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報紙讓自己整整讀了一個下午,糾結了一個下午。報紙的一個報道就是雅爾塔會議的第一次公報。自己糾結於要不要把這次會議出賣中國利益的“密約”捅出去!按照以往自己肯定是毫不猶豫捅出去再說,現在已經學會了要多了一些考慮再說。只是越是考慮,越沒了主意,而且沒有任何可以商量此事的人。事情想多了的時候,就是越想越多,越多則越是複雜。甚至研究公司關於俄羅斯的歷史資料都在自己思考之內……。直到小佳慧來“請”自己去晚餐。
晚餐後,帶着閨女到海邊散步,趁機放空自己思緒,看着餘暉漸漸散去,才帶着佳慧回去。準備好咖啡和紅茶,自己是下決心要把事情想清楚,說出去要充分估計好後果,不說則要給自己一個充分理由,自己也是自詡果斷之人,如何肯患得患失?
記得有人說,問題纔是思維的最好導向!自己先提一個自己必須回答的問題:爲什麼要把“密約”捅出去,想達到什麼目的?這個問題答案自己清楚,就是因爲對外蒙古立國耿耿於懷!很好,思路理順了,考慮問題果然痛快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捅出去了,就能夠阻止嗎?誰來阻止?國民黨政府嗎?自己又不由得陷入沉思。
三大巨頭確定的或者想確定的事情,已經決定了中國處理這個事件的環境極其惡劣。作爲主體的國民黨政府能夠挺住嗎?結果是沒有啊,這是事實啊!蔣公經過“痛苦煎熬”同意了。自己前世曾見過有文章寫解密後的蔣介石日記關於這段的描述。那個時候自己也很感動了一番,現在想了想,清政府割地的時候,那些當權的會是“愉快”的嗎?
外蒙古早就是“事實性獨立”了,就差法理上承認的啊!國民黨是在與蘇聯簽了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中承認的,同意外蒙古公投。第二年,當局根據公投結果對外予以承認的。對了,條約是什麼時候簽訂的?
……,日本投降的前一天,也是在蘇聯出兵東北之後的第六天!想起這個,自己心中已經是冰涼了,自己能夠起到的作用,捅出去就是讓國民黨政府早些準備而已。這種結果與早知道、晚知道沒有關係的,總之在別人的逼迫之下認了!
國民黨政府指望不上,那就只有公之於衆了!阻止國民黨政府簽字如何?只要迫使國民黨政府不簽字,就留有餘地不是?當然自己要冒很多風險,自己周邊人也不會好過的。在兩個大國齊心調查泄密問題,“謠言”出自自己這裡,人家很快就能夠查到的。犧牲一些人來保護自己?嘿嘿,你想多了,沒有用的!自己倒是不會死的,最多隱姓埋名而已。跑回國內,先當個國民黨兵洗白經歷,再投降解放軍,說不定以後還有當將軍的可能!想想都不由得心熱。
問題是國民黨在乎老百姓反對嗎?不會啊!斯大林和羅斯福在乎嗎?更是不會啊,人家三大巨頭連整個中國是不是反對都不在乎的。
自己捅出去是無論如何也沒有用處的,結論可以如此確定了。
只是咖啡喝多了,反正暫時睡不着,繼續瞎想吧!
