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南山集團一不小心又放了個衛星啊

星辰汽車是第一家將碳纖維大量的運用在量產車型上的汽車公司。

在此之前,碳纖維雖然很早就在自行車、F1賽車上面有了一些運用,但是要麼車型太過特別,要麼用量不多。

這種車頭車尾大規模使用的情況,還是第一次。

就衝着這一點,業內的碳纖維廠家,就不可能不重視。

華夏的碳纖維研究,起步不算很晚,但是高端產品的實力跟國外卻是有比較大的差距。

全球高端的碳纖維技術主要集中在日美少數企業手中。

從研發實力、技術水平、銷售規模考慮,主要爲東瀛東麗、東瀛東邦、東瀛三菱麗陽以及美利堅赫氏、美利堅卓爾泰克和德意志西格里。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東瀛東麗和美利堅赫氏,它們幾乎是最尖端的碳纖維技術代表。

東瀛東麗經過多年發展,完善從上游原絲到下游複合材料設計製造整個產業鏈。

主要從事纖維和織物、樹脂和化學成品、IT相關產品、碳纖維複合材料、環境和工程等業務。

東麗成爲巨頭主要是接受英吉利技術後,初期繞路走民用市場,逐漸發展壯大。

後面就實現多元化發展。

如今東麗工業是碳纖維領軍企業,產品爲行業標準,2007年市佔率43%

而美利堅赫氏同樣是全球領先的複合材料公司,開發輕質、高性能複合材料構件,產品廣泛用於民用飛機、宇航、國防、一般工業。

這兩家企業,對華夏高端碳纖維的供應,完全就是“通知式漲價、賞賜式供給”。

對於華夏國內任何有可能打破這種局面的情況,他們都是非常重視的。

“社長,從目前我們的初步分析來看,星辰汽車使用的這些碳纖維材料,至少是達到了T400的程度,甚至達到了T700的水平也不奇怪。”

東麗總部,正在進行一場特別的會議。

星空跑車的宣傳動作那麼大,特別是在車身上面大量的使用了碳纖維材料。

何種情況,他們想要不注意都難。

“不可能啊!”

“三個月市場部不是還報告說華夏國內的碳纖維產業,連T300都沒有大規模的實現商業化生產嗎?”

“怎麼現在就有那麼大的變化了?”

華夏一直都是碳纖維的一個大市場,需求很是旺盛。

不管是釣魚的漁具還是高爾夫球杆,亦或是羽毛球拍,都對高端的碳纖維有比較高的需求。

但是到現在爲止,別說是T1000這種目前全球最高端的碳纖維,就是T300這種水平的碳纖維,都還沒有實現大規模的商業化生產,只是在實驗室狀態達到了這種水平。

至於T400、T700這種高端產品,那完全就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

特別是T1000,這種材料主要是用在軍工上面,

通過特殊途徑買到一點點的話,也解決不了什麼大問題。

這個時候華夏突然冒出一家似乎實力很強的碳纖維廠家,他們能夠不重視纔怪了。

“我們也在做緊急調查,看看他們是不是通過什麼途徑從海外大量的進口了相關的碳纖維材料。”

“但是根據我們目前瞭解到的情況,大概率是南山集團自己旗下的公司已經具備碳纖維生產能力了。”

“星空跑車上面使用的碳纖維材料,是他們自己生產的可能性最大。”

近藤太郎現在也是充滿了困惑。

他已經非常重視華夏碳纖維企業的發展研究了,但還是出了意外。

並且這個意外有點大。

要是南山集團真的可以生產T700,甚至T800這種級別的碳纖維材料,那麼對整個世界的碳纖維市場都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大家都知道的一個道理,一種材料一旦華夏廠家可以生產了,價格一定會暴跌。

像是T700這種碳纖維,在華夏市場的售價現在是1000萬一噸左右。

這幾乎是華夏廠家能夠買到的最高端的碳纖維產品了。

再高級的,你就是1億元一噸,人家都不賣。

“星空跑車已經正式上市,東瀛這邊有沒有售賣?”

