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要向島國學習

二戰結束後,作爲戰敗國的島國不僅經濟蕭條,製造業更是遭受了滅頂之災。工業設備的百分之五十遭到破壞,同時,主要製造業產品的產量銳減,幾乎都降至戰前巔峰時期的百分之五十以下,當時的場景是:一面是已經毫無價值大量的戰爭用生產設備殘骸,歪歪斜斜;另一面是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民衆,東逃西竄。”

爲了儘快衝出經濟困境,島國決心以美國爲榜樣,充分利用自身的“後發優勢”來引進吸收美國製造業的先進技術與創意;具體到產品上,無論是電腦、日常消費品還是汽車、通信等領域,均步步緊隨,無不例外。直接的結果便是島國境內開始涌現出大量的“山寨”商品,幾乎覆蓋了所有行業。

彼時若是提起“Made in Japan”,相信人們第一反應肯定是“假冒僞劣”,這從商品的畫風便可窺探一斑:

不過,這種簡單粗暴的copy並未持續很久,在陷入“山寨”的黑歷史後,日本人開始逐漸轉變思維,他們不僅從書本上吸取知識,還買來競爭對手的產品進行拆解,對每個部件進行徹底的研究,進而吸收其設計思想。不僅如此,日本技術人員還把製造產品的機械裝置作爲研究對象加以攻關。

這種模式被日本人冠以一個很有“工業黨”既視感的名字——“逆向工程”。

在“逆向工程”的影響下,島國告別了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高成本、低效率的生產模式,通過大力引進先進技術來積極謀求重化工領域的設施更新。

而電力、鋼鐵和海運領域的高級技術模仿亦成爲當時的發展主流。

如此一來,島國實現了從大規模生產、自動化技術引進、機械自動化到高技術、大規模生產體系全面建立的逐步跨越,極大地推動了國民經濟的復甦與發展。

島國和中國同是以仿製起家,起點都差不多,結果卻大大不同,島國打下工業基礎後迅速化爲己有,然後在原有的基礎上開始回爐重造,短短二十多年就形成了一個完善的工業體系,從一個螺絲釘、一塊鋼材到汽車、飛機、芯片乃至很多黑科技,到了二十一世紀,他們的科技厚積薄發極速暴漲,每年的諾貝爾自然學獎頒獎禮都有島國人的身影,短短十幾年間就獲得了十幾個獎項,別說是中國了,就是美國都被島國雄厚的科技基礎所震驚。

反觀國人在這方面做得就遠遠不夠了,用只得到些皮毛來形容纔是恰當。

“中國製造”這個品牌也曾經享譽世界,但是我們製造出的東西只是小商品,附加值太低,打個比方,三十年後的蘋果手機在國內組裝,數萬名工人爲其服務,沒日沒夜加班加點的幹,以至於工人壓力太大有輕生的事情發生,但是中國所得到的利潤分成連一部蘋果手機利潤的百分之三都不到,再看看給蘋果手機代工芯片的“臺積電”,他們每一部手機要分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利潤。

這就是差距,巨大的差距,天壤之別的差距,要想彌補這樣的差距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的,是經過幾十年的技術積累,島國就把這種積累從頭到尾做到了極致,國人就要向他們學習。

眼前就是一個實例,通用汽車這家百年公司被島國的汽車公司逼的要更換髮動機,這可是個大工程,難度不亞於麥道公司,其實這也是個發展趨勢,未來節能環保的產品纔會得到大家的親睞。

這個項目是個大工程,即便是克萊爾教授也得重視,劉琅恰好就遇到了這個項目,結果就心安理得的跟着研究,克萊爾教授沒說什麼,所以別人也沒有在意他,再說了,劉琅和所有員工的關係都非常好,把他當成了真正的朋友,劉琅沒事就給他們買禮物,什麼耐克公司最新款的球鞋,還有聖唐公司最新的漫畫,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禮物讓劉琅成爲了克萊爾教授實驗室裡最受歡迎的人,甚至比克萊爾教授都要受歡迎,當然,克萊爾教授在大家的心中就是一個“惡魔”般的存在,劉琅則是一位天使,這個小天使帶給了所有人快樂。

既然是天使,當天使遇到問題時他們就會主動幫着解答,最後都到了有問必答,如果回答不了還得回去幫忙查找,克萊爾教授都嘖嘖稱奇,覺得劉琅這種本事比他在學業方面的水平還高,他應該去競選美國總統……!

