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月1日星期二,農曆冬月11。天公不作美,“巴山夜雨” 漲冬池,唐凡丁披着蓑衣和披着塑料布的點點在寒雨霏霏的清晨去工作了。
新年伊始,不知今天、今年會有什麼好事呢?
寒冷的冬雨讓趙家街上顧客寥寥無幾,單飛的唐凡丁正感慨今日的冷清,揹着幾個背兜的幺爸唐華卻追上來。
“幺爸你走得快嘛。我以爲你今天不會來了。”
“相娃,你等一下帶我去找熟人嘛,我想跟他學。”
唐凡丁應承下來,去賣煤的地方剛好路過水果攤,黃橙橙的柑橘擺滿了60多米的利民街兩側,唐凡丁老遠就找到了無聊的黃叔叔,“黃叔叔早上好,開張沒有?”
“人都沒有幾個,哪裡開張嘛?你們好早哦?”
“哦,幺爸你昨天不是說無核桔好吃,今天你給弟弟買點回去嗎?
聰明的幺爸馬上反應過來,求人要有求人的樣子,“要得,黃大哥,你賣5塊錢的給我嘛。”
“好,行情是5角一斤,我賣你4角5,5塊那就是11斤。”黃叔叔很利落地稱好柑橘,又捧了幾個給唐凡丁,“娃兒,你拿到解渴。”
“叔叔,要不得,我帶着菊花茶的。你莫客氣了,其實我今天有一個事想麻煩你。”
“有啥子事,你就說,能幫肯定幫。”
“叔叔,這是我親幺爸,也想在龍洞壩種柑橘,想找你買點苗、學點兒技術。如何?”
“你種多大面積?5分哦,這當然沒有問題。種柑橘跟種莊稼一樣都是靠天吃飯。5分地幾十棵苗,虧也虧不了多少。”
“那你什麼時候有空,我去找你請教?”
“我現在基本每個場都跑,今年柑橘不好賣。你過了年來,那個時候剛好可以栽苗了,反正你侄兒知道我家的地點。”
唐凡丁叔侄與黃叔叔告別了,唐華去賣背兜,唐凡丁則去守株待兔。
天慢慢地放晴,氣溫慢慢地升高,人慢慢地增多,集市慢慢地興旺起來,笑容慢慢地溢滿唐凡丁的小臉。有人說過“愛笑的人運氣總不壞。”果然,唐凡丁很快迎來了買主。
送完煤,回程剛好經過集市,唐凡丁決定拉幾個人回去,不像昨天空車回碑高。
“回碑高回碑高,3角一個價不高。過去宰相才能坐,今天大家坐個飽。”
唐凡丁站在車轅上,向人們反覆喊着,竟然真有兩人上了車:碑高鄉文化站的黃站長和廣播站的李站長。
天公作美:下雨了,唐凡丁隨機應變地改了順口溜:
“回碑高回碑高,3角一個價不高。晴天你能膼(zhua)正步,雨天坐車不感冒。”
結果又忽悠上來6大1小,板凳長度剛好夠大家擠着坐。毫不停留,縱牛飛馳。
“點點,前面下坡路不陡,你可以快點。”點點小跑了起來。
到了趙家糧站附近的柏油路,唐凡丁又對點點說:“點點,這柏油路你一定要像一匹駿馬一樣飛奔起來,不要慢得像一隻真正的牛——蝸牛。”被激將的點點真的跑得飛快,牛車裡的小孩激動得手舞足蹈。
從柏油路到碑高的馬路起起伏伏,點點跑跑走走。兩位站長漸漸把話題轉移到唐凡丁身上,“小朋友,你的牛好聽話哦,有什麼訣竅嗎?”
“李老輩子、黃老輩子,我經常給它梳毛、天天跟它說話,慢慢它就聽得懂我的話了,具體原因我一時半會也說不清。”
“你認得我們,我曉得你了,你是1隊唐隆的娃兒(李站長是8大隊6隊雷波的親伯伯),你媽是柏再瓊。”
“李老老輩子你記性好、眼睛尖,你們今天是去區上開會嗎?”
黃站長說:“對頭。我也認得你了,你是不是燕娃子的老表,那天你大舅舅結婚我也去了,只是晚上有事我提前走了。前幾天回去,我聽說了你那天嘴巴歪(厲害)得很,硬是說通你大舅舅不去結紮。”
唐凡丁沒有計較黃站長話中的歧義,因爲目的已經達到了,傻笑着:“我是仗着人小,胡說八道的,關鍵是黃家長輩通情達理,幫我大舅舅盡孝道。”
黃站長說:“你是‘小小秤砣壓千斤’,後生可畏。”
唐凡丁嘿嘿傻笑幾聲,沒有回答。黃站長則給李站長介紹那晚的傳聞。
雨不知不覺停了,碑高不知不覺也到了。唐凡丁額外收穫了1.8元,高興地跟各位告別,歡迎他們下次再坐。最後對李站長說:“老輩子,我要去煤廠拉煤,你有沒有什麼東西要帶回去?”
“沒得,以後有的話,再麻煩你帶了。”
唐凡丁來到街上袁屠夫的肉攤上,沒聽他的忽悠,只是花了八毛錢買了筒子骨。
拉好煤回家,唐凡丁燉了筒子骨蘿蔔湯,然後把鍘刀扛出來,在乾爽的地壩上先後鍘起稻草、唐媽媽割好的新鮮牛草和少量紫雲英。他先把鍘好的稻草均勻地鋪在地上,然後再把鍘好的新鮮牛草撒在上面,又在上面蓋了一層碎稻草。用連蓋(似連枷,但比連枷更寬)敲打起來,紫雲英這些新鮮的牛草一旦被敲打,流出的草汁就被上下兩層的碎稻草吸附,草料更柔軟、適口性更好、營養價值更高。
唐凡丁抱了一些這種草料去牛圈找點點去了。點點的“宿舍”被唐華好好改造過,2米高的塑料布圍,透光又溫暖、下面鋪着縫隙很大便於排尿的木地板,聰明的點點會在指點的石板處拉屎拉尿,所以它的“宿舍”比一般的牛圈相比真是天壤之別。看見小主人來了,點點一骨碌站起來,愉快地吃起這別緻的新口糧、愉快地享受着小主人的別樣按摩。今天爲了速度,小點點差點變成了一匹飛牛。鐵梳沿着毛髮的方向,給點點做了一個全身SPA。唐凡丁也給點點獻上了那首專屬歌曲:
我家有牛叫點點,
現在是個小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