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魯智深雍丘誅佞 姚平仲入蜀得道

〖魯智深雍丘誅佞~姚平仲入蜀得道〗

詩曰:

青天在上不可欺,酆都獄法真驚奇。

罷職丟官恁爲輕,惡事做盡豈能逃?

隱姓埋名蜀中行,山中逢神又遇仙。

道在虛無合自然,始知我命不由天。

話說何灌戰死,斡離不使蕭三寶奴、耶律忠、王汭同李梲入汴京,索要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牛馬騾各一萬,駱駝一千頭,雜色緞一百萬匹,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府,尊金帝爲伯父,令親王、宰相爲質,送金軍北渡黃河,纔可議和。

趙桓不顧朝臣反對,竟允斡離不,令全城搜刮金銀,籍沒倡優家財,使張邦昌與康王趙構出使金軍,稱金國爲“大金國”。

時道君皇帝已至鎮江,金人攻陷陽武縣,知縣蔣興祖不屈而死,天子以兵部尚書路允迪籤樞密院事。封幼子趙諶爲大寧郡王,是日,大風飛沙走石,一日方止。

且說統制官馬忠統兵解太原圍,被耶律餘睹等擊敗,遂授詔回援京師,正逢金軍圍汴京,放兵掠至鄭州,馬忠率衆猛擊,金軍大敗,京西稍通。

种師道、姚古等西兵並達京師。宇文虛中亦馳歸,收合散卒,得東南兵二萬餘人。宇文虛中又起致仕官李邈,令統領於汴河上從門外駐兵。馬忠又擊敗金軍於順天門外。

天子見情形略有好轉,便使路允迪出使河東粘罕軍,是時平陽府守將劉嗣初以城降金。

天子知种師道督涇原、秦鳳路兵入援,乃以師道同知樞密院事,爲河北、河東宣撫使,統四方勤王兵及前後軍。

且說杭州自蔡鋆死後,百姓拍手稱快,都知武松陷於縲紲,皆鳴不平。林沖在外亦有所聞,急急趕回杭州,會同魯智深,智深將前事講過。

林沖對智深道:“你我難救武松,量現在百姓街頭爭議,況殺蔡京之子,必然上報蔡京,杭州府衙一時難以決斷。”

魯智深道:“師兄有何良策?”

林沖道:“你我須有一人前往京師,央告開封府尹聶山,乞請聖旨,方能救得武松。”

魯智深道:“我向聞聶山先與王黼爲伍,後從蔡京,央他恐適得其反。”

林沖道:“如今蔡京失勢,天下指脊而罵,聶山怎能不爲己考慮?他若爲武松開罪,乃是爲己證身,與蔡黨脫離干係。我雖未識聶山,在東京曾聞,爲人疏雋,喜賙人之急,然恩怨太明,睚眥必報。若好語相央,此事必成。”

智深聽了,說道:“事不宜遲。”拔步要走。

林沖一把扯住道:“師弟好生性急,我本是東京之人,應由我去。”

智深道:“他人能去,師兄卻去不得?”

林沖問道:“這是爲何?”

智深道:“師兄也不曾想,當年爲何上了梁山?那高俅自在東京,耳目衆多,哥哥回京,豈能瞞過?那時,不說武松難救,哥哥也自身難保,還由我去纔是。”

林沖道:“若不提醒,我倒忘了。若這般說,野豬林之事,高賊也未必忘記,師弟恐也去不得。”

智深道:“灑家是個僧人,何人在意?更何況灑家在東京時也未露過臉面,無人認得,師兄儘管放心。”

林沖道:“也好,師弟莫要誤事,早去早回。”

智深也道:“師兄在此,當多聽武松情況,上下週全打點,莫要被奸人所害。”

林沖道:“這不須多講,你自快去。”智深當下與林沖作別,起身趕往東京,一路馬不停蹄,夜住曉行,飢餐渴飲,不在話下。

魯智深一路上聽聞金軍圍攻汴梁,正愁不能入城,到得汴京城外,因种師道等援軍已至,金軍圍城稍解,方得以入城。

智深入城走街串巷半日,方纔訪得聶府,直來扣門。少時,門管先生出門看了智深,說道:“你這和尚,好不蹊蹺,也不見這是何處?倒來討米!”

