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 潛伏

息傳來,南線突擊集羣上到司令,下到小兵無不深感研究會馬上開始,調查日本人的勝利原因。不管怎麼樣,被一個沒落的,地位低下的東亞病夫所壓倒,是任何中國人都不能接受的,調查很快就出來了。

而這份報告多少支持了趙剛的觀點,是中國部隊的退化導致了戰局的不利,之前在強調困難的時候,有過一份報告說是由於戰場內人煙稀少,物資匱乏,作戰物資難以就地籌措,主要依靠伴隨保障與縱深的後方支援,加之受戰區內不良路況與高寒地區惡劣氣候的影響,很難完全滿足戰役所需,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着作戰力量的投入和戰役的規模。

同時,各作戰地區相距較遠,受機動條件限制,戰役進程呈現出相對分散的不平衡發展狀態,加之戰役中情況複雜多變,各種通信聯絡方式又受山地地形的限制,造成前方與後方之間、不同方向之間,不同軍兵種之間,協同作戰困難加大。使各參戰部隊的聯合行動受到影響,使戰役指揮員對戰場的整體控制和對各戰役力量進行指揮協調的難度增大,戰役指揮體系及指揮方式都面臨着一系列的挑戰。

但是現在這種說法被無情的揭穿了,什麼樣的困難能與日本人軍團面對的困難相比,可是日本人十分頑強的完成了任務,而中國軍隊只交出了一份勉強及格的答卷,這顯然無法讓國人滿意。於是在一份措辭嚴厲地聖旨壓迫下,南線突擊集羣終於拋棄了“減少傷亡率“這個潛規則。而是朝着”勇猛頑強,不惜一切代價打敗印度而努力。“

放棄了打盹的中國巨龍,終於顯示出了可怕地威力!中印邊境西中段地區受氣候、地質的影響,地表均爲高山凍土地和荒漠戈壁,有些地方呈草原荒漠地,除少數河谷地區有少量植被和農作物外,其它廣大地區地表光禿。岩石裸露,寸草不生,可供利用的植被幾乎沒有。

加之,山麓戈壁和盆地邊緣本身隱蔽條件差,部隊只能靠山谷、山腳和有限的植被進行隱蔽。部隊集結配置地域相對減小,難以隱蔽僞裝,戰役、戰術企圖易暴露。再一次次失敗之後,西南集羣已經放棄了對這個硬骨頭的想法。

另外,該區干支線公路。大部分沿途地表光禿,除個別峽谷路段隱蔽條件較好外,其餘路段完全對空暴露,對於部隊的機動、集結、開進、展開等各種作戰行動影響很大。無疑就增大了戰場透明度。尤其是坦克、裝甲等重型裝備行駛過後留下的車轍、泛起地塵煙及機器發出的轟鳴聲等暴露徵候加大。這讓依靠先進武器作戰的中國軍隊十分不適應,幾次坦克突擊失敗後不得不放棄了依靠重武器打開戰局的設想

在轉變態度之前,爲了減少犧牲,各種方案被一一否定。諸如加之戰區所賴的機動道路和作戰地域都距敵較近,作戰部隊就很容易遭敵炮、空火力的打擊。比如:新藏公路及其它爲數極少的道路在該地區穿山繞谷,曲折蜿蜒,從空中觀察,特徵就十分明顯,部隊大規模機動極易暴露,從而增大了我“動中藏”的難度。這些強調困難的論調十分活躍。但是在經過了日本人地刺激之後,這些論調不翼而飛。

實際上在該地區作戰,戰役機動集結無論是由集結地域向戰區實施的上千公里的戰役機動,還是在戰區內做橫向的移動,最重要地是迅速有序的組織、高速隱蔽的實施,是牽動戰役全局的關鍵。而在經過了謹慎地考慮之後,終於決定不對輕裝隱蔽前進,而在這之前這種戰術是不敢考慮的,一旦被印度人識破,那麼輕裝前進的一個旅將會成爲印度人的口中餐,一下子陣亡幾千人,那是誰都不敢負擔的責任。可實現在情況不同,爲了勝利,哪怕是死亡幾十萬人也是可以接受的。

於是一個旅的人馬,就在夜色地掩護下,悄悄地潛伏到了距離印度陣地不到500的地方,在這個距離下,只要按時發動進攻,還需要三十分鐘才能衝到印軍面前,但是這支部隊接到的命令奉命潛伏。

這個地區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空氣稀!爆空氣含氧量比平原地區減少30%-65%,大氣壓只及海平面的60左右,年平均

0以下,晝夜溫差達1520,最大溫差30,個月(11月至翌4),冬季平均氣溫爲-12,40,期長達7個月(10至翌年5月)。紫外線輻射強度高出一般平原地-50%。全年平均風速17米秒以上的大風有140多天,年平均風速3.米秒。年降水量爲37毫米,且多集中在6-9月份。當地流傳一道歌謠;“長年穿棉祅,氧氣吃不飽,地上不長草,天上無飛鳥,日曬皮膚曝,風吹沙石跑”,形象地反映出惡劣的自然環境。

頭暈、頭痛、心慌氣短,疲乏無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脹腹瀉,失眠、少尿及流鼻血等,還易患呼吸道疾病、肺水腫、急性心肌病及雪盲等。由於嚴寒缺氧,呼吸困難,部隊遂行任務時,體力將隨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海4500米時,體力只/)。部隊行動緩慢,時速僅爲1.:-2裡,比平原地區行軍速度低約50%,爬一個比高400500米的山[

