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拆拆拆

bookmark

劉琅沒有回華夏大學,那邊的事情已經步入正軌,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的進行研究了,他一時不回去也沒關係,於是他就帶領着華夏大學的一幫師生和王海軍這羣人們開始研究起各種電子設備來。

劉琅雖然不懂芯片,可再高級的芯片也是由機械製造出來的,只是他以前所接觸的機械是製造金屬零件,現在的機械是製造半導體材料,本質上還是相同的。

拿到萬賀提供的元器件參數後,所有人都忙碌了起來,不過馬上就遇到了一個大問題。

現有的設備肯定是無法完成萬賀所需的元器件了,只能進行技術改造,而且是對這些現有的設備進行升級,首先讓劉琅感到高興的是,很多老工程師在看了萬賀提供的那些元器件後,雖然也震驚這些零部件的高深技術,可他們並沒有表現出如熊懷志這些機械專家那樣的“絕望”。

因爲中國的半導體行業整體實力並不差,在七八年前甚至都和島國相當,只是因爲這些年國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而國外又發展迅速,“敵進我退”這才造成了不小的差距。

可畢竟時間還短,這種差距並沒有如三十年後那樣的巨大,再加上從事半導體行業的老工程師大都是知識分子,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國外留過學的人,整體素質要比機械機牀行業高出不少,所以在他們眼裡雙方的差距並非不可追趕,有樂觀一些的工程師甚至認爲,只要給他們足夠的支持,至多兩年時間國內就可以製造出萬安公司所需的芯片來。

劉琅覺得兩年時間還是很符合實際的,灣灣的半導體產業在三年前還是一無所有,而現在也不是能夠成爲萬安公司的供貨商了嗎?國家的底子不是對方所能相比的。

但要想在原有設備上技術升級,那就得把這些設備研究透了,怎麼研究?老辦法,那就是“拆”,就像當初的AOD電爐一樣將這些設備“大卸八塊”,每一個零件都給他研究透了,然後才能在上面進行升級改造,看似“野蠻”,但這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別的設備還好說,大多數都是國產的,比如製造電容電阻的無線電設備就完全沒有問題,當初建國的時候國家從蘇聯購進了大批的器材,後來因爲要發展衛星技術和導彈技術,這些設備經過了數次改造升級,基本上已經實行了國產化。

到了三十年後中國也成爲了世界上爲數不多可以發射載人飛船的幾個國家之一,某些方面比西方發達國家都要先進,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爲什麼國家在航天科技方面的進步會如此先進了,因爲這涉及到了國家安全,國家在幾十年間從未間斷過,航天科技就是電子自動化產業的一個分支,只是它更側重於國防方面,但在民用方面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這些國產化的設備可以隨便拆,拆完了還能復原,但是江南無線電廠的那套島國進口的晶圓生產線誰都不敢動了,一來這套生產線太過昂貴,五年前價值都三千萬美元,就是放在現在,整個國家電子行業中也沒有這麼貴的設備;二來這套設備自引進的那天起就沒怎麼用過,一直擱置在角落裡,除了王海軍每天當寶貝似的維護外,其他人連看都沒怎麼看過,裡面的結構是什麼樣子都不知道,你給它拆的大卸八塊怎麼復原?

而這套設備纔是製造芯片最重要的設備,不把它弄懂,其他的零部件再完美也無法制出芯片來。

“怎麼辦?”

這真是個難題,江南無線電廠的廠長侯永軍不住的搖着腦袋。

“不成,不成,我可做不了主,得請示王局長!”

侯永軍給王革打了電話,半個小時後這位王局長就趕了過來。

“你們要把這臺設備給拆了?不是有說明書嗎?不拆不行嗎?”

王革當面詢問。

“王局長,這臺設備可以製造是製造芯片的關鍵,只是現在它只能生產出十二英寸晶圓,萬安公司芯片是八英寸,兩者之間存在着不小的技術差距,這個差距不大,但要進行技術提升就必須對這臺設備進行整體的改造………其實說改造也談不上,因爲我們連內部結構都無法確認,但如果不拆開研究,那就改造就無從說起!”

王海軍現在已經是江南無線電廠的副廠長了,而且對這臺設備最清楚,可這種清楚也只是在如何使用和製造原理方面,至於說設備內部是個什麼樣子,他也不知道,說明書上也從沒有提到。

“哎呀!拆倒是可以,但關鍵是拆完了能否完全復原回來,如果不能復原,那這臺設備可就報廢了,這可是三千多萬美元呀!價值人民幣好幾個億呢!誰能承擔的起這麼大的責任?我……我可承擔不起!”

