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大學距離中關村不遠,走着也就二十幾分鍾。
五分鐘後木小虎的車就開進了一條雙向四車道的大街裡,這就是中關村大街,街道兩旁都是樹木,三月季節樹上都已經長出了枝葉,枝條茂密擋住了上午的陽光。
爲什麼叫做中關村?因爲這裡曾是一片荒涼的墳場,大多是太監的墓崗,因明清時期稱太監爲“中官”,所以這裡被叫做“中官墳”,久而久之中官變成了中關,墳地也成了村莊。
劉琅看過關於這個被稱爲國家“硅谷”的相關書籍,在三十多年間,這裡走出了很多知名的企業,最著名的有聯想集團和萬通集團,另外很多互聯網企業也是從這裡起家的。
不過現在,這裡還沒有高樓大廈,沒有人頭攢動的景象,也沒有人會想到十年後這裡將是國家高科技產業的搖籃。
木小虎把車停在了路旁,兩人下來沿着街隨意的溜達。
現在的中關村大街兩側多是低矮的土房,也有一些磚瓦房,看樣子應該是近幾年建成的,兩人走了不到兩分鐘,就看到一棟不大的磚瓦房前掛着一塊匾額“宏亮電子設備維修有限公司。”
“呵呵,這裡有一家電子設備公司。”
要說中關村的發展,那可是在八二年就開始了,現在是八四年,兩年過去了,這裡有幾家公司不稀奇,別看電子設備對於普通人來說似乎還很遙遠,但在很多國營企業和政府部門,什麼打印機、複印件已經開始逐漸使用了,比如木小虎剛剛辦回來的營業執照就是用打印機打出來的,只是現在的打印機性能太少,會使用的人也應該不多。
“一個這麼大點的房子就是個公司?真寒酸,劉琅,咱們可得租個大房子,最好是一棟樓!”
木小虎顯然看不起這種“小牌坊”似的地方。
“走,咱們再往裡看看!”
木小虎往裡比劃了一下,他不差錢,要租就要租最好的。
中關村大街很長,要想從南到北走出去最少也得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不過劉琅也沒事,一是想找一棟好點的房子,兩是要看看這條有着傳奇色彩的街道,於是兩個人溜溜達達就向大街裡面走去。
劉琅前世並沒有來過這裡,他還以爲這裡只是一條大街而已,那些企業都沿街而建,直到現在他才發現,中關村大街也只是這座未來科技中心的一部分,很多衚衕和小路未來都連接着這條大街,什麼“花園路”、“門丁路”、“玉門路”、“柺子衚衕”、“羊脖衚衕”等等,別看現在它們不起眼,還都是小門小戶,在十多年以後,很可能就是某個大公司的地址。
“劉琅快看,那裡也有一家公司!”
木小虎一碰劉琅說道。
劉琅看了過去,見到不遠外有一座還算過得去的磚瓦房,房子的前臉已經被改造過了,拆掉一部分牆體後被換成了一個鋁製捲簾門,這種門現在還是很少見的,整個牆體也被粉刷一新,正面看這棟房子倒是有些鶴立雞羣的感覺。
在捲簾門的上面有一塊牌匾“國通計算機公司!”
“計算機?什麼是計算機?”
木小虎此時也看到了那塊牌匾,但他不明白上面的詞。
“這裡有計算機?”
劉琅也是一愣。
現在可是八四年呀!去年自己和父母來首都,母親看到計算器都新奇的要命,普通人對計算機根本就沒有一個概念,可這裡竟然有一個計算機公司,難道也有人像自己一樣穿越到這個時代了?
就在劉琅恍惚之間,一位騎着自行車的郵遞員由遠及近到了近處。
“江波的信!”
郵遞員對着一棟房子喊了一聲。
“來了來了!”
房子裡跑出一個人接過信。
“八十五號………這呢!”
郵遞員來到了那國通計算機公司前面。
“楊志傳!楊志傳的信!出來接收一下!”
郵遞員對着裡面喊着。
“楊志傳?哦!我知道了!”
