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崩於前,而不露形色,能做到這一點,在談生意時,那就會佔很大便宜。
“唉,算了,一百八就一百八吧。”
吳大順知道車子再放下去,價格會更低,既然有人出一百八,那就賣了吧。
“這是錢,你數數。”郭去依舊面無表情的遞過錢,然後推着車走了,在轉過身的瞬間,臉上浮現笑容,然後又強迫自己丟掉笑容。
一百八買到一輛還能用的人力三輪車,這讓他很有成就感。
剛纔的笑容還是讓老爺子看見了,小聲問道,“你在笑什麼?”
“啊?沒有啊,我……”
“哦。”老爺子臉上倒是有了笑意,他對這個孫子是越來越看不懂了,不過會當家,那就很好。
“小明啊,如今有錢了,要不,你去念書吧?”
郭去腳步一頓,他知道老爺子遲早會說的,只是沒想到會這麼早。
他不能說不去念書,也不能說要去念書,所以只好冷處理,當做沒聽到。
見郭去不說話,老爺子嘆了一口氣,轉移話題道,“車放哪裡?”
“放……爸那裡吧,順便去看看他,好久沒看到他了。”
騎着車,也就兩三百米的路,就到了郭去老爸住的地方。
剛一推開門,郭去就皺起了眉頭,一股濃郁的酒味傳入他的鼻子。
雖然住在街上,但也是木房子,應該說這時候的街上,算上zhèng fǔ,也根本就沒幾家磚房。
進屋後一眼就看到了靠牆擺放着的沙發,這沙發是竹子做的,夏天躺在上面甚是涼快。沙發上醉醺醺躺着的,正是郭去他爸。
走進了,適應屋裡的暗淡,這纔看清楚沙發上的漆已經不見了,甚至沙發邊上的窄木板都磨的光滑錚亮。
郭去他爸依舊睡着,看樣子是喝醉了,不然不會在有人進屋後,依舊躺在牀上,什麼都不知道。
老爺子見此,呼吸都急促了,最後冷哼了一聲,轉身出了屋子。
郭去見此,也沒法了,車子放在這裡絕對不安全,原本準備把收到的廢品,放在這個木屋裡,可是在這一刻,他決定另外租一個屋子。
退出房門,在把門關上,騎上人力三輪,走向了供銷社。
供銷社是磚房,只是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房子也開始對外出租,其內有一個大型的露天地,他打算和房子一起租下來。
一間房和一個露天地,完全足夠他存放收購的廢品了,價格方面也很底,也就兩百塊錢一年。
光是今天到現在,就拿出去三百八十塊錢,老爺子非常心疼,催着郭去回家,然後把牀單和被子拿來。
吃飯依舊是在村子的家裡,只不過晚上必須要拿一個人去供銷社睡覺,防備有人偷東西。
餓了就去街上粉館吃碗粉,老爺子吃不慣,則吃了一萬稀飯。
全部弄好後,已到了中午一兩點,此時由於太陽太大,很多人開始回家。
郭去自然也要回家,因爲趕場的人回家了,那他的生意就來了。
三包冰袋是慣例,丫頭非常高興,或許在她心裡,迫切希望每天都到街上來,那樣,每天都有冰袋吃。
回到家,已到兩點半,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此時家家戶戶都有人在家,所以正是適合郭去收廢品的時機。
揹着背兜,背兜裡是丫頭,身旁是老爺子,老爺子也揹着背兜,一隻手拿秤,一隻手拿着長達半米的煙槍。
丫頭站在背兜裡顯得非常高興,不時興奮得雙腿亂蹬,就是苦了郭去。
先從本村收起,挨家挨戶的收,大都數村人家裡,書只有七八斤,而且是已經泛黃的書,那是家裡老人的子女,以前上學時的課本。
這種到村裡收廢品,比在街上等着別人去賣要好得多。很多人原本就不願意賣,何況要背好幾裡山路,自然家裡存貨就有點多。
收完本村,總結下來就是,廢鐵倒是很多,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十來斤,要麼是傘骨,要麼是鋤頭,要麼是鐮刀之類的,很少有人賣壞了的竈鍋,就算是壞的不能再用了,也很少有人賣。
至於鋁,基本上都是鋁鍋,就是放在爐子上燉骨頭混蘿蔔的鋁鍋,這種鍋,由於是用來燉骨頭,平時放調料都是直接放到鍋裡,所以用不了多少年,就會穿孔。
除了郭去家,全村有五十六戶人家,什麼都不願意賣的有五六家,賣壞了的竈鍋的有兩家。
其實賣竈鍋才值錢,一口竈鍋就得三十多斤,那可就是二三十塊錢啊。
可惜人家不賣,郭去也沒辦法。
最終收到廢鐵六百一十斤,平均下來,每戶十來斤,這還是一直沒有人把家裡的廢品拿去賣,積累了很長時間的緣故。
六百多斤,總共支付出去錢四百三十塊。原本支出應該四百二十七塊錢的,多支出三塊錢,那是因爲讓別人沾點小便宜。
舉個例子。
給一家村人的廢鐵,稱起來實際是十五斤平,即秤砣達到十五斤的位置,但秤桿剛好是水平的,甚至略微偏低,此時只能給別人算成十五斤,若不然別人就會覺得吃虧,說不得就會不賣了。
再比如,有時候剛好二十一斤,按七毛錢一斤,那就是十四塊七塊,差三毛十五塊,村人肯定會說“哎呀,給十五塊錢嘛,纔多三毛,這可是二十多斤鐵呢”。
難道郭去不給嗎?這種必須給,錢不多,他也虧不了多少錢,但卻能讓人舒服,讓他們覺得賺了。如此,以後纔會再賣廢品給他。
舊書有二百七十斤,支出去一百零九塊,多給了一塊錢,也是給人沾點便宜。
至於鋁,可就很少了,就收到三個鋁鍋,加起來也就六斤多點,五塊錢。
所以光是這一下午,錢就拿出去五百四十二塊,如此算下來,他的錢支撐不了幾下,甚至有可能明天都扛不住了。
也就是說,他的錢拿去收的廢品,還不夠裝滿一輛小型貨車!
必須得想辦法借點錢,因爲只要車子往七星縣裡跑一趟,就算廢品不夠裝一輛車,那也是收同樣的車費。
收完本村,郭去就暫時停下了進度,一起和老爺子把廢品背到街上的供銷社去。
近千斤廢品,兩人硬是跑了十趟才搬完,搬完後,郭去在街上買了一條小康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