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4)

楚平王(前528至前517年)即位之初曾把他所尊敬的敵人觀起叫來,要給他官做,說唯汝所欲。因爲他的先人曾掌卜,便使他做卜尹。可見卜長的地位是很高的。衛獻公(前567至前559年)出奔歸國,要頒邑給從臣而後入。從臣有太史柳莊者,恐其偏賞私近致失人心,力加諫阻。獻公從之,以爲他是社稷之臣,等他臨死之時,終於給他田邑,並寫明“世世萬(萬世)子孫毋變”的約言放在他的棺中。可見太史得世有田邑,宗長、祝長等當亦如之。至於低級的祝、宗、卜、史等官則皆有食田,而且有時多至值得王室或世室搶奪的食田。但擁有強力的大夫很少出身於祝、宗、卜、史或同時充任着這些官職的。

這時期的國家大事,上文已說過,不外打仗和祭祀。而打仗之前,照例要“受命於(宗)廟,受脤於社”,照例要來一番卜筮。故此沒一次國家大事沒有上說的四種專家參預。他們又是世業的,承受者愈積愈豐的傳說。因此他們都是多識前言往行的。史官因爲職在典藏與記載尤熟於掌故和掌故所給人的教訓。他們成爲王侯時常探索的智囊。周初有一位史佚,著過一部書。後人稱爲《史佚之志》的。這大約是夾着論斷的歷史記載。春秋時有知識的人常常稱引這書,可惜後來佚了,但至今還保存着其中一些名句,如“動莫若敬,居莫若險,德莫若讓,事莫若諮”。

第八、卿大夫勢力的擴大

封君當中,不用說以大夫佔多數。他們是地主而兼統治者階級的主體。雖然各國在任何時期的氏室總數,無可稽考;但我們知道,在魯國單是出自桓公的氏室己有三桓,在鄭國單是出自穆公的氏室已有七穆,宋國在前609年左右至少有十二氏,晉國的一小部分在前537年左右已有十一個氏室。

氏室的領地,或以邑計,或以縣計。言邑自然包括其附近的田土。縣本來是田土的一種單位,但說縣的話也自然包括其中的都邑。

一個氏室的封邑有多少?這不能一概而論。前546年,衛君拿六十邑賞給一位大夫,他辭卻,說道:“唯卿備百邑,臣六十邑矣。”這恐怕只能代表小國的情形。我們知道,在齊國,管仲曾“奪伯氏駢邑三百”;又現存一個春秋以前的齊國銅器(《子仲姜寶鎛》),上面的刻辭記着齊侯以二百九十九邑爲賞。

縣的名稱一直沿到現在。在春秋時似乎還只秦、晉、齊、楚等國有。最初秦、楚兩強以新滅的小國或新佔領的地方爲縣,直屬於國君,由他派官去治理。這種官吏在楚國叫做縣公或縣尹。他們在縣裡只替國君徵收賦稅,判斷訟獄。他們即使有封邑,也在所治縣之外。這種制度是後世郡縣制度的萌芽。秦在前687年滅邽冀戎,以其地爲縣,次年以杜鄭爲縣。楚國在前597年左右,至少已設有九縣,每一縣即舊時爲一小國。晉、齊的縣制較後起,它們的縣不盡是取自它國的土地,也不盡屬於公室。晉國在前537年左右有四十九個縣,其中九個縣中有十一個氏室;直屬公室的縣各設縣大夫去管理,比如楚國的縣尹。前514年,晉滅祁氏和羊舌氏,然後把他們的田邑沒收歸公室;分祁氏的田爲七縣,羊舌氏的田爲三縣,各設置縣大夫。在晉國,縣肥於郡。前493年,晉國伐鄭,軍中曾出過這樣的賞格:“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士田十田(後田字原作萬,蓋誤),庶人工商遂(得仕進),人臣隸圉免(免奴籍)。”齊國在春秋時有縣的唯一證據是在靈公時代的一件遺器(《齊侯鎛鍾》)上的銘文,裡面記述着靈公以三百縣的土地爲賞賜。顯然齊國的縣比晉、楚等國的縣小得多。

