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告密?

劉欣這句話一說,荀彧頓時啞口無言。

荀諶看到氣氛尷尬,慌忙說道:“劉大人,文若,咱們今天來是參觀醫學院和書院的,爲曹大人治病的事容日後再慢慢商議不遲,或許曹大人答應來襄陽也說不定。”

眼看着張機被自己說服了,而華佗還有些不甘心,劉欣不禁後悔將他們帶到醫學院來,於是不想讓他們再在此處多做停留,便冷冷地說道:“二位先生,劉某也是很忙的,若是你們還想參觀書院的話,現在就請隨劉某前去,否則,就請你們各自回去吧!”

荀彧、荀諶兄弟二人都是滿腹才學之士,尤其荀彧,少年時期就已經才名遠播。因此與醫學院比起來,荀彧對於書院更感興趣一些,當下拱手說道:“既然如此,那劉大人所言之事,待荀某稟明主公以後再作決斷,到時候少不得還要麻煩二位神醫。”

荀彧邊說邊看向華佗、張機,只見他們二人已經忙着替排在後面的病人診治了,哪裡還顧得上再和他搭話。

書院與醫學院雖然只是一牆之隔,走起來卻要兜一個大圈子,蓋因醫學院是開放式的,只要不攜帶武器,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而書院則不同了,除了書院的先生和學生,外人是不能隨便進入的。

當然了,如果有劉欣領着自然就暢通無阻了。荀彧、荀諶跟在劉欣的身後剛進書院沒多久,就見蔡邕迎了出來。

劉欣連聲說道:“伯喈先生,你的老朋友來看你了。”

蔡邕仔細一看,驚喜道:“原來是文若啊,聽說你在濮陽輔佐曹操,怎麼有空來到這裡?”

當年在洛陽城中,曹操、荀彧還有衛仲道都算得上青年才俊,甚處蔡邕賞識,因此蔡邕與他們都是半師半友的關係,後來更是將女兒許給了衛仲道。

荀彧看到蔡邕也是大吃一驚,在蔡邕的臉上已經找不出當年他在洛陽窮困潦倒時的一點痕跡,如今滿面紅光、意氣風發,不由讚道:“多年不見,想不到先生越活越年輕了。”

蔡邕哈哈笑道:“人逢喜事精神爽,老夫還想再活五百年啦!”

劉欣看到他們談得高興,趁機說道:“伯喈,你帶着文若他們參觀參觀書院,劉某府裡還有點事,就不相陪了。”

蔡邕應諾道:“請主公放心,文若是老朽的舊識了,老朽一定會好好招待他們的。”

荀諶卻一心惦記着襄陽城防和水軍,慌忙說道:“劉大人答應過我們的……”

劉欣擺了擺手,說道:“放心吧,下午劉某會派專人陪你們去的。”

荀彧拱手送走了劉欣,這纔回頭對着蔡邕問道:“剛纔未及細問,不知道先生有何喜訊?”

蔡邕捋了捋頜下長鬚,微笑着說道:“咱們蔡家有後了,你說老夫能不高興嗎?老夫還想讓這身子骨再強壯一些,好看着他一天天長大。”

荀彧當年與蔡邕來往甚密,知道他雖然有一個才華出衆、絲毫不輸於男子的女兒,但是卻將沒有生出兒子引爲終身憾事,就連給劉宏的奏表中也曾經提過自己膝下無兒的話。如今聽他這樣一說,荀彧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期期艾艾地說道:“想不到先生老當益壯,居然……”

蔡邕大笑起來,打斷荀彧的話說道:“文若啊,你想到哪裡去了。老夫說的是我的外孫,也就是琰兒的長子。不過,主公已經讓他隨了母姓,總算讓蔡的香火可以延續下去了。”

荀彧恍然大悟,不禁低頭沉思起來,這個劉欣行事還真是出人意表,天底下又有幾個人願意讓自己的兒子隨了母姓,就算再愛自己的妻子,他也自忖做不到這一點。

蔡邕看着荀彧驚愕的表情,頷首道:“文若,想不到吧。說實話,當初老夫也是大吃一驚,好長時間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不過,老夫現在除了開心還是開心。哈哈哈哈,不說這些了,我帶你好好看看這座書院,這裡可傾注了老夫許多心血啊……”

