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二章 黃帝姬芒



在位起訖:前4514—前4476年。

生卒年:前4543—前4476年。

出生地:興和(今內蒙烏蘭察布市黃旗海東南)。

立都:涿鹿(今河北張家口市涿鹿縣)。

年號:帝芒元年(戊申,前4513)。

——————————————————————————————————————————

黃帝姬芒,男,姓姬,名芒,號軒轅氏。中國氏族聯盟時代黃帝軒轅氏政權的首任帝。

姬芒的祖父是少典軒轅氏十三任大酋長姬連邦,他的父親是十四任大酋長姬邦卉。

姬芒於邦卉十五年(戊寅,前4543)出生在興和(今內蒙烏蘭察布市黃旗海東南),興和是他母親的封地,姬芒少年時代一直和母親住在一起。青年時代來到父親身邊,一直追隨父親南征北戰,是軒轅氏大酋長姬邦卉的得力助手。

公元前4514年,少典軒轅氏十四任大酋長姬邦卉突染重病,救治無效去世,姬芒在族人的擁戴下繼承了大酋長之位。

姬芒即位後,繼承了父親的遺志,以武力威脅炎帝神農氏,迫使八任帝姜榆罔交出管理天下的執政權。炎帝神農氏此時國力衰弱,無力與軒轅氏抗爭,八任帝姜榆罔只好交出帝位。於是,姬芒便在原涿鹿城以北重建都城,仍命名爲涿鹿城。是年秋天,姬芒正式在涿鹿城稱帝,建立黃帝軒轅氏政權,自號黃帝。

黃帝降封神農氏八任帝姜榆罔於盧氏城(今河南三門峽市盧氏縣),姜榆罔不肯受封,率族人遷居於江南茶鄉(今湖南株洲市茶陵縣),以醫爲業,終老於江南。

炎帝雖然退位,但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還有許多部落不肯服從黃帝,黃帝姬芒只好繼續領兵征討。據《史記》記載:黃帝東征到達過東海,蹬上過丸山(今山東濰坊市西南);西征到達過崆峒(今甘肅定西市岷縣西),蹬上過雞頭山;南征越過長江,蹬上過熊山和湘山(在今湖南境內);北征驅逐葷粥(匈奴),大會諸侯於釜山(今河北張家口市涿鹿縣保岱鎮窯子頭村);“五十二戰而天下鹹服”。

黃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用武力征服天下的帝王。

黃帝“合符釜山”,奠定了中華民族多元一統的國家基礎,他首創了分封諸侯、設職立官、統一政令、分散管理的國家行政機構。

“符”是一種玉製的圭版,原是氏族社會早期巫覡族長用來測量(規、矩)日影長度的量天尺,是權力的象徵。是氏族首領身份和地位的證件。“合符”就是把原來各部落首領手中的“符”收攏到一起,然後共同拜祭,再根據每個部落首領功勞的大小,賜以不同等級的符圭,使他們受命於黃帝,獨領一方。黃帝“合符釜山”就在今河北張家口,如今河北張家口市涿鹿縣釜山頂會盟石遺址猶在。

釜山會盟後,黃帝專門設置了負責處理國家政務的權力機構,稱作朝廷。黃帝政權設置的朝廷官員有“六相二史”。六相是:風后、太常、蒼龍、祝融、大封、后土。二史是:左史倉頡,右史沮誦。(《通鑑外紀》)

除朝廷官員外,黃帝政權還設置了我國最早的地方行政機構。地方行政機構共分八級,即家、鄰、朋、裡、邑、都、師、州。八家爲一鄰,三鄰爲一朋,三朋爲一里,五里爲一邑,十邑爲一都,十都爲一師,十師爲一州。(《通鑑外紀》)

黃帝政權首創“五官制”。五官又分爲上五官和下五官,上五官以“天象”爲名,以“官”爲號,稱作:天官、日官、月官、星官、風官。下五官以季節爲名,以“雲”爲官號:春官號青雲,夏官號縉雲,秋官號白雲,冬官號黑雲,中官號黃雲。此爲五官制。

黃帝任命鬥苞爲天官,掌管觀天器(授規);命羲氏、和氏爲日官;命常儀爲月官;命鬼臾蓲(ou)爲星官;車區爲風官。

帝芒四年(辛亥,前4510),黃帝姬芒封東夷少昊氏於西部的若水地區(今甘肅、青海、四

川境內),但他又不太放心,擔心他們背叛黃帝政權,便又把自己的兒子昌意降封到若水,賜姓爲妘,以監視少昊族的活動。

傳說黃帝時期有過許多創造和發明。黃帝命寧封爲陶官,製造出精美的彩陶;命赤將爲木官制造出天子乘坐的“大絡”車;命共鼔造舟船,以通水路;命化狐建造宮殿,上達天神。黃帝自己發明了玉石兵器,大臣揮發明瞭弓箭,大臣夷牟發明了流矢。還有人發明了印染技術,能製造出有五種顏色的衣服;有人發明了鑿井取水,使村莊可以遠離河道。此外還有倉頡造文字,大撓作甲子,伶倫造樂器,嫘祖繅蠶絲等等。

