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世界級新工廠

稱之爲東方的萊比錫,說實話都是看得起德國人,要知道寶馬的萊比錫工廠的佔地面積,其實也不過才0.81平方公里,還不到華陽動力的新工廠面積的一半。

所以由此可見金小強的野心之大,新工廠完全可以稱之爲是世界級的工廠,別的暫且不說,光是新工廠開建的土方挖掘量就大的驚人。

去年八月份從德國人的手裡拿到的詳細的設計圖則,之後華陽動力這邊就立刻開始破土動工,而施工標準則是絕對的在向世界級的大工廠看起。

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原來的老工廠區的規劃面積之內的舊廠房,全部推倒,之後是將建築垃圾挪走,然後就是開挖土地打地基。

顯得工廠光是下面的土地深挖程度就要深達4-6米,然後會全部用符合防震動標準的渾河衝擊出來的泥沙,進行回填。

光是土方的挖掘量和回填量的總量,就要高達數百萬噸,這樣龐大的工程量,可是樂壞了南陽市的大小建設開發商們,因爲按照德國人的設計標準,除了一些高規格,有技術能力的建設廠商能夠完成廠房建設之外,像一些小的開發商,就只能參與最初的土方工程。

儘管這土方工程的工錢很低,但是龐大的工作量,還是讓很多中小型的開發商是樂開了花。

當然金小強也不是傻子,出了一些特殊的需要照顧的單位獲得了相當的訂單之外,其他的很大一部分工程,當然是回落到他手裡的華陽地產的手裡。

手裡有現成的工程隊伍不用,這絕對是一種浪費,而且左手換右手的生意要是不做的,難道看着自己的錢白白的流入別人的口袋嗎?

所以華陽地產的工程隊,無疑是本次大工程的一大贏家,雖然是因爲採用了股份制的原則,導致這部分施工建設的錢會流出去不少,但是這也同樣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金小強的個人資金壓力,畢竟現在的華陽動力可是他個人旗下的獨資公司。

金小強算過,這個投資九十億的大型工廠,如果華陽動力承接下來大部分的工程建設的話,那麼他的華陽地產最起碼可以在這個項目裡回收自己的三十億的投資。

這樣一來總共算下來,這個工程其實也就是六十億的投資而已,而且其中還要有三十多個億是用在了生產線上面。

新工廠的自動化程度會非常高,一條生產運輸線傳送帶,會穿過整個廠區的二層空間,從工廠的物流配送車間開始,然後經過沖壓車間,在之後進入焊接車間,然後是塗裝車間,之後是總裝車間,最後甚至還會經過工廠的辦公區,這樣一來即便是工廠裡的工程師,或者是白領文員都可以在自己的辦公區,看到生產完成,或者是半完工的工件,從自己的頭頂上經過,這將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成就感?

最後完成了總裝的汽車,會經由傳動帶,直接傳送到儲物區,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天才的創意。

當然這樣的創意也是由哪個德國的設計團隊完成的,而且和寶馬的萊比錫工廠的設計幾乎完全一致。

這次在新工廠裡採用的衝壓設備也同樣來至於德國,不過不是之前的科勒公司,而是和寶馬,奧迪等大公司採用的同一供貨公司,舒勒公司。

之所以採用舒勒的產品,不光是因爲他價格更貴,當然還是因爲他的技術更先進。

目前國內的很多合資企業所使用的衝壓機,可以說並不是目前世界上的頂尖產品,一方面是因爲那幫老外認爲用不着這麼好的衝壓機,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爲資金等等緣故,可是這些在金小強這裡都完全不是問題。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所以當初在採購設備的時候,金小強就毫不猶豫的採用了最先進的設備,至於之前才用了幾年的科勒的衝壓機,將會被才接下來運到羊城,在哪裡的新工廠裡繼續發揮餘熱,畢竟原本的科勒的產品,也很優秀,用於目前的大多數汽車鋼板的衝壓已經足夠了,只不過在生產一些頂尖級別的車型上面的材料的時候,纔會略顯不足。

