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節 宿命對決(一)

一時間,清朝皇家艦隊由一個不起眼的小夥子變成了,一個盛裝出席宴會的大將軍。鮮豔的的旗幟在海風的吹拂高高飄揚,再加各種信號旗點綴其間,競放異彩,宛如舉行盛典一樣壯觀。

然而在這美麗的外衣之下,卻有無限的殺機在裡面。頭卷辮髮,上身赤裸,強壯如山的勇士,分爲炮手,第一預備炮手,預備炮手、裝彈手直立於甲板炮旁,等待廝殺。甲板上到處撒有細砂,以防執勤中滑倒。在上部構造、艦的腹部、送彈滑車、彈葯捲揚機和魚雷室等地各就其位。

另外,還有的補給兵在甲板上四處臥倒,抱着幾十餘磅重的葯包,準備發射之後,進行補給。這些補給兵爲了使大炮操作敏捷,都取一定間隔,整齊排列。這樣做是爲了將彈葯分散堆積在甲板上,以防止一堆榴彈被擊中爆炸,(將炮彈尤其是榴彈堆放在甲板上是大忌,鬆島艦就是因爲這樣做被鎮遠重創,而且這非常容易惹起甲板下面人們的激怒。在甲板上面可以目睹前進的敵人,觀察情況的變化,但在甲板下面,除了等待戰鬥開始,觀察從舷側打入的敵彈而外,什麼事都無從得知。)

大清皇家艦隊加快速度逐漸接近,經過了上次的海戰,船員都很沉着冷靜。一名少尉登上前桅頂,用六分儀測定距離,不停地揮動小信號旗,每報告一次距離,炮手都將照尺壓低一次,各炮手都手拉牽索,保持發射姿勢。蒸汽機筒通過通風機,發出響聲,這是爲了發生火災時,不失時機地進行消防,事前接上膠皮管注入水。當時敵我距離約四海里,急速減爲六千米、五千八百米、五千六百米、五千五百米,逐次遞減。現在已到五千四百米,危機越發逼近,所有士兵都提起勇氣,但最初的時刻還是十分害怕,心跳也越來越急促。突然一聲轟鳴,從定遠右舷炮塔,冒出滾滾白煙,於是全艦士氣大振。炮彈飛向赤城落於舷側附近,濺起高高水柱。接着鎮遠也仿照旗艦打出第二發,當時正值下午三時十分,敵我相距五千二百米,定遠發炮時約爲五千三百米左右,大清皇家艦隊各艦的主炮都相繼發炮。

此時的日本聯合艦隊已經整隊完畢,排好了戰列線準備迎擊皇家海軍編隊,雖然看見皇家艦隊率先開火,但是仍然保持陳默,任由對方火炮施虐。

終於,在第四次齊射中,平遠的主炮擊中了2800米外的鳳翔。此時的鳳翔並不是後世那艘排水量9052噸,航速25節,可載機26架的航空母艦,只不過是排水量316噸木製艦身的小炮艇而已,240mm厚的松木艦體之抵抗了0.02秒之後就告失守,260mm的炮彈瞬間將這艘三十多米長的小炮艇撕成碎片,全艦65人全部遇難。

1894年9月30日16點13分,大沽口海戰產生第一批遇難者,而且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批。地獄之門已經打開,死神在天空中飛舞,爲即將加入的大批精英歡呼。

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本來已經破碎的心徹底粉碎。上次海戰,北洋艦隊並沒有使用榴彈,一部分是穿甲彈,大部分是訓練彈,殺傷力不大,所以聯合艦隊纔敢使用戰列線對敵,以發揮自己活力優勢。而剛纔來看,清朝艦隊打過來的都是榴彈,以相對固定的戰列線對戰勢必造成重大傷亡,必須趁距離還遠的時候馬上調整編隊。

很快,聯合艦隊就散開了隊形,分成了四個部分第一遊擊隊,本隊第一羣陣,本隊第二羣陣,炮艇雷擊編隊

第一遊擊隊

“吉野”河源要一4216噸22.5節阿姆斯特朗兵工廠

“高千穗”野村貞3709噸18.5節阿姆斯特朗兵工廠

“吉美”上村彥之丞4568噸22.8節阿姆斯特朗兵工廠

“千代田”內田正敏2439噸19節英國工廠

本隊第一羣陣:

“鬆島”旗艦尾本知道4278噸16節法國地中海船廠

“橋立”日高壯之丞4278噸16節橫須賀海軍造船廠

本隊第二羣陣:

比睿櫻井規矩之左右2284噸13.2節英國赫文船廠

金剛有馬新一2284噸13.7節阿姆斯特朗兵工廠

扶桑新井有貢3777噸13節`英國SamudaBros船廠

葛城小田亨1502噸13節橫須賀海軍造船廠

大和舟木煉太郎1502噸13節小野濱海軍造船廠

武藏赤松太郎1502噸13節橫須賀海軍造船廠

高雄鬼田直到1770噸15節橫須賀海軍造船廠

筑紫三善克己1350噸16.4節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

海門柴三矢八1381噸12節橫須賀造船所

八重山板田太郎1584噸20.7節橫須賀造船所

炮艦雷擊羣隊:

赤城622噸10.25節小野濱海軍造船廠

摩耶622噸10.25節小野濱海軍造船廠

鳥海622噸10.25節橫須賀海軍造船廠

愛宕622噸10.25節橫須賀海軍造船廠

大島630噸16節小野濱造船廠

磐城656噸10.5節橫須賀海軍造船廠

龍驤656噸10.5節橫須賀海軍造船廠

雷擊艇10號~19號54噸20節小野濱造船廠建造

總噸位47394噸,32艘大小艦艇將近9千人的鋼鐵洪流展開了,一時間,聲勢威猛的壓倒了“只有”十一艘艦艇,噸位“只有”40200噸的清朝皇家海軍。..NET

第6節 閱兵第25節 北洋閱兵(中)第15節 霸王別姬(下)第12節 奇襲布里奇伯特第73節 鐵壁的失敗(下)第1節 太平年間歌昇平(上)第67章 激戰掌骨峰第35節 中國渠第36節 特戰雄兵(三)第76節 困境第45節 赤字搞教育(中)第100章 轟炸芝加哥(上)第25節 翹家大小姐(上)第29節 白人間的信任(中)第86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七)第54節 血戰(二十二)第4節 運籌千里(四)第6節 海蘭泡之戰(下)第12節 俄東密約第6節 海蘭泡之戰(下)第8節 天水易手第50節 血戰(十七)第21節 北大荒(上)第86節 出其不意第2章 手談(下)第15節 第一次參謀會議(上)第41節 血戰(八)第22節 我給美國一悶棍第11節 突襲(六)第30節 北疆鏖戰(十)第8章 德國統治下的歐洲(三)第56節 經濟危機(一)第12節 真理不辯不明(中)第22節 北定中原第8節 知天命老將服輸第15節 辯論大賽(中)第20節 睡獅漸醒第36章 鐵板燒(中)第73節 鐵壁的失敗(下)第60章 新政第86節 出其不意第43章 杯弓蛇影第30章 釜底抽薪第45章 射小鳥第9節 鐵軍是怎樣練成的(上)第11節 突襲(六)第15節 霸王別姬(下)第62章 羅斯柴爾德財閥的末日(上)第58節 甘地第31節 升龍戰爭---雄關如鐵第29節 北疆鏖戰(十)第72節 半癱山姆鬥野鶴(四)第52節 巴拿馬運河(下)第43節 特戰雄兵(十)第38節 水庫三日談(二)第64節 空手套白狼第22節 北疆坦克之海(三)第22節 北定中原第9節 突襲(四)第4節 千里江山一日還第23節 香港論策(上)第35節 禁菸(二)第4節 烈日要塞(下)第24節 戰爭中的男女第48章 刺馬(上)第13節 日本竹槓敲得響第21節 北大荒(上)第6節 因禍得福(上)第74節 我們都是神槍手(下)第34節 三貂嶺大捷(下)第1節 風起萍末第1節 破空而至第1節 立國第一戰(中)第2節 太平年間歌昇平(下)第96節 倫敦上空的鷹(上)第22節 北疆坦克之海(三)第6節 官匪一家第34節 法國艦隊與巡洋艦隊的混戰第27節 臺灣會議第60節 潛伏第15節 霸王別姬(下)第86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七)第81節 圍剿阿肯色號(下)第25節 北洋閱兵(中)第83節 多送幾路鬼子走好第34節 鉅艦(下)第81節 圍剿阿肯色號(上)第17節 強取第9節 鐵軍是怎樣練成的(上)第65節 孟買慘案第2節 運籌千里二第4節 京城流血夜(上)第40章 運籌第83節 多送幾路鬼子走好第1節 立國第一戰(上)第1節 布爾戰爭(上)第65節 鐵流(四)第16節 辯論大賽(下)第18節 錢財滾滾來第18節 兵貴神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