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銳想起了幾年前李中堂不肯接納國父,想起了李中堂曾經聯絡英國方面,將位於英國的國父進行抓捕。
雖然最終因爲一些人的營救,國父最終沒有能夠被引渡回國,但這一切均是出自李中堂的手筆。
或許李中堂是看出了國父的大炮屬性,所以纔不肯接納他。
但是在王思銳的身上,卻沒有一絲大炮的屬性,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內訓練出一支可以與洋人正面對抗的的精銳部隊,甚至大清能夠有今天,完全是來自於王思銳的拼死抵抗。
站在德勝門門前,王思銳回頭望了眼京城。
眼角微微眯着,嘴裡低聲的喃喃道:“德勝門,自明朝遷都以來,德勝門便是軍隊凱旋歸來進城之門,寓意着勝利之門。今日我王思銳便是要從這德勝門離京,你有你的執念,我無話可說。可是今日我便要告訴你,除了你的路以外,還有其他許多條路可以讓華夏復興。
他們,終究不是正統,所做的這一切,也只是爲了他們自己而已。”
說完這句話之後,王思銳直接轉身離開了京城,身邊只有一個排的護衛隊。
時間回到兩日之前,外城軍營。
自打王思銳進京以來,這裡便成爲了王思銳的大本營,所以王思銳也是一直都待在這裡,一般很少會離開這座軍營。
兩日之前,一隊人馬出現在了京城之中,這幫人並沒有前去拜見*亦劻,而是直接來到了軍營。
找到王思銳之後,當衆宣讀了聖旨,王思銳被冊封爲了一等武威侯,爵位與李鴻章相等,同時行走軍機,兼兵部尚書,負責整頓大清漢軍營。
“王大人,聖旨面前,爲何不跪?”宣讀聖旨的太監在宣讀完聖旨之後,發現王思銳依舊沒有跪下,臉上多多少少的有些掛不住面子。
見聖旨便猶如見到了皇帝本人,這是古往今來數千年形成的規矩,王思銳雖然打了勝仗,但卻依舊是這大清的一名臣子。
只不過,太監也只敢問一問,卻並不敢讓身邊的護衛動手,更不敢給王思銳按個蔑視皇權的罪名。
眼下誰都知道,這京城裡,王思銳最大,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去得罪王思銳。
“軍中事物繁重,鎧甲在身,不便行禮。”王思銳一把從太監手中拿過聖旨,很是隨意的說着。
“這……”太監臉上多少有些爲難,但一想起臨行前李總管的交代,太監也就沒敢多說什麼,反而換了一副表情,繼續說道:“也是,咱家這也是習慣了,誤以爲這軍中乃是府中,王大人鎧甲在身,的確不便行禮。”
王思銳沒有理會太監的馬屁,這軍中面聖不下跪的規矩是在古代就已經形成的。
而最初的原因是因爲軍中將領將士身着鎧甲,而鎧甲本身就是爲了保護士兵的,所以也極爲笨重,甚至連平常的走動都有些困難,至於下跪這種技術活,那就更加難以做到了。
所以便有了但凡身着鎧甲的將領或將士,面聖可不跪這個規矩。只是,如今的王思銳雖然也是一身的軍裝,可這軍裝也只不過是普通的衣服罷了,身上壓根就沒有什麼鎧甲。
不過既然王思銳硬說他穿的就是鎧甲,那其他人也不敢多說什麼,你說鎧甲那便是鎧甲吧。
“王大人,如今洋兵一退,聖上和太后想請您到榆林堡一趟,商量一下兩宮回京事宜,王大人您看?”太監見王思銳沒有搭理他,轉而繼續說道。
“兩日後出發!”王思銳很是隨意的回答了句,然後便將太監和護衛們趕出了軍營。
若是以往,太監前來宣讀聖旨,接到聖旨的人免不了要一番破費,但是現在,王思銳已經沒有心思去討好這些人了,因爲沒必要。
在接到聖旨後的當天夜裡,王思銳便將調往城外訓練的兩個團的部隊重新秘密的調回了京城,並且隱藏在內外城各處。
反正因爲這場戰亂逃離京城的人還有不少,京城裡空院子多的是,藏起來兩個團的兵力還是綽綽有餘的。
有這兩個團在暗中,加上明面上的一萬人,可以說,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
王思銳其實並不是不想反,其實打一開始,剛回來的時候,王思銳就想過了要反,但那個時候卻並不是最佳的時機。
即便現在,王思銳明知道清廷要殺自己,可王思銳也依舊覺得不是最佳的時機。
不過,雖然現在並非最佳時機,但是清廷所做的這一切,卻加速了這個時機的到來。
製造一個破敗不堪,四分五裂的國家很容易,只需要王思銳帶領着部隊直奔榆林堡,將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以及那些跟着逃走的王公大臣們全部殺掉就可以了。