萬一國民黨堅決不簽字,會如何?不對!國民黨政府簽字很匆忙,還是在蘇聯進入東北之後簽字的。有“歷史傳說”是斯大林出賣了中國共產黨,才讓蔣介石下決心簽字的。說“出賣”似乎也不對,斯大林事實承諾了不支持中國共產黨!蔣介石從內心也是沒看上起共產黨的實力的,雖然忌諱蘇聯對共產黨的支援,但不會是首要問題。那只有一個解釋了,蔣介石擔心蘇聯懶在東北不走了!條約簽字生效,他就確定蘇聯會退出東北。這個決策就涉及蔣介石缺乏全球眼光……。
眼光?美國人可是不缺乏全球眼光啊!這次會議爲什麼如此表現?不是說他是不是關心中國利益這件事情。祈禱人家強者心裡存一絲對弱者利益的考慮,簡直是癡心妄想的!說他出賣了中國利益,是中國人感受到的傷害,人家即便出賣了整個中國,也不會對中國人感受有一絲任何愧疚的,這不是問題所在。
美國人想做什麼?不急,這個問題要重新梳理一下。
推開窗戶,想遙望一下東方繁星點點的夜空。清冷的夜風撲面而來,讓自己忍不住打了個寒顫。未來的全球格局就是兩強爭霸啊,羅斯福怎麼會不清楚,現在從研究公司給出的資料都能夠看出來,美國對付蘇聯的辦法都已經基本成型了,就差形成理論和啓動了。這三個巨頭跑到雅爾塔幹什麼?就是劃分各自在全球的戰後勢力範圍啊!如此才能夠解釋通爲什麼!這種會議中國哪裡有資格參與啊!劃分東方勢力範圍的時候,即便現在掌控印度殖民地的英國都沒有資格置喙!說明美國已經有把握戰後把英國勢力趕出亞洲。
想想也是,蘇聯早在慕尼黑會議的時候,已經承諾出兵打日本了,承諾打敗德國法西斯後二三個月就出兵,即便在雅爾塔會議上也不曾改口。說明問題不是這裡,而是說羅斯福爲了減少美國人打日本的傷亡,而給斯大林的條件,可以說是不成立了。羅斯福不是擔心蘇聯不出兵,而是擔心蘇聯出兵之後蘇聯要求的底線是什麼!歷史沒有人去掩蓋斯大林回答的這個答案,卻掩蓋了羅斯福的提問!
在羅斯福和斯大林眼裡,中國已經是美國被掌控的了,已經是西方勢力範圍了。獨立的外蒙古恰好就是兩個人認可的緩衝地帶,他們都沒有餘力和條件,也沒有想法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只是想瓜分世界而已。
斯大林的要求沒有超出羅斯福的底線,所以就連討價還價都不存在了。甚至羅斯福可能很高興看到斯大林侵犯了中國利益,由此給中國人在心裡埋上一根刺。
一股野風吹來,禁不住又打了個冷戰!連忙關好窗戶,重新煮了一杯熱茶,暖和過來之後,也是苦笑連連了。美國人怎麼會讓蔣介石破壞了他們訂好的東西?如果蔣介石強硬到底會如何?恐怕羅斯福會樂見的!這也是爲什麼羅斯福要留伏筆的地方了。得不到滿足的斯大林轉而會毫不掩飾支持中國共產黨,美國人會不會出兵幫助蔣介石?
從朝鮮戰爭看,美國人敢出兵,而蘇聯人不敢!杜魯門不敢出兵中國,而羅斯福一定敢!這樣其後果絕對是中國不可想像的!弄出個“劃江而治”是完全有可能的。
美國人擔心的是在打敗日本之前中國出現內戰,所以一面全力武裝國民黨軍隊,一面安撫共產黨。實際蘇聯和美國的目的都是想肢解中國!一個統一的中國讓他們不安心,他們的這些心思甚至不想掩飾。
李宗仁在其回憶錄中說:“當年與我打交道的美國方面的領袖人物都是一些沒有經驗的人。這些人在現狀不變的局勢下指導世界事務是能幹的,但處理起嚴重的國際危機時,則肯定是無能爲力。如果他們要像約瑟夫·斯大林那樣冷酷和精明,像他一樣善於抓住時機,中國肯定是會完了。”
在雅爾塔會議前,兩個巨人的“如炬眼光”掃視中國的時候,恐怕都不曾在自己先生身上停留過一瞬。這也是一種幸運吧,中國最悲催的二戰結局,在先生和他戰友的努力之下,卻爲中國爭取到了最光明的前途。沒有讓馬歇爾計劃“惠及”中國,沒實施《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
晨曦透過窗戶照到自己的時候,也結束了自己的胡思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