在海拔5000米的高度上,1小時攀高,垂直距離爲100,幾乎每攀登35米就要坐下來休息,在750的衝擊距離上,途中短停頓5,仍然感到吃力,體力不支。加之惡劣天候的影響,部隊容易出現凍傷、曬傷、摔傷等事故,增大非戰鬥減員比例,削弱整體戰鬥力。通常戰役軍團必須花1-2周(至少一週)的時間適應戰場環境,並需抽調大物力從事保障工作,使得部隊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整體作戰能力受到很大的影響。

武器裝備由於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其技術性能普遍降低。主要表現爲:槍械機件易損壞,武器射擊易產生不連發、啞彈、遠彈、偏彈甚至冷射等現象;飛機由因發動機推力和升力減小,使起降滑行距離延長;各種精確制導武器探測精度降低,確定射擊諸元困難,命中率和精度下降;核、生、化武器由於空氣稀薄、氣候乾燥、積雪較多、大風等因素影響,使光輻射、衝擊波的殺傷破壞作用加大,使識毒、判毒困難;車輛、工程機械因高寒山區缺氧,低溫環境惡劣,使其機械磨損增大,發動機功率降低30%,載重量減少25%,.+.,故障率增多30%;通信手段,由於高山的阻隔,中、長波通施,戰場通信將依賴於衛星通信和短波通信。同時高山的遮蔽也將縮短衛星的有效偵察時間。另外,在風雪等惡劣氣象條件下,無線電通信因電離層的變化,通話時斷時續,有時會完全中斷。

太陽出來了,潛伏的戰士門一動不動的,全身上下都是土的顏色,即便是一最苛刻的人去看,也只能看到一些土坷垃。經過了幾十年的訓練,中國軍隊的隱蔽功夫十分過硬,所以印度人並沒有看出什麼蹊蹺。而出於安全的考慮,印度人開始了例行的射擊,而這此炮擊的射擊範圍,正好在中國軍隊潛伏的陣地。

炮聲隆隆,炮彈落到了地面,帶來的是一陣腥風血雨,由於陣地多半是萬年凍土,戰士們都沒有任何的坑道可以藏身,通常是一炮下去,就要帶走幾十條人命,但是在印度人的炮擊結束前,沒有任何人逃跑,也沒有人喊叫,那些受傷的只是咬緊了牙關,默默的忍受着劇痛,慢慢的死去,而印度人始終沒有注意到,對面的開闊地竟然有這麼一支軍隊,能夠付出這麼大的犧牲。爲了節約炮彈(印度軍隊的炮彈是由配額的,一門炮只能每天發射一發,多發的話要向上級請示。)印度人停止了炮擊,開始吃中午飯,毒辣的太陽從頭上直射下來,曬得人頭暈眼花,在這塊土地上,紫外線是其他地區的幾十倍,如果不好好做防護,很快就會曬傷皮膚的。可是這支軍隊還是沒有一個人動,他們似乎已經沒有了人類的情感,真正的融入了大地,成爲了大地的一部分,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逝,終於等到了太陽落山的那一刻!

第13節 風雪交加大點兵第10節 色情拷問法第14節 美國陸軍-無能的代名詞下第18節 雄關如鐵,艦炮如林第13節 日本竹槓敲得響第60節 進退兩難(四)第102章 原子彈(上)第23章 回亂第51節 血戰(十九)第1章 手談(上)第24節 三江口第1章 手談(上)第5節 海蘭泡之戰(中)第4節 千里江山一日還第64節 猶太人復國(上)第7章 德國統治下的歐洲(二)第24節 北洋閱兵(上)第6節 財富之路第2節 瘟疫退散第6節 海蘭泡之戰(下)第19節 中國與日本第24節 戰爭中的男女第46節 宿命對決(四)第35節 血戰(一)第2節 京城之夜第33節 洪水無情人有情第2節 酒樓英雄會第30節 北疆鏖戰(十)第21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第34節 光復故土第60節 潛伏第103章 原子彈(中)第5節 醒獅第9節 鐵軍是怎樣練成的(上)第34節 痛定思痛引聽證第7節 論勢第3節 吏治難清第3節 北京條約第26節 戰列艦的威力第6節 清鹿誰得(下)第26節 北洋閱兵(下)第43節 水庫三日談(七)第43節 血戰(十)第38節 水庫三日談(二)第23章 回亂第88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九)第10節 控鶴之鎖鏈第21節 巡檢做天子(五)第3節 吏治難清第12節 唐紹儀捨命說俄酋第26節 宜將剩勇追窮寇 下(完)第3節 烈日要塞(中)第32節 抗美第27節 廉政風暴第50章 火線 帕勞島!第39節 談和第74節 新年新石油第91節 武神駕到第73節 鐵壁的失敗(下)第16節 文字獄第37節 血戰(四)第20節 焦土第31節 見公婆第59節 進退兩難(三)第82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少將(三)第89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十)第4節 英美海上聯軍第14節 第一次參謀會議(上)第74節 駝峰航線(上)第3節 霸王別姬第47節 宿命對決(五)第19節 熱血貫長虹第7節 因禍得福(下)第22節 血戰比爾姆(完)第58節 甘地第79節 初戰(下)第64節 鐵流(三)第42節 水庫三日談(六)第75節 籌糧第17節 俄國-泥足巨人!第51節 搖搖欲墜的沙皇寶座第2節 危機第18節 前進第25節 偵緝營的未來(中)第1節 大流感第2節 京城之夜第66節 猶太人復國(下)第25節 偵緝營的未來(中)第19節 破交(下)第51節 血戰(十九)第75節 駝峰航線(中)第32節 掌握制高點第90節 逆鱗(下)第5章 你和平,我演變第14節 朝鮮代理人第50節 北極熊的哀鳴第8節 東方第一大軍港的背後(上)第18節 破交(上)第4節 京城流血夜(上)第55章 第一次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