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1906年)九月,釐定中央官制。前清中央主要的機關有內閣、軍機處、六部、九卿。所謂九卿,多半是無用的衙門。六部採用委員制,每部有滿、漢尚書各一,滿、漢侍郎各二,共六人主政,責任不專,遇事推諉。並且自道、鹹以後,各省督撫權大,六部成了審覈機關,本身幾全不舉辦事務。軍機處是前清中央政府最得力的機關,原是內閣分出來的一個委員會,實際輔佐皇帝處理大政的。自軍機處在雍正年間成立以後,內閣變成一種裝飾品。丙午年的改革,保存了軍機處,此外設立十一部,每部以一個尚書爲最高長官。這種改革雖不完滿,比舊制實在是好多了。但十一名尚書發表以後,漢人只佔五人,比以前六部滿、漢各一的比例還差了。所以這種改革,不但未和緩漢人的不平,反加增了革命運動的力量。
丁未年(1907年)滿清決定設資政院於北京,作爲中央的民意機關;設諮議局於各省,作爲地方的民意機關。戊申年,滿清頒佈憲法大綱,並規定九年爲預備立憲時期。如果真要立憲,九年的預備實在還不夠。但是因爲當時國人對滿清全不信任,故反對九年的預備,說滿清不過藉預備之名擱置立憲。
滿清在這幾年之內,不但借改革以收漢人的政權,並且鐵良和良弼想盡了法子把袁世凱的北洋兵權也奪了。等到戊申的秋天,宣統繼位,其父載灃作攝政王的時候,第一條命令是罷免袁世凱。此時漢人之中尚忠於清廷而又有政治手腕者,袁世凱要算是第一,載灃還要得罪他,這不是滿清自取滅亡嗎?
清季的革命運動,有同盟會所指導的;亦有同盟會員非秉承會的計劃而自行行動的;並有並非同盟會會員懷抱政治革命或種族革命的思想而行動的。三者比較起來,自以同盟會所策劃的爲最多,而其聲勢也較壯。
1903年1月,洪秀全的第三個兄弟洪福全,曾聯絡內地洪門會,謀以舊曆壬寅除夕,乘清朝官吏聚集在萬壽宮時加以襲擊,然後起事。因事泄,未成。明年,黃興組織華興會。聯絡哥老會黨,謀以秋間起事於長沙,亦不克。又明年,便是同盟會成立的一年了。
革命運動的初期,所聯絡的不過是會黨。雖亦曾運動防營,而防營武力有限,且其人見解多陳舊,不易受主義的感動。會黨雖徒衆頗多,究不能公然行動,而其組織也並不十分緊密,所以其收效頗遲。到同盟會成立的前後,則中流社會覺悟的漸多。其時在上海報館中,則有從戊戌政變以後,始終反對舊黨的《蘇報》,又有章炳麟所著的《馗書》,鄒容所著的《革命軍》等發行。在日本的留學界,定期和不定期的刊物尤多,大都帶有革命色彩。人心風動,而革命主義的傳播,遂一日千里。到同盟會成立後,更加以組織和策劃。於是各種革命的勢力,漸匯於一,其行動就更有力了。
此時同盟會在日本,發刊《民報》,以爲宣傳主義的機關。派遣同志人內地,聯絡各陸軍學堂的學生及新軍、工人。海外的同志,則擔任籌募軍費、接濟軍械等。1906年,同盟會會員劉道一、蔡紹南等,聯絡會黨,並運動防營和工人,以初冬在萍鄉、醴陵、瀏陽三處,同時舉事。以力薄致敗。這一次,系同盟會會員個人的行動,未秉承會中計劃。事發之後,會中分籌應援,亦無所及,然而清廷合湘、鄂、蘇、贛四省的兵力,然後把他打平。可見清廷的無用,而革命黨人身殉主義的堅強了。明年,黨員許雪秋又以夏初起事於廣東饒平縣的黃岡,亦以勢弱致敗。
然而黃岡事定後,未幾,即有安徽候補道徐錫麟槍殺巡撫恩銘之事。徐錫麟此時,系警察學堂的提調,而恩銘則系總辦。錫麟潛以革命思想,灌輸學生。乘學堂畢業之時,把恩銘槍斃。率領學生,佔據軍械局。旋因被圍攻致敗。清人剖其心以祭恩銘。錫麟在其本籍紹興,辦有大通學堂。其表妹秋瑾,在學堂中擔任教員,暗中主持革命事務。清人又加以圍捕,把秋瑾殺害。