智深道:“灑家非是討米的和尚,而是饒舌的和尚,此乃府尹私宅,誰能不知!有勞先生告知府尹,就說杭州遊僧來搭救他脫離苦海。”

門管先生怒道:“好個不知進退的禿驢,我家府尹豈是你想見就見的!若要再這難纏,扭了送官。”

智深見說,哈哈大笑,左手將門管拎起,右手握着禪杖推門而入府內,門管先生驚的魂飛魄散,急叫家丁來救,智深只用禪杖將衆人撥開,早驚動了府尹聶山。

聶山出來止道:“大師父且放了門管先生,有話說來,緣何鬧動本府寒舍?”

智深道:“灑家無意攪擾貴府,實乃有事相求,奈何門管不與通融,方出此下策。”聶山見魯智深爲人正直,又這般說,似有隱情,乃屏退左右,相邀智深入舍落座,命人看茶。

聶山問道:“來者是客,大師父何方人士?何事來找本府?”

智深道:“灑家前爲梁山步軍統領,後隨軍征討方臘,‘花和尚’魯智深的便是。現如今灑家師弟武松,因殺蔡京之子蔡鋆,而被拘於杭州衙內,灑家力不能救,因而來至東京,望求於府尹大人,在聖上面前討一封赦文,全我師弟性命,灑家可做牛馬相報。”

聶山一聽,急忙起身施禮道:“久聞梁山義士之名,今日幸會。”轉而又道:“師父可知本官與蔡氏有何干系?”

智深道:“略有耳聞,大人本厚王黼,既而從蔡京。”

聶山道:“師父既知,來此何干?”

智深道:“灑家正知如此,方能前來。”

聶山疑道:“此爲何故?”

智深道:“那蔡京惡貫滿盈,爲天下六賊之首,如今時事大變,新君即位,蔡京失寵,天子爲合天下人心,必誅六賊,聶府尹若能與蔡京畫鴻溝而分界線,方不至被天下唾罵。”

聶山聞言,如夢方醒,急忙起身對魯智深深施一禮道:“多謝師父提醒,真乃如雷貫耳,待明日本官當見陛下,爲武義士申冤寬罪。”

次日,聶山令智深在府中等候,自去見了天子,將武松怒殺蔡鋆之事稟過,天子早有除蔡氏之心,又見聶山爲武松求情,便降了赦旨往杭州不提。

再說魯智深在聶府等至午間,忽見聶山回來,智深問道:“大人,如何?”

聶山笑道:“當今聖上甚是英明神武,已降了赦旨,快馬傳至杭州,師父可放寬心,在我府上靜養幾日。本官又進言天子除蔡京、王黼之流,天子以我有周昌抗節之義,遂賜名昌。”

智深道:“恭喜大人,天子賜名。灑家實不敢耽擱,這就回返杭州,與師弟相見。”

聶昌一聽,倒身下拜,智深急忙扶住道:“大人這是爲何?救我師弟之恩尚未答謝,灑家怎敢受此大禮。”

聶昌道:“不瞞師父說,本府心中只有一事未了,當須師父方能辦到。”

智深扶起聶昌道:“大人有話儘管講來,灑家如有能力,刀山上得,火海下得。”

聶昌問道:“師父可知王黼?”

魯智深道:“此乃天下六賊之一,世人恨透骨髓,咬碎鋼牙,灑家焉能不知!”

