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海蘭泡之戰(中)

“而我與俄國開戰,並非其他,只是因爲俄羅斯殺戮我國子民,這叫必戰之戰,雖然敵弱我強,但是我在內線作戰,身後就是巍巍要塞,而外線之海軍勝過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數倍,絕無可能將我困死。我處境穩若泰山。如果不出兵,則民望盡失,出兵則民望盡歸我軍。必須出兵,而且必須在三天內結束戰鬥,務必全殲入侵之俄軍!”

說完這些,趙剛在不管他們,徑直命令道:

“傳我將令,最先到者,賞白銀十萬兩,前一百名到者,賞銀千兩,一千名上百兩,兩日內到者皆賞十兩,逾期不到者斬!趁亂逃跑者斬!!騷擾百姓者斬!!!。

軍令如山,下達時,第二師第三團正在遼西訓練,一聲令下,全部浩浩蕩蕩跑向海蘭泡,一天一夜跑了一百四十里,10月21日下午一點到達黑龍江,與隔江相望的海蘭泡不過六公里之遙。

從10月19日大屠殺之後,俄軍並未再次進行大屠殺,但是大屠殺隨時可能再次上演,六、七千中國同胞的生命危在旦夕。

下午三點,俄軍頭目格里布斯基宣佈:明天,將海蘭泡市的中國人全部肅清。另外,格里布斯基宣佈徵用海蘭泡中國居民所遺留之糧食、家畜,拍賣財產,以供軍需。

第三團跑到現在,已經是精疲力竭,大半的士兵跑丟了。不過這倒不是問題,漫山遍野都是士兵,也分不出是哪個部隊的,隨便一抓就是好幾百。團長宋兵策也不客氣,來一個收一個,很快就把三團變成了滿編團。然後,開始分配班長排長,這些事情忙得宋兵策頭大如鬥。好不容易忙完了,宋兵策發現,自己手上雖然有了將近五千人,但是竟然沒有渡河的船,想要過河難比登天。

正在宋兵策爲難的時候,遠處傳來雷鳴般的聲音,大地在爲之顫抖。宋兵策急忙叫人佈置好防線,同時祈禱最好是自己人,此時,大路的盡頭,一隊騎兵慢速跑來,當前一人,看不清面目,只看身上披掛着厚重的板甲,看上去宛若古代的重甲騎士,陽光照射下,明光甲將他映得宛如天人。

只見他大聲喝道:“舉旗”身後的一名騎士急忙將平寇軍的飛虎旗展開,迎風一抖,身後是無窮無盡的鋼鐵洪流,陽光下,整支隊伍就像一隻巨大的金龍,藐視着一切敵人。

兩支軍隊在黑龍江小鎮會師了,宋兵策驚訝地看到了,吳俊升、魯登道夫兩位師長。當他還在驚訝時,最前面的騎士摘下了頭盔,向宋兵策打招呼。

“宋乙,我就說呢,不知道那位這麼拼命,竟然跑到我們騎兵前面了,沒想到是你這個小混蛋。”

宋兵策張大了嘴:“趙司令,你也來了。”

張剛笑着說:“我當然要來,不光我來了,我平寇軍全部的精銳部隊都來了。這是我秘密訓練的一支部隊,去年就成立了,一直在兵工廠訓練,今天終於派上用場了。”

一旁的魯登道夫說道:“難怪那時你每天都往兵工廠跑,原來埋伏了這一手。”

宋兵策羨慕得問道:“這支軍隊叫什麼名字?”

被一邊的那個掌旗的壯漢聽見了,看了一眼宋兵策,刷的一聲將旗迎風展開。“驍騎營”三個大字躍入衆人眼簾。

這時騎兵已經下馬,費力地將馬身上的鎧甲扒下來,放到江邊然後拼裝起來。很快就拼出了一個木盒模樣的東西,六個木盒一拼又拼出更大的一個木盒,不到十分鐘,江邊已經排了500個一米見方的大木盒。然後,士兵們拿出巨大的羊皮囊,塞進木盒中用力的吹了起來,吹滿之後將其投入水中,一個小時後,700米的浮橋搭建完畢,此時的俄軍還在燒殺搶掠,渾然不知死神將至

俄軍的指揮部設在海蘭泡最大的房子裡,中午,大客廳裡那張四腳雕花的大桌子周圍,四個人坐着在開會:一個是隊長穆拉維約夫,他是個已經有了白髮的中年人,另外三個是指揮部的成員。

穆拉維約夫在桌上打開一張本省地圖,一邊在圖上移動指甲,尋找路線,一邊向對面那個長着一口結實牙齒的高顴骨的人說:“葉爾馬琴科,你說要在這兒打一仗,我倒認爲應該後天一早就撤走。明天連夜撤最好,不過大家太累了。我們的任務是搶在東北大兵的前頭,先回到海參崴。