這一年秋間,同盟會策劃在廣東的欽州舉事。佔據防城,旋以接濟不至,退入十萬大山。冬間,又襲據鎮南關,以百餘人守三炮臺。清兵攻擊的數千人不能進。旋亦以無接濟退出。別將入欽、廉、上思的,同時退回。此時孫中山先生,身居越南,爲之調度。清朝和法國交涉。法國強迫先生退出。先生乃和黨員遍歷南洋英、荷各屬和暹羅、緬甸。在新加坡設立同盟會南洋支部。而這一年,同盟會會員,還有擬在四川舉事的。雖然未能有成,而清廷處此,真覺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了。
丁未、戊申兩年既受了這許多的挫折,同盟會的多數領袖主張革命策略應該變更。胡漢民當時說過:“此後非特暗殺之事不可行,即零星散碎不足制彼虜死命之革命軍亦斷不可起。”汪精衛反對此說,他相信革命志士固應有恆德,“擔負重任,積勞怨於一躬,百折不撓,以行其志”。但是有些應該有烈德,“猛向前進,一往不返,流血以溉同種”。他和黃復生秘密的進北京,謀刺攝政王載灃,後事不成被捕下獄。這是庚戌宣統二年的事情。
汪精衛獨行其烈德的時候,中山先生和胡漢民、黃興、趙聲正在南洋向華僑募捐,想大規模的有計劃的向滿清進攻。這是汪精衛所謂恆德。他們於庚戌年十一月在檳榔嶼定計劃,先佔廣州,然後北伐,“以黃興統一軍出湖南趨湖北,趙聲統一軍出江西趨南京”。定了計劃以後,他們分途歸國。次年辛亥宣統三年三月二十九日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役是他們的計劃的實現。軍事上雖失敗了,心理上則大成功,因爲革命精神從此深入國民的腦際。
正在這個時候,清廷宣佈鐵路國有的計劃,給了革命黨人一個很好的宣傳的機會。那時待修的鐵路,以粵漢、川漢兩路最爲急迫。困難在資本的缺乏,四川、湖北、湖南諸省的人民乃組織民營鐵路公司,想集民股築路。其實民間的資本不夠,公司的領袖人物也有借公濟私的,所以成績不好,進行很慢。郵傳大臣盛宣懷乃奏請借外債修路,把粵漢、川漢兩路都收歸國有。借外債來建設本來是一種開明的政策,鐵路國有也是不可非議的。不過盛宣懷的官聲不好,滿清已喪失人心,就是行好政策,人民都不信任,何況民營公司的股東又要損失大利源呢?因以上各種緣故,鐵路國有的問題就引起多數人的反對,革命黨又從中煽動,竟成了大革命的導火線。
同盟會的革命策略本注重廣東,但自黃花崗失敗以後,陳其美、宋教仁、譚人鳳等就想利用長江流域爲革命策源地,他們在上海設立同盟會中部總會。譚人鳳特別注重長江中游之兩湖。那時湖北新軍中的蔣翊武組織文學社於武昌,藉以推動革命。在湖南活動的焦達峰及在湖北活動的孫武和居正,另外組織共進會。這兩個團體雖有同盟會的會員參加,並不是同盟會的支部,而且最初彼此頗有磨擦。經譚人鳳調和以後,共進會和文學社始合作。
同盟會的首領原來想在長江一帶應該有好幾年的預備工作,然後可以起事。但四川、湖北、湖南爭路的風潮擴大以後,他們就決定在辛亥年(宣統三年,1911年)秋天起事。發難的日期原定舊曆八月十五日,後因預備不足,改遲十天。卻在八月十八日,革命黨的機關被巡捕破獲,黨人名冊也被搜去,於是倉卒之間定八月十九即陽曆十月十日起事。
辛亥武昌起義的領袖是新軍的下級軍官熊秉坤。他率隊直入武昌,進攻總督衙門。總督瑞澂當即不抵抗出逃,新軍統制張彪也跟他逃,於是武昌文武官吏均棄城逃走,武昌便爲革命軍所據。革命分子臨時強迫官階較高,聲望較好的黎元洪作革命的都督。義軍連克漢口、漢陽。照會各國領事。領事團即宣告中立,旋都承認我爲交戰團體。清廷聞武昌事起,即調近畿陸軍南下。派陸軍大臣蔭昌督師。並命海軍和長江水師赴鄂。旋召蔭昌回。起袁世凱爲湖廣總督。清兵連陷漢口、漢陽。而各省亦次第光復。唯清提督張勳,負固南京,亦爲蘇、浙兩省聯軍攻克。停泊九江、鎮江的海軍,又先後反正。清以吳祿貞爲山西巡撫。祿貞頓兵石家莊,截留清軍前敵軍火,爲清廷遣人刺殺。而張紹曾駐兵灤州,亦對清廷發出強硬的電報。清廷乃罷盛宣懷,下罪己之詔。又罷奕劻,以袁世凱爲內閣總理。旋宣佈十九信條。其中第八條:“總理大臣,由國會公選。”第十九條:“國會未開會時,資政院適用之。”於是載灃退位。資政院選舉袁世凱爲內閣總理。
