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任重道遠

中碳結構鋼才鍛件,然後在經過鑄件,棒料,在之後就是熱處理調質,然後是表面淬火,滲碳退火,最後在經過氮化。

一個個精美漂亮的齒輪和錐齒輪的粗胚就這樣的走下來生產線,在這之後,就是要精加工了,一個個齒輪的粗胚放到固定的夾具上,送到機牀的刻刀前面。

然後由電腦控制的機械臂以及各種刀具,進行最後的精加工。

不得不說日本人的技術確實很到位,華陽齒輪廠從愛信引進的這幾款老舊的四軸聯動機牀,雖然年紀不小,可是經過精心的保養之後,卻依舊可以做出令人們歎爲觀止的加工動作。

而加工出來的工件的精度,和咱們自己使用國內機牀加工出來的工件,簡直就不可以同日而語。

並不是金小強妄自菲薄,而是咱們國家的加牀實在是照人家落後的太多,作爲一個從事汽車工業十幾年的老技術人,金小強對於國內目前的機械行業的現狀,可以說是痛心疾首。

目前國際主流的數控機牀是五軸甚至是更高,而國內基本能夠達到四軸就已經不錯了,儘管在十年之後,天朝有幾家機牀加工廠也號稱是搞出了五軸聯動機牀,可是其實還是作秀的成分居多。

那些所謂的國產五軸聯動機牀,其實天朝也只不過是能夠生產一些簡單的零部件,具體的核心部位,比如最核心的滾珠絲槓軸承,還有邏輯控制軟件,以及交流伺服電機等等都是要靠進口的。

就是十年之後,金小強也曾經在工廠裡用過所謂的國產五軸機牀,可是那些機牀的最高轉速也就是每分鐘1500轉而以,而純進口的日本或者是德國的機牀,基本都可以達到每分鐘4000-5000轉左右。

而且在加工精度和刀具上面,也是有着天差地別。

看來國產機械工業之路,還是任重而道遠啊!

看着那些嗡嗡作響,在加工齒輪工件的機牀,金小強不能不在心裡發出一聲感慨,如果自己以後有條件,有能力了,就一定要自己搞機牀工業。

金小強還在一邊看着那些日本的二手貨工作,一邊在心裡跟自己較勁,這時候突然前面的丁偉忠高興的喊了一嗓子。

“成了,成了。”

金小強往前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個齒輪的粗胚已經經過機牀的精加工成了精坯,不過這時候的齒輪還不能夠立刻就用於組裝,還要進行打磨才行。

一個工件就算是經過了精加工之後,在工件的表面上難免還是會有些微觀的不平,用機械術語這叫粗糙度。

而這時候就要經過打磨才能和其他工件組和在一起,要不然的話貿貿然使用起來,會磨損的比較厲害。

金小強他們引進的只不過是四軸聯動的二手機牀,所以還不具備打磨功能,要進行打磨,就必須要用的另外一臺磨牀。

還好這磨牀,也是他老爸當時一咬牙,從銀行裡貸款直接買的愛信的二手貨,那些日本人也是夠心黑的,光是這麼多臺用了十幾年的二手機牀,就宰了金國柱差不多五億人民幣。

不過目前看來,有了這些器械的幫助,這工件加工起來還真是夠順利的,所以現在金小強心頭雖然是不爽,可是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一個個工件很快就從機牀上下了線,然後在經過打磨,之後再由工人們按照金小強的圖紙要求組裝在一起。

很快一臺純手動的MQ200變速器,就組裝成型了,不過這裡面還差一個很關鍵的東西,那就是TCU。

也就是和行車電腦ECU類似的一個電子控制系統,而整個變速器裡面最難的問題也就要數它了。

和發動機樣這TCU也是通過在波箱裡面的各個關鍵部位裝上傳感器,然後在工作時記錄下各個部位的數據,最後彙總到一起。

在之後就是利用這些數據,來總結出這變速器工作時候的最佳狀態,然後在將這些數據和發動機的數據匹配在一起。

這樣才能夠順利的讓發動機工作,讓車子動起來。

可不要小看了這個匹配的過程,其實就動力總成而言,這個匹配的過程,纔是最關鍵的部分,也就是常人所說的發動機調校。

這個部分如果做不好的話,經常會出現,換擋遲滯,頓挫感明顯,費油,發動機轉數上去,但是卻動力輸出緩慢,也就是提速慢等等問題。

如果要是調校做的好,就是把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匹配做得好的話,那麼將會給一臺車提供非常優良的動力,給駕駛者提供難以言喻的快樂。

所以這纔是動力總成對車子本身的重要意義!