劉欣本來是想陪着荀彧、荀諶兄弟倆好好在這襄陽城裡逛一逛的,因爲給曹操治療頭風的事壞了興致,拋下他們兩個獨自回府。走到半道上,劉欣又覺得這樣安排有些不妥,不由停住了腳步。突見一輛馬車從他身邊緩緩駛過,只聽馬車裡“啊”的一聲驚呼,在他身前停下。

車簾輕挑,沮授從車上跳了下來,快步來到劉欣面前說道:“屬下正欲前去拜見主公,沒想到居然在這裡遇見了。”

劉欣問道:“公與急匆匆來尋劉某,莫非有什麼要緊事?”

沮授從懷裡掏出一張小紙片,雙手呈到劉欣面前,說道:“主公,徐州來信了,糜竺一家想要遷居襄陽。”

劉欣將那張寫得密密麻麻的紙片從頭至尾看了兩遍,深吟道:“公與,此事需要從長計議,還是去府裡慢慢說吧。”

一路行來,劉欣的心中已經有了計較。待沮授坐定,劉欣說道:“公與,你怎麼看?”

沮授拱手說道:“回主公,張、高二位將軍所提議的,以送親爲名掩護糜家遷往襄陽,此計固然不錯,卻也只能瞞得一時。待到糜家在襄陽落戶已定,陶謙必然震怒,到時候只怕我大漢精兵在徐州就難以立足了。”

劉欣點點頭,說道:“劉某也是這樣想的,要想讓第四軍團繼續駐紮徐州,糜家就不能遷。”

沮授欠身說道:“屬下明白了,這就去草擬回信。”

“不!”劉欣揮了揮手,堅定地說道,“不僅糜家要遷到襄陽來,第四軍團也要全部撤回來!”

沮授一愣,遲疑道:“主公不是說過,劉備此人不可小窺,需要留一支軍馬地徐州監視他的動向,若是將第四軍團撤回來,他如果有所動作,誰又能夠製得住他?”

劉欣當然知道留一支人馬在徐州有多重要,但是他不能只爲自己考慮。

糜家的根基在徐州,卻要拋家舍業遷往襄陽,顯見他們的處境已經有些困難了,否則誰又肯背井離鄉,更何況是這樣一個大家族。而糜家從此以後就是張遼的親人了,劉欣不能不爲張遼想一想。還有一個原因也促使劉欣下定這個決心,那就是剛剛在醫學院,小姑娘張潔提到她哥哥時那股黯然的眼神,張清一去兩年多,也該讓他回家了。

當初張遼帶着五千人馬前往徐州,所用的名義就是護送張清前去爲陶謙治病,現在陶謙的身體已經漸漸康復,張清的任務算是圓滿完成,而只要張清一走,就沒有什麼理由再將這麼多人馬駐紮在徐州了。

“公與,你來看!”劉欣突然站起身來,朝着後面一指。

他的身後掛着那幅大漢疆域圖,這幅疆域圖雖然只掛在這裡兩天時間,劉欣已經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每看一遍,他的心情就激動一次,原來大漢的疆土如此之廣。按照他的記憶,河內、平壤這些城市所處的地域原來都在大漢的管轄之下,而他手下這些文官武將,誰又不抱着一份開疆拓土的心思,他已經暗下決心,要在他的手上建立起一個亙古未有的龐大帝國!

“這裡是四戰之地,如果我猜得不錯,袁曹之間的爭鬥很快就要波及到這裡,而在這裡留下一支孤軍太冒險了。”劉欣手指的方向正是徐州,他頓了一頓,繼續說道,“根據張清傳回來的消息,如果不是醫治及時,陶謙的壽數也就在這一兩年。不過,他現在再活上個三年五載已經不成問題。以劉備的假仁假義,只要陶謙活着,他就不會接受陶謙的讓位。而我的打算是,少則兩年,多則三載,便要發動一場大決戰,掃平這些割據的諸侯,一統大漢江山!”

