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籌劃

晚飯後,到了爺爺書房。只有爺爺、姥爺、兩個叔叔和舅舅六個人。

爺爺打發走了丫鬟,開口就問:“小物子,搞了這麼大陣仗,怎麼想的?怎麼做?給我們說說!”

“好的。爺爺、姥爺、二叔、小叔、舅舅,我把想法稟報長輩,對錯如何,是否妥當還請長輩們斧正、調整。”

“哈哈,去了德國倒是國語有長進!”姥爺的文學水平很高的,據說曾從師名家。

“爺爺您有全國地圖嗎?”

“有!”爺爺從畫桶裡拿出地圖遞給我。

“爺爺,父親去世的打擊把我打醒了。一直在您和姥爺給我蜜罐裡活得沒心沒肺的,多好啊!可是怎麼都跳不進去了。謝謝爺爺,謝謝姥爺,給了一段怎麼美好的生活。”我站起來給爺爺、姥爺鞠躬。

“唉,你這孩子啊!”姥爺感嘆一聲。

我繼續說道:“我有不少德國朋友,也有日本朋友;特別是德國朋友站在一個旁觀者的位置看待中國和日本,有很不錯的觀點。下面我說的都屬於秘密,不要講出去惹火上身!

現在日本每年軍費開支大約是35億美元,中國的軍費開支大約8億大洋,而且日本軍費在用來積攢軍事實力,做戰爭儲備;而中國軍費在用來打仗,消耗了。何況日本人在與中國的戰爭中得到了甜頭,甲午戰爭得了2億白銀,九一八得了東北、得了比山西更龐大的工業設施、僅僅黃金就得的8萬根之多,大洋20億以上;日本人獲得直接財富至少在200億以上,差不多支撐日本軍費3年。此消彼長,日本人會不會起吞併中國的歪心?”

停頓一會,大家都沉默着,繼續說:“答案是肯定的,中國的大災難快要來了!”大家的表情愈發凝重了。

“哼,蛇吞象!不怕撐死!”姥爺哼了一聲。

“日本軍費的六成都給了海軍,現在日本海軍的實力已經是太平洋第一了,但是仍然在不遺餘力地發展,大家知道中國是基本沒有海軍的,那麼這麼強大的海軍日本是準備對付誰的?”提個問題讓大家思考先!

“對付誰的?”二叔問。

“日本在去年和前年和我們打了兩仗。目的,一是試探中國的反應,日本人已經得到了想要的結果,日本人已經看清楚了,繼續蠶食沒有機會了,再打只能是全面吞併了。二是試探西方大國反應,主要是英國。日本人已經有了結論,就是他還沒有做好戰爭準備,如果日本不能驅除英國和西方國家在東亞的實力和影響,就沒有辦法安心消化吞併的中國。據說日本人需要三五年準備時間。”

“小物子,你說的有道理啊!我們該怎麼辦?”舅舅問道。

“哈哈,舅舅,我們先捋一捋試一試能不能看清楚一點這個世界,再想一想我們能做些什麼。凡是都有根源,根源在英國人那裡,英國現在仍然是頭號強國,卻一直在走下坡路,殖民地的反抗此起彼伏的,英國人七手八腳地也捂不住蓋不住的,特別是進入本世紀衰落更加明顯!這首先讓德國起了覬覦之心,想當歐洲老大,戰爭打得是資源、拼的是實力,德國人錯估了英國人的實力,一戰失敗是情理之中了,這點爺爺比較清楚的。”

“德國人失敗了,英國人實力也被大幅度削弱了,讓更多的國家看到了英國人虛弱的本質。德國人在歐洲仍然不甘心!日本人在亞洲也有了想當亞洲老大的心思,意大利人起了想當非洲老大的心思,還有一個值得非常關注的國家就是美國。

美國是在一戰是唯一得到好處的一方,雖然現在還在經濟危機裡掙扎,現在確有削弱英國自己當世界老大的心思。也正在不遺餘力地在西方爲德國輸血、在東方爲日本輸血;鼓動他們的稱霸之心!對一戰得到的好處念念不忘地想火中取栗。

這些可能是這個世界的基本格局了。”

“小物子,沒想到你有了這麼多的見識!”姥爺吃驚了。

“那裡是我的見識啊,不過是一些朋友七嘴八舌的說法,我學舌給長輩聽聽。”一邊說一邊把金槍遞給爺爺。

爺爺看了銘文:“這個人是誰?”

“一戰時是德國的空軍英雄,現在是德國的一個部長,爺爺幫我先保管吧,在德國可以當通行證用,不去德國沒有什麼用處。”

“小物子,現在可以說說怎麼辦了吧?”

“爺爺,沒問題。一個德國軍官說的中國地形特點,是我思考怎麼辦的出發點,我們看着地圖說。”指着鋪開的地圖繼續說:“他說,中國地勢基本是東低西高,東面易攻難守,西邊易守難攻;整個呈現臺階形態,青藏高原是個臺階,北面的蒙古高原、黃土高原、漢中豫西、四川、貴州、廣西是一個臺階,沿海平原和丘陵一帶是個臺階;日本人的兵峰所至這個臺階基本會淪陷了,但是中國人怎麼會甘心當亡國奴?在外敵入侵的時候中國人會空前團結對抗敵人。姥爺也點出了事情的本質就是蛇吞象,日本人想亡我中國?簡直是癡心妄想!