當然,這些發明和創造未必都出現在黃帝時期,有的可能要早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如文字),儒家學者爲了塑造一個萬能的帝王初祖,便把遠古時代的一切創造發明都記在了黃帝名下,使黃帝頭上的光環更加耀眼。殊不知這是一種極爲愚蠢的做法。任何有點社會常識的人都知道,人類的歷史是在漫長的發展進化中形成的,任何發明創造都不可能一下子突然而來,除非是虛無縹緲肆意杜撰的神話!難怪西方一些學者否定中國遠古歷史,否定三皇五帝時代的存在,中國人自己都否定了祖宗的歷史,把真實的歷史改造成神話傳說,還能夠責怪人家不尊重中國歷史嗎?

黃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天子”的人,他以武力奪天下,以文治服萬民。九黎蚩尤氏政權當時是中國北方勢力極爲強大的政治集團,黃帝的父親姬邦卉與蚩尤征戰了十幾年,最終纔打敗了蚩尤氏政權,殺死了三任帝蚩尤。但是九黎蚩尤氏部族依然存在,而且控制着冀北和冀東大部分地區。姬芒稱帝后,改變了父親一味地以武力征伐的做法,主動和蚩尤族言和,從而穩定了後方,使他能調動主要兵力征討其它部族。

遠古時代的居民有兩大崇拜,即神靈崇拜和祖宗崇拜。崇拜神靈表現在對天、地、日、月、山川的虔誠祭拜,崇拜祖宗表現在對祖靈圖騰物的信仰和敬重。這種信仰是質樸而純真的,沒有絲毫的政治目的。到了黃帝政權時期,黃帝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便把神靈政治化了。黃帝政權把宇宙空間分成了三個世界,聲稱:天上爲神的世界,地下爲鬼的世界,天地之間爲人的世界。人介於神鬼之間,生前行善者死後便可上天堂,生前作惡者死後就得下地獄。黃帝時期創造了許多神仙鬼怪的故事,這些故事有些在民間流傳下來,形成了我國遠古時代早期的民間口頭文學。

說到神話,我們不能不提及我國遠古史書《山海經》。《山海經》成書年代約在商、周之間,其部分內容很可能來源於黃帝時期。但《山海經》是歷史不是神話,書中記錄了大量遠古時代豐富的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書中看似荒誕的語句,都是用富有深刻內涵的上古符號文字記錄。上古文字記錄多以圖騰符號書寫,與商周以後的文字有着極大的差別。不瞭解上古圖騰符號的寓意,就無法讀懂《山海經》的內容。如今圖書市場所售《山海經》譯本,都只是把古文變成了白話,並沒有譯出《山海經》真正的內容。我們期待着有偉大的文史天才能夠解讀《山海經》,譯出紀錄真實歷史的讀本!

黃帝巧妙的用神鬼觀念潛移默化地束縛了臣民的思想,使各部落貧苦的民衆逐漸消除反抗心理,相信天命,安貧樂窮,不與富貴者爲敵。

爲了證明神靈的存在,黃帝姬芒曾多次登上華山、首山、泰山,設立祭壇,祭祀鬼神山川,主持封禪大典,虔誠禮拜天神。應該說,黃帝政權不僅用武力征服了天下,也用智慧贏得了天下。

在炎帝政權時期,人類雖然有了貴族和平民的差別,但並沒有嚴格的等級之分,人們的社會地位大體上還是平等的。到了黃帝政權時期,這種平等完全失去了。黃帝在解除炎帝政權後,把原來一部分炎帝系的族人貶爲“庶人”,庶人在國中沒有任何地位。在滅掉九黎蚩尤氏政權後,又把蚩尤系的南北兩大分支——南方的三苗族和北方的九黎族,稱作“民”。“民”字古時作冥解,意即“愚昧

無知,冥頑不化”,是最下等的居民,當時被貶稱爲“黎民”。

“庶人”和“黎民”是社會的最底層,黃帝族人把他們合稱爲“庶民”。而黃帝族人,不論貴族還是平民,皆稱作“百姓”。《史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這裡的二十五子是代指二十五個宗族部落,這些部落裡的人都是黃帝政權的百姓。“百姓”在國中享有政治權利,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有讀書做官的權力,有自由遷徙的權力。

黃帝族的百姓不僅歧視國中那些庶民,也歧視邊疆的其它部落和民族,稱他們爲“蠻人”或“夷人”,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民族歧視。

黃帝政權把國人大體分爲三個等級,即貴族、百姓和庶民。此時,除極少數有錢的貴族僱傭一些家奴外,基本上還沒有被剝奪了人權的“奴隸”。百姓和庶民除居住地有所限制外,還都允許自由謀生。

