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零章 將要離開的人

唐鄭敏看十八叔低頭不語,又說:“我們是叔伯兄弟。有句話我可以明白跟你說。上次你開口向我借錢,我不是沒有,但不想借。以後,如果家裡真有困難,你開口,我不會推!要還是那樣的事,也別找我開口了。”

十八叔臉上有些發燒,點頭說:“二哥,我明白的。”

上次十八叔相當於是賭,在不知道他是不是要“戒賭”之前,沒有人會願意借錢給賭鬼。就算是兄弟也一樣。借錢給給賭鬼,不是在幫人,而是在害人。

這一點,十八叔也知道。塘尾村的唐氏祖宗留下了組訓:族中子弟不得賭博,若有所犯,家法處置,無論親緣遠近,族中子弟不得資助好賭者。

有這條祖訓,塘尾村不是沒人賭博。在改革開放之前已經一百多年沒出過賭博敗家的人。到了改革開放,村裡反而是重新有了賭博的風氣。不過如果誰賭博數錢了,不管要死要活,也別想有人會借錢給他。

而十八叔也覺得自己丟臉。

組訓畢竟還是組訓,唐氏孩子在十六歲算是成年,不管男女都要在祠堂背誦組訓的。只不過家法處置這一條現在用不上了。

如果還是在宗族時代,他那次的情況,肯定是要打板子,甚至是要被去宗的。也就是要被宗族除名。

所以村裡人,甚至是親兄弟都沒人願意借錢給他。他都不敢有什麼怨言。如果不是他回家有浪子回頭的意思,村裡人可能都不會管他。

之前村裡的鄉親對這個賭碼不算是賭,但出他這個反面例子。村裡的老人找到了前任村高官和現任書記唐浩坤,要他們整治村裡的風氣。

作爲反面例子,十八叔自覺很是丟臉。不過村裡賭碼的卻是少了,不是完全不讓賭,那也控制不料。大部分的鄉親在縣裡做出的專項宣傳之後,雖然還有人賭。但通常都是看準了覺得有把握,然後買上一二十塊錢,多不過一兩百。都不敢想着靠這個發財了。

十八叔雖然覺得自己這次臉沒算白丟,但他覺得自己在村裡這樣待着不好。這次來唐浩澤家,他其實是想想求唐浩澤。

他遲疑着不知道該怎麼開口。

唐浩澤看他這情狀,就知道應該是知道自己回來了才特地上門的。但他也沒有主動開口問。家裡,還是唐鄭敏做主的。

十八叔雖覺得不好意思,但想到家裡的情況,說:“二哥,上次兄弟們幫我出頭,還借了錢。只是眼下村裡家家都過上了好日子。就我家這樣,是我活該。雖然經合社每年都有分紅,但要分紅我一分不用也要幾年時間才能還清你們的錢。”

Wшw¸TTkan¸C 〇 唐鄭敏也聽說了,十八叔不僅吃了上門鬧的那家人的單子,還吃了一個混混的單子。那混混找了自己的老大出頭。後來在十八叔家潑油漆的就是他們。

按照法律,那筆錢十八叔是不用賠的,因爲那是違法所得。不受法律保護。但有些事不是按法律就能做的。

聽說那些人後來也來鬧過。特別是十八叔放回來後,鬧得很厲害。

最後還是村裡人幫着將那筆錢賠了。村裡人也不管法律是怎麼樣的。他們只知道十八叔賴賬跑路不對。現在人家上門要錢,他們也只能護着十八叔一家不讓吃了虧。但也說不出不給錢的話。

那些人知道塘尾村不好得罪,也不敢鬧得太大。

最後村裡幫着出面,和那些人談判。雙方最終商定十八叔只給八成。十八叔家沒錢,之前買的車子頂債,不夠的部分叔伯兄弟一人出一點,將這事了結了。

唐鄭敏擺手說:“現在各家都有錢,誰也不等着那錢用。”

他們村裡的鄉親,哪一家每年沒五萬以上分紅?可以說,村裡各家就算一年都窮得吃不起飯,但到了年底也能過一個很肥的年。更不要說各家本來就有自己的收入。不至於坐吃山空。這幾年誰家沒點積蓄?