拿我們現有的這點兵力去抵抗,簡直是開玩笑……一門炮,三十發炮彈,二百個步兵和六十個騎兵——能頂什麼用……東北人正像洪水一樣涌來。我們只有和海參崴的部隊聯合在一起,才能作戰。

我們還必須注意,除了東北人之外,沿路還有許多各式各樣的匪幫。我的意見是,明天一早就撤,東北人架橋得總花兩三天的時間。

這樣,他們暫時不能解決這些人了,你們的意見怎麼樣?咱們決定一下吧。”他對在座的人說。坐在穆拉維約夫斜對面的斯特魯日科夫動了一下嘴脣,看了看地圖,又看了看穆拉維約夫,終於很費勁地從嗓子眼裡擠出一句話來:

“我……贊……成穆拉維約夫的意見。”

那個黑色軍服的年輕人也表示同意:“穆拉維約夫說得有道理。”

只有葉爾馬琴科,搖頭反對。他說:“那我們還建立這支隊伍幹什麼?是爲了在東北人面前不戰而退嗎?照我的意見,我們應當在這兒跟他們幹一仗。跑得叫人膩煩了……要是由着我的性子,非在這兒打一仗不可。”

他猛然把椅子推開,站起身,在屋裡踱起步來。

穆拉維約夫不以爲然地看了他一眼。

“仗要打得有道理,葉爾馬琴科。明知道是吃敗仗,是送死,還硬要戰士往上衝,這種事咱們不能幹。要這樣幹,就太可笑了。在咱們後面,有敵人一個整師,而且配備有重炮和機槍……葉爾馬琴科,咱們可不能耍小孩子脾氣……”接着他對大家說:“就這麼決定了,後天一早撤。”

第5節 美西戰爭導火索第5節 京城流血夜(下)第32節 抗美第73節 鐵壁的失敗(上)第23節 巡檢做天子(七)第25節 北疆鏖戰(六)第3節 塔拉納山之戰第34節 法國艦隊與巡洋艦隊的混戰第64節 鐵流(三)第23節 風雨飄搖大清國第28節 空襲第32節 三戰(中)第13節 美國陸軍-無能的代名詞第37節 抽身第89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十)第6節 海蘭泡之戰(下)第12節 歸燕迴翔(中)第50節 血戰(十七)第35節 特戰雄兵(二)第47節 特戰雄兵(十四)第29節 美法同盟第32節 三戰(中)第18章 德美戰爭第11節 築巢引鳳第4章 鐵幕(下)第27節 海參崴大海戰(下)第65章 光頭黨的末日第88節 民主進程第3節 誘餌第47節 血戰(十四)第18章 德美戰爭第26節 偵緝營的未來(下)第21節 雄關如鐵難阻英雄第89節 逆鱗(上)第29節 針尖對麥芒第31節 亂戰第18節 英國與俄國第17節 兵貴神速(三)第35節 血戰(一)第26節 翹家大小姐(中)第56節 英德談判(上)第6節 男兒心如鐵第53節 血戰(二十一)第36節 特戰雄兵(三)第26章 晉商與徽商第21節 閃電戰(上)第55節 血戰(二十三)第34節 三貂嶺大捷(下)第67章 激戰掌骨峰第95節 搶灘登陸戰(下)第17節 兵貴神速(三)第37節 血戰(三)第24節 香港論策(中)第12章 德國的弱點第5節 京城流血夜(下)第29節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39節 血戰(六)第46節 赤字搞教育安(下)第10節 斷糧(下)第16節 文字獄第50節 血戰(十七)第27節 崩壞第43章 杯弓蛇影第55節 血戰(二十三)第23節 小問題大後果第67章 激戰掌骨峰第57節 英德談判(下)第16節 豔遇第55節 俄國投降了第50節 血戰(十八)第47節 血戰(十四)第25節 北洋閱兵(中)第21節 美國賣我蒙汗藥第62節 鐵流一第77節 初戰(上)第35節 禁菸(一)第7節 大戰之前第59節 進退兩難(三)大結局中華一統第3節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節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2節 鑄犁修劍備兇頑第19節 巡檢做天子(三)第7章 德國統治下的歐洲(二)第81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少將(二)第26節 翹家大小姐(中)第27節 北疆鏖戰(八)第56章 困局第19節 新“無畏艦”第87節 餘波未止第59節 落魄的日本第50章 火線 帕勞島!第31節 厚積以待薄發第104章 原子彈(下)第25節 香港論策(下)第9節 明大勢總統放權第69節 燒烤論英美(上)第31章 譚嗣同(上)第87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八)第4節 烈日要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