姬芒三十歲繼任軒轅氏大酋長之位,旋即稱帝,在位執政虛記三十九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時代》),卒於帝芒三十八年(乙酉,前4476),終年六十八歲。死後遺體葬在涿鹿山(今河北張家口市涿鹿縣境內),尊號黃帝。

…………………………………………………………………………………………………

姬芒在位年表(供參考)

公元紀年(干支)……在位時間……大事記

前4513(戊申)…………元年……

前4512(己酉)…………二年……

前4511(庚戌)…………三年……

前4510(辛亥)…………四年……

前4509(壬子)…………五年……

前4508(癸丑)…………六年……

前4507(甲寅)…………七年……

前4506(乙卯)…………八年……

前4505(丙辰)…………九年……

前4504(丁巳)…………十年……

前4503(戊午)…………十一年……

前4502(己未)…………十二年……

前4501(庚申)…………十三年……

前4500(辛酉)…………十四年……

前4499(壬戌)…………十五年……

前4498(癸亥)…………十六年……

前4497(甲子)…………十七年……

前4496(乙丑)…………十八年……

前4495(丙寅)…………十九年……

前4494(丁卯)…………二十年……

前4493(戊辰)…………二十一年……

前4492(己巳)…………二十二年……

前4491(庚午)…………二十三年……

前4490(辛未)…………二十四年……

前4489(壬申)…………二十五年……

前4488(癸酉)…………二十六年……

前4487(甲戌)…………二十七年……

前4486(乙亥)…………二十八年……

前4485(丙子)…………二十九年……

前4484(丁丑)…………三十年……

前4483(戊寅)…………三十一年……

前4482(己卯)…………三十二年……

前4481(庚辰)…………三十三年……

前4480(辛巳)…………三十四年……

前4479(壬午)…………三十五年……

前4478(癸未)…………三十六年……

前4477(甲申)…………三十七年……

前4476(乙酉)…………三十八年……

……………………………………………………………………………………………………………

(本章完)

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發(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三章 曲 秦(中央氏4)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五章 炎帝姜宜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一章 節 觸(中央氏2)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十四章 十四任帝姜美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四十三章 槍 蘭(尊盧氏3)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滿(上)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九章 九任帝姜 孤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六章 炎帝姜來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一章 風 誥(葛天氏1)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十章 周夷王姬燮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一章 伏 羲(伏羲氏1)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一章 軒轅酋長姬邦卉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一章 商王子小辛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五十章 桑 味(伏羲氏16)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十九章 十九任帝立庫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上)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一章 炎帝魁隗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_第十二卷 第四章 首任帝虞舜(四)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九章 黃帝轉茸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五章 帝回虻遠古歷史到底有多遠(卷首語)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五章 五任王姒相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一章 炎帝神農(一)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一章 印 槍(伏羲氏11)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四章 周康王姬釗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五章 炎帝姜宜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二章 二任帝宥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三章 姯 印(大庭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六章 可 塑(柏皇氏2)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倉頡氏政權_第四卷 史皇倉頡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十章 黃帝貫俞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親義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十四章 十四任帝姜美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九章 周孝王姬闢方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六章 六任帝咣哴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七章 鬱 莟(柏皇氏3)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堯陶唐氏政權_第十一卷 第五章 五任帝祁裘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_第十二卷 第三章 首任帝虞舜(三)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八章 商王子武乙(上)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四章 四任帝上強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七章 帝 蚦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八章 商王子武乙(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九章 牆 爍(朱襄氏1)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六章 炎帝共工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九章 黃帝轉茸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九章 商王子陽甲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二十章 二十任帝將肅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三章 三任王姒太康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二十章 二十任帝將肅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章 商王子外丙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五十八章 雪 河(伏羲氏17)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_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四十五章 革 蘭(尊盧氏5)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佳琚第一部 原始初民時代_概 述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六章 有窮王后羿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章 羅 秦(有巢氏2)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五章 炎帝祝融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七章 七任帝向妹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姜裘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五章 晁 安(伏羲氏13)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五章 五任帝長晝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發(上)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七章 鬱 莟(柏皇氏3)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一章 炎帝神農(一)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五章 五任帝苟羿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倉頡氏政權_第一章 史皇倉頡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二章 二任帝姜繼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祥象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十七章 十七任帝森輩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二章 伏 案(中央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五十章 桑 味(伏羲氏16)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六章 媒 蘭(陰康氏3)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五章 炎帝祝融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二章 商王子外壬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一章 炎帝神農(一)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十章 黃帝貫俞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堯陶唐氏政權_第十一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姬江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九章 商王子陽甲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權_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權_第七章 七任帝己匠敬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十六章 十六任帝斯遂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倉頡氏政權_第一章 史皇倉頡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章 嬟 移(伏羲氏3)第一部 原始初民時代_第一章 盤 古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上)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五章 黃帝姬本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四十五章 革 蘭(尊盧氏5)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六章 炎帝共工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四章 隨 秦(中央氏5)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 尹(下)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五章 周昭王姬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