沮授沉默片刻,說道:“主公言之有理,如此一來,幾年之內,劉備終究難成大器,而等到主公再次興兵的時候,他已經無力迴天了。屬下這就回信,將主公的意思轉告他們。”

“恩,至於具體如何運作,就看他二人如何隨機應變了。”劉欣點點頭,笑道,“劉備這廝望眼欲穿也休想等來陶謙的死訊,恐怕正在那裡乾着急呢。哈哈……”

小沛城中,劉備一邊聽着關羽、簡雍數說着在糜府遇到的情形,一邊擡起手中的璽印,那張潔白的襄紙上留下八個鮮紅的篆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劉備將那張襄紙舉起來,迎着窗外的陽光,笑着說道:“傳說這八個字是秦相李斯所刻,你們瞧,果然不同凡響。”

簡雍見到劉備還有閒心把玩這方璽印,不由焦急起來,說道:“主公,陶謙的身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糜家的錢糧又指望不上了,這可如何是好?”

關羽懊惱地說道:“大哥,當初就應該接過徐州牧的大印,那是陶謙自己讓的,我們又沒有強要他,總好過如今寄人籬下。”

“二弟,爲兄又何嘗不想接過那方金燦燦的大印?”劉備搖了搖頭,說道,“徐州戶口百萬,士民殷富,而咱們一無根基,二無錢糧兵馬,這裡的官吏百姓又有幾個願意真心接納咱們?凡事欲速則不達,民心不附,到頭還是一場空。”

關羽嘆息道:“如今小沛的百姓倒是盛讚大哥的仁德,可是這樣的彈丸之地又濟得什麼事?”

劉備笑着說道:“二弟勿憂,剛纔你們說糜家與那張遼的親事去年就定下來了,咱們卻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爲兄想來,陶使君恐怕也矇在鼓裡呢。”

簡雍眼睛一亮,說道:“主公的意思是,咱們可以向陶謙告密?”

第554章 劉夫人第308章 不出所料第133章 船大難調頭第276章 盼星星盼月亮第890章 攻破羅馬城第148章 酒後失態第847章 合適的人選第369章 玩火第100章 敬業的劉欣第777章 免費的午餐第22章 李林之死第762章 秘密第281章 等一等第327章 文科狀元第440章 妙計第125章 龐季的決心第83章 絕處逢生第738章 趕緊出發第420章 線人是公主第117章 欲加之罪第889章 攻城受挫第339章 最早的車船第311章 袁術的使者第877章 過街老鼠第151章 再比一場第25章 斷劍第325章 路人皆知第755章 羊皮紙第226章 劉瑁病重了第747章 糧草第595章 主公英明第52章 奇襲宛城第729章 倖存者第262章 有人綁架第325章 路人皆知第251章 功不可沒第729章 倖存者第185章 值得尊重第100章 敬業的劉欣第620章 三大害第690章 孔武有力第98章 除夕守夜第245章 飛鴿傳書第123章 死他一個第798章 九十九條命第54章 黑吃黑第128章 多了一個人第118章 瞌睡送枕頭第71章 夜晚奇遇第330章 大度的馬芸第781章 大肥肉第664章 山越的條件第768章 趕盡殺絕第749章 前線戰報第889章 攻城受挫第317章 身高力大第641章 沉住氣第337章 小九九第219章 戰利品第219章 戰利品第299章 遐想連篇第550章 恭候多時第347章 揮軍掩殺第805章 形勢危急第7章 上任途中第278章 懸崖勒馬第572章 突生變故第25章 斷劍第541章 玉簪和緣份第663章 接班人第612章 勝之不武第246章 奇怪的夢第592章 坐擁二喬第858章 殊死搏殺第547章 何懼之有第163章 蔡琰的囑託第227章 戶籍證明第758章 密室第34章 籌劃未來第821章 脣亡齒寒第676章 農墾軍團第473章 長江是天塹第178章 強弓第242章 問路錢第138章 劉欣的絕活第839章 誓不兩立第338章 困難重重第296章 兵者無小義第245章 飛鴿傳書第822章 誤打誤撞第424章 另外的目的第98章 除夕守夜第358章 你騎我還是我騎你第881章 艱難的抉擇第587章 秋後算帳第806章 河北望族第31章 幽州買馬第400章 增兵徐州第140章 留得青山在第535章 扮豬吃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