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上一堂黨課

“彭誠孚說一說吧!”

“是,教官!過程夏指揮已經說過了。轟炸之後,明處鬼子碉堡和崗樓有11處,還有當時未發現的暗堡,比較遺憾的是,清理了明處碉堡和崗樓。戰場就亂了,附近的游擊隊進入戰場大約4000多人,暗堡發動,估計造成傷亡約300人以上。

我部從奉命潛伏偵察到撤退回到駐地,重傷一人,輕傷12人,目前傷員在黎城縣治療。報告完畢!”

自己皺着眉問道:“游擊隊進入戰場的時間?”

“報告教官,9點40左右。”

“哈哈,夏隊長彙報一下傷亡情況吧!”看着夏隊長在那裡玩起沉默,繼續說道“怎麼?戰士們和中國的傷亡不在你夏隊長話下?也說一說鬼子飛機轟炸情況!”

“李教官,這次傷亡超過了您的要求,我甘受軍法處置!”

“夏隊長,想說就說,不想說就算了。”

等了半天沒有動靜,自己嘆息不已。對鄭文嫺說道:“你整理一下會議紀要,原原本本上報貴黨中央。”鄭文嫺也是一言不發,不回答。

自己搖搖頭,轉頭對馬彪說道:“聽說新書你已經能夠背誦出來了?”

馬彪回道:“還差最後一部分,還得兩三天功夫才行。”

“不錯,很難得了。這裡有四個老共產黨員,你們那個已經能夠背誦《新民主主義論》了?舉個手,我看看。”無人動彈。

“馬彪,以後你是有可能加入這個黨的,先把打鬼子的事情做好,想入黨到時我請先生給你找介紹人!他們都不夠格做你介紹人,原因是他們的黨性差,我怕你被他們帶壞了!”

“你……?”鄭文嫺很憤怒我的說法,另外三個倒是穩坐不動。

“今天我高興,給你馬彪上一堂黨課,讓他有點印象和概念,其他人願意聽,留下別插言,否則直接出去就可以了。”

斟酌了一下,看看沒有動彈。說道:“中國共產黨是個偉大的政黨,中國的未來寄託在這個政黨身上了。

從鴉片戰爭以來,咳咳,這個意思你自己查。中國就開始了災難深重的時期,有志之士也開始四處學習和尋找解救中國的良方。他們有的去西方、有的到東洋,有的深入鄉村,什麼改良主義、君主立憲、三民主義,什麼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等等,讓人眼花繚亂的,其中三民主義者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但是中國隨即進入了軍閥混戰年代,依然是民不聊生。就在1918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當時的先進分子覺得找到了救中國的良方。各地開始成立共產主義小組,北平的、山東、湖南的、甚至還有歐洲的。

他們經過幾年發展,相約在上海開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馬彪記住這個日子,1921年7月1日,在上海的法租界開了大會,只是一天就被密探發現了,又轉移到嘉興的一條船上纔開完。全國黨員50多人,參加會議的有13人,還有兩個共產國際代表也參加了會議。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犧牲就在所難免了,在殘酷的鬥爭中,有的爲信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害怕退黨,還有叛變投敵!現在知名我給說一說。一位是你熟悉的他寫的文章你至少已經會背三篇了。一位是董必武先生,能夠以半百的年齡走完兩萬五千裡的長征!是我們必須佩服的人物,你們四個有哪位有幸聽過他講的黨課?”

只有那個支隊副參謀長舉手示意一下。

“還有兩個很有名,現在南京的中國第二號和第三號大漢奸!大浪淘沙啊!”

喝了一口李明釣端來的茶水。繼續說道:“當時爲了打到軍閥,出臺了‘聯俄、聯共、輔助工農’新三民主義。開始了與國民黨第一次合作,並肩作戰、共同北伐。可惜,國民黨對自己的北伐戰友舉起來屠刀,27年的‘四一二大屠殺’、‘馬日事變’‘七一五事變’等等,殺人血流成河。貴黨大聲疾呼‘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從此開始武裝鬥爭階段。”

看了看那四位說道:“沒聽過嗎?從27年的8月1日的南昌起義開始,全國各地陸續發動了暴動和起義。有名有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平江起義、百色起義、黃麻起義等等,可謂風起雲涌。

馬彪我給你講個小故事,你體會一下什麼是革命自覺性和紀律性。起義成功之後,由於四周的國民黨軍隊太多,守不住南昌,全軍開始轉移,計劃攻佔廣東省東江地區。安排了一位將領帶領2500人打阻擊,阻擊三天才可以撤退,再跟上隊伍。彭誠孚還記得韓平?”

“記得,教官!現在不知在什麼地方!”