但那樣一來,最終受益的只能是洋人,而倒黴的,只能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漢人。
王思銳要反,早晚都要反,他只是一直在等,等一個可以將利益最大化的機會。
…………
王思銳只帶着一個排的部隊離開了京城。
當劉學詢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整個人瞬間萎靡了下來,他已經徹底的放棄了心中的理想,他已經沒有了任何的幻想。
孫某人的大炮屬性根本就靠不住,整個人全憑一張嘴在忽悠,到了正事上卻沒有能夠表現出足以讓人信服的魄力。
反觀王思銳便不同了,年輕,有能力,更重要的是,手下還有一支可以直接將他送上九五之尊寶座的軍隊。
只不過可惜了,王思銳卻是個愚忠之人。
他看出了清廷的**,看出了這個國家的腐朽,但卻就是不肯將這將倒之牆給推倒。
劉學詢已經將所有的事情提前告訴了王思銳,但如今王思銳卻選擇了只帶着一個排的部隊前去榆林堡。
在劉學詢看來,王思銳這是想要以身告訴朝廷,他是忠誠的。但王思銳的選擇註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爲朝廷已經調集了五個營的兵力在半路上埋伏。
劉學詢整個人忽然間像是老了十多歲那樣,整個人看起來百般老態,毫無中年人的精神頭。
而劉學詢也很清楚,自己必須要做出最後的決定了。
“大人,如今國內外安康一片,朝廷凱旋指日可待,然身體近日突感不適,故想告辭還鄉,頤養天年!”王思銳離開之後,劉學詢找到了李鴻章,提出了自己告辭的想法。
對於劉學詢提出的告辭之意,李鴻章並未有任何驚訝之意,似乎早有預料。
其實早在幾個月前,劉學詢便已經提出了要告老還鄉,只不過當時被李鴻章給勸說了下來。
不過現在李鴻章也是很後悔,如果當初自己不去勸住劉學詢的話,恐怕也不會發生今日這一幕了吧?
“也好,幾個月前你便要求回鄉,只不過當時國內外事物不斷,所以纔沒有能夠回去,如今國內外事物已定,我也再無理由阻攔了。晚上我擺上一桌酒席,權當做告別宴吧。”李鴻章點了點頭,深沉道。
若是劉學詢不去找王思銳,李鴻章如今也不會痛下殺心。如果當初李鴻章同意了劉學詢回鄉,也就不會有現在的問題。
只可惜,這一切都已經晚了。
劉學詢的所作所爲,已經超出了李鴻章的底線,所以,即便是現在劉學詢已經沒有了之前的想法,他也必須要死。
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爲劉學詢自己。
前幾日李鴻章等人再一次的商議了一下午的時間,這次商議的主題便是伏擊之地。
最終將地點選擇到了三堡村附近,而當日晚上,劉學詢果然去了王思銳那裡,這也讓李鴻章失望不已,不得不等天亮之後發出一道密摺,讓埋伏的部隊繼續向前,埋伏在南口附近。
告別宴上,李鴻章與劉學詢二人相談甚歡,天文地理,古往今來的事情暢言無阻,只不過李鴻章卻將劉學詢的一切都看在了眼裡。
同樣的,他也很清楚,王思銳最終並沒有選擇跟劉學詢走到一起,否則的話,劉學詢不應該有這幅失落的表情。
最終,劉學詢醉的一塌糊塗,李鴻章命人將砒霜倒入酒碗之中,攪勻之後又強行灌了下去,隨後又命人將剩餘的砒霜倒入醒酒湯內,劉學詢再次神志不清的喝下。
當天夜裡,所有人不準靠近劉學詢的房間,並且有二十多名士兵把守着。
據那些把守這房子的士兵回憶,當天夜晚,他們聽到了房間裡劉學詢痛苦的聲音,但因爲李大人的命令,他們始終不敢進入,也不敢將門打開讓劉學詢出來。
當屋內不再有任何動靜之後,大約過了一刻鐘的時間,守衛的士兵這才推門而入。
原本躺在牀上的劉學詢,此刻已經滾落在了地面上,口吐白沫,臉色煞白,雙眼睜的很大,死死的盯着門口的位置。
劉學詢也知道了要致他於死地的便是李鴻章,只不過這一切都已經晚了。即便是知道了又能如何?
次日一早,劉學詢身死的消息傳開,李鴻章痛哭流涕。
最終,關於劉學詢的死,李鴻章給出的答案是酒後誤食耗子藥,結果導致中毒死亡。
至於這個結論有沒有人相信,這個已經不重要了,劉家的後人也不敢去質疑李鴻章。(未完待續。)
ps:抱歉,俺以爲俺做好了一切,結果才發現忘記了定時,剛剛纔發現,真是巨汗啊。
感謝別哭我走,呼嘯的南風和藍黑戰士l三位書友的打賞支持,另外,俺能很無恥的求下月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