在TCU這一塊,金小強還是交給了丁偉忠,誰讓他在上海大衆那邊有關係呢?

這臺變速器,明顯就是模仿了MQ200的,雖然有些微調,可是大致的意思還是差不多,所以這件事就還得麻煩丁偉忠通過,他在大衆的朋友那邊,從博世哪裡拿到一些MQ200的TCU了。

工人們看着這臺變速器的誕生,也都是在歡呼雀躍着,畢竟大家原本就是做變速箱齒輪加工的,但是要說一臺完整的變速器,大家還真的是沒有親自生產出來過。

現在一臺完完整整的,據說還是國內“首創”的獨門變速器就誕生在他們的手裡,他們怎麼能不高興?

要是這臺變速器和前段時間他們生產的那些發動機匹配在一起的話,那麼一個動力總成的成型,對於天朝的汽車行業是什麼概念,他們這些業內人士恐怕是最清楚不過的了。

劉曉亮這段時間也沒有在那邊測試數據,而是跑到這邊來目睹了整個的變速器生產定型的過程,當看到那臺變速器組裝在一起的時候,他終於也是忍不住跟着歡呼了起來。

作爲一個天朝的汽車人,作爲一個參與並且完成了天朝的第一部動力總成,開發並且設計的人,他如何能夠不高興。

真的很難想象,近代天朝自主的第一部動力總成就誕生在這麼一個簡陋的,家庭作坊似地工廠裡。

這和當初戴爾在車庫裡搞出了戴爾有什麼區別?

唯一的不同恐怕就是目前的戴爾已經是國際巨鱷,而目前的華陽齒輪廠還只不過是個籍籍無名的小企業而已。

不過劉曉亮這時候突然意識到,未來也許這家企業的命運,也許會和之前截然不同,而這一切的來源,恐怕就要和那個站在另外一邊看着工人們歡呼慶祝的金小強有關吧!

這小子,真是想不明白,自己和他可以說是從穿開襠褲開始就是死黨,自己就怎麼也想不通了,這傢伙怎麼就突然之間變得這麼厲害,就好像是突然之間腦子開竅了一樣。

Wшw•т tκa n•C O

難不成這和他過大年的時候,生了一場大病有關?

金小強站在一邊看着工人們歡呼笑鬧着,他的心裡也是喜意盈盈,就在這麼簡單的工廠裡,就只有這麼一些人和技術,以及設備。

光憑藉着這些,自己竟然硬生生的搞出了三個種類的發動機,還搞出了一臺經典的變速器,雖然是開了金手指,可是他還是不能不佩服自己。

目前這動力總成的開發,可以說是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一,剩下的就要看着發動機和變速器的匹配了。

那臺1.6L的發動機和這臺變速器匹配在一起應該是完全沒問題,可是剩下的那臺2.0L還有2.4L的發動機和,這臺變速器的匹配可就要花費一些時間了。

而且好像還有點不妥當啊,要知道其實這兩款發動機,金小強完全就是從十年後的長城和利吉的仿4G63和4G69發動機那邊借鑑的經驗。

要知道擱在十年後的技術,這兩款發動機可以爆出出來的扭力,可要比現在強大的多,而這臺變速器所能承受的最大扭矩也就是200牛米,對付4G63的該款還勉強應付,對付4G69的該款,那可就很是吃力了。

更何況之後自己還想給這些發動機升級,加裝上CVVT或者是DVVT的技術,或者是搞出個渦輪增壓來呢!