聶昌道:“我與王黼有舊怨,曾被其中傷,任德安知府。王黼本是開封祥符人,雖是美風姿,目睛如金,卻以宦官樑師成爲父,稱其爲‘恩府先生’,爲人所不恥。倚仗樑師成之名,曾強奪門下侍郎許將之宅,白日竟將許氏全家逐出,道路憤嘆。此人貪婪,多畜子女玉帛自奉,誘奪徽猷閣待制鄧之綱妻妾,反以罪貶竄鄧之綱於嶺南,此皆爲私仇。身爲三公,位至元宰,親做下賤動作,獻笑取悅天子。方臘反,隱匿其事,粉飾太平,後又議聯金取遼,致使金兵入寇,此乃公怨。如此之事,不勝枚舉。吳敏、李綱奏請誅王黼,天子令某除之,使大快人心,奈何無心腹之人相遣!”

智深道:“即是爲民除害,爲國鋤奸,灑家願領此命,助公一臂之力,但不知賊子現在何處?”

聶昌道:“此賊現被本官授天子命抄其家,將其貶爲崇信軍節度副使,去往永州途中。”

智深道:“灑家這就躡其蹤跡,將其殺之,永絕後患。”聶昌再拜謝。

智深扶住道:“大人無需多禮。”聶昌隨即與智深準備盤纏、快馬,智深星夜兼程,追殺王黼不提。

卻說王黼被貶,與家人一路行至雍丘南輔固村驛站,旅途勞乏,做一噩夢,卻是一紅袍大神,身高十丈,鐵鬢鋼須,兩眼如電,左手持鬼鉤,右手提利劍。似伏魔判官鍾馗模樣,與其怒吼道:“爾等陽世奸臣,禍國害民,都將壽盡,還不快來陰司受罪!”吼罷,張開巨口來咬,王黼大驚而醒,滿頭冷汗。

這王黼名義被貶,實則軍兵押送。王黼乃與押差說道:“此地名輔固村,與本官姓名相沖,及早離了纔是。”

爲頭一個防送團練喝道:“你這廝禍國殃民,現已失勢,竟還大剌剌的,與我等指手畫腳,豈不討打!人是苦蟲,不打不行!”說着舉起馬鞭,照着頭臉亂抽亂打,王黼用臂膊遮遮擋擋,受打不過,哀告不絕,家人使些銀兩方纔勸止。

再說魯智深一路尾隨王黼蹤跡來尋,不分晝夜,早趕晚趕,來至雍丘,四處打聽,得知王黼正在輔固村驛站,便直來殺人。

智深來至驛舍,自思一計,夜半偷入驛廚內拾起一把火來將驛館燒着了大半邊,防送公人皆出門救火,智深一閃便尋入王黼屋內,原來押差怕出意外將王黼獨自拘起,與家人相隔。

王黼正在酣睡,忽聽門響,急忙掌燈,卻見一個胖大和尚提條禪杖,立在面前,心中吃驚,顫聲道:“汝是何人?”

魯智深笑道:“阿彌陀佛,過路僧人到此一遊。”

王黼道:“吾乃貴官,與僧人從無往來,快些離去。”

智深問道:“大人可是當朝元宰王將明?”將明本是王黼的字。

王黼道:“知道還不離去,若再胡纏,使人打你出去。”

智深聽了,顏色大變,怒道:“你這狗嘴臉,如今這般,還想咬人!我梁山好漢與你有何冤仇,屢次詬陷我等,灑家今日爲民除害而來,豈能空回!”王黼聞言大駭,要張口呼救,智深早在身邊掣出戒刀,舉手之間,已將王黼封喉,揩淨戒刀血跡,插回鞘內,遂帶王黼之屍離了驛館,棄屍道旁,回返杭州去了。

館驛上下人等撲滅大火,已是天明,押官欲要催促王黼及家人起行,見王黼不在,以爲出逃,四處搜找,卻有民家發現,取其首以獻,押官報於天子,天子以新即位,難於誅大臣,託言爲盜所殺。議者不以誅王黼爲過,而以天討不正爲失刑矣。