目前華陽動力所使用的科勒衝壓設備,和國內大多數合資工廠所使用的衝壓機是同一級別的產品,也是目前世界上比較普遍的4步或者5步的衝壓機,而這次他所採購的舒勒衝壓機則是6序高速衝壓機。

在衝壓形狀更爲複雜的零部件的時候,這種衝壓機無疑更具有優勢,尤其是在生產一些造型和結構更爲複雜的車型和其他裝備的時候。

衝壓所使用到鋼材尤其是涉及到特殊鋼的部件,百分之九十都會有公司的特殊金屬冶煉中心來提供,而一些普通的型材,或者是更高一級的金屬材料,華陽動力方面纔會考慮進口。

而衝壓所使用的模具,也有超過百分之六十都是由華陽動力自產的,精度都非常的高,最高的標準可以達到百分之一毫米的精度,當然還是有一部分高精度的模具,目前不是華陽動力所能夠製造的,而這些模具,要麼是從德國,要麼是從日本進口。

這些模具在每次衝壓完成之後,都會進行沖洗,以保證今後的生產精度。

新的衝壓生產線每分鐘的衝壓次數可以達到14-16次,可以將0.6-1.2毫米的鋼板衝壓成外覆蓋件,還可以將2.0毫米的鋼板衝壓成結構承載加強件。

而且他還可以在4分鐘之內就完成所有衝壓模具的更換,而且還能夠保證公差精度被控制在0.2毫米之內。

有了這樣的一條衝壓生產線,對於華陽動力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

在接下來的焊裝車間可是更加的了不得,要知道在德國寶馬的萊比錫工廠的焊裝車間,他們最高擁有七百多個焊裝機器人,自動化程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七以上,而在這個車間,華陽動力可以說是毫不遜色,他們一共也採用了將近七百多的機械人,但是因爲需要覆蓋的面積大,所以他們的自動化程度和寶馬比起來略低,但是也能夠達到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自動化效率。

這些焊裝機器人裡,有超過百分之六十的產品都是瑞典ABB的產品,其中在局部焊裝線上,有二百多臺,在總焊裝線上有一百多臺焊裝機械人。

而還有一些不是特別關鍵的部位,則是採用的日本的機械人,沒辦法誰讓日本人的東西便宜呢,而且爲了某些貿易方面的考慮,對這些日本的產品,不得不給於一些照顧。

最關鍵的就是在一些生產線上,華陽動力還大膽嘗試着使用了自己生產的機械人,雖然在精度和效率上可能沒有瑞典人和日本人的產品高,但是畢竟不是一些特別要求精度和效率的崗位,所以也算是一種突破。

華陽動力本身就是有打算要像裝備製造業延伸的,所以這次也算是一次突破和嘗試,如果自己都信不過自己的產品,那今後還怎麼搞。

所以儘管這樣做可能會拖慢整條生產線的效率,可是金小強還是堅持要用自己的產品,因爲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華陽動力的機械人設備,得到檢驗,並且積累經驗,像更高層次來發展。

如果永遠不到實地上去工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話,那麼華陽動力的機械人和裝備製造能力就永遠不會去的突破。

而且華陽動力也掌握了點焊,鉚焊,激光銅杆焊,激光焊,弧焊,銅杆焊,螺柱焊等多種焊接的方式,而這些方式也都在這個車間得到了最大化的應用。

在檢測設備上也同樣是採用了機械人的設置,每個位置上有4個檢測機械人,每個機械人攜帶一個傳感器,獨立處理數據,最後和傳感器配合的軟件達到最佳成像效果,然後在和CNM三線離線座標進行比對,整個標準是非常的苛刻和嚴格。

之前說這裡的生產工藝向勞斯萊斯看起,可並不是說大話,因爲在塗裝階段,這次所採用的新工序,就是完全和勞斯萊斯一樣,採用的是旋轉浸塗系統。

說白了就是將白車身,放到一個裝滿的塗料的大池子裡進行旋轉,浸泡,然後使用一些電鍍的模式進行塗層處理,效率比以前的噴塗模式大大的提高,而且還減少的污染,也節省原材料,所以這套系統是非常先進的,完全是世界一級汽車製造商的水準。

