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未來的滬市新區

bookmark

萬賀都不知道如何形容這個神奇的小孩子了,甚至他覺得在劉琅面前似乎所有人都成了小孩子。

白爲任等一些級別較高的官員心中暗自好笑:只懂得電子產業?開玩笑,劉琅可是機械工程的高材生,研發出來不鏽鋼冶煉爐,現在還在研究德國的機牀,用不了多長時間,機牀也會被他給弄出來,到那時國家的製造業水平就會大大提升,這些纔是他的強項呀!

當然,這些事情都是國家機密,部級以下的官員都不知道,不能對外人說起。

“萬大哥,這個浦東新區我可是仿照着美國的硅谷規劃出來,以後在這裡,就是我們中國高端技術的核心區,而萬安公司就是這核心區中的核心企業,我相信在我們所有人的努力下,新區不光會成爲中國科技的中心,也會引領世界的科技發展。”

劉琅指着規劃圖那個醒目的紅點說道,那正是電子產業園區。

“說得好!”

白爲任一聲叫好,同時鼓起了掌,他身後的那些官員們立刻也跟着拍起了巴掌。

“如果這個規劃真的實現,那或許還有可能和美國的硅谷拼上一下了!”

這個規劃圖製作的的確很漂亮,但跟旁邊的巨型沙盤模型比起來就差遠了,這個沙盤模型顯然花費了滬市很大的氣力,足以將白爲任心中未來的滬市展現出來。

現實中還是一個漁村的川沙縣變成了另外一副模樣,高樓林立車輛密集,陸地上標出了公路和鐵路,公路上跑着汽車,鐵路上有着火車,雖然密密麻麻但卻橫豎縱橫非常規整,還有水路也是一條條標的清晰,藍色的地方代表着海洋,上面放着一條條巨輪準備駛向外海走向世界。

在細節上,電子產業區域非常顯眼,那是一座八層建築,上圓下方好似一個外星飛碟頗具未來氣息,寓意着高科技,另外其他區域也一一做出了模型,尤其是獨資企業免稅區,上面插着一堆外國國旗,好像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

劉琅看着這片輕輕感嘆:這就是未來的浦東新區吧,雖然樓房都是七八層的建築;雖然汽車大多數都是卡車,比起真正的新區還有不小的差距,但這樣的設計已經超出了這個時代至少五年的時間,相信就是這個沙盤模型都是由國內知名的建築學者來設計的,由此可見國家對浦東新區的重視程度了。

果然,萬賀那些人被這個沙盤模型所吸引,走來走去不停地看着。

“白市長,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就做出如此宏偉規劃,你們這些人真是能幹呀!比我們這些美國的華人還能幹!我只能說佩服了!”

萬賀讚歎道。

“呵呵,這不叫能幹,走,我帶你們去現場看看!”

白爲任興致很高,不由分說就帶上衆人向川沙縣奔去。

半個多小時後,五輛汽車到了未來的新區所在地,白爲任下了車,帶着幾個人來到了一處高地,站在這裡可以俯視大半個縣城。

“我們滬市小半個政府工作人員都已經進駐這裡了,調查戶口、測量標高、水文測繪等等的工作已經開始了,所以,別看現在這裡還是一個小漁村,可不出兩年,這裡將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你們看看深市就知道了,五年前他們還不如我們呢,結果現在怎麼樣?滿大街都是高樓大廈,隨處可見來着世界各地的外國人,我們滬市底子比深市好太多了!”

白爲任對特區有着濃濃的興趣,一直覺得滬市沒有成爲特區是一個遺憾,現在好了,這川沙縣的地理位置不比深市差,再有滬市這麼一座大都市做靠山,一旦發展起來,對國家的作用絕不是深市可以相比的。

可以說,如今白爲任的最大的目標就是在自己的任內推動新區的建設,希望在自己退休的時候看到新區已經初步形成規模。

劉琅等人站在高處向遠方下面看着,的確,這裡現在還是一片寧靜的漁村,因爲老百姓大都是漁民,所以在江邊的灘塗上還掛着密密麻麻的漁網,不過顯然這個安寧的地方已經被人打破,很多探測隊都進駐其中,在街道兩旁立起了水準儀開始探測各種數據,不過老百姓們還不知道要發生什麼,小孩子圍住從沒有見過的各種設備儀器新奇的看着。

“白市長,川沙縣要進行建設,這些老百姓們安置工作可不能疏忽呀!”

劉琅對着白爲任說道。

“那是自然,川沙縣這裡以後會變成新區,老百姓的農村戶口也要變成城市戶口,政府也會爲他們提供新的住所,他們爲改革做出貢獻,政府當然也不能虧待他們!”

