知了。

第八、清代的社會生活

論起清代的社會來,確乎和往古不同。因爲它是遭遇着曠古未有的變局的。這曠古未有的變局,實在當十六世紀之初——歐人東略——已開其端。但是中國人,卻遲到十八世紀的中葉——五口通商——方纔感覺到。自此以前,除少數——如在海口或信教——與西人接近的人外,還是絲毫沒有覺得。

清代是以異族入主中國的,而又承晚明之世,處士橫議、朋黨交爭之後,所以對於裁抑紳權、摧挫士氣二者,最爲注意。在明世,江南一帶,有所謂投大戶的風氣。仕宦之家,僮僕之數,盈千累百。不但擾害小民,即主人亦爲其所挾制。到清代,此等風氣,可謂革除了。向來各地方,有不齒的賤民,如山、陝的樂籍,紹興的惰民,徽州的伴檔,寧國的世僕,常熟、昭文的丐戶,江、浙、福建的棚民,在清世宗時,亦均獲除籍。此等自然是好事。然而滿、漢之間,卻又生出不平等來了。旗人在選舉、司法種種方面,所佔地位都和漢人不同,而其關係最大的,尤莫如摧挫士氣一事。宋、明兩朝,士大夫都很講究氣節。風會所趨,自然不免有沽名釣譽的人,鼓動羣衆心理,勢成一鬨之市。即使動機純潔,於事亦不能無害,何況持之稍久,爲野心者所利用,雜以他種私見,馴致釀成黨爭呢?物極必反,在清代,本已有動極思靜之勢,而清人又加之以摧挫,於是士大夫多變爲厭厭無氣之流,不問國事。高者講考據、治詞章,下者遂至於嗜利而無恥。管異之有《擬言風俗書》,最說得出明清風氣的轉變。他說:

明之時,大臣專權,今則閣、部、督、撫,率不過奉行詔命。明之時,言官爭競,今則給事、御史,皆不得大有論列。明之時,士多講學,今則聚徒結社者,渺焉無聞。明之時,士持清議,今則一使事科舉,而場屋策士之文,及時政者皆不錄。大抵明之爲俗,官橫而士驕。國家知其敝而一切矯之,是以百數十年,天下紛紛,亦多事矣。顧其難皆起于田野之間,閭巷之俠,而朝寧學校之間,安且靜也。然臣以爲明俗敝矣,其初意則主於養士氣,蓄人才。今夫鑑前代者,鑑其末流,而要必觀其初意。是以三代聖王相繼,其於前世,皆有革有因,不力舉而盡變之也。力舉而盡變之,則於理不得其平,而更起他禍。

清朝當中葉以後,遇見曠古未有的變局,而其士大夫,迄無慷慨激發,與共存亡的,即由於此。此等風氣,實在至今日,還是受其弊的。

我們今日,翻一翻較舊的書,提到當時所謂“洋務”時,率以通商、傳教兩個名詞並舉。誠然,中西初期的交涉,不外乎此兩端。就這兩端看來,在今日,自然是通商的關係,更爲深刻——因爲帝國主義者經濟上的剝削,都是由此而來的——其在當初,則歐人東來,所以激起國人的反抗的,實以傳教居先,而通商顧在其次。歐人東來後,中國反對他傳教的情形,此前已有講述,但這還是士大夫階級的情形。至1861年,《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發生效力以來,從前沒收的教堂,都發還。教士得在中國公然傳教。從此以後,洋人變爲可畏之物,便有恃入教爲護符,以魚肉鄰里的。地方官遇教案,多不能持平,小民受着切膚之痛,教案遂至聯綿不絕。直至1900年,其禍乃稍戢。

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17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3)第88章 呂思勉小傳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23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2)第69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2)第70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3)第7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3)第83章 一戰後的中國 (3)第21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4)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第64章 剿夷與撫夷 (3)第6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2)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第4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3)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43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3)第17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3)第28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2)第68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1)第55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4)第57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2)第88章 呂思勉小傳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86章 一戰後的中國 (6)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13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2)第50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2)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34章 改制與革命 (3)第31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2)第31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2)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31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2)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84章 一戰後的中國 (4)第65章 剿夷與撫夷 (4)第16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2)第41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1)第4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3)第78章 辛亥革命 (3)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23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2)第26章 秦廣漢興之際 (3)第23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2)第82章 一戰後的中國 (2)第57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2)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1)第4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3)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52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1)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6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2)第64章 剿夷與撫夷 (3)第61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2)第85章 一戰後的中國 (5)第40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3)第6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2)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3)第55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4)第16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2)第83章 一戰後的中國 (3)第31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2)第11章 霸國與霸業 (3)第1章 代序:閱盡滄桑,讀史明智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50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2)第67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2)第14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3)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28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2)第64章 剿夷與撫夷 (3)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72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5)第17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3)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35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1)第40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3)第40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3)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17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3)第52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1)第14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3)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89章 蔣廷黻小傳第44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4)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21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4)第35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1)第10章 霸國與霸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