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大結局(一)

bookmark

如果劉琅編制的教材都真的,那價值可就大了,學會後起碼都是八級工,八級工呀!就是一家擁有數千人的大型國企,八級工都是鎮廠之寶,每一千工人裡能出一個就不錯了,年紀幾乎就沒有五十歲以下的,他們通過數十年的積累才總結出自己的工藝技巧,每一個八級工都有自己的特長,他不告訴你,你只能不停的摸索,即便告訴你,你可能也聽不明白,需要長時間的實踐。

現在倒好了,北方工業集團開始量產八級工了,而且教材簡單明瞭,怪不得劉琅說要在半年內把這羣工人培訓出來,要是有這些資料,其他廠子也能做到。

這些知識可不是從書本上能夠得到的,而且這些材料中記載的工藝手法比國內要強出不少,國內最知名的熊教授也不會掌握這些,顯而易見,這些材料就是劉琅編制的。

劉琅一個人能夠編制這些技術,那他的水平就不是在場的人能夠想象的,只是這一下,他們直接就服了,技術能力上差的太遠了。

這些材料如果編成教材,那全國的工廠的生產能力都會提升一大塊,對國家的貢獻不亞於當初不鏽鋼冶煉爐的鍛造成功,而且這次是劉琅一人獨得的榮譽。

國家工業第一人的能力,再加上對國家巨大的貢獻,雖然大家不說,但是他們都知道劉琅現在已經成爲了如鄧稼顯、錢雪森這樣的大家,看看國家對他的態度就是佐證,而且他的年齡讓他還有着更深厚的潛力,在未來可能達到一個任何人都達不到的高度。

果然,劉琅繪製的三軸聯動數控機牀剖析圖讓他們認識到了劉琅的高度,那真是讓他們望塵莫及的高度。

劉琅一個“三連招”徹底折服了這幫老師傅,吳力德的語氣都開始謙卑起來,在他眼裡,兩人年齡的差距跟兩人實力的差距相仿,只是反了過來。

“德國這家企業的確擁有數控機牀,正如吳老你所說的那樣,他們的產品侷限性很大,但不管怎麼說,數控機牀就是數控機牀,它和傳統機牀有着本質上的差別,你們應該和他們合作,然後儘快吃透他們技術!”

劉琅對德國、島國和美國知名的機牀廠都很瞭解,這家Traub公司只是二流企業。

並不是說能製造出數控機牀就是一流企業,事實上在國外數控機牀已經逐漸開始成爲主流,就是安德魯斯公司也開始對其研發,關鍵還是看水平高低。

國家在數控機牀的研究方面其實是比較早的,新中國成立時就研發過數控機牀,在五十年代末期也製造出一臺,科技含量在世界上也是能夠排上名的,但後來這個項目因爲種種原因半途而廢。

改革開放後國家也很重視數控機牀,但因爲底子薄,自己研發的費用非常高,沒有哪一家企業願意耗費那麼大的財力物力去搞一個不知道未來如何的項目,另外數控機牀是一個國家工業科技的未來,國外企業對這項技術保護的極爲嚴格,在頭幾年中沒有一家企業同中國合作。

最近幾年,尤其是近兩三年,因爲安德魯斯和大衆公司的成功讓其他企業認識到了中國市場的強大威力,他們也想進來分一杯羹,但國內對大衆和安德魯斯的產品擁有最大的認可度,其他企業要想取代他們的市場難度會成倍的增加,於是就開始用一些科技含量高的技術來換取市場。

不過這樣做反倒是讓很多國內企業有些措手不及,他們也知道這些設備非常好,只是不知道怎麼用?又或者根本用不上,畢竟產市場上的產品還處在低端階段,高端產品還真的不太好賣。

這就是眼界不夠造成的鼠目寸光,劉琅有必要會成再提醒他們一下。

“各位老師傅們,現在這個時代是我們一個大好的機會,很多國家都認識到了我們國家龐大的市場,這個市場有多龐大呢?你們可能都無法想象,那我就稍稍用數據來說明一下,國家提出到二十一世紀初期實現全民小康社會,也就是年人均收入達到八百美元,差不多一個月是六百多人民幣吧,現在我們國家人均收入一個月是三百一十多塊錢,這就是說要在未來十年裡翻一番。

我們國家現有有十一億人口,每人增加一塊錢就是十一億元,十塊錢就是一百億,一百塊就是一千億,一千塊就是一萬億,也就是說,未來十年,我們國家將會有至少兩三千萬億人民幣的市場,這是多麼大的市場呀?外國人也會算這筆帳,他們不會放過我們的。

大衆公司爲什麼在幾年前不惜自掏腰包也要和我們合作?學**嗎?他們纔不是傻子,因爲知道我們國家在未來世界的地位,所以才擠破腦袋想要提前佔領。

反觀我們自己卻不太明白自己國家的地位,總是自我否定,沒錯,我們的技術水平是不如他們,但是我們有未來二三十年中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他們要想賺錢,就必須來我們國家,這就是我們的優勢。