可唐鄭敏越是大方,十八叔卻越是心酸。如果不是他犯錯,他家也是和唐鄭敏說的那中不等那錢用的家庭。

但是現在他家一下子成了村裡最窮的一家。這如果是之前,大部分人都沒什麼錢,還不會覺得怎麼樣,苦就苦一點。

但現在村裡別人家都過得紅紅火火的,就他家是例外,大人還沒什麼,熬一下就過了。但家裡窮不說,自己還成了反面教材。他家孩子最大的才十三歲,小的兩個也已經懂事了。正是最敏感的年齡,他擔心自己還留在村裡,村裡人難免會說幾句。自己孩子聽多了,難免會長歪了。

“二哥,我想做點生意。”

唐鄭敏一聽,問:“你有什麼打算?”

“我聽人說珠三角那邊做建築很不錯。我想拉些人自己做工頭。”

唐鄭敏想了一下,說:“現在海里魚蝦少了,做海也賺不了多少錢。那也是個路子。不過做工頭和做泥水工不一樣。你做不做得來?”

“我二連襟有這方面的經驗,他在珠三角有朋友,找到了一個八百萬的工程。不過他本錢不夠,想找人合夥。我就去和他談了。他也願意幫我一把,但是他也說了,如果我沒有本錢,我只能是跟着做管理,給我開工資,而不能做合夥人。因爲其他合夥人肯定不同意。”

唐浩澤也明白他的意思了,八百萬的工程,怎麼也要墊付三四百萬。十八叔想和他連襟合夥,總要出些本錢。這是想來跟自家借。

不過他就算是明白了,也沒開口。雖然家裡他最有錢,錢都是他賺的,但在家裡,唐鄭敏纔是一家之主。他不好在父親開口之前多說什麼。

唐鄭敏也聽出十八叔來的目的了,問:“那你需要多少本錢?”

“我連襟說,那個工程大概有兩百萬左右的利。他不想找太多人合夥。最多三個。工程要先拿出三百萬,之後的錢可以從業主那裡要些工程款週轉,或者再借一點錢。如果我要合夥,最好不要少於三十萬。”

唐鄭敏又問:“你合夥了,自己也要去跟着?”

“嗯,去。”

唐鄭敏看了一下兒子。看到兒子微微點了點頭,他對十八叔說:“既然這樣。我先拿三十萬給你。如果你想再多些,就和其他兄弟說一下,他們多少也會幫你。如果你不好開口,這三十萬,你也可以拿去合夥了。”

“謝謝二哥。”十八叔點頭說。“我這是第一個來你這裡,還打算找浩明浩坤他們談談。”

“是該去他們談談!那你將銀行卡號給我。等下,我讓浩澤去將錢轉你卡里!”

十八叔沒帶銀行卡過來,說:“等下我將卡號發你手機。二哥,這錢兩年內我一定還你!”

“行了,我們不用不說這些。你做生意也需要本錢。你也知道我家的情況,三十萬雖然不少,但我家也不等這錢用。你這幾年留着錢當本錢,等生意做大了再還也不晚。”

十八叔只點了點頭,又坐了一會,就走了。應該是去找其他叔伯兄弟家了。

唐鄭敏在快吃午飯時收到十八叔發來的短信,上面有一個銀行卡號。就將短信息轉發給兒子,說:“吃了飯,你就去信用社將錢轉給你十八叔。”

唐浩澤點頭,說:“等下我就去。”

他家的分紅已經轉到他的名下了。他想要給錢家裡,但是給多了,唐鄭敏不要。

唐鄭敏兩夫妻養了跑海鴨,生的鴨蛋一年也能有幾萬萬的收入。另外還有前兩年經合社分紅中留出了一部分。他們只要唐浩澤每年十萬存起來。

這些錢他們夫妻打算存着。等哪個孩子有需要了,就給哪個用。如果孩子都不需要,他們就留着自己老了以後慢慢花用。

吃過午飯後,唐浩澤就去了鎮上農村合作社,將錢打入了十八叔的卡號。他正要上車回家,卻被人叫住了:“浩澤!”