聽到這個名字劉琅才恍然大悟。
楊志傳這個名字在現在就是個人名,但十年後,這個將和他創立的聯想集團開始被國人知曉,二十年後聯想品牌的電腦已經在國內家喻戶曉,成爲國產電腦的第一品牌。
劉琅前世今生都不是學計算機專業的,可在前世,他有一個計算機專家的妻子,雖然技術上他稱不上是什麼專業人員,但愛屋及烏,他對國家乃至世界計算機發展歷史還是非常瞭解的。
這位楊志傳原本是一位在國家電子研究所工作的職工………說起這國家電子研究所,那又是一把辛酸淚了。
改革開放後,最先接觸外面世界的人還是那羣科學家們,國家的各種研究所當然就是這些科學家們工作的地方了。
這些人很多都曾經在國外留過學,見識過西方的先進技術,開放後,他們當然要充當改革的急先鋒,搞私營經濟當然不是他們的強項,也沒有人會想要把研究所承包下來,他們能做的就是迅速提升國家的科學水平。
於是在短短几年內,各種名目的研究項目層出不窮,最多時足有一百多個,可結果呢?似乎離國際水平越來越遠。
這個國家電子技術研究所也是如此,在國家的支持下開始搞自己的計算機,那麼如何才能體現計算機技術的水平呢?最直觀的當然是計算速度了。
所以研究所舉全所之力,花了五年時間研製出了一臺大型計算機,並獲得國家“重大科技成果一等獎”,但是它擁有的每秒千萬次的運算速度與國際上每秒運行三億次的超級計算機相比,實在是已令人汗顏。
按理說一臺每秒運行千萬次的計算機,雖然比不了國外的先進貨,但算個算數還沒問題的,但是這研究所的這臺計算是以軍工爲目標,可此時國家的軍隊還處在“原始”狀態下,最先進的設備也就是雷達了,基本上跟計算機搭不上任何邊,設計的初衷就是錯誤的。
結果這臺計算機它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被束之高閣,直到報廢也沒用過。
計算機沒搞成,計算研究所也失去了國家的資金扶持,每個人也就靠工資吃個飯,想要錢搞研究那就自己想辦法,於是所長就搞起了多種經營,也就是現在劉琅看到的這個國通計算機公司,這位楊志傳就是這國通公司的負責人。
這對於楊志傳來說是發家的開始,一個天大的機會。
二十年後關於楊志傳這位傳奇企業家的書籍很多,裡面對他的溢美之辭也是數不勝數,但實際上,他的技術水平並不很高,但是他的管理水平卻是科學家們所不具備的,尤其是善於借力的能力無人能及。
從最初計算機公司建立的一開始,他就沒有完全割斷與計算所之間的“母子關係”,楊志傳不但不想那麼做,甚至在很多時候更希望強化這種若即若離的血緣。
在當時,公司的啓動資金是計算所撥給的20萬元,資產性質當然是“國有企業”,所有人的任命都要獲得所的批准,公司的員工可以在所內依舊享有在專業技術職務和工資方面晉級的權利,公司還可以無償使用計算所的研究成果,甚至可以使用所內的辦公室和電話。
在將近十年的時間裡,公司從的銀行貸款全部以計算所的名義,這自然解決了早期的資金來源問題,在充分享受了國有資源的同時,楊志傳則在財務、人事和經營決策的權力上享有相當的自主權,也是在這段時間裡,他依靠着國家研究所的名義與美國IMB電腦公司達成了很多關於電腦的合作協議,爲最終的成功打下基礎。
這是一種十分混雜的狀態,似乎沒有人想把它理清楚,只有當聯想日後逐漸壯大之後,它的資產產權問題才變得敏感了起來,但那時楊志傳又憑藉着“高超”的手腕和技巧完美的實現改制,將國營企業歸於自己名下,這才創造出了國內最大的電腦製造企業。
與很多其他企業家相比,楊志傳是幸運的,他靠着“國企”的這棵大樹能夠貸款和享受很多技術的支持,相反,看看那些早期的私營企業家們,想要到銀行貸款根本就是天方夜譚,沒有了資金的支持,私營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那幾乎就是死路一條,除非你轉行幹那些技術含量低,產品可以快速賣出去回籠資金的行業,除此之外再無他路。
劉琅正在感慨之時,從國通公司“大門”裡面走出一個人來,年紀四十左右歲,穿着一身灰色衣服的男子,劉琅一眼就認了出來,正是二十年後那位被全國人們熟知的楊志傳。
“這些郵遞員同志了!”
楊志傳客氣地對郵遞員說道。
“老楊,我託你的那件事怎麼樣了?”
郵遞員顯然和楊志傳認識。
“事?哦,我想起來了,計算器的事情吧?”
“對呀!你不是說有門路能弄到三塊錢的計算器嗎?我有幾個同事也想買,託我來找你!”
對方說道。
“想要幾個?”
楊志傳馬上問道。
“二十個有嗎?”
“有,有,現在就要呀?”
楊志傳連連點頭。
“對,現在就要!”
對方馬上回答。
“走,跟我進屋!”
兩個人走進了屋子,不一會兒的工夫郵遞員走了出來,手裡還那着一個用報紙包好的紙包,顯然他已經買到了想要的計算器。
三塊錢一個,比那些“倒爺”們賣的要便宜兩塊錢,不過這計算器至多也就一塊錢,算起來這一筆生意楊志傳就賺了四十塊錢。
未來身價數十億的大老闆現在連幾十塊錢的生意都做,說出去誰會信呀!
“走吧,到前面看看!”
劉琅招呼着木小虎接着向前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