縣郡的區分在春秋時代還不普遍。在沒有縣郡的國家裡,公室和較大的氏室都給所屬的邑設宰。邑宰的性質和縣尹縣大夫相同,不過邑宰所管轄的範圍較小罷了。

上文有點離開敘述的幹路了,讓我們回到列國的氏室,它們的土地最初都是受自國君。國君名義上依舊是這些土地的主人。雖然氏室屬下的人民只對氏室負租稅和力役的義務,氏室對於國君,年中卻有定額的“貢”賦,所以有“公食貢”的話。國君或執政者可以增加貢額。舉一事例如下:魯國著名的聖哲臧武仲有一次奉使去晉國(前551年),半路下雨,到一位大夫家裡暫避。那位大夫正要喝酒,看見他來,說道:“聖人有什麼用?我喝喝酒就夠了!下雨天還要出行,做什麼聖人!”這話給一位執政者聽到了,以爲那位大夫自己不能出使,卻傲慢使人,是國家的大蠧,下令把他的貢賦加倍,以作懲罰。

大夫可以自由處分自己的土地。至少有些闊大夫把食邑的一部分撥給一個庶子,另立一個世家,叫做“側室”或“貳宗”。別的被大夫寵幸的人也可受他賞邑或求他賞邑。例如前500年,宋公子地拿自己食邑的十一分之五賞給一個嬖人。又前486年,鄭大夫某的嬖人某向他求邑,他沒得給,許他往別的國裡取,因此鄭軍圍宋雍丘,結果全軍覆沒。大夫也可以受異國君主的賜邑;例如前656年,齊桓公會諸侯伐楚,師還,一位鄭大夫獻計改道,爲桓公所喜,賜以鄭的虎牢;又例如前657年,魯大夫某出使晉國,晉人要聯絡他,給他田邑,他不受;又例如前654年晉會諸侯滅偪陽國,以與向戌,向戌也辭卻。大夫又有挾其食邑,投奔外國的,例如前547年齊大夫某以廩丘奔晉,前541年,莒大夫某以大厖及常儀奔魯,前511年邾大夫某以濫奔魯。

大夫私屬的官吏,除邑宰外以現在所知,有總管家務的家宰,這相當於王室和公室的太宰;有祝、有史、有管商業的賈正,有掌兵的司馬。這些官吏都受大夫祿養。家宰在職時有食邑,去職則把邑還給大夫,或交給繼任的人。氏室的官吏有其特殊的道德意識:“家臣不敢知國”;“家臣而張公室罪莫大焉”。

氏室和公室的比較兵力沒有一個時代可以詳考。現在所知者:春秋初年鄭莊公消滅國內最強的氏室,用車不過二百乘。當春秋中葉,在魯、衛等國,“百乘之家”已算是不小的了。但大國的巨室,其兵力有時足與另一大國開戰。例如前592年,晉郤克奉使齊國,受了婦人在帷後窺視竊笑的侮辱,歸來請晉侯伐齊,不許,便請以私屬出征。而郤克的族侄則卻至“富半公室,家半三軍”。魯國的季氏從四分公室而取其二以後,私屬的甲士已在七千以上。

具有土地、人民和軍隊的氏室和公室名分上雖有尊卑之殊,事實上沒成爲對峙的勢力。強橫的氏室儼然是一個自主的國。原則上國君的特權:(1)代表全國主祭,(2)受國內各氏室的貢賦,(3)出征時指揮全國的軍隊,(4)予奪封爵和任免朝廷的官吏。但至遲入東周後,在多數的國家如齊、魯、晉、宋、衛、鄭等,末兩種權柄漸漸落在強大的氏室,甚至國君的廢立也由大夫操縱。

第九、封建組織的崩潰

我們對於商朝的政治組織,所知甚少,所以無法拿商、周兩朝的政治組織作詳細的比較。但其間有一重大的差異點是可以確知的。商朝創建之初並沒有把王子分封於外,以建立諸侯國。商朝王位的繼承,是以兄終弟及(不分嫡庶)爲原則的。但到了無弟可傳的時候,並不是由所有的伯叔兄弟以次繼承(由末弟諸子抑或由其先兄諸子以次繼承亦無一定)。在這種情形之下,第二世以後的王子總有許多不得爲王的。這些不得爲王的王子是否有的被封在外建國,這問題無法確答。但周朝的舊國當中,從沒聽說是商朝後裔的。而唯一奉殷祀的宋國,卻是周人所建。可知王子分封的事在商朝若不是絕無,亦稀有。