白爲任回答。

“沒錯,這些老百姓都是數代居住於此,讓他們搬家恐怕會有不少的情緒,咱們滬市應該給他們提出相關的優惠政策,不光要給予他們金錢上的補償,最好還有其他方面的優惠,比如學生參加高考報考滬市大學給予一定降分等等!”

劉琅深知動遷對於老百姓的苦楚,尤其是這些居住世代的地方,讓老百姓離開真如同要了他們的命一樣,但城市化是國家發展的大趨勢,誰也阻止不了,政府只能通過其他方式多多補償老百姓了。

“嗯,劉琅你放心吧,爲人民服務可是我們的宗旨,寧可政府吃點虧也不能讓老百姓吃虧!”

白爲任痛快的回答道。

wωω● ttκā n● ¢O

“希望如此吧!”

劉琅心中暗道。

新區的規劃把萬安公司當成了重點發展的項目,滬市政府對他們給予了最大的重視,這個舉動讓萬賀非常感動,即便是在美國,美國政府也從沒有給予過萬安公司如此大的重視。

當然,給予重視還是不夠的,畢竟新區只是處在規劃階段,距離破土動工還得有個一年半載的時間,至於說建成,那最短也得要五六年後了,現在怎麼辦?

白爲任是個實幹家,爲了讓萬安公司落戶滬市做了充足的準備,看完了籌備中的川沙縣後帶領衆人來到了滬市郊外的一個廠子中。

第四十章 少林少林第八百一十五章 這個小孩子是誰?第九十章 準備去首都第九十二章 機械製造不是那麼簡單第八百四十八章 對阜城發展,我有些不同的看法第五百三十二章 大時代到來了………第六百二十章 希望工程第五百二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三百六十章 完美答案第三百章 第三產業的崛起第七百三十五章 《低俗小說》大獲成功第十五章 憑票的年代第一百二十八章 他們已經老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次工業革命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首歌曲第三百八十六章 機牀到手第二百四十一章 萬安公司第六百九十五章 管理制度也要改革第三百三十章 逐漸開放的阜城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個年代最先進的數控機牀第八百三十六章 國家上半年的經濟形勢第二百九十八章 倚老賣老第八百九十八章 全場震驚第二百三十四章 比賽場地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光魔第五百零八章 定下計策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個無限憧憬的未來世界第四十八章 自己去買第四百八十九章 經銷權第二百三十一章 機場風波第七百八十九章 《玩具總動員》對這個時代的意義第八十八章 重點照顧第四百七十七 又到火家第五十章 價格雙軌制第三十五章 南北差異第二百零一章 三廠開工第六百二十三章 變化巨大的北方市場第六百五十五章 聖唐公司是我的第五百九十三章 劉琅,你就是個奇蹟!第三百八十一章 歷史已經發生變化第六百六十二章 我們合作吧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人類的羣體意識第九十章 準備去首都第一百七十章 管理制度三境界第六百二十一章 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第六章 一家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突破核心技術的萬安公司第五十章 價格雙軌制第六百六十六章 對劉琅的評價降低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家第四百六十六章 錦衣夜行第一百七十七章 都是假的?第五百六十八章 猶太人鮑勃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十倍的收益第五百九十章 灌籃高手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絕望第三百八十五章 現場火爆第六十三章 第一輛轎車桑特納第二百零四章 代言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目標,納斯達克第八百一十八章 中國的“魯爾”北方的“W縣”第三十三章 “大事”發生第六百三十五章 歌劇團的邀請第八百一十一章 “狐假虎威”第八百一十八章 中國的“魯爾”北方的“W縣”第二十七章 看門人第七百八十四章 要做就做世界第一第三十一章 肖老的期望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靈魂本質第六百八十五章 人才纔是最重要第三百六十五章 準備妥當第四百三十章 把劉琅找來第四十一章 八三年的國家春節聯歡晚會第三百六十六章 開幕式與博彩第三百四十九章 考試開始第四十一章 八三年的國家春節聯歡晚會第六百五十八章 劉琅火了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虛擬世界第六百七十九章 要佔領島國的市場第五百五十六章 對答如流第六百三十二章 純熟巧合第七百五十七章 與奧普拉“交鋒”第七百二十一章 又回美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港島見聞第七百四十章 “暗箱操作”第四百六十二章 善於創造奇蹟的民族第一百一十一章 就是地雷陣也要趟出一條路來第六百五十二章 聖唐音樂未來的規劃第三百一十九章 國家的一些改變第六百六十四章 好評如潮第六百二十五章 改革開放就是大浪淘沙適者生存第二百九十九章 訓斥第四百七十七 又到火家第五百一十五章 “肆無忌憚”的中國小孩第三百四十三章 萬安來訪第五百二十九章 到港島辦公第七百七十七章 中美企業家座談會第一百五十八章 真正的考驗纔剛剛開始第七百五十六章 格萊美提名第四百四十九章 被改變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