時陳東等人再請殺六賊,樑師成以護太子登基之恩,尚留在天子身邊。於是陳東、布衣張炳揭發其前後奸謀,力疏其罪。張炳指樑師成爲李輔國,且言宦官表裡相應,變恐不測。

陳東論樑師成有異志,當正典刑。天子迫於公議,猶未言貶逐樑師成。樑師成心疑,寢食不離帝所,天子出恭,亦侍立廁外,天子無藉口逐之。哪知尚書駕部員外郎鄭望之、親衛大夫康州防禦使高世則出使金營而還,天子乃命樑師成與鄭望之以宣和殿珠玉器玩復往金營爲名,將樑師成誆出。天子先使鄭望之至中書省告諭宰相,師成至即便扣留,天子下詔歷數其罪惡,將少保、淮南節度使樑師成貶爲章化軍節度副使,開封吏護至貶所,行次八角鎮,被賜縊殺,以暴死聞,籍沒其家。

不說惡賊王黼、樑師成已死。卻說武松殺蔡鋆時,杭州通判使人去東京報知蔡京,哪知去人至汴梁,金軍已圍城,京師戒嚴,不得入。京師解圍後,使者入城,蔡京已舉家南下,使者按行跡追及蔡京,將事稟之,赦旨已免武松之罪,蔡京怨憤難平,大病一場。武松雖受些皮肉之苦,被林沖、魯智深帶回六和寺將養數日,卻也無事,三人依舊吃齋唸佛。

再說种師道以西兵入衛,本自兵少,詐言領兵百萬而來,直抵汴京城西,趨汴水南,徑逼敵營。斡離不懼,徙營寨稍北,收斂遊騎,但守咸豐門外牟駝岡,增壘自衛。

天子聞師道至,喜甚,大開安上門,命尚書右丞李綱迎勞。時已議和,師道入見新帝,天子問道:“今日之事,卿意如何?”

种師道說道:“女真不知兵法,豈有孤軍深入他國之境而能善其歸乎?”

天子道:“業已講好矣。”

師道回道:“臣以軍旅之事事陛下,餘非所敢知也。”天子遂命師道爲檢校少傅、同知樞密院、京畿兩河宣撫使,諸道兵馬悉隸屬焉。以姚古之子姚平仲爲都統制。師道當時染病,命毋拜,許肩輿入朝。

金使王汭在朝廷頡頏,對天子不敬,望見師道,跪拜稍如禮。天子目顧种師道,笑道:“原來此人怕卿,方纔拜我。”

京城自受圍,諸門盡閉,市無薪菜,百姓困苦。師道請奏道:“如今金軍稍收斂,願啓西、南兩門,使民出入如平常。”天子准奏。

金人有擅過統制官馬忠軍,馬忠怒斬其六人。斡離不令人訴告天子,种師道付以界旗,使自爲制,金人再不敢範。

种師道又對天子請道:“緩給斡離不金幣,使金軍遲歸河北,扼其要路,全殲於諸河。”天子未許。

種氏與姚氏皆爲山西巨室,姚平仲父姚古以熙河兵入援,平仲慮功名獨歸種氏,乃以兵士不得速戰爲言奏於天子,天子遂令城下兵馬緩急皆聽姚平仲節度。

天子遣使者令种師道戰,師道欲等其弟秦鳳路經略使种師中至,並奏言過春分乃可擊敵。時與春分相距八日,天子以爲時長,乃招李綱議事。

李綱道:“金人貪得無厭,兇悖已甚,其勢非用兵不可。且敵兵號六萬,而吾勤王之師集城下者已二十餘萬,彼以孤軍入重地,猶虎豹自投檻阱中,當以計取之,不必與角一旦之力。若扼河津,絕其餉道,分兵復畿北諸邑,而以重兵臨敵營,堅壁勿戰,如周亞夫平七國之亂。俟其食盡力疲,然後以一檄取誓書,復三鎮,縱其北歸,半渡黃河而擊之,此必勝之計也。”