“應該有,星辰汽車主打的是全球同步上市星空跑車,在東瀛也有合作的經銷商,不過數量應該非常的少。”

“那還猶豫什麼?直接去買一輛回來拆解,搞清楚他們的碳纖維水平到底怎麼樣了。只有摸清楚了他們的實力,我們纔好制定下一步的方案。”

對東麗來說,南山集團搞出來高端碳纖維,這就是一個晴天霹靂。

他們從八十年代開始搞出了T300,之後又有T400、T700、T800和T1000。

到現在已經吃老本吃了十幾年了,一直都沒有推出更高等級的產品出來。

這個局面一旦被打破,對東麗來說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衝擊。

畢竟,國際上能夠做高端碳纖維的廠家就那麼幾家,而價格做的最低的就是東麗。

所以它們的市場佔有率也是最高的。

差不多的對話,也在美利堅赫氏那邊發生着。

幾家公司都在購買星空跑車,爲的就是第一時間獲得南山集團的碳纖維產品的情況。

雖然經過加工之後,碳纖維的有些性能會發生變化。

但是利用他們現有的知識積累,足夠推導出對方使用的產品是什麼等級。

“社長,初步判斷星空跑車上使用的碳纖維是T700,並且它們的這款T700在一些性能上跟我們的相比,還有優勢。”

“當然了,如果能夠獲得碳纖維原料,那就最好了,我們可以充分的進行各項參數的對比。”

近藤太郎這幾天可是親自拉着研發和技術部門的人員,一起去拆解分析星空跑車上使用的碳纖維。

不過,他們雖然很努力,結果卻是一點也不樂觀。

“T700?”

“華夏直接越過了T300和T400,去生產T700了?”

東麗的社長佐賀奴的心情一下就跌倒了谷底。

雖然他們有T800和T1000這些更加高端的產品,華夏的廠家距離他們還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T800和T1000並不是他們主要的利潤來源,反倒是T700及一下的產品,爲公司獲得了大量的利潤。

像是T300這種產品,雖然相對低端,但是架不住量大,華夏又沒有辦法量產,所以在華夏市場,這種碳纖維八成都是東麗在供應。

如果南山集團可以大規模的量產T700,那麼T300要想再像之前那樣子掙錢,肯定就不可能了。

“從我們的經驗來看,T700及以上的高端碳纖維,生產工藝跟T300和T400完全不同。”

“我懷疑華夏人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直接從T700開始研究,繞過了T300和T400的工藝。”

“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測。”

“從我們目前瞭解到的情況,華夏其他幾家碳纖維技術比較高的廠家,都是在朝着突破T300的量產工藝在努力。”

近藤太郎這話,讓佐賀奴有點迷糊了。

華夏人做事,怎麼那麼奇怪?

沒有一點基本邏輯可以推測的?

“之前公司給華夏市場供應的T700碳纖維非常的少,價格也是去到了1000萬元一噸。”

“從明天開始,加大T700碳纖維的供應,並且價格也下調到800萬元一噸。”

“至於T300和T400,客戶想要多少,我們就供應多少,價格也在現在的基礎上下調兩成。”

佐賀奴沉默了幾分鐘之後,很是果斷的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碳纖維這種高科技材料,價格能夠一直維持在一個很誇張的程度,主要是因爲技術壟斷。

看看東麗賣給波音的T800,價格還沒有T700在華夏市場的一半高呢。

可想而知,這種材料的價格水分有多高。

“T700的碳纖維華夏已經可以生產了,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售賣T800的碳纖維給到他們?”

近藤太郎對於公司的銷售策略,自然也是很清楚的。

華夏不能生產T700的時候,T800材料自然是不賣的。

但是現在華夏可以生產T700了,那麼T800的緊缺性就沒有那麼高了。

要是還跟以前那樣子不賣,相當於拱手把市場讓出去了。

“T800能不能賣,我們公司自己說了不算。”

“不過可以把我們的分析情況去跟相關部門彙報一下,看看是不是可以解禁T800的銷售。”

“與此同時,我們公司要儘快加快T1100碳纖維技術的研究,爭取在未來幾年內取得突破。”

“要不然到時候被華夏公司給超越了,就成爲行業笑話了。”

伴隨着佐賀奴的這個安排,東麗公司也立馬有了相關的行動。

很快的,華夏的碳纖維買家就感受到了變化。

而這些變化,自然也有人專門給曹陽彙報。

“這麼說來,我們的T700碳纖維的出現,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啊。”

“要是他們知道我們連T800和T1000都能生產的話,豈不是要哭暈在地上?”

