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

“將軍!”項玉走進了知府大堂,趙登明這個時候連忙站了起來,他的身邊還有一名年輕的士兵,這個時候也跟着站了起來向項玉行禮。,

“不用多禮了,都坐下吧,說說吧,今天來找我,是不是有什麼好主意?”項玉開門見山的問道。

“將軍,我想到了一個主意對付清軍了。”趙登明看上去十分興奮,從他的神情上來看,他或許真的有什麼好的主意。

“哦?是什麼辦法?說來看看。”項玉雖然面上的表情沒有變什麼,不過心裡面也有些期待。

“是這樣的,我們發現清軍的騎兵主要集中在其左營,騎兵的營區佔據了左營一半以上的空間,而左營的駐軍並不是很多,只有不到兩萬人,而它的前面是一個五萬人的大營,將軍您猜猜,這五萬人是誰的部隊?”趙登明賣了個關子,話說道一半的時候突然拋出了一個問題。

項玉心中其實早已經想到了他所說的那支部隊了,於是脫口而出:“你說負責保衛騎兵和戰馬的部隊是耿精忠的五萬人馬?”項玉自己也變得激動了起來,如果情況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這確實是中華軍這邊的一個機會。

其實,嶽樂對於他的這支騎兵部隊還是十分愛護的,這支部隊就是對中華軍的最大震懾,清軍大營這一片的地勢都比較開闊平坦,因此十分利於騎兵的作戰,正是因爲這個原因,使得中華軍這邊投鼠忌器,不敢貿然前來進攻清軍的大營,因爲在面對五千人規模的騎兵的衝擊的時候,地面部隊是很難抵抗的。就算是中華軍手中的餓步槍的射程很遠,殺傷力也足夠強大,但是機關槍出來之前,這種火力也不一定能夠壓制住對方的騎兵。

顯然,嶽樂之所以能夠跟中華軍對峙在泉州城下,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爲他的手中有這樣的一支騎兵部隊。

而對於中華軍這邊來說。這支騎兵部隊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因此必須要首先解決掉他們。

不過這個道理清軍自然也是知道的,於是嶽樂將騎兵所在的左營放在了清軍的最後面,在它的前面還有一個前營,前營裡面駐紮的就是他自己的五萬嫡系部隊,這樣的話就能夠保證一旦騎兵部隊遭到對方的偷襲的時候,他的軍隊能夠立即支援過來,騎兵部隊無論是騎手還是戰馬都是經過嚴酷的訓練的,其成本要遠高於一般的士兵。就算是很小的損失也足以讓嶽樂心疼不已。

而這個時候之所以前營的軍隊換成了耿精忠的人馬,主要的原因就是這裡有耿精忠和他的部下之前擄掠的大量軍妓,這些人當然不能堂而皇之的出現在軍隊裡面,於是耿精忠便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讓這些人都混跡在後勤車隊之中,然後強迫她們穿上清軍的衣甲,這樣的話至少從外觀上不會輕易的將她們分辨出來。

而後勤車隊之中主要的物資就是糧草,而馬軍又是最大的消耗大戶。所以後勤人員都主要集中在騎兵的左營這邊,而按照之前嶽樂的安排。耿精忠的部隊是排在右營的,這裡距離泉州城最近,如果中華軍要發動對清軍的進攻,那麼右營的耿精忠首當其衝,他自然是不願意了,於是天天找嶽樂百般要求換營。嶽樂四十多歲的人了,這個時候本來已經爲了作戰事宜忙的焦頭爛額,再被他這麼一攪和,那就真的是什麼事情也別想幹了。

嶽樂本來就不是一個懦弱的人,況且他早已對耿精忠和他的部下在這一路上的所作所爲大爲不快。因此這個時候直接將耿精忠訓斥了一頓,駁斥了他的無理要求,嶽樂畢竟是全軍主帥,他自然知道耿精忠肚子裡面的那點小伎倆,而耿精忠雖然表面上屈服了,但是轉過頭來就直接帶着自己的軍隊跑到了前營的旁邊重新搭建了一處營地,這樣的話大軍的右翼就徹底的空了,嶽樂無奈,他只道要說服耿精忠回去是不可能的,於是只好將駐紮在前營的自己的嫡系部隊調到了右營,這場變故使得嶽樂對耿家父子徹底的反目爲仇,也爲清軍隨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四月下旬的一個早上,這一天,空氣中飄滿了濃烈的霧氣,能見度還不到十米遠,一支兩千人的軍隊悄悄的乘坐着海軍的運輸艦,從泉州出發,向北抵達崇武一帶登陸,部隊沒有停歇,而是繼續向西進發,很快,他們就抵達了他們的目的地——清軍的左營。