天子大喜,深以爲然,誇道:“國有李丞相,社稷之福也。”遂約日舉事。天子又在福寧殿召見姚平仲,詢以對策,厚賜金帛,待退敵後與其重賞。

哪知都統制姚平仲勇而寡謀,急於要功,自思道:“如此耽擱,待种師中至,大功必歸種家兄弟,不如先下手爲強,趁夜攻破金營,生擒斡離不,取回康王。”主意已定,遂整馬步軍萬人,出擊牟駝岡金營。此時正是靖康元年二月初一。

夜半,金營火光沖天,喊殺四起,天子得知,乃令人傳旨李綱道:“姚平仲已舉事,卿速援之。”

李綱得旨,率諸將出封丘門,與金人大戰幕天坡,以神臂弓射金人,金兵稍退。再尋姚平仲,不知所蹤。

原來姚平仲夜斫金營,攻克兩寨,但金人夜裡撤去,平仲無功,懼誅亡去。平仲騎青騾一晝夜疾馳七百五十里,達至鄧州,方纔用飯。後又入武關,到長安,欲隱居於華山,又思離京太近,奔入川蜀,至青城山上清宮,人莫識也。留住一日,復入大面山,行二百七十餘里,度採藥者不能至,乃解鞍轡,放走所騎青騾,尋得一石洞隱居。朝廷多次下詔尋其蹤跡,未得。

後至孝宗乾道、淳熙年間始得出山,到得丈人觀道院,纔將當年之事講出。姚平仲那時已八十餘歲,羽衣黃冠,童顏紺發,紫髯鬱然,長有數尺,面上奕奕有光,行路不擇崖塹荊棘,快如奔馬。常與人寫草書,字跡奇偉,卻隱秘不言其得道之緣由。此爲後話。