曹陽既然選擇讓南山集團進入到碳纖維生產這個領域,自然不會只拿出來T700的技術。

T800和T1000在國內雖然一直還生產不出來,甚至連小規模的實驗室狀態都沒有搞定。

但是這個產品,其實十多年前東麗就搞出來了。

也就是說,它並不是什麼超越時代的產品。

只怪國內在這方面的實力太過於薄弱。

“我昨天專門讓東瀛分公司的人去了解了一下,看看最近購買星空跑車的人都有哪些。”

“這一調查不要緊,發現東麗居然買了一輛星空,東邦和三菱也都購買了一輛星空。”

“在東瀛那邊的星空跑車,幾乎都是企業用戶買走了。”

曾婷婷自然知道這個事情背後蘊含的意義。

不過她這段時間也算是好好的去了解了一下碳纖維的情況。

這不瞭解不知道,一瞭解才明白南山集團的碳纖維技術,居然已經是國內第一的存在。

哪怕是跟東麗和美利堅赫氏這些企業比起來,也是不遑多讓。

畢竟,T1000這種目前世界上最高端的商業化碳纖維,南山集團也能生產。

只不過不像是T700那樣,已經具備大規模的生產能力。

至於更高級別的T1100,也已經可以在實驗室裡頭生產出來。

“碳纖維算是軍工材料,東麗很重視也是不奇怪的。”

“他們是行業老大,佔據了將近一半的市場份額,一旦這個局面被打破,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不過,越是這樣子,我們就越是需要好好的搞一搞碳纖維了。”

“前幾天不是有不少的考察團隊過來,把我們的碳纖維樣品也都帶走了不少嘛。”

“然後昨天開始就有人聯繫我們,希望南山集團能夠擴大碳纖維的產能。”

“特別是T800和T1000,希望我們能夠修建專門的工廠,將產品從小規模生產狀態變爲大批量生產。”

“甚至他們還表示修建碳纖維工廠的地址,我們可以隨便挑選,他們幫我們協調,讓當地免費供應。”

曹陽之前知道碳纖維這個東西挺重要的,但是因爲前世接觸的不是特別多,所以雖然比較重視,但也沒有重視到非常高的程度。

這段時間一批又一批的人過來考察,級別都還不低。

他纔算是正式的好好了解了一下國內外碳纖維的情況。

這才知道南山集團一不小心又放了個衛星啊。

“曹總,碳纖維是在高溫和高壓條件下,將有機纖維經過一系列化學處理後製得的材料。”

“在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污染。”

“並且如果要大規模的生產T700、T800和T1000碳纖維的話,需要的建設面積也是不小。”

“在羊城這裡修建大規模的碳纖維工廠,確實不是那麼的合適。”

“倒不如藉着這個機會,乾脆開啓我們集團外地佈局的道路?”

曾婷婷的眼光也是不差的。

南山集團遲早是要走向外地的,但是什麼時候走,以什麼方式走,是很重要的。

搞的不好,會跟區裡的關係搞差。

很顯然,她覺得碳纖維工廠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契機。

一個之前他們都沒有考慮過的好契機。

“你說的有道理,這一次的新工廠,主要的客戶是前幾天過來考察的人員。”

“它們的工廠主要是在西北或者東北,我們的碳纖維工廠,他們顯然也是希望修建在這兩個地方。”

“結合政策發展方向,我覺得修建在西北比較合適,也附和西部大開發的一些優惠政策。”

“不過具體的地點,下週我們去考察一下再確定。”

“公司內部也要正式的啓動一下這個項目,看看需要準備哪些設備,要招募哪些人員。”