中華軍的士兵人數不多,只有兩千人,部隊的主將是趙登明,雖然他是呂宋軍的主將,但是這一支部隊卻不全是呂宋軍,其中還有一支特殊的隊伍——狙擊大隊。

姜曉的狙擊大隊一般都是執行的特殊任務,並不隸屬於哪一個師或者是哪一個團,完全是作爲一支特殊的軍中存在的。

其主要的作用就是擔任戰場上的狙殺和刺探和其他特種作戰任務。狙擊大隊成立兩年的時間裡面經歷了數百次的戰鬥,隊伍的規模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現在的兩百人,可謂是成倍的增長,但是人數的增多並不一定意味着狙擊大隊的單兵素質的下降,這支特殊的部隊擁有全軍最好的待遇,士兵們不用出早操、不用整理內務,而且還擁有各項優待包括住宿飲食等方面,就算是在工資上面也要遠高於其他的軍中。

中華軍的士兵這個時候的工資一般都是一個月兩元中華幣,這種紙質的貨幣可以等額的兌換白銀,一塊錢相當於一兩白銀,這個工資要比島上工廠裡面的工人工資高出許多,這也是中華軍的正常政策,那就是吸納適齡人口參軍。

相對於普通的士兵而言,狙擊大隊的士兵的工資高達20塊錢一個月,這個價格要比全島95%以上的人口的收入要高,所以對於軍中的士兵而言,狙擊大隊的吸引力自然是不許贅言的。(。)

第149章 土着人,開戰!第185章 海灣炮戰(中)第13章 改編火器營第5章 棄守安溪第218章 施琅的計較第251章 糧食戰略第211章 清廷的警覺第316章 接見英國使臣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練第56章 軍械所第266章 李雲聰的動作第70章 戰前準備第182章 落日黃昏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187章 進攻馬尼拉第111章 拜訪老農第66章 討伐部落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練第408章 後宮瑣事第147章 坑爹的項玉第267章 佔領馬六甲第172章 發現海盜第403章 平定準葛爾(二)第233章 董義的建議第266章 李雲聰的動作第329章 出城談判第53章 拜訪漁村第297章 南京城下第262章 夜襲鎮海(二)第128章 偷襲開始第430章 對日作戰(二)第130章 陸上阻擊第373章 關寧鐵騎第212章 施琅上任第61章 激戰荷蘭人(二)第318章 歐洲局勢第65章 糧食危機第49章 成功突圍第106章 城中決戰第59章 明軍內亂第17章 風雲詭譎第185章 海灣炮戰(中)第376章 救是不救?第424章 征服中亞第47章 各自突圍第66章 討伐部落第253章 肅清原住民第38章 爆破城牆第296章 意外收穫第203章 追剿海盜第100章 新式火炮第211章 清廷的警覺第309章 前往馬尼拉第326章 白船事件第110章 目標城門第54章 金門敗軍第64章 抵達基隆第194章 西班牙人的方案(一)第144章 倒黴的島津肆光第200章 搜尋海盜第365章 丈量土地第256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一)第173章 顧惜緣第266章 李雲聰的動作第13章 改編火器營第108章 炮擊皇城第257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二)第388章 劃江而治第270章 打到荷蘭人的家門口了第121章 琉球的變故第185章 海灣炮戰(中)第127章 尚令的陰謀第14章 索要槍械第92章 興辦教育第220章 浮出水面第109章 發現紅薯第386章 平西王亡第372章 難民潮第292章 人口掠奪第170章 部落的戰爭(下)第277章 攻破巴達維亞第15章 送上門來的葡萄牙人第423章 遠征艦隊第74章 意外之人第4章 兵臨城下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40章 下一步計劃第97章 人口計劃第316章 接見英國使臣第167章 南洋海盜第40章 下一步計劃第280章 如何破局?第79章 承天府軍議第161章 輸光了老婆本第352章 江陰海戰第216章 安定呂宋第106章 城中決戰第69章 積極備戰第373章 關寧鐵騎第155章 聯軍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