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起訖:公元前1861——前1843年。
生卒年:前1907—前1843年。
出生地:原邑(今河南濟源市西北)。
立都:老邱(今河南開封市陳留縣北)。
年號:帝芒元年(辛酉,前1860)。
——————————————————————————————————————————
夏王姒芒,姓姒,名芒,又作荒,亦稱荒如。中國王族分封時代夏王朝第十一任王。
姒芒的祖父是夏王朝九任王姒杼,父親是十任王姒槐。姒芒於帝杼九年(前1907)出生在夏王朝舊都原邑(今河南濟源市西北)。他是夏王姒槐最小的兒子,從小嬌慣任性,養成了一身的壞脾氣。加上宮廷的憂越生活環境,使他逐漸成長爲一個只追求個人享樂,不學無術,愚蠢而又無知的人。夏王姒槐最初原本想立長子爲王位繼承人,但是長子短命先死了,其餘的幾個兒子都沒什麼長進,難以繼承千秋大業,唯有小兒子還算是不錯的,於是他便選定了自己的小兒子姒芒爲接班人。
公元前1861年,夏王朝第十任王姒槐去世,他的小兒子姒芒以王儲的身份繼承了帝位,是爲帝芒。
姒芒即位後,仍立都於老邱,以辛酉年(前1860)爲姒芒元年。
姒芒執政時期,夏王朝已經進入了太平盛世。
在國際上,夏王朝經過八、九、十前後三代帝王的東征西討,天下基本平定,四海臣服,邊疆無戰事,國際形勢大好。國內的環境也基本穩定,百姓和庶民畏懼嚴酷的刑罰,都老老實實地接受着貴族的統治。而那些失去人權的奴隸,都在嚴格的監管下從事着繁重的體力勞動,根本沒有反抗的機會。雖然沒有了戰爭,但人民的生活依然很苦,奴隸主貴族對那些奴隸和平民以及被征服的部落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他們不管年成如何,每年都照樣徵收貢賦,致使許多自食
其力的平民破產,淪落爲貴族的僕人或家奴。
夏王朝自太康失國後,戰爭一直持續不斷,水利設施損毀,堤壩年久失修。在寒浞統治時期,黃河水再次氾濫,沖毀了許多民居和良田,淹死了無數的居民和牲畜。少康復國後,重新開始治理黃河,歷經姒少康、姒杼、姒槐三代數十年的治理,終於再次治服了黃河。這本是勞動人民用汗水和生命換來的成果,而愚蠢的姒芒卻把這一功勞歸之於“河神”。《古本竹書紀年》載:“後荒即位元年,以玄圭賓於河。”後荒就是姒芒。帝芒元年(前1860),爲了慶祝治理黃河的勝利,夏王姒芒親自主持舉辦了一次規模盛大的祭河大典。爲了感謝河神的恩賜,姒芒命令將一塊十分貴重的上尖下方的黑色玉器投入水中。這是中國歷史上由帝王主持的第一次祭河。從此,祭典河神的鬧劇便在中國流傳下來,各奴隸主貴族紛紛效仿。凡有河處皆有河神,遇有河水氾濫就要祭拜河神。奴隸主貴族以此來愚弄百姓,並以祭河神爲名勒索財物,以滿足他們窮奢極欲的揮霍。
姒芒統治時期雖然天下太平,但百姓的日子並不好過。當時的國民經濟是以農業爲主,由於生產力低下,農民每年種地的收入很低,他們打下的糧食除了交納賦稅外,已經所剩無幾,他們經常要忍飢挨餓,靠採摘野菜和其它代食品爲生。有的地方甚至出現餓死人的現象。而夏王朝的貴族們卻把搜刮上來的大量糧食用來釀造美酒,無休止的宴樂和揮霍。在這些貴族們的眼裡,這些酒象水一樣不值錢,那些種田的奴隸也同樣是廉價商品,餓死奴隸和潑掉美酒是同等價值,有時美酒甚至比奴隸還要值錢。舊時代的史學家們總是稱讚那些太平盛世的賢君明主,其實在那美好面紗的後面,也同樣隱藏着許多醜陋和罪惡。
史書上還記載說:“(帝芒)十三年,東狩於海,獲大魚。”(《今本竹書紀年》)大概是這位喜歡遊樂的天子在內地玩膩了,想到海外去開開眼界,於是便和大臣們率
領着軍隊浩浩蕩蕩地開到東海岸邊,並且乘船下海捕魚,獲得了一條特別大的魚。這條魚究竟有多大,史書上沒有說,肯定是相當巨大,否則不會記在史書上。猜想很可能是鯨類,因爲古人把鯨也稱作魚。這條魚是他們自己捕獲的還是東夷人捕獲送給他們的,史書上也沒有說。可能這件事是姒芒執政以來最大的一件事,所以史官們便把它記了下來。
姒芒四十七歲即王位,在位執政虛記十九年,(《通鑑外紀》),卒於帝芒十八年(戊寅,前1843),終年六十五歲,死後葬地不詳,尊號夏王芒、後芒,諡號帝芒。
…………………………………………………………………………………………………
姒芒在位年表(供參考)
公元紀年(干支)……在位時間……大事記前1860(辛酉)……元年……
前1859(壬戌)……二年……
前1858(癸亥)……三年……
前1857(甲子)……四年……
前1856(乙丑)……五年……
前1855(丙寅)……六年……
前1854(丁卯)……七年……
前1853(戊辰)……八年……
前1852(己巳)……九年……
前1851(庚午)……十年……
щщщ⊙ ttka n⊙ c○
前1850(辛未)……十一年……
前1849(壬申)……十二年……
前1848(癸酉)……十三年……
前1847(甲戌)……十四年……
前1846(乙亥)……十五年……
前1845(丙子)……十六年……
前1844(丁丑)……十七年……
前1843(戊寅)……十八年……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