“表哥。”唐浩澤看到喊自己的人,就頓住動作笑着說。“吃了沒?”

“這不剛吃飽。”程祥棟這是剛從鎮上唯一一家酒店了出來。他笑着說。“你這是要回家?”

“來銀行辦點事,已經辦完了。正想回家。”

“有要緊的事沒?沒的話,到我辦公室裡喝杯茶。我正好有點事想和你談談。”

唐浩澤知道這表哥未必是專程想和自己談什麼,大概是遇到自己纔有這個想法。不過這個表哥在過去幾年時間裡,和他們家走動得相當密切。所以他也沒拒絕,說:“好啊。表哥上車。”

這時還沒上班。程祥棟帶着唐浩澤來到書記辦公室。政府的這個大樓有三層。如果是三十年前,大概應當是當時的豪華建築了。

但現在連牆體都已經開始風化剝落了。

說起來界門鎮也曾經闊過。擁有一支集體經濟名下的遠洋漁船的股份。有一個全縣最大的漁港。它曾經是樂譚縣經濟相對比較發達的鎮。

但可惜船隊後來撤了。縣裡沿海各鎮都有了自己的漁港。界門鎮在經濟上優勢自然也就沒有了。

現在界門鎮,就如同這辦公樓,敗落了。

不過祖墳好歹曾冒過青煙,界門鎮的底蘊在樂譚縣沿海各鎮是最深的。

商業——如果那真的算是商業的話——也是沿海各鎮最發達的。

界門鎮“發達”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飲食業。很多鎮連想找個像樣的吃飯地方都沒有,而界門鎮有兩家賓館酒店。還有一個更大的在建。

但對於一個從珠三角下來掛職的幹部來說,這樣的環境當然沒什麼值得稱道的。

程祥棟能在這個鎮留下五年多時間,也算是沉得下心的。

不過程祥棟肯定是不可能一直留在樂譚的。

這次程祥棟就是想和唐浩澤說這個事情:“再過一陣子,我就要調走了。”

唐浩澤知道這個表哥是省裡派下來掛職的,這一掛就掛了五年,已經超出了期限了。這次突然調走,讓他有點弄不明白:“是調到縣裡還是市裡?”

“都不是,我要去香山市擔任善鄉鎮的副鎮長。”

唐浩澤皺眉說:“怎麼回事?”難道去了珠三角還要降級使用了?

程祥棟知道他誤會了,笑着說:“不是降級,是升了。”他解釋說。“香山市,是我國四個不設區縣的地級市。大多數的鎮的行政級別是副處級的。而包括善鄉在內的四個鎮,是正處級的。”那副鎮長就是副處級了。

唐浩澤這才釋然說:“那倒是好事,恭喜表哥了。”

程祥棟笑着說:“雖然基本定了,但到底是還宣佈。我就只和你說。”

“明白!”

程祥棟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說:“說起來,我下來掛職,本來計劃在界門工作一年到兩年時間,然後就到縣團委去的。不過因爲你們村的經合社,我留了下來,後來組織讓我主持界門的工作。這在界門工作了五年時間。”

“這不是挺好嗎?”唐浩澤笑着說。“主政一方,怎麼也要在縣團委好。”

程祥棟在最初也猶豫過。當時他有兩個選擇,那就是按原計劃,在鎮上掛職一段時間後就回到團委線。但塘尾經合社的發展,還有他和唐浩澤的關係,讓他多了一個選擇——樂譚的羅書記對他也相當看重。

正如唐浩澤說的那樣,在地方主政,資歷上自然要比在團委要好。但是團委線,對他而言更容易進步。

但他最後還是冒險選擇了留在界門。還好,界門鎮的農業經濟在經合社的帶動下,有了長足發展。而政務公開、村務公開的試點工作,讓界門鎮在一些方面有了出風頭的機會。

他作爲界門鎮的主要領導,做出了成績。加上又是省管幹部,老領導看到他的工作成績,自然就想起他。現在他調到珠三角,雖然是副鎮長,職務名稱上市降了一級。但在級別上,實際上市升了一級。

