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家肯定都和我是一樣的想法,知識改變命運,感謝國家,感謝黨給了我改變命運的機會,以後我一定會更加努力的學習,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放棄學習的,爭取早日回報祖國。”
孟悠悠一番話極具有煽動性,聽得趙志華熱血沸騰,帶頭鼓起掌來,“這孩子學習太刻苦了,不僅自己學得好,還免費開辦輔導班,寒暑假裡都在教其他學生學習,精神值得表揚啊。”
“真好,從孟悠悠同志的身上,我看到了勞動人民勤勞又善良的特質,還看到了知識青年建設家鄉和回報祖國的決心,國家給了這樣的機會,就是爲了選拔出你們這樣的人才,”王部長鼓掌鼓得很帶勁,興奮的說道。
在孟悠悠這裡得到太多的感觸,王部長回去之後立馬讓人把稿子給整理出來,勤奮刻苦、聰明善良的孟悠悠形象很立體,事蹟很感人,他要給她樹立成典型,好好給宣傳宣傳。
親自聯繫了省裡的各大報社,讓他們趕緊組織刊登出來。
於是第二天,孟悠悠在辦公室看到了各大報紙的頭版上都印有“孟悠悠”三個字,比如《省文科狀元孟悠悠同志的學習精神》、《省文科狀元的學習之路》……
孟悠悠有些心虛,她當時實在不好說別的,總不能說她其實已經讀了十幾年書了,大部分的知識都已經學過了吧?所以只能靠忽悠。
不過她說那麼多,也是爲了激勵別人,讓人能明白知識真的可以改變命運,讀書其實是人生的捷徑。
這話不管在啥時候,都是有道理的。
關於孟悠悠的報道一出來,引起了不小的社會反響。
很多準備不充足沒有考上的學子,在看了這些報道之後,都紛紛感嘆孟悠悠作爲一個農村姑娘,條件那麼艱苦還能成爲文科狀元,實屬不易,他們有啥理由不繼續奮發向上呢?
重燃信心,好好準備,明年再戰一回,又有何不可?
拿到錄取通知書的人,有的則慶幸自己運氣好,能夠一次就考上了,有的看到孟悠悠讀書是爲了能夠建設家鄉的想法的時候,都想着自己以後畢業了也要回去,爭取能儘自己的力量讓家鄉變得更好。
至於身處農村的人就更是能夠感同身受了,讀書不容易,孟悠悠的很多經歷他們也有過,看她那麼刻苦的學習,如今成爲了大學生,而他們呢?
不走出去哪有未來?於是大人們都開始琢磨着要開始重視起孩子們的學習來,說啥都要先把孩子們送到學校裡去再說,要是以後也能考個大學,那他們一家的命運就都被改變了。
孟家灣的影響最大,村裡好多孩子之前都在孟悠悠那裡補習過,現在聽到村裡喇叭說孟悠悠考上了b大,成了省文科狀元,一個個的都在心裡驕傲得不行。
那是他們村的,那是他們的老師,以後他們也要像孟悠悠一樣考大學。
孟家保看着村裡的風氣因爲孟悠悠變了,天天笑的嘴巴都沒合攏過,公社領導特地叫他過去,開大會把他給好好的表揚了一番,就差給他送朵大紅花了。
其他生產隊再厲害,也沒有孟家灣的一個孟悠悠風頭大,再加上個孟珍珍,他們村可是出了名了。
很多人都跑來找吳青梅取經,問咋樣才能培養出大學生來,畢竟村裡也就她們姐妹倆考上了,而且都是b大,全國數一數二的學校。
吳青梅尷尬得不得了,她哪裡知道該咋樣培養大學生啊,一個兩個的,能考上大學都是她們自己努力的結果,自己大字都不識幾個能教得了她們啥?
可是這些話她也不能說呀,說出來怕給孟悠悠她們丟人,於是想了想,說道,“說來說去就是要多看書,我看她們兩個有事沒事的時候總是捧着書看,我從來不干涉。”
“孩子能考上大學,能有大作爲,我們做大人的也高興,但我們其實幫不了他們啥,書要他們自己看,試要他們自己考,我們能做的就是把他們的生活照顧好,不讓他們操心。”
錢鳳英最瞭解情況,知道吳青梅說的是真話,點頭道,“這倒是,我看她們看書的時候,青梅從來不去打擾她們。”
“回頭她們回來了,你們再來問問她們吧,”吳青梅聽着他們圍着自己誇她,實在是不好意思,找藉口道。
衆人一聽也是,孟悠悠和孟珍珍還要回來呢,到時候再給好好問問,看能不能取點經。
等到人都散開了,吳青梅纔剛鬆口氣,就看到江豔和孟貴抱着孩子走過來,臉色不由得冷了幾分,直接轉身就要回去。
“青梅姐,你先別走,”江豔在後頭喊道。
吳青梅只能停了腳步,但身子還是沒轉過去。
江豔也沒在意,走到她的面前,笑吟吟的說道,“青梅姐,恭喜你啊,兩個孩子都考上大學了,以後前程差不了,你也能跟着享福了。”
這話說得也是真心話,只不過從江豔嘴裡說出來,怎麼聽怎麼彆扭,反正吳青梅聽了渾身不舒服。
隨便扯了個笑容,看了孟貴一眼,“謝謝啊。”
江豔臉一僵,但很快就恢復了笑意,低頭看着懷裡的孩子,“希望以後這孩子也能像他的姐姐們一樣,能把書讀好,做個文化人。”
這次吳青梅乾脆不應聲了,她就知道江豔特地過來找她說話,肯定沒安好心。
上次當衆借錢也是打的親情牌,讓孟悠悠沒法拒絕,現在又想故技重施,哪有那麼容易?
江豔見她一臉冷漠,完全不接話,心裡忍不住暗罵了一句,“青梅姐,你何必這樣?不管咋樣,咱們大人的恩怨是一碼事,孩子們說到底都是親姐弟。”
這話說得委屈,要是旁人聽了或許會心軟,但吳青梅聽了,卻是一肚子氣。
以前她們窮得叮噹響的時候,壓根沒見着人過來幫襯一把,如今風水輪轉,牛鬼蛇神都過來想要貼着吸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