但在周朝,則不然了,王位是以嫡長子繼承的;王的庶子,除在少數例外的情形之下(如王后無出,或嫡長子前死),都沒有爲王的資格。所以文王、武王的庶子都受封建國,其後周王的庶子在可能的限度內或被封在畿外建國,或被封在畿內立家。這商、周間的一大差異有兩種重大的結果。第一,因爲王族的向外分封,周朝王族的地盤,比之商朝大大的擴張了。王室的勢力,至少在開國初年大大的加強了;同時王的地位也大大的提高了。周王正式的名號是“天王”,通俗的稱號是“天子”,那就是說,上帝在人間的代表。第二,王族的向外分封也就是周人的向外移殖,這促進了民族間的同化,也就助成了“諸夏”範圍的拓展。

嫡長繼承製把王庶子的後裔逐漸推向社會的下層去,而助成平民(即所謂庶人)地位的提高。周王的庶子也許就都有機會去做畿外的諸侯或畿內的小封君;他的庶子的庶子也許還都有機會做畿內的封君;但他的庶子的庶子的庶子則不必然了。越往下去,他的後裔胙土受封的機會越少,而終有儕於平民的。所以至遲在前七世紀的末年畿內原邑的人民,便會以“夫誰非王之姻親”自誇。隨着貴族後裔的投入到平民階級裡,本來貴族所專有的教育和知識也漸漸滲入民間。

周朝諸侯和大夫的傳世也是用嫡長繼承製(以現在所知諸侯位之傳襲曾不依此例者有吳、越、秦、楚。楚初行少子承襲制,至前630年以後,始改用嫡長承襲制;秦行兄終弟及制至前620年以後始改用嫡長承襲制;吳亡於前473年,其前半世紀還行兄終弟及制)。在嫡長繼承製下,卿大夫的親屬的貴族地位最難長久維持。大夫的諸兒子當中只有一個繼承他的爵位,其餘的也許有一個被立爲“貳宗”或“側室”,也許有一兩個被國君賞拔而成爲大夫;但就久遠而論,這兩種機會是不多的。一個“多男子”的大夫總有些兒子得不到封邑,他的孫曾更不用說了。這些卿大夫的旁支後裔當中,和氏室的嫡系稍親的多半做了氏室的官吏或武士,疏遠的就做它屬下的庶民。故一個大夫和他私家的僚屬戰士,每每構成一大家族:他出徵的時候領着同族出征,他作亂的時候領着整族作亂,他和另一個大夫作對就是兩族作對,他出走的時候,或者領着整族出走,他失敗的時候或者累得整族被滅。

氏室屬下的庶民也許就是氏室的宗族,否則也是集族而居的。氏室上面的一層是國君和同姓卿大夫構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層是周王和同姓諸侯構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異姓諸侯間,或異姓諸侯彼此間,則多半有姻戚關係。這整個封建帝國的組織大體上是以家族爲經,家族爲緯的。

因此這個大帝國的命運也就和一個累世同居的大家庭差不多。設想一個精明強幹的始祖督率着幾個少子,在艱苦中協力治產,造成一個富足而親熱的,人人羨慕的家庭。等到這些兒子各各娶妻生子之後,他們對於父母,和他們彼此間,就難免形跡稍爲疏隔。到了第三代,祖孫叔侄或堂兄弟之間,就會有背後的閒話。家口愈增加,良莠愈不齊。到了第四五代,這大家庭的分子間就會有愁怨、有爭奪、有傾軋,他們也許拌起嘴,打起架甚至鬧起官司來。至遲在東周的初期,整個帝國裡已有與此相類似的情形,充滿了這時代的歷史的是王室和諸侯間的衝突,諸侯彼此間的衝突,公室和氏室間的衝突,氏室彼此間的衝突。但親者不失其爲親,宗族或姻戚間的鬩爭,總容易調停,總留點餘地。例如前705年,周桓王帶兵去打鄭國,打個大敗,並且被射中了肩膊。

