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着!”老爺子阻止後,又道,“我看這樣吧,長江的事情拖了這麼些年了,也到了該解決的時候了。小明你去喊一下村人,特別是村裡輩分最高的那幾位。”
老爺子早就看這三人不爽了,長江的父親死後,按照慣例,他是能分到田地的,可是他的田地卻被三個親哥佔用了。
按理說,你拿了人家的地,那就要負擔起相應的責任來,其他不說,長江的溫飽問題怎麼也得負責吧。
然而,三人瓜分了地,卻各自推卸責任,誰都不想負責。老爺子一輩子都在村裡,又是文化人,對這種人,那是很是看不起的,奈何那是別人的家事,他這個外人不好管。
但如今這三人又欺負到自家頭上,還拿長江當藉口,這下,老爺子可就發彪了。
郭去看了老爺子一眼,又冷眼看了長江的三位親哥一眼,這才快速的衝出門去。
三人心中有些慌亂起來,這些年來,他們一直就當沒有長江這個弟弟。
本來他們是不想來的,可是架不住家裡的黃臉婆的壓力與枕邊風,他們心中產生了想拿點錢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長江雖然纔給郭去幹三天工,可是以後肯定還會繼續,這筆錢,可以說是源源不絕。
長江又傻,給他錢,他也用不了,那還不如給他們,誰叫他們是長江的親哥呢!
當然,理由也想好了,長江身上那套衣服不是穿了近十年了嘛,記得還是十年前穿壞了,舊了,不要了纔給他的。
如今長江身上的衣服,已經縫了又縫,補了又補,早已沒有原來的顏色,就像是百家衣一樣,色彩斑斕。也到了給他買件新衣服的時候了。
若是錢到手了,那還不簡單,家裡不是有布嘛,讓自家媳婦給他做一套不就行了?
可惜,情況好像有些不對勁,郭去走出門後,讓他們三人有了不詳的預感。
……
十來分鐘,村人都來了,他們自發的坐在屋外的石臺階上,村子裡輩分最高的三位老人也不例外,靜等老爺子發言。
“今天喊大家來呢,只爲了一件事情,長江是我和三位師兄弟,看着長大的,大家也都知道具體情況,平時大家也不好說些什麼,那麼現在我來牽這個頭,今天我們就坐下來好好談談。”
老爺子口中的三位師兄弟,也就是村子裡輩分最高的三人,他們小時候是郭去的太爺啓蒙的,所以老爺子纔會叫他們爲師兄弟。
“小明啊,來和村裡的長輩們說說具體情況。”
“好的,爺爺。”
大致明白了老爺子的想法,老爺子就是心善,想要今天就解決長江的養老問題。
原本郭去是不想這樣子做的,畢竟非親非故,但老爺子已經開口了,他不能置身事外。
“是這樣的,這幾天長江叔都在幫我背廢品,嗯,背了三天了,這三人可能是見到我身上錢多,想要敲我點錢,所以跑來問我要長江的工錢。他們說是爲長江叔買衣服。”
“以前我從未見過,長江給人幹活要收工錢的,而且就算我要給工錢,那也是給長江叔吧?何時輪到他們來替收錢了?”
這話郭去自認爲說的較爲委婉了,不過村人還是能聽出來其中的意思。
當年三人瓜分了別人的田地後,就什麼都不管,可想而知,今天這三人來此的目的也差不多。
他們當年的行爲,在當時雖然沒有人站出來,但平時說閒話,還是少不了的。
如今老爺子站了出來,那自然是衆人拾柴,七嘴八舌的譴責了。
“既然今天大家都來了,那我們就說說長江的事情。”老爺子接口,看了看衆人,又道,“我們呢,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父母的土地,除了在分家時分出去的,子女想要得到這些土地,那就得負擔起養老的責任。”
“長江雖然沒有子女,但他一樣有土地,當年他們父親去世前,可是讓我和三位師兄弟去作證了的,有土地那就好辦了。”
“誰拿了他的土地,那誰就負責養他,這個主意怎麼樣?”
說完,老爺子看向衆人,等待這他們的回答。
“本來就該這樣嘛!這麼些年了,長江算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如今都四十多歲了,眼看着就要老了,我同意郭叔的辦法。”
“我也同意!這些年每次上街都能看到長江在街上撿別人不要了扔的東西吃,每次我心裡都不好受,可是我能怎麼辦?我家裡上有老下有小,我也無能爲力,只能隔三差五的讓他來我家吃一頓飯。”
“我也同意!”
……
村人紛紛同意,這下長江的親哥們,可就心急了。
只不過他們慫慣了,這麼多人同意,再加上心中或許還有一點良知,選擇了閉口不言。
可是他們家裡的婆娘可就不同意了,冷着臉急匆匆的從一旁跑出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想要單挑羣雄的樣子,結果張嘴就罵,“死婆娘”、“爛婆娘”,“多管閒事的狗”之類的話更是張口就來。
老爺子冷眼看着,眼看着就要忍不住衝上去抽她們兩耳刮子,結果郭去的大伯孃站出來了。
然後就形成了潑婦罵街之勢,平時郭去對於潑婦罵街是喜聞樂見的,因爲看起來很搞笑。
潑婦罵街,那是相當有節奏感的。
她們斜着身子,伸出同側的手和腳,罵一句,手就指一下被罵人,同時伸出去的腳也在地上輕踩一下,以上動作在出口成髒的瞬間完成,然後無限循環,累了,就換空閒的手腳,嘴中連珠炮似的毫不停息,罵人的話不帶重複。
不過郭去此時卻沒有心情欣賞,自家大伯孃可是爲了給自家出頭啊,他豈能沒心沒肺的在一旁欣賞“藝術”?
不過他也沒招啊,一開始還是男人之間的事情,可是現在已經變成女人之間的罵戰了,男人只能在一旁旁觀。
幸好,村裡人真的是看不下去了,其他先前同意老爺子建議的人的妻子,站了出來,幫着郭去大伯孃。
場面瞬間反轉,形成了一羣人罵三個人的架勢。
罵街,這年代的婦女同志們就沒有怕過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