先是各省都督府,於上海設立代表聯合會。旋以一半赴湖北,一半留上海。赴湖北的,議決《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南京光復後,又議決:“以南京爲臨時政府所在地。各省代表,限七日內齊集。有十省的人到齊,即開臨時大總統選舉會。”其時武昌民軍,以英領事介紹,自11月30日起,許清軍停戰三天,旋又續停三天。期滿之後,又續停十五天。袁世凱派唐紹儀爲代表,和黎都督或其代表人討論大局。民軍以伍廷芳爲代表。旋以廷芳爲民軍外交代表,不能離滬,乃改以上海爲議和地點。其時民軍聞袁世凱亦贊成共和,乃議緩舉總統,舉黎元洪爲大元帥,黃興爲副元帥。臨時大總統未舉定前,由大元帥暫任其職權,而由副元帥代大元帥,組織臨時政府。議和代表旋在上海開議。議決開國民會議,解決國體。
12月25日,孫中山到上海。29日,十七省代表,開臨時大總統選舉會。選舉孫中山爲臨時大總統。通電改用太陽曆。以其後三日,爲中華民國元年元月元日。孫中山即以是日就職。
於是唐紹儀因交涉失敗,電清廷辭職。和議停頓。其時清廷親貴中,最反對共和的,爲軍諮使良弼,被革命黨人彭家珍炸殺。段祺瑞複合北方將士,電請改建共和。並說要帶隊入京,和各親貴剖陳利害。清廷乃以決定大計之權,授之內閣總理。由袁世凱和民國議定優待滿、蒙、回、藏暨清室條件,而清帝於2月12日退位。失陷二百五十八年的中華,至此恢復。
第三、二次革命始末
革命是要把一切舊勢力,從根本上打倒的,這是談何容易的事?辛亥革命,不過四個月就告成功,自然不是真正的成功了。
當清帝尚未退位時,孫中山先生曾提出最後協議條件,由伍代表轉告袁世凱。一、袁世凱須宣佈政見,絕對贊成共和。二、中山辭職。三、由參議院舉袁世凱爲大總統。參議院是根據《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由各省都督府所派參議員,組織而成的。於元年1月28日成立。到清帝退位之後,袁世凱電參議院,表示絕對贊成共和。於是中山向參議院辭職,並薦舉袁世凱。參議院於2月15日,選舉袁世凱爲臨時大總統。
袁世凱既當選,就發生國都在南在北的問題。當時民黨中人,多數主張在南。以爲南方空氣較爲清新,多少可以限制舊時的惡勢力;但亦有主張在北,以爲較便於統馭北方的。參議院本已議決臨時政府移設北京。後來複議,又議決仍設南京。於是派員北上,歡迎袁世凱南下就職。而北京和天津、保定,相繼兵變。乃又議決:許袁世凱在北京就職。袁世凱派唐紹儀南下,組織新內閣,辦理接收事宜。而臨時政府和參議院,遂先後北遷。孫中山先生於4月1日去職。
依據《臨時政府組織大綱》,臨時政府成立後六個月,即應召集議會。這時候,因爲來不及,由參議院將《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修改爲《臨時約法》。於3月11公佈。依照《臨時約法》,本法施行後十個月內,應由臨時大總統召集國會。於是由參議院制定《國會組織法》、《參衆兩院選舉法》,據以選舉、召集。於二年(1913年)4月8日成立。
當袁世凱當選後,孫中山知道新舊勢力一時不易合作,主張革命黨人退居在野的地位,而自己願意專辦實業。但是這時候的革命黨人,步調未能一致。於是同盟會於元年(1912年)八月,改組爲國民黨——從革命團體變爲政黨。此時國民黨的宗旨,近於急進,其主張偏於分權。其傾於保守,而主張擴張中央政府的權力的,則集合而爲共和黨。國會選舉,參衆兩院,都以國民黨佔多數。共和黨乃和統一黨、民主黨合併而成進步黨。在衆院中,席數差足相敵,而在參院中,則仍以國民黨佔多數。此時進步黨是接近於政府的,國民黨則與政府立於反對的地位。當國民黨未成立時,袁世凱和唐紹儀內閣的同盟會閣員,已有齟齬。到國民黨改組完成,國會開幕之後,兩者間隔閡的情勢,就更形顯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