有人勸鄭莊公正好乘勝追上去,莊公不答應,夜間卻派一位大員去慰勞桓王,並且探問傷狀。又例如前634年,齊君帶兵侵入魯境。魯君知道不敵,只得派人去犒師,並叫使者預備好一番辭令,希望把齊師說退。齊君見了魯使問道:魯人怕嗎?答道:小百姓怕了,但上頭的人卻不怕。問:你們家裡空空的,田野上沒一根青草,憑什麼不怕?魯使答道:憑着先王的命令。隨後他追溯從前魯國的始祖周公,和齊國的始祖姜太公怎樣同心協力,輔助成王,成王怎樣感謝他們,給他們立過“世世子孫無相害”的盟誓;後來齊桓公怎樣復修舊職,糾合諸侯,給他們排解紛爭,拯救災難。

最後魯使作大意如下的陳說:您即位的時候,諸侯都盼望您繼續桓公的事業,敝國所以不敢設防,以爲難道您繼桓公的位才九年,就會改變他的政策嗎?這樣怎對得住令先君?我們相信您一定不會的,靠着這一點,我們所以不怕。齊君聽了這番話,便命退兵。又例如前554年,晉師侵齊,半路聽說齊侯死了,便退還。這種顧念舊情、不爲己甚的心理加上畏懼名分、雖干犯而不敢過度干犯的矛盾心理,使得周室東遷後三百年間的中國尚不致成爲弱肉強食的世界,這兩種心理是春秋時代之所以異於後來戰國時代的地方。不錯,在春秋時代滅國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滅夏,和以夏滅夷,諸夏國相滅只佔極少數,姬姓國相滅的例尤少。而這少數的例中,晉國做侵略者的佔去大半。再看列國的內部,大夫固然有時逐君弒君,卻還要找一個比較合法的繼承者來做傀儡。許多國的君主的權柄固然是永遠落在強大的氏室,但以非公室至親的大夫而篡奪或僭登君位的事,在前403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稱侯以前,尚未有所聞。故此我們把這一年作爲本章所述的時代的下限。

宗族和姻戚的情誼經過的世代愈多,便愈疏淡,君臣上下的名分,最初靠權力造成,名分背後的權力一消失,名分便成了紙老虎,必被戳穿,它的窟窿愈多,則威嚴愈減。光靠親族的情誼和君臣的名分去維持的組織必不能長久。何況姬周帝國之外本來就有不受這兩種鏈索拘束的勢力。

第6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2)第48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4)第36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2)第32章 改制與革命 (1)第55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4)第23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2)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1章 代序:閱盡滄桑,讀史明智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11章 霸國與霸業 (3)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67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2)第68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1)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50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2)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63章 剿夷與撫夷 (2)第89章 蔣廷黻小傳第55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4)第82章 一戰後的中國 (2)第67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2)第85章 一戰後的中國 (5)第31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2)第13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2)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67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2)第43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3)第50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2)第43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3)第80章 辛亥革命 (5)第64章 剿夷與撫夷 (3)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51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3)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1)第86章 一戰後的中國 (6)第88章 呂思勉小傳第17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3)第31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2)第44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4)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60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1)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1)第2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1)第21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4)第56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1)第83章 一戰後的中國 (3)第85章 一戰後的中國 (5)第36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2)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63章 剿夷與撫夷 (2)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40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3)第84章 一戰後的中國 (4)第39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2)第63章 剿夷與撫夷 (2)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36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2)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1)第81章 一戰後的中國 (1)第55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4)第68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1)第17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3)第70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3)第31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2)第70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3)第41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1)第15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1)第19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2)第11章 霸國與霸業 (3)第84章 一戰後的中國 (4)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60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1)第30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1)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44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4)第70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3)第21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4)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68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1)第67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2)第63章 剿夷與撫夷 (2)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40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3)第60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1)第82章 一戰後的中國 (2)第8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4)第23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2)第60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1)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60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1)第34章 改制與革命 (3)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86章 一戰後的中國 (6)第48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4)第43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