“這個工廠,估計國內是希望儘快的投產,到時候我們有什麼困難,倒是都可以提出來。”

伴隨着曹陽的這個決定,南山集團立馬就動了起來。

而南山集團具備T700碳纖維大批量生產能力的消息,也慢慢的傳開了。

畢竟,一個投資幾十億,佔地上千畝的碳纖維工廠,在2007年的時候,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

不僅東麗這些國際碳纖維巨頭關注,國內的同行也一樣非常的重視。

“陳總,我跟南山集團那邊聯繫了,他們確實是可以生產T700碳纖維,現在的星空跑車上就已經大量的使用了。”

“不過他們在羊城的碳纖維工廠,規模不是很大,年產能只有幾百噸。”

“所以雖然可以對我們出售,但是需要等到新工廠投產之後才能開始交貨。”

光威是國內最大的釣魚竿、漁線輪、漁具生產設備廠家。

別看釣魚竿這些東西不起眼,但是專業的釣魚佬最清楚,這玩意搞起來有多花錢。

普通人玩弄的一兩百塊的,在釣魚佬眼中根本就不是個東西。

而高端的釣魚竿,那可是碳纖維材料製作的。

並且越是高端,越是希望使用更好的碳纖維材料去生產。

比如T300和T700的材料,製作成釣魚竿之後,價格肯定也是完全不同的。

在此之前,光威的碳纖維材料,主要都是從東麗購買。

而爲了確認光威是不是真的將碳纖維用來生產釣魚竿之類的產品,東麗每年都會不定期的過來現場確認,可以說是充滿了屈辱。

所以光威也是下定決心自己去搞碳纖維。

到現在爲止,已經有一定的成績。

像是T300這種材料,已經可以小規模的生產。

但是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目前還在推進之中。

現在突然聽到南山集團具備量產T700的生產能力了,他們不關注才奇怪了呢。

“南山集團的大名,我是早就聽說了。”

“他們的仰望我纔開了一個多月,就已經再也不想開其他的SUV了。”

“沒想到他們現在推出來的星空跑車,居然大量的使用了自己生產的碳纖維。”

“實在是讓人感到驚訝,簡直就是放了一個大衛星啊。”

“你跟對方聯繫一下,看看能不能安排我過去跟他們曹總交流一下。”

“南山集團的主業不是碳纖維,我們去看看雙方有沒有什麼合作的可能性。”