既然我們有這個優勢就要好好利用,首當其衝的就是換取他們的高科技產品,當然,像這個三軸聯動數控機牀他們是不會賣給我們的,但是科技含量低一些的產品是有可能的,一旦發現這些產品,我們就要努力給買下來,可能產品現在用不上,但是我們要想辦法把這些技術吃透,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

技術的發展是歷史趨勢,不是任何人能夠控制得了的,但同樣也不是誰都能認清楚的。

看看我們國家那些已經富裕起來的人,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就是因爲他們察覺到了別人沒有察覺的社會變革,然後順應這個變革就可以賺到錢。

他們能夠做到,爲什麼各位就做不到,而且我覺得各位的機遇比那些人還要好,他們爲了賺錢,而我們爲了技術,要趁着外國人一心想要進入我們國家市場這個大好機會反過來得到他們的技術,所以你們要大膽的去要,不要覺得這些技術現在還沒什麼用,現在沒用不代表以後沒用!”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準備出行第一百六十四章 老廠長孫福財第五百七十五章 “奔跑者”第八百七十五章 咱們可以嘗試一下這個項目第八十七章 專家們的意見第七百七十三章 未來是個電腦統治的時代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力宣傳第四百二十九章 劉琅的建議第六百六十章 意外之喜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電腦找我呀!第八百九十八章 全場震驚第四百章 “畫餅”第六百三十九章 Something Just Like This第八百三十章 就等您這句話呢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題多多的三廠第六百三十章 會議通過第三百五十四章 威爾遜眼中的劉琅第七十七章 全聚德烤鴨店第二百九十章 德國專家第八百一十五章 這個小孩子是誰?第一百零五章 橫空出世—《小島經濟學》第四百四十七章 搶別人的飯碗第六百一十七章 我也娛樂圈的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題多多的三廠第五十八章 肖南光的苦笑第六百九十章 全都抓走第七十九章 數理化全能第五百七十章 脫胎換骨的劉琅第三百三十五章 未來的一些計劃第一百七十章 管理制度三境界第八百六十二章 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建立一個現代化的重工業城市第六百四十六章 葉金生的決定第四百九十六章 洛杉磯治安的治理方法第三百七十六章 複雜的汽車零件第四十五章 暴風驟雨第三百六十五章 瞭解情況第八十六章 專門爲劉琅召開的會議第三十九章 八十年代的電視節目第五百九十章 灌籃高手第七十九章 數理化全能第四百七十二章 時代偶像第八百七十五章 咱們可以嘗試一下這個項目第七百三十八章 邀請邁克爾傑克遜第六百五十九章 憤怒的克萊爾教授第一百二十七章 沒法比呀!第三百八十三章 與德國談妥了第二百零二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八十四章 木小虎的“品質”第二百四十一章 萬安公司第一百六十四章 老廠長孫福財第八百八十一章 誠惶誠恐第四百三十三 引以爲戒第八百五十三章 拉攏第五百零四章 五百萬收購你們第一百六十五章 讓年輕人幹吧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前輩們第五百九十四章 機械加工纔是關鍵第七百五十三章 一羣“超凡脫俗”的人第三百七十章 滬市新區第十二章 看病第三百五十九章 光盒試驗第一百五十三章 重新構造變形金剛世界第一百一十七章 餓暈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當頭一棒第六百五十九章 憤怒的克萊爾教授第四百四十四章 你們都調轉工作吧第一百九十五章 錢的問題我來解決第七百四十五章 引領美國流行文化第五十五章 拜訪肖南光第六百八十九章 這是大案件第一百四十七章 合作第五百六十一章 just do it第九百章 你們不知道有專利法嗎?第二百四十四章 萬安的兒子第八十三章 高考當天第二十八章 軍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回首都第一百九十三章 陳教授,我們合作吧第八百五十六章 茅塞頓開的宋立峰第四百九十九章 喬治盧卡斯第七十一章 強身健體沒問題,特異功能瞎扯淡第七百八十一章 請任爲天吃飯第七百一十六章 我們這裡需要年輕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訓斥第七百四十六章 電腦行業的大事件第五百八十八章 劉琅的“預言”第十章 思想正在解放第七百一十九章 長子情懷第七十八章 二十年後的地產大亨第七百六十四章 木小虎到美國第二百六十九章 劉琅和斯特恩第六百七十二章 講故事纔會有收視率第三百一十七章 兩手都要硬第七百六十五章 工業光魔的下一部電影第三百二十六章 魯廠子你就做汽車零件吧第七百八十五章 任爲天的心思第三百三十五章 未來的一些計劃第八百六十三章 “第一炮”第七百四十四章 上市“分家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