正是:避禍入深山,未期修成仙。

若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九回韓良臣大破苗劉 晃斡出攻陷杭州第九回拜神像陳碩貞顯靈 入仙廟趙公明現身第四八回王善逞威大破官軍 苗傅設伏誅殺佞臣第六六回楊再興戰歿小商橋 贏官人威震潁昌府第十回二僧人幻境奇遇 兩魔王衢州鬥法第五八回徵新楚張德遠督軍 破益陽牛伯遠捨命第二十回吳玠弋陽斬史珪 譚稹信州奏大捷第三十九回賊臣貶竄死異地 金軍攻陷太原城第八回仗妖術借屍還魂 借小道暗渡陳倉第五三回吳玠二敗金兀朮 楊幺稱王洞庭湖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五一回曲端絕命恭州獄 吳玠一敗金兀朮第三十七回魯智深雍丘誅佞 姚平仲入蜀得道第五六回仇泰然死守抗敵 秦會之東山再起第三十九回賊臣貶竄死異地 金軍攻陷太原城第四五回討叛逆曲端鞭將 諫昏君宗澤上疏第三十三回蕭幹敗亡箭笴山 張覺走死燕京地第四十回感忠義岳母刺字 恨無力老種歸天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五回宋江引軍救秀州 方臘趁夜出郡城第五六回仇泰然死守抗敵 秦會之東山再起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四二回康王即位應天府 趙雲夜宿忠義村第四十回感忠義岳母刺字 恨無力老種歸天第四六回宗澤彌留呼渡河 關勝盡忠死濟南第五一回曲端絕命恭州獄 吳玠一敗金兀朮第四五回討叛逆曲端鞭將 諫昏君宗澤上疏第三十二回嶽鵬舉初戰告捷 郭藥師大勝番將第三十二回嶽鵬舉初戰告捷 郭藥師大勝番將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脫厄 頭陀鎮武二郎破敵第六十回梁紅玉陷陣身亡 楊沂中破敵晉爵第四二回康王即位應天府 趙雲夜宿忠義村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六十回梁紅玉陷陣身亡 楊沂中破敵晉爵第六回取杭州城衆星歸天 破南國軍兩敗俱傷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復宿州城 嶽太尉上書乞進兵第六三回吳玠病故仙人關 兀朮操練鐵浮屠第五三回吳玠二敗金兀朮 楊幺稱王洞庭湖第六十回梁紅玉陷陣身亡 楊沂中破敵晉爵第六一回良馬對節使拜太尉 淮軍叛都督辭相位第五七回李伯紀縱論天下 楊義勇陳兵洞庭第四二回康王即位應天府 趙雲夜宿忠義村第十六回永康城王霆破賊 仙居縣秦明殞命第三十三回蕭幹敗亡箭笴山 張覺走死燕京地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復宿州城 嶽太尉上書乞進兵第十九回美女將役用骷髏兵 宣撫使入京獻僞帝第二十回吳玠弋陽斬史珪 譚稹信州奏大捷第六八回捨命柘皋龍爭虎鬥 謀計西湖論功行賞第四一回破六甲金人陷汴京 擄二帝北宋大終結第五七回李伯紀縱論天下 楊義勇陳兵洞庭第四二回康王即位應天府 趙雲夜宿忠義村第四八回王善逞威大破官軍 苗傅設伏誅殺佞臣第四七回史斌敗死鳴犢鎮 曲端勇取長安城第六一回良馬對節使拜太尉 淮軍叛都督辭相位第二十回吳玠弋陽斬史珪 譚稹信州奏大捷第三十六回武松獨臂殺首惡 趙桓登基貶羣賊第四四回牽羊禮金主辱宋帝 治寇亂諸將討羣盜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飛建功 戰官軍楊幺身死第三回樊壯士雪夜刺賊 曾知州離任城陷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朮渝盟 守順昌劉錡抗旨第十六回永康城王霆破賊 仙居縣秦明殞命第五三回吳玠二敗金兀朮 楊幺稱王洞庭湖第四九回韓良臣大破苗劉 晃斡出攻陷杭州第五十回韓潑五怒戰長江 秦長腳歸國任事第三十三回蕭幹敗亡箭笴山 張覺走死燕京地第五十回韓潑五怒戰長江 秦長腳歸國任事第三十三回蕭幹敗亡箭笴山 張覺走死燕京地第二十六回平南國論功行賞 憤不公復叛朝廷第五回宋江引軍救秀州 方臘趁夜出郡城第三十四回過龍崗牛皋出世 收鄆州張俊斃寇第六八回捨命柘皋龍爭虎鬥 謀計西湖論功行賞第五回宋江引軍救秀州 方臘趁夜出郡城第三十九回賊臣貶竄死異地 金軍攻陷太原城第十四回火牛陣黑夜破官軍 連環馬白晝取孤城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脫厄 頭陀鎮武二郎破敵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五三回吳玠二敗金兀朮 楊幺稱王洞庭湖第十二回韓世忠力擒渠帥 林教頭奮斬敵將第四八回王善逞威大破官軍 苗傅設伏誅殺佞臣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三十四回過龍崗牛皋出世 收鄆州張俊斃寇第八回仗妖術借屍還魂 借小道暗渡陳倉第四四回牽羊禮金主辱宋帝 治寇亂諸將討羣盜第四六回宗澤彌留呼渡河 關勝盡忠死濟南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朮渝盟 守順昌劉錡抗旨第十六回永康城王霆破賊 仙居縣秦明殞命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圓滿 岳飛從軍真定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三回樊壯士雪夜刺賊 曾知州離任城陷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復宿州城 嶽太尉上書乞進兵第二回佛天王再挫官兵 花仙子捍城抗敵第四二回康王即位應天府 趙雲夜宿忠義村第四五回討叛逆曲端鞭將 諫昏君宗澤上疏第四八回王善逞威大破官軍 苗傅設伏誅殺佞臣第三回樊壯士雪夜刺賊 曾知州離任城陷第九回拜神像陳碩貞顯靈 入仙廟趙公明現身第三十六回武松獨臂殺首惡 趙桓登基貶羣賊第十二回韓世忠力擒渠帥 林教頭奮斬敵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