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扶不上牆的小三

度人幾乎沒抵抗,這是印度人光榮的傳統。印度由行,廣大印度人的奴性都很深,他們逆來順受。在歷史上多次遭受其他國家民族的侵略,都習慣了。這次受到中國人的攻擊,最差也不過是換了一個主人,對他們來說,無論誰當主人都是一樣,只要能給他們留下一條生路就行了,其他的無所謂。

在兩百年前,英國侵略印度遭受到最大抵抗來自法國,因爲法國現佔領了很多印度據點。

最早在商朝的時候,印度就遭受雅利安人入侵,雅利安人爲了長久統治印度,設置了種姓制度。廣大印度本地人成爲下等人,而雅利安人則成爲上等人。

到了宋朝時期,波斯入侵印度,在印度建立回教證券。印度的穆斯林因此人數衆多。導致近代印度實際上分裂爲兩個國家:印度、巴基斯坦。宋朝末期,蒙古人入侵印度。蒙古人後來在印度建立莫臥爾帝國。莫臥兒,就是蒙古一詞的另一個翻譯。

莫臥爾帝國統治印度二百年,只知道自己奢侈揮霍,全不顧印度人民的死活。後來葡萄牙、法國、英國先後入侵。英國驅趕來葡萄牙、法國等勢力,全面控制印度。把莫臥爾帝國當作自己的傀儡證券。

到了太平天國時期,印度才爆發了一次全國規模的大起義。基本打垮了莫臥爾傀儡正府。英國於是撇開莫臥爾帝國,直接統治印度。

到了今天。中國人已經從兩次鴉片戰爭帶來的陣痛中站起來時,印度人仍然還是那樣。不死不活地趴在地上,沒想過推翻踩在自己頭上的侵略者。

20世紀初,英國對印度地統治在直到可預見的將來這段+十分牢固。1912年,爲了慶祝國王喬治五世的加冕,在德里舉行了一盛大的皇帝接見儀式。儀式在泰吉-馬哈爾陵建造者沙-賈汗(1592—62)的接見大廳裡舉行。在富麗、豪華的大廳當中,國王喬治接受了印度王公和權貴們的衆口一詞地宣誓效忠。1915年,印度心協力地支持英國參戰。

王公們提供了大量的財政援助。同時至少有90萬印度人在英**隊中當戰鬥員,另外,還有30萬印度人當勞工。本甘特別熱心於支持英國人的事業。他曾給印度總督哈丁爵士寫信說:“在帝國的緊要關頭,我願讓印度將其所有強壯的兒子作爲供品奉獻給帝國…我們只能默默地、真誠地、全心全意地致力於將帝國從即將來臨的危險中解救出來的工作,從而加快我們達到‘地方自治的’目的地進程。

就是看到了地方自治的,趙剛敏銳地感覺到了作爲印度的精神領袖,本甘聖雄的心中有一顆渴望獨立地心,趙剛派人去聯繫本甘,可是最後得到的結果令人吃驚:

“1914年時。英國人僅以9000行政官員和69000士兵就統治了3億印度人。這一點之所以可能,僅僅是因爲各階層人當時正以一種或另一種方式與英國人合作。如果取消這種合作,英國的統治必將崩潰。

因此,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教育和訓練人民實行不合作主義即非暴力地消極抵抗。本甘還號召人民進行抵制運動。即聯合抵制英貨的運動。本甘勸誡人們用家裡紡的布代替進口的機制織物。這會削弱英國統治的經濟基礎,還會復興鄉村工業。他本人就曾繫了一條土布腰帶,當衆操作紡車。

本甘教導說,將不合作主義和抵制運動結合起來。就有可能實現地方自治。一旦印度的村民理解這些教導並按教導行事,英國統治的日子就不會長久了。”

聽到這樣地話,趙剛不禁苦笑,一個國家如果需要靠這種溫和的暴力來獲取獨立,那隻能說明一件事情,這個國家失去了價值,已經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無用國家。看看印度的經濟構成,已經不需要英國人的統治就能提供給英國足夠的原材料和市場。試想一頭可以自己擠奶的奶牛,難道還需要管理人員嗎?

同樣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國涅磐重生,而印度則喪失了自己的語言,文化,徹底地成爲了英國的附庸,而且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看到與印度的合作沒有可能,趙剛只能想辦法引爆印度最大的炸彈。

種姓制度!