說實話,這個項目已經涉及到了通用汽車公司的核心機密,只有項目組成員才能真正接觸,但劉琅還是接觸到了很多,他天天跟在好幾位教授級別的科研人員後面,也不動手,就是在一旁看着,有時還幫忙拿些工具,做一些簡單的數據分析。

在外人看來,這些就是“打雜”乾的工作,或許對劉琅有幫助,但也僅限於內部結構方面的小問題,那些真正的核心都藏在實驗、測繪數據裡,而這些數據的分析需要經過大量基礎數據的反饋,基礎數據都是由通用汽車公司提供,沒有這些數據的支撐是沒什麼用的。

但這些只是針對普通人,對於劉琅卻不適用,首先他現在的學術水平不亞於那些工程師,甚至還要高一些,另外他大腦的分析水平已經超出普通人太多:只要給劉琅一點線索,他就能把整件事的前因後果推理出來,而那些數據裡隱藏着大量的線索,靠着這些劉琅就能逐漸推出一臺通用汽車發動機的各種參數和指標………!

劉琅就天天泡在克萊爾教授的實驗室裡,跑前跑後就像一個“開心果”一般,跟大家聊聊“美國聲音”節目的趣事,有時也會透漏一些旁人不知道的秘密,比如他告訴大家阿黛絲就要出單曲了,這個單曲會火遍整個美國。

如果這個消息被八卦記者知道就是一個大新聞,可是實驗室都是工程師,他們對這個消息很感興趣不假,可從來沒有想過拿去賺錢。

所以劉琅的存在給大家沉悶的工作帶來了不少的樂趣,而他自己也瘋狂吸收着知識,讓他能力飛快的提升。

第三百二十五章 瞠目結舌第六百三十六章 The Sounds Of Silence第一百四十七章 合作第三百八十七章 熊懷志的壯志第二十六章 兒童節快樂第三百三十七章 趙天明的新動力第七十七章 全聚德烤鴨店第三百七十八章 劉琅的“超能力”第三百零七章 改革必須要進行下去第二百零六章 代言費十萬一年第三百二十一章 劉琅的期盼第十六章 神童出世第四十一章 八三年的國家春節聯歡晚會第六百八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鬥毆第五百二十九章 到港島辦公第三百九十四章 陳春生和孫明凡的未來第九十八章 熊懷志教授第四百三十七章 解決問題第三百三十五章 未來的一些計劃第四百七十二章 時代偶像第三十五章 南北差異第四百一十五章 找人第九十章 準備去首都第三百五十二章 華人天才第五百二十九章 到港島辦公第八百七十二章 家的感覺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國城第七百八十六章 《虎膽龍威》上映了第七百六十二章 《灌籃高手》火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最沒有技術含量的行業第七百六十九章 再次“進化”的超強大腦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九八四年,我來了第四百零五章 十幾年後的計算機語言第七百七十三章 未來是個電腦統治的時代第四百零七章 劉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與德國談妥了第七百七十七章 中美企業家座談會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沒有什麼賺錢的項目?第七百七十二章 行內大佬齊聚一堂第七百七十九章 “民族英雄”任爲天第十五章 憑票的年代第五百六十五章 激將法第六百二十二章 回家了第十二章 看病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國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樣的目標第六百零六章 今年的工作是《灌籃高手》第五百八十八章 劉琅的“預言”第五百六十七章 孫虎的“僞裝”第二百九十九章 訓斥第三百四十五章 國家電子產業現狀第六百五十五章 聖唐公司是我的第七百零九章 要向國外發展的格美空調第五百三十一章 異形齒輪第六百零四章 葉金生的煩惱第六百九十九章 國之棟樑第三百一十八章 要發展得靠自己第四百三十一章 三點建議第五百四十章 順利通過筆試第五百六十章 順利通過第四百四十七章 搶別人的飯碗第七百四十章 “暗箱操作”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時代即將來到第四百九十七章 強大的電影產業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大人物第六百一十三章 溫飽水平第一百七十八章 鬧劇收場第一百零四章 挖牆腳第十四章 他每天都在思考第四百七十二章 時代偶像第六百六十六章 對劉琅的評價降低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談談投資吧第五百九十四章 機械加工纔是關鍵第五百一十六章 見喬丹第七百六十九章 再次“進化”的超強大腦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家第八百三十六章 國家上半年的經濟形勢第二百零三章 鬥志昂揚第七百六十二章 《灌籃高手》火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劉琅的密碼第二百三十五章 爭執第三十二章 生活還在繼續第七百六十四章 木小虎到美國第五百一十四章 關於論文的設想第五十五章 拜訪肖南光第五百七十九章 我能在一級期刊上發表文章第六百七十六章 兇戾之氣第五百五十四章 安頓妥當第五百四十八章 未來的投資計劃第八百五十四章 向劉琅彙報下工作吧第七百一十八章 工業特區第七百零一章 圈套?第六百零七章 回首都第四百三十八章 中芯科技的管理者們第二百三十八章 展覽會第八百七十六章 他們都是有天賦的工人第七百八十九章 《玩具總動員》對這個時代的意義第七十六章 遺憾第四百零九章 講解第六百七十九章 要佔領島國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