“韓平當年就參加過這次起義,他當時的師長叫蔡廷鍇,可惜在轉移的路上,直接脫離起義部隊,投降國民黨了。其他轉移的部隊在路上就被打散了,有1000多人突圍到海陸豐。那位將軍帶領阻擊的部隊,打了三天三夜的阻擊戰,部隊傷亡很大,不得不撤出,去尋找主力。遇到起義的一支200多人潰兵才知道隊伍失敗了,大部隊被打散了。

可現在四周都是敵人,怎麼辦?大多數人都說‘散夥吧’!這位將軍說,‘失敗了,我們還是要革命的!要革命的跟我走,黑暗是暫時的,中國革命也會成功的。只要保存實力,革命就有希望,請同志們相信我!革命是靠自覺,強扭的瓜不甜。不過,我還是希望大家不要走。我是不走的。就是剩下我一個人,一條槍,我也要革命到底!’這個可能不是原話,大致是這個意思。就這樣一邊走,一邊打國民黨、打土匪、打民團,最後只有800多人。就帶着這點本錢在湘南宜章成功舉行了湘南起義。鄭文嫺知道這位將軍是誰嗎?”

鄭文嫺搖頭,支隊瑋接口:“是我們的朱將軍!”

自己點頭:“叫將軍委屈他了,他是真正的帥才人物。一次起義把隊伍恢復到8000餘人。隨即轉移和井岡山部隊勝利會師,正式宣佈工農革命軍第四軍,6個團。全軍萬餘人,槍兩千餘支。是這樣吧,韓副參謀長?”

“是,沒錯!”

“這些黨史、軍史要和年輕的黨員講啊!不講怎麼得了?韓副參謀長,共產黨的軍隊和其他軍隊有什麼區別?”

“我們是人民的武裝。”

“也算說到點子上了。馬彪記住一個會議的名字——古田會議,從理論上闡明瞭黨對軍隊領導的原則,並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確立了軍隊的一些基本制度和措施。也就是說,共產黨的軍隊確定了建軍原則,從此成軍。‘……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黨。’保證措施卻是早一些,在三灣這個地方改編部隊時,就確定了把‘支部建在連上’的原則,爲實現黨對軍隊的領導奠定了重要的組織基礎。夏副政委我沒說錯吧!”

夏副政委苦着臉點頭。

“一支軍隊必須經過千錘百煉才能成就它的偉大。

隨之而來的國民黨大軍圍剿,第一次4萬對10萬,殲敵1萬3千人;第二次3萬對20萬,殲敵3萬多人;第三次3萬對30萬,又是殲敵3萬餘人;第四次7萬對40萬,殲敵近3個師,俘1萬餘人。馬彪,厲害吧!”

“太厲害,怎麼幹的?”

“哈哈,粗俗!英明的領袖加上高明的戰法!就有勝利的必然!關雲天給他說一說‘十六字訣’,給他長長見識!”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關雲天應聲回答!

第二百三十一章 犯忌的情報第二百九十六章 匯率第一百二十九章 老領導第二百一十五章 後續安排3第三百五十章 順利接頭第九十八章 三七年初第四十三章 航行第二百五十章 不安分第五十一章 到達洛陽第一百六十九章 我答應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里斯本暫住第三十五章 邁克爾的父親第三百零七章 送馬彪上學第七十五章 火箭筒第三百一十九章 名固正也第十六章 初步設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妥善處置第六十二章 抵達天津第四十五章 抵達上海第三百七十五章 周遊巡視4第二百九十八章 做戲第九章 正雄的妹妹們第三百二十九章 點了一下第二十三章 新槍第二百四十六章 給他們添堵第二百零三章 傘降雲夢山第二百五十四章 請教二叔第五十八章 高強度訓練第九十三章 歐洲旅遊第一百八十二章 再次建議第三百五十章 順利接頭第一百零三章 大武電報第二百四十三章 溫馨時光2第一百四十九章 捐贈式訪問第三百六十二章 有饑荒 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延安行 五第四十章 開始佈局第一百八十九章 劫難的開始?第七十七章 寫書第七章 約定第七十四章 韓平回國第二百一十六章 崩潰第一百零四章 接二連三第九十八章 三七年初第八十一章 著書立傳第二百五十六章 啓程印度第一百四十五章 蘇聯消息第七十一章 初臨美國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路打鬼子6第一百九十章 再回永壽第三百一十三章 延安行 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同志第二百零四章 向先生求援第三百一十章 延安行 二第三十六章 深談合作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案驚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槍擊事件第一百四十二章 鐵蛋和玉兒第一百四十五章 蘇聯消息第一百零二章 韓平彙報第四十二章 介紹信第一百二十三章 全面合作第三百五十五章 子嗣問題第七章 約定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百二十八章 歡樂的山村第二百七十八章 兩邊跑第一百三十五章 輸送通道第二百二十七章 圓房第一百零五章 李先生第九十一章 渦槳發動機第二百四十章 遞送資料第九十三章 歐洲旅遊第三百一十三章 延安行 五第三百八十一章 黑幫?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是我的命第二百四十六章 給他們添堵第六十三章 池上發一第一百五十章 柳阿姨的執著第七十六章 回國準備第三百一十一章 延安行 三第一百零四章 接二連三第三十四章 慶功宴第二百八十九章 暫離中國第三百六十二章 有饑荒 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都不省油第三百零六章 歡迎英雄第三百四十五章 殷美娜升職第二十五章 膠合板第八十七章 去日本第一百五十二章 再次佈局第二百三十五章 慘淡結局第二百八十一章 印度雨季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敢打我第九十章 美國喜訊第九十八章 三七年初第四十三章 航行第二百三十二章 妥善處置第二百一零章 批評第七十一章 初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