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巡檢做天子(五)

帝制運動拖延長達兩個月時間的真實原因,並不是趙剛要“徵求多數國民之公意”,而是趙剛還沒有清楚的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支持帝制,因爲傳來的封疆大吏對帝制擁護之聲越來越強。迫使趙剛不得不放慢步伐,迂迴前進,以免自己提前成爲‘孤家寡人’。

籌安會策動的請願風潮,原來僅僅是帝制運動的表面現象。與此同時,軍政界內部還有不公開的請願活動。各省給趙剛的請願密電、密呈,都被他的老丈人-張親筆批閱,交政事堂存檔,[知。這場秘密的請願也是在張前的默許下開始越演越烈的。作爲一個大才子,張在學問上毫無破綻,但是對於帝制,卻有一種病態的擁護,未免美中不足。

籌安會正式宣佈成立的第二天,即824下午,由張、宋兵策發起,在石附馬大街張宅“特開軍警大會”,“討論”所謂“籌安事宜”。這是一次秘密會議,參加者都是軍警要人,有吳俊升、唐紹儀、吳炳湘、馬龍標、張田芝、盧永祥、李長泰、蔣雁行、唐在禮、張敬堯等四十四人,還有“臨時加入”的阮忠樞、夏壽田等五人。

張在會上發表演說,先介紹了卡諾里和“籌安會各大學問家”的主張,然後說:“至考歷史,國人有數千年之習慣,若君主至少亦可延三、四百年,多則七、八百年。有前例也;即按一君亦可數十年,則於此年限之內可免許多擾攘。”“對外亦非君主實無實力之政府可期。目下處人雖不敢側目與我,但是暗中窺視我國已久,我輩必先保國爲第一要義,浮文小節何能周計。況軍警有保衛國家生命財產之責,不能不略爲預備。今將大概利害通電各省,吾輩即以存國爲重,如無異詞。請即署名簽押。至於外界少數人之清議,匪人之挑撥,當置之不理。尤要者,各自開導部下,勿爲所惑,至要!至要!”

張講完後,“衆無異詞”。當時,會場上備有簽名簿兩本:一爲“贊成君主”,一爲“贊成民主”。段首先在“贊成君主簿”上簽名。到會者“依次輪書”。此外,北京警察廳內外城二十個區的區長,各軍隊旅長以上,拱衛軍團長以上都有人代爲簽名。一致贊同君主。臨散會時,段又補充說:“俟各省覆電,再視外交團動靜,即可從速發表。”

軍警大會之後。文武官員紛紛上密呈給趙剛,請願實行君主。在政府要員之中,有張、唐紹儀、詹天佑、朱啓、章宗祥、樑士、周自齊、樑敦彥、貢桑諾爾布、阮忠樞、唐在禮、張鎮芳、雷震春、宋兵策、張士鈺、傅良佐及京兆尹沈金鑑等。軍警界地人最多,有以陸軍總長爲首的中央軍事各機關三百二十多人,以海軍總長譚楓林爲首地海軍各艦長,以張紹曾爲首的陸軍中將二十二人,和以吳介璋爲首的少將四十三人及上校五人。步軍統領江朝宗率闔署員司及全體營翼官兵,京師警察廳總監吳炳湘率領各省警察廳長,京師憲兵營營長陳興亞率領全體官兵,等等。這些密呈,大都是官樣文章,其中不少是操縱者代辦的。當時官場上已經形成一種壓力,逼迫人人表態,其中許多人雖心以爲非,口亦不敢不附和。

儘管如此,在政府要員中,仍有少數幾人從維護統治出發,公開表示不以帝制爲然。身爲國務卿的容拒絕勸進,但又不願公然反對,而是採取了超然的態度。他對譚楓林說:“我不阻止,亦不贊成,聽諸君好爲之。”

829日,趙剛正式下令免去張騫的總理職務,由容閎接替。趙剛這一表態,內部風氣爲之一變,教育總長朱啓,平政院長章宗祥,均藉故辭職。勸進地雷震春被調離政事堂機要局,接任教育總長,“陽爲顯擢,實意陰調職”。

李經邁(李鴻璋之子)、左孝同(左宗棠之子)等人均有密呈致趙剛,內容大同小異,都主張實行總統世襲,反對君憲。左氏還勸趙說:“開國承家,小人勿用。”李經邁所講的理由大致可代表持總統世襲說者的看法。他說:“者籌安會諸君討論國體,崇議閎謨,至深欽佩。大總統聖神天縱,軼五超三,尊號之上,爲阿好,況國民戰亂已久民心思定,不宜再起波瀾!