19年英國殖民當局對印度所進行.姓制度。其中被壓迫種姓有429000人。佔了印度一半還多的人口,種姓問題仍然是社會上的一個重要問題。

雖然拉甘意識到了種姓制度的不合理性,可是他也沒有能力一舉解除這種制度,畢竟這種制度的得益者是幾千萬種姓制度的高端統治者。

拉甘考慮的,未必是中國考慮的,中國-印度解放::宣佈當地的種姓制度爲非法制度,所有的印度人一律平等,這引起了印度社會的極大動盪,幾千年形成的種姓制度在中國人的強力攻擊下,土崩瓦解。

尤其是在印度北部,由於該地的穆斯林衆多,在解放軍司令王進喜與其精神領袖賽義德-阿赫默德-汗交流過後,雙方取得了一致的意見,中國遠征軍支持賽義德-阿赫默德-汗在穆斯林聚集地建國,國名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在戰爭期間需要無條件的全力支持解放軍。

在穆斯林的全力支持下,解放軍連續攻佔了印度北部的衆多要塞,在一週之內,攻佔了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英國人震驚之餘,不得不抽調一部分本土防禦部隊,通過蘇伊士運河急援印度,作爲在亞洲的軸心,印度是萬萬不能丟棄的要地!

勝利的消息很快的傳到了北京,爲了慶祝這場勝利,趙剛宣佈日,在圓明園舉行一次大規模的慶祝活動,那些有功人員都被邀請參加了這次活動,飛行大隊長張寶龍也在被邀請之列。

第6節 官匪一家第23節 閃電戰(下)第32節 四個火槍手第18節 狂瀾俄國中亞革命第23節 閃電戰(下)第32節 拼將熱血灑山河第33節 鉅艦(中)第37節 水庫三日談(一)第29節 升龍戰爭---奇襲海參崴要塞第41節 水庫三日談(五)第40節 水庫三日談(四)第5節 京城流血夜(下)第25節 慰安婦與戰爭第3節 吏治難清第58節 經濟危機(三)第31節 慕尼黑會議第69節 鐵流(八)第84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五)第14節 美國陸軍-無能的代名詞下第16節 戰神出現第20節 兩手都要硬(上)第25節 海參崴大海戰(上)第56節 經濟危機(一)第1節 破空而至第59節 進退兩難(三)第11節 歸燕迴翔(上)第8節 斷糧(上)第46節 赤字搞教育安(下)第21章 不朽?不是我的願望第9節 鐵軍是怎樣練成的(上)第67節 孟買慘案(下)第19節 鏖兵山海關第31節 見公婆第66節 猶太人復國(下)第90節 逆鱗(下)第20章 帝國驚夢第51節 搖搖欲墜的沙皇寶座第46節 特戰雄兵(十三)第38節 碧血祭忠魂第38節 特戰雄兵(五)第53節 設想俄羅斯公國第30節 日本投降第35節 法國艦隊與巡洋艦隊的混戰第17節 會獵木蘭第50節 血戰(十八)第28節 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第45節 血戰(十二)第11節 突襲(六)第3章 鐵幕(上)第2節 烈日要塞(上)第16節 特混艦隊的威力第10節 真理在那裡第80節 亮劍第23節 香港論策(上)第25節 宜將剩勇追窮寇(中)第34節 大清皇家海軍的誕生第90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十一)第69節 半癱山姆鬥野鶴(一)第38章 打仗就要賺錢第37節 水庫三日談(一)第30節 出院第46節 赤字搞教育安(下)第30節 升龍戰爭---血染要塞羣第5章 你和平,我演變第27節 黃禍第11節 真理不辯不明(上)第81節 圍剿阿肯色號(上)第65節 鐵流(四)第86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七)第48節 特戰雄兵(十五)第12節 歸燕迴翔(中)第38節 碧血祭忠魂第32節 拼將熱血灑山河第65節 孟買慘案第39章 拖刀第40節 奇襲?(上)第67章 激戰掌骨峰第19章 導彈顯威力第13節 激戰定西第3節 立國第一戰(下)第45節 血戰(十二)第8章 德國統治下的歐洲(三)第35節 特戰雄兵(二)第14節 美國陸軍-無能的代名詞下第23節 閃電戰(下)第3節 吏治難清第7節 經濟會議論發展第83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四)第7節 突襲(二)第15節 脣槍舌劍換美援第20節 大海戰第34節 三貂嶺大捷(下)第49節 喜事連連第21節 血戰比爾姆(一)第96節 倫敦上空的鷹(上)第65節 孟買慘案第12章 德國的弱點第19節 中國與日本第1節 西北偏北第43節 特戰雄兵(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