本來還想過段時間,才把那MQ250拿出來的金小強,猶豫了一會兒,然後就決定等過幾天,在把那MQ250的圖紙拿出來好了。

要不然要是一下子把這兩份圖紙全部拿出來的話,那丁偉忠還有楊定偉他們不得懷疑自己是外星來的纔有鬼呢。

就算自己再是一個設計天才,也不可能在幾天之內,就連續的拿出兩幅不同的變速器的設計圖紙吧?

恐怕當初的發明大王愛迪生也沒有這樣的本事吧?

本來想快刀斬亂麻的金小強,想了想之後還是決定先控制一下節奏,免得自己搞的太快,讓人覺察出什麼異樣來。

不過目前有了這臺變速器的出現,也就足夠了,先讓這些人高興一段時間再說。

而這段時間,自己還是暫且捋清思路,好好的琢磨一下下一步該怎麼發展再說吧!

現在已經是四月中下旬了,距離六月份香港宣佈解除非典警告的時間,還有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

第四百六十八章 長城所面臨的難題第四十九章 暴漲第三百九十五章 躺着都中槍第七百四十七章 緊湊級別車型第八十章 無價之寶第二百五十七章 總結和展望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衆很生氣第一百八十九章 奧迪的掘墓人第七百八十二章 二手交易網站和善事第四百一十二章 理念之爭第八百七十六章 功勳卓着的觀致8第五百三十九章 太陽能電池的突破第二百九十九章 拯救駿捷第十一章汽車夢第七百五十四章 被狙擊第七百七十七章 輕混和啓停系統的區別第二百七十章 麻煩找上門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衆很生氣第十八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九章 實話實說第五百三十四章 日本汽車市場第三百九十五章 躺着都中槍第三十四章 老謝家要出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國內佈局第一百三十一章 人潮洶涌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忽悠第七百五十四章 被狙擊第二百三十二章 海軍需要艦船鋼第六十八章 朝陽產業第八百八十九章 扯皮第一百二十章 碰撞測試第七百七十八章 電商投資項目第三百二十一章 招商會議?第四百八十八章 GT-R VS 勞恩斯-酷派第六百八十三章 黑色閃電第六百七十七章 突破八分鐘第一百五十三章 新能源車(2)第九百零九章 幸福的煩惱第九百零六章 突破極限第六百九十三章 我們說了算第五百七十九章 整合第六百三十一章 利益關係第三百六十六章 準備動手第七百四十五章 再見方少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衆很生氣第九百五十一章 觀致9L第一百九十六章 最壞的打算第九百五十三章 集大成者2第四百一十三章 電池是關鍵第六百九十六章 超級變速器第六十六章 任重道遠第五百一十六章 同樣是終身免維護第二百九十四章 50萬美元一輛的越野之王第八十三章 佈局第四百四十二章 打破技術壁壘第五百三十六章 佈局電子製造業第二百七十章 麻煩找上門第一百六十七章 感情投資第四百章 K5登場第八百五十六章 危險與機遇第十二章 忽悠第二百五十五章 預先取之,必先予之(2)第三百四十三章 ZF在哭泣第七百五十二章 股市也賺錢第八百九十八章 和氣生財第六百九十四章 烈火戰馬亮相第七百二十六章 走投無路的小澤第六百八十五章 時尚潮流第五百二十九章 戰略性合作第八章 VVT技術第五百三十一章 佈局日韓第八百五十三章 紀委來人第六百三十章 佈局未來市場第九百四十四章 忙碌的2008第八百二十一章 狼狽爲奸第一百零一章 大官人的樂趣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運龍客車第八百零二章 工業王冠第八百九十一章 超級量產車組第三百三十三章 五星級戒備第五百九十五章 入夥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聲大噪(2)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衆的TSI第九十五章 收購意向第一百九十二章 卡爾。赫里斯博士第四百三十章 發動機加工中心第七百零四章 震撼第七百六十一章 蛇鼠一窩第二百三十六章 通用服軟第六百零一章 粵省車迷第五百二十九章 戰略性合作第三百四十章 又一款神器第八百三十八章 拆遷第八百四十四章 世界級新工廠第四百三十六章 凝膠式鋰電池第三百九十七章 來勢洶洶第八百八十二章 管理系統第七百七十五章 汽車聯盟第一百三十章 車友齊聚第二百四十三章 塔力森的內部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