最後的總裝車間,纔是需要工人最多的車間,如果訂單多的時候,還需要三班倒才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

在這個車間裡工人們需要把發動機,還有其他的電子設備,一級車內的配飾等等整合到一起,還要調試底盤,駕駛方向機等等關鍵部位,所以這裡是對工人的安裝水平要求非常高的地方。

還好在南陽從來都不缺乏有水平有技術的裝配工人,即便是華陽動力本身,經過這幾年的磨礪,也自己培養的不少這樣的工人,所以他們的技術工人從來都不缺。

在完成了總裝之後,就是檢測和入庫了,整個一套流程下來,這個世界級的大工廠,就已經是初具雛形了!

第三百五十七章 來龍去脈第四百一十五章 繃不住的大衆第四百四十二章 打破技術壁壘第七百六十章 孤家寡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第四號展臺第四百二十五章 白做嫁衣裳第八百五十八章 老韓的新生(1)第八百零三章 我支持你!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羅斯市場第九百五十一章 觀致9L第六百五十六章 攢錢應對危機第六章 驚鴻一瞥第六百一十四章 伏兵第三百八十章 繼續發揚山寨精神第一百五十七章 內幕消息第一百三十九章 瘋狂火爆第二百二十六章 機牀研發小組第七百零九章 無路可退第二百三十五章 氣勢洶洶第四百二十七章 攪風攪雨第一百四十八章 罵戰和進展第九百五十一章 觀致9L第五百九十四章 小賺一筆第七百六十九章 K3和獅跑亮相第四百九十一章 進軍裝備製造業的關鍵人物第一百九十九章 颶風營救(2)第七十一章 萬事俱備第四十六章 又一個技術狂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即將興起的SUV市場第八百八十八章 賽事心願第四十章 秘密第五百零一章 底特律開展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概念混血跨界車第五百九十五章 入夥第五百零六章 王者歸來第一百二十九章 讓福特無路可走第七百二十五章 赤膊上陣的愛信精工第五百六十八章 有的放矢第六百八十五章 時尚潮流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做就做大一點第五百六十七章 做好被宰的心理準備第三百九十八章 睿虎VS漢蘭達第四十三章 整合業務第六百二十二章 上鉤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忽悠第七百一十八章 留一手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我很看好戰甲第四百二十九章 山體裡的新公司第七百零七章 爆發第五十八章 第一步突破第八百九十一章 超級量產車組第十六章 白條換金條第二百九十六章 給我來二十輛!第五百八十章 關於太陽能電池的暢想第七百零四章 震撼第二百三十二章 海軍需要艦船鋼第七百二十四章 變速器的生意第八百章 大有來頭的王教授第五百一十九章 添油戰術第九十六章 南陽機械廠的遺產第五百三十九章 太陽能電池的突破第一百三十章 車友齊聚第三十二章 幕後黑手第八百二十章 血染的四哥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方來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改變的歷史第七十九章 撿了個大漏第四百八十一章 超跑文化第二百六十一章 12款長城風駿VS AMAROK第五百七十一章 超跑測試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蛋糕第八百七十七章 輕混系統第三十六章 開始試驗第五百四十二章 風聲緊第三百二十六章 娘子軍團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立華陽精工的打算第八百八十五章 庶民於富豪的狂歡第二百五十章 潘提斯家族第三百九十章 車展殺手第九百四十四章 忙碌的2008第七百九十一章 和國家做生意的好處第七百四十四章 火爆的京城車展第五百四十二章 風聲緊第一百一十四章 熱鬧非凡(1)第四百八十二章 小阿什頓·馬丁第九百零五章 太陽能第二百七十二章 瘋狗郭躍第六百八十五章 時尚潮流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三百零四章 衝突第二十章 招聘第八百五十四章 傳說中的雙規第八百五十三章 紀委來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軍用戰甲的突破第五百一十七章 增壓時代來臨第六百五十五章 祈禱他們不要太貪婪第四百一十四章 沃德十佳!第八百六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四百三十章 發動機加工中心