王革此刻也抓了瞎。

“王局長,如果不拆,那這工作就很困難了,甚至有夭折的危險,要是拆掉,或許也存在着風險,但畢竟我們有了希望,而且我們華夏大學也不是吃素的,未必就不能給還原回去。”

此刻華夏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的院長周明站了出來。

周院長在國內同行業中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今年也六十多歲了,年輕時在美國留學,學習的就是半導體專業,曾經參與過國家的航天工程,不過時代變遷,即使是如他這樣的老專家,對電腦也是一頭霧水,所以這些天來周明一直不顯,但說到電子設備,那他就是專家了。

再說,這裡不還有劉琅嗎?劉琅最強大的本領就是過目不忘,當然,電子設備跟機械設備不一樣,電子設備裡都是電容電阻這樣的集成電路板,這種東西細而雜,不像機械零件那樣一目瞭然,但相信劉琅的能力還是會起到作用的。

“這……!”

王革認識周明,對於這位德高望重老教授的話他還是很重視的,可是這責任,他還是擔待不起呀!

“這麼辦吧!我回去給國家打一個電話問一問,如果國家同意,我沒有問題!”

設備產權屬於國家電子部,連白爲任都無權干涉,這件事王革自己做不了主,只能向上面反應。

“王局長,不用你回去打電話了,我現在就跟杜宏達部長通話!”

劉琅此時突然開口。

第五百零三章 優勢和劣勢第六百六十九章 盧卡斯的家庭宴會第六百七十二章 講故事纔會有收視率第八百四十二章 回阜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熊懷志的壯志第八百三十一章 人事方面的問題也選好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讓人“失望”的劉琅第八百一十章 王府井飯店裡的“硬菜”第八百三十四章 財務制度完善的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第四百八十六章 遊覽好萊塢第三百八十二章 自己的事業還不錯第四百六十五章 明年就賺錢了第四百零六章 一種全新的計算機語言第二百七十九章 劉琅的目的第二百零四章 代言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鬥毆第六百八十四章 變強的華夏工業科技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靈魂本質第五百一十四章 關於論文的設想第一百五十五章 緣由第四章 起名第八百一十五章 這個小孩子是誰?第六百九十四章 用制度來約束第三百五十二章 華人天才第八十四章 高考開始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個想法第四百二十五章 席間聊天第三百五十章 產業園區第六百零四章 葉金生的煩惱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神一樣的“伏羲”第三百八十五章 現場火爆第五百三十五章 同時發佈第七百二十八章 目標,納斯達克第八十六章 專門爲劉琅召開的會議第二百七十四章 反駁與通過第一章 重生到一九八零第二百三十四章 比賽場地第九百章 你們不知道有專利法嗎?第五百七十五章 “奔跑者”第八十一章 複習第三百六十六章 開幕式與博彩第四百二十五章 席間聊天第二百二十三章 “蜘蛛俠”和“神奇女俠”第五百四十九章 糟糕的辦公系統第七百八十七章 風頭不可阻擋第七百五十八章 巧妙回答第三百一十四章 文化和制度的缺失第六百九十九章 國之棟樑第四十五章 暴風驟雨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家的路第四百四十章 我有一些人選第一百零二章 論私營經濟第七百三十七章 斯皮爾伯格也來了第五十一章 沈城第二章 家人和朋友………第五百零三章 優勢和劣勢第三百三十二章 與衆不同的廣告方案第四百六十二章 善於創造奇蹟的民族第一百八十一章 這不是剝削是什麼?第八百五十五章 城鎮化的趨勢第九百零一章 你們即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第八百章 感謝大家第七十四章 怒懟BCC第三百七十五章 先進的廠房第七百八十三章 無線通信時代已經到來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第六百三十二章 純熟巧合第七百七十一章 新書發佈會第四百六十一章 征途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種問題第三百四十八章 單獨接見第四百九十一章 美國的律師們第五百一十二章 拜會丁懷忠教授第七百六十二章 《灌籃高手》火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MTV的製作第九十九章 工業是立國之本第六十一章 小孩子的心思第三百七十八章 劉琅的“超能力”第七百八十四章 要做就做世界第一第八百三十四章 財務制度完善的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第六百一十八章 兩岸關係第十章 思想正在解放第八百三十五章 見方中達第三百三十二章 與衆不同的廣告方案第六百四十章 未來的大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第四百八十一章 洪門子弟第八百四十四章 第一步,買地第三百七十二章 汽車國產化面臨的問題第八百一十九章 《灌籃高手》在島國火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鬥毆第一百零一章 經濟專家吳荷第六百六十四章 好評如潮第二百零八章 “買一送一”第四十三章 痞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經銷權第四十五章 暴風驟雨第七百零八章 發展的都很好第五百零三章 優勢和劣勢第六百八十六章 爆胎第八百二十七章 五年任務與二十年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