在北面,山西閻錫山能不能擋住日本人?我看恐怕很難,日本人對他太瞭解了,如果丟了山西,那麼黃河天險就是我們陝西最好的依仗。如果中國判斷是正確的,那麼陝西將是北方抗敵的大後方!

中國必須在這個臺階擋住敵人,因爲我們再也退無可退了。戰爭打得就是資源,而中國最大的資源就是人啊,會有無數的中國英雄在前線對抗敵人、在淪陷區反抗敵人,一句話想戰勝日本人只能用命去填、用命去換啊!

如果這個判斷成立的話,我們應該做出的貢獻和必須起到的作用就清楚了!”

滿屋子都沉重的呼吸聲!

“啪”姥爺重重地拍着桌子說:“孩子你說怎麼幹,我拼了老命也幹!”

“你說,我們支持你!”大家紛紛表態。

我給長輩們深深鞠躬。

“我們的英雄需要就是吃、穿、用!我帶回來的設備紡織、染布、製衣就是解決穿的;化肥設備就是增產糧食,應對吃的問題;圍繞化肥生產建設的化工就是解決炸藥、彈藥問題的;配套的設備有水泥設備、煉焦設備、發電設備等等,另外就是爲了槍械準備的機械加工設備。因爲當時資金不足,買的都是小型的設備,當然即便有設備沒有技術工人也沒有用處!至於如何實施,我提一點看法。”

自己喝口水繼續說:“一是解決人才問題。我從德國帶回了一批人才,其他的,辦法一,成了學校自己培養辦法;二是和如西北大學合作,資助他們擴大規模;辦法三是全國高薪聘請挖人;也爲將來接受淪陷區逃難來的人才做些準備。

二是解決資金問題。辦法一是把民用類工廠,如紡織、染布、製衣、水泥、發電等等和其他商人合辦,我們留控股就可以了。還要合辦如磚廠、木器廠等等。辦法二是建立一個要極度保護嚴密的醫藥廠,生產這個年代最好的消炎藥賺錢!辦法三是我去美國賺錢去!”

第三百八十六章 接頭第三百七十九章 周遊巡視8第二百四十二章 溫馨時光第三百七十章 衝突第十章 買槍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二百九十九章 抓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慘淡結局第二百三十八章 關注戰俘第八十章 未雨綢繆3第三百一十一章 延安行 三第二百零三章 傘降雲夢山第九十五章 採購武器第五十五章 偵察兵裝備第二百二十四章 線索多多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案驚心第三百一十章 延安行 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延安行 四第三十一章 據點第三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零三章 傘降雲夢山第一百一十四章 參謀長的本事第三百四十六章 都不省油第二百零五章 再支援一點點第一百二十九章 老領導第二十九章 收服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能忘本第二百一零章 批評第六十章 鎮巴縣第二百八十九章 暫離中國第三百八十五章 時光荏苒第六十九章 再到上海第一百零八章 民生輪船公司第三百零九章 延安行第三百一十二章 延安行 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恢復第四百零一章 尾聲2第二十四章 新客戶羣開發第二百五十一章 二叔鄉里行第三十一章 據點第三百零四章 高野由美第二百九十九章 抓人第七十三章 陸續展開第三百五十三章 再見正雄第二百五十四章 請教二叔第一百八十三章 民國權貴第二百九十九章 抓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沒有萬幸第一百零四章 接二連三第四十七章 妹妹第三百六十三章 把握未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初到黎城第三百二十二章 小雅的家第一百四十三章 蘇黎世莊園第三百零九章 延安行第二百二十一章 抗日統一戰線2第五十二章 籌劃第一百八十六章 移居美國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玩一年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謀長的敵後抗戰第七十章 史密斯第八十三章 拜見先生第二百八十九章 暫離中國第二百零六章 突擊訓練第三百八十九章 了無痕跡第二百一十四章 後續安排2第三百七十五章 周遊巡視4第七十二章 投資策劃第三百五十二章 有個尾巴第三百七十九章 周遊巡視8第一百零九章 抗日熱潮第二百四十一章 再去延安第一百七十七章 彙報與啓程第六十六章 天津復仇第三十七章 新人手第七十三章 陸續展開第二百一零章 批評第一百章 我們做什麼第二百九十一章 猶太領袖第三百六十四章 把握未來 二第四十四章 海葬第三百七十四章 周遊巡視3第二百七十九章 伍迪的榮耀第二百八十一章 印度雨季第十六章 初步設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二叔鄉里行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蘇聯貸款第三十八章 滑板第三百四十六章 都不省油第七十五章 火箭筒第二百七十一章 進入叢林第一百七十三章 貧病交加第三百四十一章 逐個安排第三百一十五章 延安行 七第三百六十一章 有饑荒第一百四十一章 飛往香港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二百二十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三百二十一章 閒坐書房第三百六十四章 把握未來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