然默觀時勢,障礙頗多,亂黨既易於生心,外人尤難於承認。且大總統嘗以維持共和誓於衆矣,福國利民,昭然若揭,百爾君子應如何仰體上心,統籌全局,豈忍快一時之辯,而貽總統累卵之危。

愛民國,尤愛總統,私心耿耿,未敢與總統宗旨相背而馳也。竊以爲總統之號不宜變更,繼承之法當爲釐定。選舉之弊,學者類能言之。至如約法推舉,扶偏救弊,似具苦衷。然大寶所在,爭端易生。彼心懷叵測者,固寵盜權,皆可以覬覦金匱,一也。國本未定,羣不知繼任總統果屬誰某,人心惶惶,將無寧宇,二也。

爲今計,莫若定總統世襲之制,爲各國開一先例。敭歷練習,後起有資,利一。先朝舊人,易於駕馭,利二。開國守成,政策一致,利三。以國爲家,關係密切,利四。綜此四利,既有君主之實而避其名,天下之人復曉然於國體之不更,儲君之確定,皆可以相定無事。事關憲法,亦無外人干涉之端,且與大總統先後誓令尤無違反。解除危險,綏靖人心,長治久安,莫善於此。敢撮所見,質諸高明。”對李經邁和左孝同的密呈,趙剛不敢怠慢,連夜寫信給二人,表示自己沒有任何稱帝之心。在他看來,作爲清末三傑的後人(李鴻璋1901年底去世,一代梟雄功過難定,不過相交遍天下的李式影響力不可低估),他們的意見對於趙剛來說十分重要。

第3節 烈日要塞(中)第3節 誘餌第72節 直插美國心臟第47節 特戰雄兵(十四)第63節 關貿組織第106章 氫彈第8節 斷糧(上)第28節 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第51章 陸沉比基尼第24節 戰爭中的男女第65章 光頭黨的末日第59節 落魄的日本第12節 歸燕迴翔(中)第48節 宿命對決(六)第39節 水庫三日談(三)第32節 三戰(中)第59節 進退兩難(三)第46節 特戰雄兵(十三)第17節 俄國-泥足巨人!第6節 因禍得福(上)第6節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47章 震懾第26節 翹家大小姐(中)第31節 亂戰第42節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第3節 吏治難清第47章 震懾第16節 豔遇第5節 運籌千里(五)第12章 德國的弱點第30節 升龍戰爭---血染要塞羣第4節 千里江山一日還第2節 京師風雲第18節 潛艇奇襲(上)第28節 對日的最後一戰第29節 朕受命於天第46節 特戰雄兵(十三)第93節 搶灘登陸戰(上)五十節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第88節 民主進程第25節 宜將剩勇追窮寇(中)第31節 盤古計劃第33節 三貂嶺大捷(上)第67節 鐵流(六)第5節 閒庭信步探鐵路(上)第41節 奇襲?下第104章 原子彈(下)第29節 北疆鏖戰(十)第6節 海蘭泡之戰(下)第106章 氫彈第21節 巡檢做天子(五)第12節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12節 突襲(七)第30章 釜底抽薪第19節 中亞自治同盟第32節 拼將熱血灑山河第41節 特戰雄兵(八)第94節 搶灘登陸戰(中)第50節 血戰(十八)第60節 經濟危機(五)第10節 僵局第78節 圈套(下)第28節 北疆鏖戰(九)第46章 要和平不要內戰第55節 俄國投降了第33節 三貂嶺大捷(上)第85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六)第12節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35節 禁菸(一)第1節 施利芬計劃第53節 克拉運河(一)第13節 歸燕迴翔(下)第20節 北疆坦克之海(一)第23節 小問題大後果第24節 香港論策(中)第36節 禁菸 四 成功第24節 三江口第15節 第一次參謀會議(上)第10節 僵局第15節 兵貴神速(一)第50節 血戰(十七)第13節 絕處逢生(上)第31節 盤古計劃第28節 升龍計劃-突破東線第39節 水庫三日談(三)第39節 血戰(六)第30節 螳螂捕蠶第37章 鐵板燒(下)第19節 兵貴神速(五)第35章 鐵板燒(上)第42節 血戰(九)第30章 釜底抽薪第15節 獨立宣言的作用第14章 小歐洲大德國第23節 奇襲印度第6節 財富之路第24節 扶不上牆的小三第18節 前進第6章 德國統治下的歐洲(一)第27節 黃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