而且他在香山市,也未必會駐留太久。等坐穩了位置,說不定就要調回省裡機關提一級。然後再下放。有在地方主政的經歷,他以後再下放,就不需要降級使用了。

而他和唐浩澤說那些,也是知道唐浩澤的事業已經開始從滬市走出來了。知道他在什麼地方任職,說不定有投資計劃就想到他了。

來一個大章吧。等會有客人要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開始碼字……希望有時間再碼一章。

第十二章 “不合時宜”的賞識第五二四章 相互“利用”第三七一章 放心,虧不死我第五六二章 錢,真的‘炒雞’有用第五一八章 活廣告第五零四章 賣一送二的投資商第一零二章 爲未來計第四四五章 危機公關第三二三章 勤練內功,不能說過就算了第四七零章 送上門來了?第三四三章 重“拾”老本行第五七零章 放個煙花給你們看看第六五六章 對房地產的取捨第二八七章 軒然大波第一八七章 建一個官方水軍第三一七章 從互聯網到重工業第六二二章 波濤暗涌了第二三五章 裝成一個小女人第四十五章 “表的平方”的親戚第三八六章 唐浩澤的公開信第一三八章 這都是什麼破事?第三八一章 唐浩澤的不和諧思想第二章 計劃輸給了變化(求推薦票)第五四四章 家有萌娃第一八零章 被迫的深謀遠慮第七十六章 有一塊地第二五八章 想求和?第二一六章 反思:心太大了第六六二章 野心升級第六二七章 爲了唐氏家族的千秋萬代第四七三章 很古怪的自首第五四零章 爲人父母第六一四章 投資的方式第二四一章 鉅變之中的塘尾村第五十七章 知而不言第四五九章 要告死他們!第四零六章 最後一個目的第二四二章 別因噎廢食第八十六章 最後交割(求推薦)第六六二章 野心升級第四十九章 巨辣妹子第五章 做個合格的頂樑柱(求推薦)第五零七章 一切都是爲了孩子第三三五章 被迫休息第五十四章 談房事(求推薦)第一二五章 滬市不太歡迎他第一四五章 歸第八十章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求推薦)第五二七章第二九七章 新動向第一九九章 給你一個賺錢的機會第五二六章 一舉一動都是戲(四千四百字)第一七九章 養殖,從海洋到天空第九十五章 盧方要搞地產第六三四章 教科書般的保護行動第六百四十二章 左右逢源第三一一章 隱患第五二五章 做熟不做生第二十七章 多你不多、少你不少(求推薦)第三二三章 勤練內功,不能說過就算了第三十五章 耍個小心眼(求推薦)第五三五章 圖個心安第四六六章 他不是一個人第六二一章 跟着他,有肉吃!第四六一章 不完美的連環推廣方案第三百八十九章 先給點甜頭第二四六章 塘尾村分錢了第一二三章 先禮後兵第一三四章 再來個高大上的第二三零章 捉鬼第四二零章 豐衣足食了第二十三章 有人偷聽!(求推薦票)第六百四十五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三二八章 合作者的標準第三四零章 目標:佔據高地,搶佔市場第二三五章 裝成一個小女人第三四九章 靠海吃海,吃的是美味第五三四章 人生變成黑白的瞬間第五二一章 預備爸爸和準媽媽第八十八章 再做好爲人師第一二八章 包租公第一七九章 養殖,從海洋到天空第三零二章 要的是內容真誠第五十七章 知而不言第二八二章 我們是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第十六章 一切都是爲了“立起來”第二四零章 誰拐了誰?那重要嗎?第三三六章 圈子網海外戰略第五九二章 其實沒那麼高大上第二七八章 實習老闆娘第二四一章 鉅變之中的塘尾村第一四八章 麪包?或者愛情?第二二四章 網絡文學的白銀時代即將到來第一一六章 動機不純第三三四章 階段性成功第一八一章 活像被生活勒細脖子的小姑娘第三四零章 目標:佔據高地,搶佔市場第十章 終於成了第四三三章 未來的圈子網總部第四零二章 一杯入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