陳樑的商業嗅覺是非常敏銳的。

從屬下打聽到的情況之中,他感受到了機遇。

一方面是光威的碳纖維材料購買渠道,終於可以在國內搞定了。

另外一方面是他覺得光威跟南山集團,也許可以考慮一下技術合作。

南山集團已經具備T700碳纖維的生產能力,那麼按照正常的邏輯推斷,他們應該已經在研究T800,甚至T800在實驗室裡頭已經生產出來了。

那麼T300和T400這些低級別的材料,對南山集團來說就不是那麼的重要了。

是不是可以授權給光威來生產,完全可以好好的談一談。

南山集團看不上,但是光威看得上啊。

第43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440章 難以置信!南山和比亞迪給豐田汽車第862章 一門七院士,牛壞了第156章 南山的人事變革第745章 又是隱形冠軍? 幹趴你!特殊鋼領域第994章 這個第一也要搶?第138章 領導嘴裡的“公平公正的機會”是什第631章 12000噸壓鑄機,一體化壓鑄第189章 打就打,誰怕誰!南山要準備出手了第94章 曹陽的操作把張富貴整懵了第413章 上市就加價,星途一車難求第434章 開後門,不一樣的奧運營銷第259章 左手牽比亞迪,右手拉海思第25章 共贏,就是我贏了好幾次第325章 豐收的2005第969章 防空導彈測試,史無前例的大手筆第260章 來自魔都通用的意外助攻第58章 你如果要問我的話,那我肯定說不是了第235章 史無前例的龐大律師團,開啓混戰模第933章 噁心的軍售,啓明星攬下大任務第81章 200元的輪轂軸承都是缺點,50元的輪第775章 最大的肯定,拿獎拿到手軟第956章 全球第一,榮耀科技的高光時刻第753章 世界第一的無人直升機,想象空間無第240章 以戰促和,雖未勝,但已勝第448章 終於上了殺豬榜,曹陽徹底出名了第615章 手機芯片,一個新的開始第707章 新的記錄,萬億大民企誕生第546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698章 誰也不讓步第747章 華夏第一,南山半導體火箭般的發展第843章 超級傳動軸生產成功,鯤鵬重型運輸第414章 六劍齊發,新車型再啓動第131章 這會不會成爲南山的黑歷史?第640章 新勢力來襲!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前途第278章 供應商大會,拿獎拿到手軟第88章 會不會是你們的工廠刻印代碼弄錯了第864章 全球最先進工廠投產,華夏半導體產第270章 星辰汽車給人帶來的驚與奇第37章 風波來第895章 洛克希德馬丁 VS 波音 VS啓明星,有第374章 被捅了肺管子,關鍵時刻還是靠南山第1003章 想要重啓F22生產線,居然辦不到?第553章 奔馳入局F1,效果越來越好了第698章 誰也不讓步第646章 10000億人民幣,設個大目標第83章 這些修車店,果然是黑第954章 氫氣瓶,南山碳纖維的新業務第714章 狗大戶來襲,航展上最吸睛的產品第434章 開後門,不一樣的奧運營銷第39章 從反面教材到正面案例第919章 橫掃一切牛鬼蛇神,實力就是競爭力第462章 一根空心穩定杆,橫掃全國第67章 熱情的福特汽車第387章 羊城汽車試探8AT和熱衝壓龍頭企業背第452章 人生得意開路虎,事事有應馭捷豹第690章 撕破臉?一切都是利益第642章 一邊制裁你,一邊找你買東西第729章 內卷變外卷,卷出汽車強國來第814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北極熊想偷師還是第423章 華保研提前面世,南山集團多了一個第349章 召回搞不定,不召回死路一條第556章 會打球的機器人,會跳舞的機器人第430章 星辰汽車的崛起,讓不少人瑟瑟發抖第751章 來自北極熊的特殊訂單,接還是不接第212章 明明是我幫忙修建的,爲什麼質量反第656章 病急亂投醫,混亂的諾基亞第171章 南山不是軟柿子,對付主機廠的新手第684章 賣給微軟,巨人落幕,戰鬥卻還是在第795章 北極熊的大動作,新局面的到來第431章 石破天驚,紅旗轎車的大膽方案第872章 美利堅的變局,全面競爭開始第311章 我要去撿錢了第112章 福特和通用這把乾柴,遇到了南山第149章 有技術,有關係,想失敗都難啊(二第637章 華夏首富,意料之中的意外第783章 美利堅巨頭的內訌,南山設備史無前第977章 2000Mpa超薄一體式熱成型雙門洞大門環,媲美戰鬥力起落第24章 想要搶先的福特汽車第176章 被HR嚇到了,還能這樣操作?第736章 工匠精神變“躬匠”精神,東瀛車企第862章 一門七院士,牛壞了第445章 史上最難就業季,南山再搞大動作第1020章 新書《汽車巨頭從娶女兒國王開始》第27章 得罪了小人第744章 史上最難焊接材料之一:殷瓦鋼,被第198章 友商下場,你選擇了開始,結束你說第835章 工業革命40,從南山設備開始第839章 真正的大突破,躺着中槍的CATIA第371章 展望2007,新的轉折點第249章 高層盡出,憋大招了第934章 冰火兩重天,自食其果第689章 高端芯片的突圍,南山半導體被針對第380章 日內瓦車展,十二缸發動機的紫微星第240章 以戰促和,雖未勝,但已勝第785章 捷豹不一樣的發力方式,開啓的新時第298章 猶抱琵琶半遮面第954章 氫氣瓶,南山碳纖維的新業務第278章 供應商大會,拿獎拿到手軟第442章 特斯拉進入視野,雷曼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